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孔子的地位要比老子高,在世界上老子的影響力要比孔子大,在思想的深度以及學識的淵博上老子勝孔子一籌。至於老子被列入仙班,而孔子未被列入,就如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而老子沒有一樣,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一個學派。
孔子是儒學的代表人物,老子是道學的代表人物,他們都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和政治家。儒學和道學都是一種思想和哲學學派,對後世的影響力都非常大。儒學、道學和佛學三大學派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內核。從漢代開始,儒家文化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即最博學的人,被統治者尊為「至聖」、「萬世師表」等。就是在當代,他的儒家思想仍然影響深遠,他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編撰了《春秋》,修訂了《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創辦了私學。在他去世後,他的弟子們把他的思想和言行語錄記錄下來,整理成了儒家經典《論語》,這是自西漢以後讀書人必讀的經典。
老子是道家學派和道教哲學的創始人。他的代表作《道德經》是道教文化的開山之作,蘊含著極深的智慧和深奧的哲理。老子道的學說是一種大智慧,既為生命個體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礎,也為國家治理提供了達到善治的智慧。《道德經》雖然晦澀難懂,卻是有史以來譯成外文版本最多的名著,也是海外發行量最大的中國經典,被看成全人類的精神財富。老子還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後來的道教以道家學說為主幹,所以道教出現後老子被尊為「太上老君」,在最早的道教經典《列仙傳》中成了神仙。
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問禮,對老子敬佩有加、讚不絕口:「學識淵深而莫測,志向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