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837家縣級醫院成績單來了

2020-12-06 眾成醫械

在繼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單」出爐後,全國縣級醫院成績單也來了。

7月8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2019年縣級醫院服務能力評估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顯示,通過對1837家縣級醫院2018年度的服務能力進行第三方評估顯示,1538家縣級醫院達到了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要求,但仍有299家縣級醫院不及格。

299家縣級醫院不及格 多集中於貧困縣

據了解,此次考核標準是參照2016年印發的《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來評價縣級醫院能力建設達標情況。其中,基本標準260條(與二級醫院能力水平一致),推薦標準319條(與三級醫院能力水平相當),根據可達到基本標準的比例,將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劃分為優秀(達到90%以上標準)、良好(達到80%-90%標準)、合格(達到60%-80%標準)、不及格(未達到60%標準)4類標準。

此次參評醫院較較2018年增加193家,覆蓋率達97.8%(提升11.5個百分點)。其中,貧困縣802個,覆蓋率達96.2%。其中,獲得優秀的縣級醫院為581家,佔比31.6%;良好502家,佔比27.3%;合格455家,佔比24.8%;不及格299家,佔比16.3%。

具體到對802家貧困縣縣級醫院的數據分析,獲得優秀的貧困縣縣級醫院為151家,佔比15.4%;良好200家,佔比24.9%;合格229家,佔比28.6%;不及格222家,佔比27.7%。貧困縣醫院達到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要求的比例為72.3%,低於縣級醫院整體水平,在不及格的299家縣級醫院中,73.4%(222家)集中在貧困地區。

三大科室設置相對較低

在臨床專科能力情況。除病理科和精神科外,幾乎所有縣級醫院的相關科室均可達到基本標準60%及以上的要求。

一級科室中,80%以上的縣級醫院內科、婦產科、兒科,90%以上的縣級醫院的急診醫學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和藥劑科能夠達到基本標準60%的要求,服務能力相對較強;60%以上的縣級醫院婦產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藥劑科達到推薦標準要求;但病理科和精神科相對較弱,達到基本標準要求的醫院佔比僅為41.5%和22.8%;

二級科室中,90%以上縣級醫院的產科、影像診斷科、心血管內科能夠達到基本標準60%的要求;但胸外科和血液內科服務能力水平相對較低,達到基本標準要求的醫院佔比分別為52.0%和43.0%。

同時,《通報》還顯示,縣級醫院的內科設置比例最高,達到98.3%,除病理科(86.0%)外,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平臺專科設置率都在96.8%以上,設置比例相對略低的是重症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康復醫學科,設置比例分別為78.3%、84.8%、79.9%,且呈現地域差距,西部地區縣級醫院診療科目設置齊全的比例低於東部和中部地區,提供專業化醫療服務的能力相對較弱。

部分疾病治療費用下降 大型醫療設備有一定增加

縣級醫院在部分病種費用控制取得一定效果,單病種監測結果顯示,部分腫瘤/癌症以及心血管危象等病種費用發生下降,其中單純2型糖尿病、宮頸癌(內鏡手術)、卵巢良性腫瘤(內鏡手術)、雙耳感應神經性耳聾(人工耳蝸植入術)、喉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等6個病種次均費用下降在9%以上,急性心梗的救治費用下降近1.2萬元。

一個醫院的硬體實力也極大影響著該醫院的疾病診斷能力,2018年度,縣級醫院萬元以上設備總值平均約9500萬元,較2017年7300萬元增長近30%,其中MRI和CT設備價值增加明顯;縣級醫院平均擁有萬元以上設備數約為529臺,較2017年的517臺增加12臺。

依然存在四大問題

雖然縣級醫院在2018年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其發展依然面臨四大問題: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依然存在。儘管西部地區縣級醫院在醫療服務能力方面正在逐步縮小與東、中部的差距,但目前仍差距較大,科室設置方面呈現出一定的東中部優勢,東部地區縣級醫院可開展的高難度技術相對更多,如可開展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股動脈血管搭橋術和頸動脈體瘤切除術的縣級醫院約60%集中在東部地區。此外,在人員分布、設備配置等方面均呈現出東部優於中部和西部的特點。除了地域差異,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內部差異也較大,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兩級分化特點,東部地區更加明顯。

醫療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是診療科室設置有待完善;二是部分科室能力薄弱;三是部分疾病診療和臨床技術有待進一步加強。

