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萬寧身陷關店潮,誰最有資格接棒?

2021-01-17 新零售商業評論電子版

作者:何意,新零售商業評論特約撰稿人。題圖為NOISY門店

「前浪黯然退場,後浪來勢洶洶。」

曾幾何時,屈臣氏、萬寧作為商場的「流量收割機」,人氣爆滿、排隊結帳是常態,可謂風光無限。

然而,近年來,面對線上渠道的擠壓、線下競爭對手的野心勃勃,以及新一代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這些傳統美妝集合店紛紛陷入「中年危機」。疫情對它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前浪們的日子不好過,後浪們卻正在迎頭趕上。同一行業,不同品牌的態勢截然相反—— 一邊是萬寧、屈臣氏們的落寞退場,另一邊卻是THE COLORIST調色師、WOW COLOUR們的逆勢開店。

美妝零售集合店市場正上演著一場冰與火之歌。

前浪黯然退場

7月中旬,北京萬寧傳出將大規模撤店的消息。

萬寧作為亞洲最大零售集團牛奶公司旗下的健與美連鎖品牌,店鋪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此前在北京共有18家門店。截至7月底,萬寧西單大悅城店和房山中糧萬科店已經關閉,而合生匯店、樂城中心店、銀泰中心店、王府中寰店也將在8月統一閉店。

通過實地走訪,零售君發現,萬寧王府中寰店從7月下旬開始清倉甩賣,店內所有產品都在打折,折扣力度在3~5折,甚至連固定資產如印表機、電腦、保險柜都在出售。

大部分美妝品牌貨架已經是空置狀態,護膚品、日用品的種類也已經不齊全。在三樓餐廳排隊就餐的劉女士趁等位時間來掃貨,雖然滿載而歸,但她還是感慨:「來晚了,很多想買的東西已經賣光了。」

萬寧合生匯店、銀泰中心店與王府中寰店情形類似,店內也都貼著「搬遷9折清貨」的字樣,部分商品低至5折。

萬寧和屈臣氏一樣,都是起家於香港的老牌美妝連鎖店。

根據萬寧中國官網介紹,萬寧2004年進入內地市場。在當時,其「一站式賣場」模式對內地消費者來說確實新潮,從潔面乳、爽膚水、乳液到粉底、口紅、腮紅,讓消費者實現了全流程的化妝體驗。

而且彼時國際美妝品牌的門店覆蓋度較低,萬寧、屈臣氏的出現也彌補了海外彩妝市場的缺口。很快,萬寧線下門店就遍及全國33座城市。

然而,從2016年起,萬寧實體門店數量增長寥寥,一直維持在200多家。

而據萬寧員工證實,除了廣東省之外,萬寧開設在內地市場的門店將有可能全部被撤掉,不過門店人員還在等待總公司的下一步指令。對此,萬寧方面回復稱:「部分北京門店關閉是我們持續優化門店的戰略之一。」

事實上,在大規模關店之前,萬寧不是沒有做過努力。

萬寧方面介紹,2019年,萬寧對23家門店進行了升級改造。而對於線上渠道,萬寧自2015年就開始布局全渠道,開設有天貓旗艦店、天貓國際旗艦店和京東旗艦店,打通了線上線下會員購物積分通道,並與京東到家戰略合作開展了到家業務。在疫情期間,萬寧也嘗試了直播帶貨等新模式,但收效甚微。

無獨有偶,英國美妝集合店品牌Space NK位於中國的所有門店在5月底全部關閉。更早之前,伊勢丹百貨旗下美妝集合店Isetan Beauty中國首店即上海大悅城店也宣布關閉。

這些黯然退場的前浪們共同面臨的危機是,雖然用各種舉措去拓展多渠道的客流,卻沒有解決線下門店的實際問題——品牌老化、場景陳舊、毫無體驗感……換句話說,對於新一代消費者,他們了解得遠不夠多。

後浪來勢洶洶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前景報告》顯示:

到2022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490億元左右,美妝行業發展前景巨大。

龐大的市場不斷吸引著新入局者。與傳統美妝集合店黯然撤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THE COLORIST調色師和WOW COLOUR為代表的本土美妝集合店在疫情之後逆勢爆發,一度出現數店同開的火爆形勢,以「狂奔」的姿態加速攻城略地。

THE COLORIST調色師是新零售生態企業KK集團旗下的美妝零售品牌,從去年10月在深圳落地首家門店後,目前已在全國開出約150家店,預計年內能布局500家。

WOW COLOUR是名創優品母公司賽曼集團推出的彩妝集合店,現有門店超過100家,同樣計劃今年內開夠500家,明年達到千店規模。

NOISY BEAUTY(中文名:名聲大噪)在一年之內開出20多家門店,預計到2021年底將開出300家店。

新品牌H.E.A.T喜燃和BOOM!FRESH!也分別在7月開出首店。

這些新式美妝集合店通常選址在核心商圈客流最多的商場一樓。相較於傳統美妝店,設計更精美,裝修更亮眼;產品主打平價國貨彩妝,同時也引入中低檔價格的海外品牌,以THE COLORIST調色師為例,其旗艦店內的全球彩妝品牌超過100家。

在產品和品牌的迭代方面,它們跟快時尚的打法相似,通過數位化運營,精準而迅速地更換新品來持續滿足消費者的新鮮感。

喜歡追逐潮流的年輕消費者是這些後浪美妝店的目標客群。根據《95後美妝消費報告》顯示,這屆年輕人使用國貨美妝品牌的佔比越來越高,並且更加理性,更傾向於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同時,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對他們來說線下實體店反而是更新穎的渠道。

而從品牌來看,這些美妝集合店中的本土品牌大部分都以線上渠道為主,比如花西子、橘朵等新銳品牌,目前還不具備開設實體店的能力。

在線上最大的「購物中心」天貓,這些品牌和產品會淹沒於數以萬計的茫茫SKU中;但在經過精選的線下門店,可能會有更多出頭的機會。

另一方面,美妝消費非常注重體驗感,這些新型美妝店能吸引年輕人的一大原因在於,它們會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打造線下體驗的新場景。

豐富的商品可以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而潮流炫酷的空間設計和商品陳列,又讓這些門店成為網紅打卡地。

THE COLORIST的美妝蛋彩虹牆和指甲油牆就是其店內招牌,是很多慕名而來的消費者的打卡勝地。

在這裡,消費不再僅限於購物環節。良好的體驗、精美的場景、隱身的BA導購,讓消費者「用腳投票」,拋棄前浪,擁抱後浪。

風口還是虛火

從開店數量和門店剛開業排隊的盛況來看,這些崛起的美妝集合店的確成為了現象級的零售新物種。但是,這一業態是真正火爆還是虛假的繁榮,還有待商榷。

從門店的實際情況看,周末的THE COLORIST北京新中關店內客流量並不高,基本與隔壁屈臣氏持平。

有顧客表示,自己在網上被種草後專門來店裡逛,但逛完很失望,一是服務不夠好,二是價格不划算,尤其是海外品牌。在THE COLORIST北京豐臺永旺店,客流情況也是如此。

而在5月30日,WOW COLOUR創始人兼執行長楊陽宣布離職,並稱此次離職為個人原因,不會對WOW COLOUR的發展產生任何影響。

此後,也有消息傳出,WOW COLOUR在瘋狂開店的同時也關閉了一些門店。根據此前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爆料,楊陽離職一方面是和賽曼集團創始人葉國富經營理念不合,另一方面還是由於業績沒有想像中的好。

對於線下實體店來說,無論商業模式多麼花哨、營銷數據多麼可觀,能長期開店的真正決定性因素仍然是盈利能力,而非「賠錢賺吆喝」。

有行業人士透露,如今這些新型美妝集合店被資本看好,相對服裝等行業,美妝店的資產模式較輕,投入產出比較高,融資一輪能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以NOISY BEAUTY為例,其不是傳統的採銷模式,而更像是B2B2C的平臺模式,對於資金鍊的要求也就相對較低。

