農村大爺手工製作糖瓜幾十年,傳統手工做法味道好

2020-12-22 農村食事記

在農村地區,會有很多傳統的小吃,也有很多製作傳統小吃的手工做法。雖然現在的科技不斷在進步,但是這傳統的小吃還是需要傳統的做法做出來,味道才會更加正宗,更加的好。在農村,有一種小吃,叫做糖瓜,它就是需要用傳統手工做法製作出來,味道才會更加好。

這糖瓜在農村是比較常見的,會製作糖瓜的傳統手藝的也大多為上了年紀的農村人。在農村,就有一位大爺從年輕就一直在製作糖瓜,到現在已經是幾十年了,手藝非常的嫻熟,製作出來的糖瓜也比這機器製作的更加的好吃。

想要製作出正宗的糖瓜並不是那麼的容易。製作糖瓜最重要的就是麥芽了,麥芽選的不好的話,最後做出來的糖瓜口感就會比較差。需要挑選出麥芽,接著加入大米和玉米面一起去攪拌均勻,然後就進行熬製。

熬製糖漿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時間,在熬製的期間還需要不斷的攪拌,火候要控制好,一般是中火慢熬。在糖漿熬製的差不多的時候,就要開始拉糖了。把這熬製的糖漿放到這勾搭上面,然後進行多次的拉扯,直到糖漿從焦黃色變成白色的就可以了。

這拉扯好的糖漿就可以做成南瓜一樣的形狀。這糖瓜圓圓的,在一些農村地方有著團圓的意思,特別在春節的時候,是一種很有寓意的小吃。每年春節的時候,這種糖瓜就是很多人家必備的年貨,大爺手工製作的糖瓜,在快過年的時候生意非常的火爆,每天差不多要製作上百斤的糖瓜。你們春節有沒有吃糖瓜呢?