貧困地區健康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強化。通報顯示,27.7%的貧困縣醫院未能達到服務能力基本標準要求,約5%的貧困縣醫院僅能達到不足20%的基本標準要求,其中耳鼻咽喉科、精神科、眼科、病理科等未能達到基本標準要求。此外,能夠開展的推薦標準項目數也低於全國水平,人員配置成為了西部貧困縣醫院發展的最大瓶頸,約四分之一的西部貧困縣縣級醫院執業(助理)醫師人數不足34人、註冊護士人數不足66人。

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能力不足。呼吸內科、感染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以及檢驗科等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相關專科均存在不同程度設置缺失。其一是專科缺失,同時,應急處置能力不夠,設備配置差異也很明顯,縣級醫院平均配置呼吸機9.7臺(最少0臺,最多24臺),其中呼吸內科、急診科、重症醫學科平均配置2.3臺、1.9臺和5.5臺,

針對縣級醫院存在的問題,國家衛健委方面表示,下一步將加強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建設、著力提升縣級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完善各項保障制度、加大人才保障力度,並因地制宜開展精準幫扶。

相關焦點

  • 都江堰市人民醫院連續五年榮登全國縣級醫院百強榜
    8月29日,2020中國醫院競爭力大會在廣州舉辦,會上,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競爭力排行榜,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在全國縣級醫院中脫穎而出,位居2019年中國醫院競爭力—縣級醫院百強榜第70位(該榜單的縣級醫院是指位於縣域的綜合醫院,含中醫醫院。不含專科醫院和部隊醫院)。
  • 國家衛健委:83.7%的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基本標準
    《通報》顯示,通過網絡數據直報、現場調研等多種形式對全國1837家縣級綜合醫院2018年度的服務能力進行第三方評估分析,獲得優秀的縣級醫院為581家,佔比31.6%;良好502家,佔比27.3%;合格455家,佔比24.8%;不及格299家,佔比16.3%。83.7%的縣級醫院達到了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要求,達到良好及以上的縣級醫院佔比較上年增加2.5個百分點。
  • 達州市4家縣級醫院即將升級為三級醫院
    好消息,好消息達州市4家縣級醫院將升級為三級醫院是哪些醫院?文件確定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第二階段500家縣級醫院和500家縣級中醫醫院。其中,達州市4家縣級醫院榜上有名,即將升級成為三級醫院,名單如下
  • 首次醫院「國考」,深圳7家全國百強、2家全國十強!
    總有人問,現在深圳的醫療在全國到底處於啥水平?不吹不黑,最近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官方「成績單」,大家可以康康。2020年7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關於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
  • 縣級三甲醫院和省級三甲醫院能一樣嗎?
    最近,全國多地衛健委公告信息顯示,又一批縣級醫院升為三級醫院。11月26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公示信息顯示,該省18家醫院被評為三級醫院,4家縣級醫院名列其中,分別為:莊浪縣人民醫院、靜寧縣人民醫院、榆中縣第一人民醫院、靖遠縣人民醫院。
  • 江西91家縣級醫院推廣臨床路徑
    本報南昌訊 記者駱巖巖報導:為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我省在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過程中,在全省衛生系統推行醫療服務便民惠民系列措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醫改帶來的變化與實惠。  從去年6月起,我省全面推廣醫療服務十項便民惠民措施。
  • 安徽阜陽這個縣城厲害,擁有2家三甲醫院,全省縣級唯一
    現在條件越來越好,有個頭疼腦熱也能很快治療很方便,但好的醫療資源卻很少,看大病仍然非常緊張,截至去年,安徽有57家三甲醫院,可以說安徽醫療環境越來越好。在名單中,有這樣一個地方格外顯眼,這個地方就是太和縣。曾經我們介紹過,太和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古名鹿上、邢丘、廩丘。
  • 安徽專家駐點13家縣級醫院 都是「江淮名醫」
    安徽省醫院協會、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院長許戈良介紹,目前,安徽省優質醫療資源多集中於省級三甲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技術水平相對不足,患者對高水平的醫療的需求日益增長,「通過組織知名專家下基層的方式,服務基層群眾,提升基層醫院的服務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 安徽75家縣級公立醫院推行「標準化診療流程」