但無論如何,比起線上渠道,線下開店始終是重資產、重運營的模式,對於沒有盈利的企業來說必須要通過規模化開店來攤薄成本,也就有了上述美妝零售新品牌跑馬圈地的現狀。

這一套路是不是很眼熟?這基本是前兩年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以及瑞幸咖啡瘋狂搶佔市場份額的重演——通過融資大規模開店,但基本沒有跑通盈利模式,最終風口過後一地雞毛。

在消費需求旺盛以及資本的催化下,這一兩年就出現了七八個美妝零售新品牌,包括THE COLORIST、WOW COLOUR、NOISY BEAUTY、H.E.A.T喜燃、BOOM!FRESH!、HARMAY話梅、Only Write獨寫、Magic coloring幻彩師等。僅從品牌名來看,就有不少與「color」有關,從色彩運用到外觀設計也都大同小異,即目標客群和品牌定位同質化嚴重。

如何從激烈的戰局中脫穎而出,形成真正的核心壁壘,保持持續吸引顧客的能力,並早日實現規模化盈利,是這些新式美妝集合店必須考慮的問題。

而對於被拍在沙灘上的前浪們來說,巨大的美妝消費市場仍客觀存在,美妝零售也不是贏家通吃的行業,關鍵是要真正抓住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和市場變化,來不斷做出調整和革新。