相關焦點

  • 二十三糖瓜粘 記者帶您見識手工製作糖瓜過程(圖)
    出鏡人物:無極縣手工製作糖瓜的手藝人    採訪動機:「二十三,糖瓜粘。」進入臘月後,糖瓜開始陸陸續續地進入各大市場。在廣泛運用機械化生產的今天,無極縣仍有一家以傳統手藝製作糖瓜的作坊。    □文/記者杜倩倩 林建樹 圖/首席記者李青 通訊員宋鐸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臘月二十三,是農曆小年,很多地方都有用糖瓜祭灶的傳統。
  • 70年手工傳承!帶你回味兒時月餅的味道...
    正在買蔥酥餅的胡大爺告訴記者,他今年80多歲了,吃他們家糕餅已經30年了,雖然今年子女已從外地給他買了各種口味的月餅,但是他還是覺得純手工製作的老手藝老味道更好,所以又特意再來買些。除了口味好,胡大爺最滿意的還是店裡的衛生環境和服務態度,每次來都是乾乾淨淨、開開心心。
  • 巴西大爺手工製作「名貴雪茄」,因一個小細節,引網友熱議!
    巴西大爺手工製作「名貴雪茄」,因一個小細節,引網友熱議!   自從辛曉琪的《味道》火了之後,很多人都愛上香菸,可是在香菸中,有一種被稱為香菸中的愛馬仕,他就是雪茄
  • 童年的味道!成都傳統老字號糕點鋪,復古手工做法,樸實又美味!
    聽老嬢嬢跟我們分享,這家百年老字號糕點鋪,最初由於家族內部的矛盾,導致如今分為兩家各自經營,味道都相差不大,言語間我們感受到了老嬢嬢內心的欲言又止。傳統的手工做法,味道純粹,吃起來更放心!「我們從來不添加任何化學工藝!」老嬢嬢認真地向我們介紹店裡的糕點。
  • 80歲老閨蜜攜手賣小吃,堅持手工製作40年,顧客:家的味道我知道
    80歲老閨蜜攜手賣小吃,堅持手工製作40年,顧客:家的味道我知道現在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也知道對於每個人來說一天當中最少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每個人每天必須的,早晨,中午和晚上這三頓飯各自有他們的作用
  • 農村81歲老人手工做變蛋,做法簡單學問大,變一個賺一毛錢
    陽春三月,在河南三門峽澠池縣果園鄉一條集市上,今年81歲的王貴祥老人正在手工做變蛋,據王大爺回憶,他14歲就會做變蛋,這一做就是六十多年,由於他的手藝老、技術高,十裡八鄉的鄉親們都認可,所以老先生的生意還是相當不錯。
  • 膠州老手藝人製作糖瓜:夫妻倆用糧食熬出甜蜜
    妻子楊梅仁製作的糖瓜。  糖瓜是膠州人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一種點心,每逢佳節,人們不論男女老幼,在家中都會擺上一碟,招待客人;在膠州的街頭巷尾,也總能找到賣糖瓜的商販,但是對於司空見慣的這種小吃,它究竟是產自哪裡?是怎麼製作而成的?
  • 「東坡老月餅」,傳統手工包製,返璞歸真的味道!
    小時候,每年一到中秋節,家裡都會買回一些用油紙包裝著的傳統手工五仁月餅,外皮酥鬆餡料又甜又香!尤其是一口吃到大顆酥香的花生,和酸酸甜甜的果脯,那真是回味無窮,越嚼越香。但是隨著生活條件變好,市面上湧現出了各種新式月餅,於是越來越多廠家把精力放在製作新品上,而成名早的五仁月餅則被貼上了難吃、廉價的便籤!
  • 【方志四川•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技藝:傳統手工製作布鞋
    即將消失的技藝:傳統手工製作布鞋瑞軒 陳思源 彭為君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前的朋友,小時候可能都穿過這樣的手工布鞋。那時由於物資相對匱乏,不少媽媽都有布鞋製作的手藝。如今,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機器取代了傳統手工,加之現代人穿布鞋的越來越少,當今幹這行的人已不多了,手工製作布鞋的技藝面臨失傳。下面,我們就去到老手藝人左玉華家中,了解傳統手工製作布鞋的過程。
  • 農村創業之手工鹹菜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基本是食品廠加工出來的鹹菜,而手工鹹菜在鄉鎮上偶爾能見到,大、中城市卻很難見到蹤影。在農村做手工鹹菜類,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小編村裡就有個鄉親,一家人專門做手工鹹菜在周邊兩個集上賣,很受消費者歡迎。
  • 25年不輟手工製作紙葫蘆
    按照傳統習俗,人們喜歡在家門口掛葫蘆,驅災避邪;提起葫蘆,不能不說家住龍城區八裡堡村10組的周秀偉。任世間風雲變幻她卻痴心不變,一直走在手工製作葫蘆的路上,一晃已有20多年。 手工製作葫蘆是個細緻活。如果手生的話,這兩個環節紙就容易撕,撕了就得作廢。可這些大紅紙在周秀偉手中卻像被施了魔法,怎麼擺弄怎麼是。等大紅的葫蘆嘴、葫蘆肚都粘完後,將已經固定好翠綠的葫蘆穗秸杆塗上膠水,把三者組裝起來,一個葫蘆就做好了。伴隨著雙手的上下翻飛,安靜的室內不時響起秸杆穿過葫蘆嘴、葫蘆肚時的沙沙聲。
