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老濟南的味道永遠在巷子裡飄揚,在飛快的節奏中能來坐坐

2020-12-06 齊魯壹點

濟南的張家油條2019.02.18 大方無隅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往往對油炸食品心有忌憚。說歸這麼說,可很少有人敵得過油條、餡餅之類的誘惑,特別是在北方。而在濟南,一解口腹之慾的早餐除了油條,還會有雞蛋包和甜沫兒。濟南坊間流傳著一家張家油條,被稱為濟南「最好吃的油條「。在網上搜一下「濟南最好吃的早餐店「,幾乎所有回答的頭一份都是張家油條。

張家油條原來在按察司街邊的一個小院子裡,也沒有正式的招牌,前幾年來的時候,只有一塊寫著「張家油條,正在營業」的小木板立在院子門人行道上。

那時候的小院子很簡陋,甚至有幾分凌亂,而這恰恰是柴米油鹽的日常。城市中最先醒來的人當中,一定包括這些勤勤懇懇的早餐店中的主人。那些升騰的熱氣,能看到一個城市的縮影,更能感受一個城市的溫度。濟南人一天的生活常常就從這一碗甜沫,幾根油條的溫暖中開始了。

我在排隊時很享受看老師傅炸油條的過程,先把面擀成大的長條,然後有節奏地切成小窄條,兩個窄條兒疊在一起,一抻一拽,隨即下鍋,一整套動作嫻熟自然。油條便在油鍋裡慢慢變長變大,變成金黃色的誘人模樣!

油條出鍋,好多人還沒走出院子,就忍不住拿出一根咬下去,我也饞的試過,外皮是脆脆的香,裡面是松松的軟。吃貨們把張家油條稱為「濟南最好吃的油條」是有緣由的,和大酒店裡金黃蓬鬆的大油條相比,這油條確實「有點兒醜」,不僅個頭兒小,色澤也不怎麼鮮亮,但他們堅持只用原材料炸油條,不加明礬也不加泡打粉,炸油條的油也經常更換,醜是醜了點兒,卻是最放心最安全的老口味。油條再好吃也不會驚豔到味蕾,它很平實,就像是老母親做的飯,不見得精緻,可吃起來踏踏實實的,那是家的味道。

早春時節,我又來到濟南,雖說酒店的自助早餐很豐盛,我還是想去看看那家小店,我知道,自己又饞那種老感覺了,於是一大早我便騎著共享單車去尋味。

按察司街上的小院已經拆了,張家油條搬到了原址北邊明湖小學衝著的巷子裡面了。

師傅們還是一樣的忙碌,空氣中瀰漫著想念的味道,濟南就在這樣的細節裡鮮活起來。

雞蛋包要先炸麵皮,這個過程和炸面魚是一樣的,變色後撈出來,在麵皮上摳個豁口打入雞蛋,再次下鍋把雞蛋炸熟。關鍵是掌鍋的師傅可以一隻手完成這些動作,這才是真正的低調而有內涵。

雞蛋包看上去並不好看,但真的好吃,炸的很脆。一口就可以咬到蛋溏心的蛋黃,軟糯糯的,很鮮美。也有人不喜歡吃溏心蛋,只需說一聲,師傅會幫你炸的火大一點。

來這兒買早點的,很多都是老街坊,食客和店家熟絡地打著招呼, 完全是家人一般的感覺。這次我在排隊的時候便遇到一位大媽來買早點,她買雞蛋包的時候自己從家裡帶來了雞蛋,這樣就可以只交一點加工的錢了。所謂的便民就是體現在這樣細微的溫度裡。

濟南人的早餐也總少不了那一碗甜沫,這可是濟南的傳統。冬天清冷的早晨喝上一碗冒著熱氣的甜沫,那種暖和和的感覺會喚起身心的極大滿足。甜沫是鹹的,可它偏偏叫「甜」沫,當一口鹹淡正好的甜沫滑過喉嚨的時候,花生的味道,軟而不糜的豆腐皮兒和粉條,滑溜溜的菠菜都那麼走心可口,再加上油條的香和雞蛋包的脆,怎麼能不令人垂涎?關於甜沫的名稱由來,最能自圓其說的一種說法是「添末兒」。粥做好了,再添上點粉條、蔬菜、花生之類的「末兒」。味道好,「添末兒」就傳開了。後來人們以訛傳訛,便成了今天的「甜沫兒」。