相關焦點

  • 「死磕」屈臣氏多年 萬寧內地發展為何總差一截?
    而萬寧進入內地的時間卻比對手晚了15年,其於2004年在廣州開設第一間店,經營態度一直較為謹慎、低調,目前在內地有200多家店,覆蓋30多個城市。  錯位競爭,兩對手內地路數不同  在內地起步與發展速度均慢於屈臣氏的萬寧,在面對強勢對手時選擇了定位於藥妝市場來形成錯位競爭。
  • 屈臣氏和萬寧人氣品牌大盤點,倆國貨上榜
    寶潔、漢高在兩榜中都出現,韓束和百雀羚成為屈臣氏大賞中新銳和飛躍品牌。據悉,大賞是根據消費者的投票在現營品牌和商品中評選出相應獎項。萬寧方面表示:「健美賞評選範圍涵蓋美肌、美發、美妝、個人護理、健康產品等領域,由全國過百萬消費者進行投票評選。」屈臣氏這一評選也已持續多年。
  • 萬寧撤店 屈臣氏大跌 但美妝集合店的故事還在繼續
    當萬寧、屈臣氏們落寞時,美妝集合店「後浪」們能抓住機遇嗎?萬寧在北京大規模撤店「有會員嗎?沒有的話需要辦一個嗎?」在萬寧北京合生匯購物中心店,店員在收款時仍會試圖推銷萬寧會員。「你們都要撤店了,辦會員還能用嗎?」有顧客對此表示疑惑。店員表示,並不是所有門店都要關,「還有店開著。」
  • 屈臣氏和萬寧人氣品牌大盤點,倆國貨上榜 -國內-化妝品財經在線-一...
    寶潔、漢高在兩榜中都出現,韓束和百雀羚成為屈臣氏大賞中新銳和飛躍品牌。據悉,大賞是根據消費者的投票在現營品牌和商品中評選出相應獎項。萬寧方面表示:「健美賞評選範圍涵蓋美肌、美發、美妝、個人護理、健康產品等領域,由全國過百萬消費者進行投票評選。」屈臣氏這一評選也已持續多年。
  • 絲芙蘭、屈臣氏、萬寧、妍麗新渠道調研:如何掘金萬億美妝大市場?
    店內體驗區域通常有專業的絲芙蘭店員為顧客提供介紹產品、試妝的服務,例如設計眉形等;最外環的產品陳列區域則更多地開放給顧客自由試用產品;男性區域靠近收銀臺。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品牌的試用體驗有智能化設備的加入,例如口紅可以直接通過互動屏幕試妝,節省顧客上妝卸妝的時間。
  • 屈臣氏遭本土及外來企業瘋狂圍剿 誰來拯救?
    於是,屈臣氏不斷擴大自己的版圖,亞洲及歐洲的33個國家和地區、1800個城市擁有20個零售品牌,超過11 000家店鋪,其中,在內地有超過2 200家店鋪,覆蓋國內城市360個以上。不同的是,萬寧中有部分產品被標記為綠點商品,任意購買兩件就可以打8.5折。而屈臣氏中,折扣商品則被稱為紅點商品。眾所周知,屈臣氏的整體風格是以綠色為主,萬寧則是以橙色為主,這種有意無意的顏色相對,平添了許多火藥味。不過,一味地針尖對麥芒,萬寧或許永遠無法實現超越。於是,萬寧悄悄進行了一場錯位暗戰。
  • 萬寧想趕超屈臣氏 「搭車」永輝超市滲透內地市場
    健與美連鎖品牌萬寧在永輝超市內的店面開業,而萬寧的母公司正是牛奶國際。萬寧方面表示,將藉助永輝現有的門店渠道更快地滲透內地市場。  萬寧北京永輝超市恒基店和上海永輝魯班路店是兩者合作的新店。去年8月,牛奶公司入股永輝超市持股達到19.99%。而此次兩家新店開業,正是萬寧母公司入股永輝之後,兩家企業合作首次登場。
  • 屈臣氏遭本土企業及外來掘金者瘋狂圍剿 誰來拯救?
    圍剿屈臣氏  江湖就是這樣,有坐上龍椅長期雄霸一方的霸主,就有試圖不斷擴張領土取而代之的大俠,針鋒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相對,有些戰爭從企業創立,就點燃了導火線。  文/本刊記者?張冉雨  最近屈臣氏貌似不太好過,繼以中國香港地區為大本營的市場,被「死對頭」萬寧超越後,來自世界各地的對手都試圖蠶食其商業版圖。
  • 銷售額大跌,李嘉誠的屈臣氏怎麼了?
    文 | 華商韜略 維多利娜清倉、甩貨、打折、促銷、撤店……這成為曾經的零售業王者——屈臣氏和萬寧的現狀。近期,北京地區多家萬寧傳來了大規模撤店消息,不僅商品清倉甩賣,就連印表機、保險柜等商家固定資產都貼上了出售的標籤。
  • 屈臣氏,自有品牌徵程上的探尋者
    屈臣氏,全稱是屈臣氏個人護理用品商店(以下簡稱屈臣氏),屈臣氏是現階段亞洲地區最具規模的個人護理用品連鎖店,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商和香水及化妝品零售商之一。屈臣氏在「個人立體養護和護理用品」領域,不僅聚集了眾多世界頂級品牌,而且還自己開發生產了1500多種自有品牌。
  • 屈臣氏昨天的坑,KK集團明天的坎