    今後, 我省75家縣級公立醫院將被納入 「臨床路徑」 推廣管理範疇, 而且這個數字還將不斷增加。到2017年底, 這些縣級醫院中, 70%的出院患者將能沿著臨床路徑, 得到合理、 高效的治療。醫院至少選50個病種在開展 「臨床路徑」 管理的醫院, 醫生治病有了 「標準流程圖」。
  • 縣級醫院學科建設怎麼幹?18位科主任傳經驗!
    記者:孫凡來源:健康縣域傳媒12月22日,中國縣市級醫院學科能力建設大會在江蘇省張家港市舉行,來自全國18家縣級醫院的18個優秀學科負責人,圍繞學科建設主題,在會上做了案例分享交流。
  • 臨洮縣人民醫院榮獲「中國縣級醫院300強」榮譽稱號
    臨洮縣人民醫院榮獲「中國縣級醫院300強」榮譽稱號 2020-09-03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縣級醫院評上三甲,到底是喜還是悲?
    2.引起熱議的兩家醫院在27家評審醫院公示中,有兩家醫院被認定為三級甲等醫院,而江陰市和宜興市都是縣級市。此一「公示」意味著縣級醫院也可以加入爭創三甲醫院的行列了。因此有媒體就就用《縣級三甲醫院時代到來,為江蘇這兩家醫院點讚!》為題對此進行了報導。給人印象深刻的原因,還不單純是「進行報導」這麼簡單,似乎能夠感覺到「小編」抑制不住的激動心情,諸如「點讚」、「牛逼」、「平起平坐」等猛料熱詞都給了江蘇省衛計委和江陰、宜興兩家新生的縣級三甲醫院。
  • 首次醫院「國考」,羅湖的TA拿到全國A級啦!
    在全國1289家三級綜合醫院中羅湖區人民醫院成功進入全國A級!>△深圳11家醫院獲評全國A級,7家醫院進入了「全國百強」。這份成績,意味著什麼一起來康康▼▼ 這是國家衛健委首次組織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被業內稱為「國考」。
  • 瑞安市人民醫院:低調的縣級醫院「領頭羊」
    他同時提供了醫院2016年的一組數字:全院門急診363.71萬人次,住院病人10.43萬人次,住院手術32998人次,業務收入18.95億元。瑞安是溫州代管縣級市,對承擔這座城市140多萬人口及周邊平陽、蒼南、文成、泰順等地區的部分病員醫療保健任務的醫院而言,這組數字已堪稱驚人。當然,數字並不足以為憑。在患者之外,「第三隻眼」早已敏銳地發現了瑞醫的「外在美」和「內在美」。
  • 佛山市一醫院:全國醫院排名第34位,「硬核」實力是如何煉成的?
    近日,全國首次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單公布,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下稱:市一醫院)排名34位,國家監測指標等級A+,這意味著該院邁入全國三級綜合公立醫院的第一方陣。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的首輪「國考」成績單備受各界關注。2398家三級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成績單像「體檢報告」一樣,用一串串數字標記出我國高等級醫院的「身體狀況」。
  • 有4家縣醫院被曝光套保的縣:有3家三甲醫院,其他地方絕無僅有
    12月14日,新京報的一篇報導《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中介專車接送,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很快成了全國的熱點。新京報這幾年在新媒體上堪稱一家獨秀,看標題關鍵詞:1.中介專車接送,證明量大,2.有人一年免費住9次,很明顯。
  • 安徽一批知名醫療專家將駐點13家縣級醫院
    人民網合肥5月6日電(姚慶林)舒城、廣德、臨泉、蒙城等安徽13個縣(區)的居民,生病之後不用再遠赴合肥找專家,在本地醫院就能看上「江淮名醫」等知名專家了……5月5日,安徽省大型醫院卓越專家百人團下基層項目正式啟動。當天,「百人團」中的40餘名專家,與安徽省13個縣(區)醫院籤約,每周定期赴基層醫院駐點工作。
  • 非公醫院「幫扶」縣級醫院 阜康醫療融入健康西藏
    西藏終於有了第一家民營三級綜合醫院。歷經六年努力,西藏阜康醫院(下稱阜康醫院)終於在2019年4月取得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三級綜合醫院的批覆。從2019年8月1日起,阜康醫院等級提升為三級綜合醫院。自新中國成立70年和西藏民主改革60年以來,西藏自治區不斷完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建設。
  • ...建設、遠程會診、「組團」幫扶——探訪甘肅省縣級醫院的硬核實力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通報了全國2019年縣級醫院服務能力評估情況,甘肅省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達標排名分別為第22名和第21名,國家貧困縣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達標排名均為第14名。排名從倒數躍居中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 省級專家常駐縣級醫院之後……
    □首席記者 葉龍傑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人民醫院是一家縣級醫院,近年來通過與自治區人民醫院結成醫聯體,實現了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的雙提升,朝著「大病不出縣」的目標邁進。在此過程中,一大批來自省城的大專家按照幫扶協議,參與該院的建設和日常診療服務,極大地緩解了縣級醫院「人才荒」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