我翻出了張家油條小院拆除前的老照片,很懷念早晨天剛剛亮的時候,小院裡那一盞暖色的燈,一種老感覺,不溫不火,是最舒心的味道。

我很慶幸按察司街的老院子拆了以後還能找到張家油條,這不僅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堅守,這是對傳統情懷的守望,也是對城市溫度的渴求。不希望哪一天這個藏著最深的濟南味道的路邊店會關門,希望老濟南的味道,永遠在巷子裡飄揚。我們在飛快的節奏中能來坐坐。一碗甜沫,一根油條,一個雞蛋包,一種「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老城味道!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味道濟南(3)包子要用荷葉裝,草包包子裡有老濟南味道
    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為您帶來全新的視頻欄目《味道濟南》,帶您走進濟南的大街小巷,在美食中嘗百味人生,在影像裡品味道濟南。  清明小長假期間,坐落於市中區普利街上的草包包子鋪成為了外地遊客來濟打卡的網紅美食店,與老濟南包子的自拍合影成為了一種網絡新時尚。創立於1937年的草包包子鋪,作為山東濟南的特色小吃,相繼獲得中華老字號、山東省老字號、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殊榮。歷經82年的傳承發展,其皮薄味美多汁的特點更是成為了泉城的飲食符號,草包包子在濟南當地,尤其在老濟南人心中,有著不可代替的地位。
  • 濟南藏身小巷子裡小店,小店面大名頭,甜沫1元,油旋10元7個
    繼續分享我的濟南行。出門在外,我習慣把每天的三餐看得很「重」,不放過任何一次品嘗當地特色小吃的機會。今天在網上搜到一家隱藏於小巷子裡的「蒼蠅館子」,所謂的「蒼蠅館子」絕非貶義詞,泛指環境一般但味道極佳,有鮮明特色的地方小吃店。
  • 包子要用荷葉裝,草包包子裡有老濟南味道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3月13日訊(記者 趙業超 陳俞印 見習記者 李穎男)「到了濟南府,草包來一籠。」坐落於市中區普利街上的草包包子鋪成為了外地遊客來濟打卡的網紅美食店,與老濟南包子的自拍合影成為了一種網絡新時尚。
  • 好吃不怕巷子深,一塊把子肉透出的濟南味道
    #在濟南如果說還有哪種食物能佔據濟南老師兒心目中的頭號位置那一定是把子肉!把子肉既是泉城濟南的美食標籤也是濟南人恨不得揣懷裡的寶貝不論是老濟南還是來過濟南又或者想來濟南的人一塊塊紅亮誘人的把子肉帶點街頭巷尾的市井氣息
  • 帶你來解放路家樂福店老金燒烤體驗行走的濟南味道
    #濟南探店打卡#在被戲稱為串都的濟南,老金燒烤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憑藉著14年專業燒烤的資歷,地道詮釋著平凡燒烤的人情風味,讓「燒烤就吃老金」,成為濟南人民心照不宣的默契。這是一座城市的燒烤記憶是行走的濟南味道為了用最時尚的態度,吃最地道的燒烤,沉浸式體驗老濟南文化。
  • 藏在成都老巷子裡的串串香!味道贊
    藏在成都老巷子裡的老串串香,價格真的是「相因」!如今2020年了,串串還是3毛錢一串,而且豬皮、郡肝、牛肉等,都是一根竹籤。小碗菜更是巴適,豐富多樣的菜品看得你眼花繚亂!冷串串香的味道,個人感覺還是不如熱串串或者火鍋巴適,不過吃法雖有差異,但是口味也大同小異,在成都這個地方的串串香,要是不麻不辣的話,估計早就垮了吧。價廉是否物美?成都老串串香的味道究竟如何?開在成都的老巷子裡,憑藉著價廉物美。
  • 舌尖上的濟南,打卡老濟南味道的特色菜館
    濟南出差,半工半遊,達到的第一站必須大明湖打卡,在大明湖附近覓食,在景區的特色小吃街裡,同行的同事一開始覺得對於開在景區對味道有顧慮,結果也是啪啪打臉,上來一道菜誇一道菜。酒是一瓶接一瓶的啟。就是環境一般,居民樓裡,狹小,嘈雜、衛生間也是在街上。
  • 寬窄巷子值不值得一去?
    來成都沒去過寬窄巷子,等於白來了!」的互動嘉賓(來自南充、蘇寧易購、青白江、武漢、宜賓的零售戶朋友)一起來到了寬窄巷子,體驗古色古香的老成都! 三大炮、豆花、傷心涼粉、糖油果子、擔擔麵、賴湯圓、肥腸粉、菠蘿飯、老媽兔頭、川味香腸等等等,這些成都特色小吃,你在寬窄巷子都能吃到,讓你一次性嘗個遍!
  • 遊記:寬窄巷子 老成都生活深處的難忘記憶
    經過數百年的滄桑,如今的少城只剩下寬窄兩條巷子。寬巷子與窄巷子是成都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往昔的縮影,一個記憶深處的符號。當遊人伴著夕陽,望著炊煙,走在黃昏中的巷子裡,一種久違的老成都市井生活場景一一浮現在眼前。改造後的寬巷子是以展現「老成都」生活場景為特色的「閒生活」區,以旅遊休閒為主題。
  • 泉城濟南的老味道,就藏在百花洲的悠閒生活裡,遊客絡繹不絕
    四朵荷花三枝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每當讀到這句詩,很多人都知道,詩中描寫的景色是山東省的省會濟南,我們稱之為「泉城」,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優秀旅遊城市,因其泉七十二口而得名。在濟南城內,有許多古老而悠閒的地方,值得我們駐足漫步,百花洲便是其中之一。
