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老閨蜜攜手賣小吃,堅持手工製作40年,顧客:家的味道我知道
現在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也知道對於每個人來說一天當中最少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每個人每天必須的,早晨,中午和晚上這三頓飯各自有他們的作用,早晨是為了能讓我們快速形成為我們一天的工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中午則是能夠讓我們在一天當中攝取最多的營養物質為身體各項機能提供營養,晚餐則是給我們的腸胃一個保護,讓我們的腸胃更加舒適。當然了,我們現在因為收入水平高了很多,所以大家在吃上面是肯定不會吝嗇的,不管在吃上花多少錢都覺得不虧。
不過現在有很多人都特別愛吃美食,美食的種類也是千差萬別,每一種跟每種都有很大差別,不只是高檔餐廳當中有很多美食,就連是街邊一些不起眼的那些廉價小吃,外表看起來也不怎麼好看,可是他們卻是生活當中最常見的一些美味,吃起來口感就特別棒,而且是很多人在生活當中根本就割捨不下的一些美味,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對80歲老閨蜜攜手賣小吃,堅持手工製作40年,去他們家買小吃的顧客都說,家的味道我知道。
其實這對老閨蜜今年已經80歲高齡了,但是他們配合默契,已經合作了幾十年時間了,一位老奶奶負責做小吃,另外一位頭髮更白一些的老奶奶則負責燒火,兩個人你做飯來我燒火,儘管已經80歲高齡,可是還是手腳麻利的很快,就做出了一張又一張特色的小吃。基本上老奶奶可以一分鐘就做出來一張,而且是雙管齊下,同時開了兩個灶火在做這款小吃是周圍很多人都從小吃到大的,因為老奶奶他們開的店已經在這兒堅持了40年,而且在這40年之間一直都堅持純手工製作,對很多顧客來說,老奶奶家的小吃就好像是家的味道一樣,讓人溫馨又熟悉。
老奶奶做飯用的都是最古老的那種大灶臺,而且灶臺一看就是手工製作的,做的特別結實,而且專門為了做這種小吃在臺上邊放上了兩個鐵板,然後老奶奶是先將麵糊調製好之後,把它放在鐵板上攤開再打上雞蛋這樣去做,而且這個小吃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做燙豆折。其實這一個燙豆折用不了多少麵糊,大概只需要用一勺,但是老奶奶每天的生意都特別好,他們天天早上就能賣掉幾大盆這樣的麵糊。
做法也是特別簡單,不過都是需要熟練跟經驗的,首先先用豬油抹在鐵板上,然後攤上一小勺麵糊把它攤平之後打上一個雞蛋。看起來跟我們平時吃的煎餅果子有一些像,但是因為老奶奶做的這種麵糊是純正的綠豆麵糊,所以吃起來比煎餅果子還要好吃,而且他貪的這種麵糊,其實做成的成品比煎餅要柔軟很多,水分含量要更大一些,所以更受人歡迎。而另一位老閨蜜坐在灶臺後邊,掌握著兩個火候,他們兩個人配合默契搭檔幾十年時間。
光看著老人之間的這些情誼,都讓人感動,因此有很多人也專程趕到他們家來吃這種燙豆折。他們家的這個燙豆折價格要四塊錢一個,放在現在的話這個早餐已經不算貴了,有雞蛋有綠豆非常營養,吃的時候老奶奶再在餅上刷上一層大醬,撒上一些蔥花香菜就可以吃了。吃起來也特別好吃,有很多顧客都說這個味道就像家的味道一樣熟悉,如果三天不吃的話就想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