  • 威海「原老頭」做糖瓜40載 為80後做出童年的味道
    原所寶說,糖瓜是純天然食品,原料就是常見的大米和麥芽,不含任何添加劑和漂白劑。整個製作過程,除了炒糖時用到機器攪拌外,其餘流程全靠手工完成。「糖瓜雖然吃起來甜,但比起普通的糖果,麥芽糖不損傷牙齒,也不易長胖。」原所寶說。
  • 採用卯榫結構,衡陽老木匠堅持純手工製作農家椅幾十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常寧市洋泉鎮土橋村,今年70歲的鄧春芳拿著一條自製老篾尺,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做著一件平凡的事——純手工製作具有常寧特色的農家椅。一把手工鋸子,一條老馬凳,一堆杉樹尾巴,在他手中變幻成一條條傳統的椅子。鄧春芳一腳踩在杉木上,細心地碼好尺寸,用手拉起鋸子,不一會就下好了一堆料,然後拿到屋裡,用斧子一根根剝去樹皮,幾道工序下來,椅子部件全部做好。做農家椅是採用卯榫結構,每個環節都不用鐵釘和其它輔助構件,只需要精準的打孔合成,旁人看似簡單,實際操作卻有一定難度,需要精細的功夫和豐富的經驗。
  • 鍾祥這道「非遺」美食蟠龍菜,距今500年,農村酒席裡大廚手工製作
    我們偉大的祖國,不僅有壯麗的風光,各地的飲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在湖北荊門的鐘祥,就有一道距今500年左右的美食蟠龍菜,幾年前還被評為「非遺」美食。過去這道菜是皇家的專屬菜餚,不過隨著美食文化的不斷發展,現在這道菜多是逢年過節自己家裡做好後招待客人食用的,而絕大部分時候,當地農村辦酒席,還會邀請大廚專門做這道菜撐門面。這道菜的關鍵之處在於必須純手工製作,不過現在有些餐廳為了出餐快,圖省事,很多工序都使用機器製作,這樣做出來的蟠龍菜在味道和口感上自然差一些。
  • 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金黃透亮又好吃
    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金黃透亮又好吃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的傳統飲食習慣,到了現在粽子的種類是越來越多,像是什麼西米粽子,粗糧粽子,小龍蝦粽子等等,各式各樣的粽子看的人是眼花繚亂的,但我覺得還是傳統的粽子比較好吃,今天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
  • 探訪河北南和「糖瓜村」 糖瓜粘上品年味兒(圖)
    張鵬翔 攝 南和縣史召鄉果寨村村民在手工製作糖瓜粘,該村製作糖瓜的手藝已有幾百年歷史。 張鵬翔 攝  中新網邢臺1月23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 劉東甲)「有句歇後語說『灶王爺升天——好話多講』。灶王爺吃過了糖瓜,就會多替老百姓美言,在新的一年裡,日子便會越過越甜。」河北省南和縣史召鄉果寨村村民李雪增說。
  • 蜜三刀純手工製作,只為那記憶中的味道
    面、油、蜂蜜……幾種不同的原材料按照固定比例,配以各種輔料、餡料和調味料,初製成型,再經蒸、烤、炸、炒等方式加工製作而成。酥香脆嫩、回味悠長是傳統糕點的特點,更蘊含了人們對從前的回憶。而延續了過去傳統製作工藝的各種手工糕點,尤其是蜜三刀,更是讓許多人品嘗了之後,直呼是兒時的味道。
  • 紫溪紅薯粉:農村純手工紅薯粉製作,年輕一代都不知道!
    農村純手工紅薯粉製作方法,年輕一代都不知道,基本快要失傳。現在會吃的人,都喜歡買農村裡自己純手工做的紅薯粉,雖然貴一點,但吃起來口感確實不一樣。煮起來不容易爛,色澤透亮,吃起來軟軟的還有韌性,而且口感還很好。
  • 河北井陘:傳統手工月餅「開爐」製作[組圖]
    9月12日,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的「端盛長」傳統手工月餅製作工坊的經營者、72歲的於銀柱(右)用手工刻制的模具製作月餅。隨著中秋佳節的臨近,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的「端盛長」傳統手工月餅製作工坊開始忙碌起來,工作人員開足馬力製作月餅。據了解,井陘縣天長鎮「端盛長」傳統手工月餅製作工坊起源於清代,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端盛長」傳統手工月餅以五仁和豆沙餡為主,從和面、做餡、擀皮一直到包製、印模、烘烤,每一道工序均為手工製作完成。
  • 年味石家莊——臘月二十三糖瓜兒粘
    作為北方地區為數不多的傳統甜食,糖瓜兒那酥脆,香甜的口感給很多人的童年都留下了難以忘懷的甜蜜,不僅因為糖瓜好吃,更是因為它身上帶的那種濃濃的年味,但是這份記憶中的老味道是怎麼做出來的,您知道嗎?  凌晨五點,石家莊市無極縣李根法一家的糖瓜作坊就已經起火開工了,一天的辛勤忙碌從這一刻起也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