  • 濟南小巷裡不起眼的把子肉,好些濟南人天天都要吃,來晚了就沒有
    來濟南你會先想到什麼?是趵突泉還是大明湖公園?濟南有八景,個個美不勝收,但是對吃貨而言,肯定是美食當道,濟南的美食琳琅滿目,說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更不要說吃了,那麼如何能吃到最地道的濟南美食呢,那麼就要穿街過巷跟著老濟南人的路線走,早餐吃火燒包子,中午就來一份傳統的把子肉。
  • 濟南最有味道的老街,是幾千年前甕城的產物,去過才算了解濟南
    街上的垂柳沿著風的軌跡舞動,這樣的場景在濟南難尋的第二處。曲水亭街不算小眾,許多來濟的遊人也都會來此逛上一逛,即使遊人交織,不知怎得,這裡總是繁華之中透露著一種靜謐和閒適的感覺。想著,可能是這裡將老濟南的味道已經積澱的足夠深厚,才會連著絲絲縷縷的空氣都是一種恬靜。
  • 走進西倉「逛檔子」,藏在巷子裡的花鳥魚市,尋找西安市井的味道
    西倉檔子,是很多老西安人休息時候特別愛逛的地方,當地人基本都知道西倉檔子。就算是一次沒有去過的人,也應該或多或少的聽過西倉這兩個字。走進西倉「逛檔子」,藏在巷子裡的花鳥魚市,尋找西安市井的味道,在西安有一種說法,認不得西倉面,就不能算是地道的西安人。因此,西倉是當地人都熟悉的地方,這裡也有著老西安人的魂兒。
  • 味道濟南(8)泉城十二時辰丨舌尖上的濟南一天都吃啥,顛覆你對山東...
    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為您帶來全新的視頻欄目《味道濟南》,帶您走進濟南的大街小巷,在美食中嘗百味人生,在影像裡品味道濟南。   《長安十二時辰》熱播,你看了嗎?辰時,也是神話中的群龍行雨時。  現在生活節奏快,很多人都是在上班途中匆匆解決早餐,或者乾脆不吃。其實這是不對的。  美食,從來都是叫醒自己的一劑良藥。
  • 老上海巷子裡的川菜小館子
    漫步在老上海的巷子裡,走走停停,曬著冬日的陽光,泡在新華書店裡面,閱覽各種書籍,挑挑揀揀,選了幾本自己喜歡的歷史書籍,結帳出門。抬頭一看,已至中午,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計。吃什麼呢?這是每日三思的問題。走進這家館子,不大,大概有十個桌子的樣子,人挺多,不得已只能坐在一個角落裡,因為只剩這個空位置了。打開美團搜搜,看看是否有套餐優惠,這是自己掙錢以後養成的習慣,能省一分是一分,節約每一分錢。
  • 成都寬窄巷子裡的陳年老物件,時光不遠,不過是過了50年
    而胡同一詞,來到距離其1800公裡外的成都,卻易名為巷子。在成都也有許多新老巷子,最為知名的,當屬寬窄巷子,如今已成為人們來成都必打卡之景點。寬窄巷子位於成都市青羊區,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的三個巷子組成,是老成都遺留下來的清朝時期的一處古街道。民國之前,成都人也把巷子叫胡同,後來才將"胡同"改為"巷子" 。
  • 文脈頌中華·齊魯青未了丨包子要用荷葉裝,草包包子裡有老濟南味道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3月13日訊(記者 趙業超 陳俞印 見習記者 李穎男)「到了濟南府,草包來一籠。」坐落於市中區普利街上的草包包子鋪成為了外地遊客來濟打卡的網紅美食店,與老濟南包子的自拍合影成為了一種網絡新時尚。創立於1937年的草包包子鋪,作為山東濟南的特色小吃,相繼獲得中華老字號、山東省老字號、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殊榮。
  • 寬窄巷子是一個能體現新老成都人生活的地方,一份美食攻略告訴你
    這滋味既是指唇齒之間的味道,也在說日常生活中的悠閒。而他們說,成都最能代表這滋味的地方是寬窄巷子的院子。都說「寬窄巷子最成都」,來過寬窄的人都對這裡濃濃的老成都氣息留戀不已,不僅是這裡的老街老巷,這裡的成都美食更是讓人看一眼心癢、吃一口心動!
  • 寬窄巷子人氣爆棚的老店,外婆做的味道,不到兩點特色面就賣光了
    作為本地人,平時都不怎麼來寬窄巷子,不是覺得寬窄巷子不好,而是寬窄巷子作為成都的地標性建築,記載了成都的悠久歷史,實在是太火爆了。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人來人往,人滿為患,不管是小吃攤還是美食店,都應有盡有。
  • 成都寬窄巷子被捧紅,為啥當地人卻說不值得去?原因讓人尷尬
    印象中,成都的生活節奏不會像其他城市那般快,即使是在現代化的今天,成都也總保留著它的古韻味。下面這個地方就算是成都保留得很好的一個文化名區,每天遊客絡繹不絕,但是當地人卻很少來。成都的寬窄巷子其實是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巷子一起組成的,這三條巷子原先是清代時的古街道,整體上與清代川西民居的風格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