    在香港市場,萬寧與屈臣氏就是老對手,在香港,萬寧不管在店鋪數和單店貢獻上都要高於屈臣氏,不過跑到內地,二者的情況卻完全顛倒過來。 比起屈臣氏晚進入內地15年的萬寧,起點就低了,加上屈臣氏在擴張上更為激進,萬寧更為謹慎。二者的差距在過去的十幾年又不斷放大,反映在門店數上就是近四千家與兩百多家的差距。
  • 令屈臣氏、萬寧汗顏,國產美妝集合店現象級擴張,線下整體消費量或...
    日常關注萬寧、屈臣氏等上新的趙女士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一面由五顏六色的彩妝蛋(化妝工具)堆砌的「牆」也能引來一眾客流。今年11月,當萬寧在華東地區再撤一家門店,屈臣氏也在長達三年的虧損後大刀闊斧揮向線上,線下美妝集合店卻在今年迎來現象級擴張。
  • 屈臣氏與餓了麼合作 提供閃電送服務
    界面新聞記者從屈臣氏獲悉,自2018年3月起,屈臣氏與餓了麼便在廣州開始試點合作,至今已上線1600餘家門店,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230個城市,預計年底前將上線完成2500家門店。基於外賣平臺消費人群的「應急、應季」類商品的需求,屈臣氏從線上APP自營平臺在售的10000多個SKU中,選取了1700多個SKU上線餓了麼,並表示會定期監測上架商品的銷售情況、及時調整品類。此外,屈臣氏與餓了麼還成立了專項客服小組,以解決顧客訂單售後問題。
  • 屈臣氏的接班人
    同一行業,不同品牌的態勢截然相反—— 一邊是萬寧、屈臣氏們的落寞退場,另一邊卻是THE COLORIST調色師、WOW COLOUR們的逆勢開店。 美妝零售集合店市場正上演著一場冰與火之歌。 前浪黯然退場 7月中旬,北京萬寧傳出將大規模撤店的消息。
  • 萬寧超市又一家成都店鋪關閉 西南地區沒有實體店了?
    該名網友表示,早在今年9月初,萬寧會員群就傳來消息,告知消費者店鋪的營業時間截止到10月8日。此後,將全面撤店,「沒有實體店了」。 就此,記者聯繫上萬寧超市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此事需進一步核實,並表示將後續給出回復。截至發稿,對方尚未有任何回復。 萬寧超市在成都的實體門店,數量並不多。
  • 屈臣氏加盟條件是什麼屈臣氏加盟費是多少
    屈臣氏加盟條件是什麼?首先要說一下,屈臣氏加盟條件是沒有!為什麼?因為屈臣氏從來都是直營的,不接受加盟。屈臣氏加盟條件也就是說,你看到的所有屈臣氏店的所有權,經營權,都集中統一到香港的屈臣氏集團,所有的店面,都是單一所有者,只歸這個集團公司所有,是接受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統一經營,管理人員也是由集團直接僱傭派遣。各個零售點的開張,需要等集團統一布局,他們想在哪個城市開,才會去開。
  • 打折甩賣、碎嘴導購、疫情,誰革了李嘉誠零售帝國屈臣氏的命?
    事實上屈臣氏內部對於導購有著嚴格的要求,每月有限定的推銷業績,因此才會出現hard sell(強硬推銷)。 但在購物時,屈臣氏導購那步步緊逼的尾隨姿態,魔音灌耳的賣貨話術,只會讓越來越多的顧客開始反感甚至拒絕到屈臣氏進行購物。
  • 屈臣氏的接班人-虎嗅網
    曾幾何時,屈臣氏、萬寧作為商場的「流量收割機」,人氣爆滿、排隊結帳是常態,可謂風光無限。同一行業,不同品牌的態勢截然相反—— 一邊是萬寧、屈臣氏們的落寞退場,另一邊卻是THE COLORIST調色師、WOW COLOUR們的逆勢開店。美妝零售集合店市場正上演著一場冰與火之歌。
  • 40張圖帶你逛香港最新概念的萬寧Plus+Baby店
    萬寧Plus+Baby店到底有哪些秘訣,能成為香港本地個人護理店的龍頭大哥?在國內,如果說到個人護理店的龍頭大哥,大家都會想到「屈臣氏」。雖然屈臣氏在香港的表現也不差,但龍頭大哥卻是來自牛奶國際旗下的「萬寧mannings」。
  • 淺析屈臣氏在中國本土化進程中的競爭策略
    在過去的兩年間,隨著法國家樂福、泰國易初蓮花和德國麥德龍等國際零售業巨頭在內地大肆擴張的嚴峻形勢下,李嘉誠和記黃埔集團旗下的屈臣氏個人護理用品商店在內地的圈地運動也開始緊急、高調提速。  屈臣氏,全稱是屈臣氏個人護理用品商店(以下簡稱屈臣氏),屈臣氏是現階段亞洲地區最具規模的個人護理用品連鎖店,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商和香水及化妝品零售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