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英國脫離歐盟是否是必然趨勢?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全球化進程是否受阻?
全文6222字,閱讀約需12.5分鐘
新京報記者 錢雅卓 欒若曦 編輯 樊一婧 馬瑾倩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張彥君
歷時四年、三位首相,一波三折後,英國「脫歐」這場大戲終於要落下帷幕。
當地時間12月24日,英國與歐盟就分歧問題達成一致,在最後時刻避免英國出現「硬脫歐」的局面。
英國「脫歐」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轉折?新京報一圖帶你回顧。
(向下滑動可查看完整圖片)
━━━━━
對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明進: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90秒看「脫歐」談判為何最後關頭突然破局:疫情重壓下英國做出巨大讓步。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英國脫離歐盟是否是必然趨勢?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全球化進程是否受阻?
今日,新京報記者採訪長期研究歐洲政黨政治、歐盟對外政策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王明進,為大家解讀英國脫歐的真正含義。
「目標差異是導致英國脫歐的根本原因」
新京報:英國「脫歐」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王明進: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的時候,我們實質上是在談英國和歐盟關係的重塑。在英國加入歐洲一體化進程47年之後,英國與歐洲一體化關係再次面臨新的轉折,這對英國和歐盟、英國和世界的關係的意義都非常重大。12月24日英國和歐盟所達成的協議,只是塑造英國與歐盟關係中的經濟和貿易關係,還有很多內容沒有涵蓋,這是重塑英國與歐盟關係的一個節點。
英國與歐盟其他國家在歐洲一體化目標上的差異,是導致英國脫歐的根本原因。歐洲一體化之所以能夠啟動,是歐洲在經歷多年的國家之間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深刻反思的結果,目的是為了避免有可能再次發生的慘烈的戰爭。更具體地說,一是為了遏制歐洲內部的民族主義,二是抵禦想像中的可能來自蘇聯的入侵。歐洲一體化充滿了聯邦主義情懷,並一直貫穿整個歷史進程。
歐洲一體化的目標是政治性的,卻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成效,歐共體成員國之間貿易量增加,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和國民財富的增加。英國在看到這種經濟上的好處之後,才於60年代初決定申請加入歐共體,直到1973年才得以加入。英國加入歐共體,看中的是其巨大的內部市場,看到的是歐洲一體化帶來的經濟發展紅利。在歐洲一體化經過多年的發展,內部紅利釋放殆盡之後,這種因經濟利益而走到一起的姻緣也就到了盡頭。
▲英國首相評價「脫歐」協議:我們拿回法律和命運的控制權 真正「獨立」。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英國脫歐並不是為了削弱歐盟」
新京報:有一種分析認為,英國「脫歐」因「疑歐」心理作祟,且期盼後續有其他成員國效仿,從而削弱歐盟後英國獨大。
王明進:英國對歐洲一體化的功利目的,也成為疑歐主義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源。英國一直認為自己有別於歐洲,歷史上其對歐洲大陸的政策是避免在歐洲大陸出現霸權國家而採取了一種平衡政策。英國對歐洲一體化的最初態度是猶豫的,當歐洲一體化啟動時,英國並沒有加入。當英國加入歐共體之後,對其聯邦主義因素抱有強烈的牴觸,對其主權任何可能的「喪失」非常警惕。當年積極推動英國加入歐共體的旗手柴契爾夫人在執政之後便逐漸成為英國強硬的疑歐派,英國保守黨也一步步成為一個疑歐主義政黨,最終在2013年卡梅倫政府時期提出脫歐公投。
不過,英國脫歐並不是為了削弱歐盟,英國在脫歐之後也會尋求與歐盟成為一種親密的盟友關係。英國和歐盟貿易聯繫密切,它們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唇齒相依的關係,雙方都致力於在脫歐之後建立一種密切的關係。
「『全球英國』更多是個對外戰略理念」
新京報:英國接下來戰略重心將如何轉移?
王明進:英國脫歐意味著其對外戰略的重大轉向。英國首相詹森就是「全球英國」概念的積極鼓吹者,他在2020年2月3日在格林威治老皇家海軍學院發表講話時指出,英國要做全球自由貿易的超人。英國也把脫歐看作重新思考對外關係及國際地位的一次機會,使英國更加具有全球視野,更加重視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尤其重視與美國的特殊關係,更加重視發揮大英國協的作用。
但世界已經不是英國加入歐共體時的世界,更不是英帝國時期的世界,「全球英國」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英國的一個對外戰略理念,在多大程度上能重塑英國與世界的關係還是一個未知數。
「全球化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新京報:英國「脫歐」是否會激化國內「離英」運動?是否意味著歐洲一體化和全球化進程受阻?
王明進:很多人關注的北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英國,這個問題並不是因為脫歐問題的出現而出現,脫歐也不會對這一問題造成根本性的影響。在歐洲出現政治再國家化和英國脫歐的背景下,英國可能加強中央對地方政府控制,英國前不久通過的《內部市場法案》就是一個例證。
英國脫歐對歐洲一體化來說是一次重大挫折,英國脫歐的成功也為歐盟內部其他國家的民粹主義力量提供了效仿的榜樣,有可能引起民粹主義力量的進一步發展,對歐洲一體化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但歐盟擺脫了一個三心二意的成員,在很多事關歐洲一體化的重大議題上更容易達成協議,從而使歐洲一體化得以推進。
另外,英國脫歐意味著新自由主義主導的全球化的挫折,但全球化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種客觀趨勢,全球化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英國脫歐對中歐和中英關係也是一個挑戰,但更是一個重塑雙邊關係的機會。
━━━━━
對話復旦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脫歐真正的過渡期才剛剛開始
▲2分鐘回顧英國「脫歐」分手大戲:歷時四年半 揮別兩位首相 一波三折。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同時,新京報記者採訪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他表示,脫歐協定的達成讓英國和歐盟都「鬆了一口氣」。他指出,在這個節點達成協定,也讓在「圍城」中的英國人看到了一點曙光。不過,雖然英國脫歐協定已經達成,但是雙方在未來如何落實協定、如何適應新角色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雙方仍需慢慢磨合。
爭議問題都涉及「主權」
新京報:英國和歐盟在最後一刻還在就關鍵問題爭持不下,你如何看待公平競爭、漁業份額、履約監管等脫歐談判中的爭議點?為何英國和歐盟會就這些問題僵持不下?
丁純:因為這些都涉及英國的「主權」問題。英國脫歐打的旗號就是「拿回主權」,別看漁業佔英國經濟的比重並不大,僅佔英國GDP份額的0.12%,但是漁業、農業恰恰是最體現「主權」的問題。雖然經濟分量小,但是政治意義很大。
履約監管也是如此。法律是最體現管轄主權的,所以英國反覆強調,代表歐盟立場的歐洲法院不能凌駕在英國的法律之上。
公平競爭背後還涉及市場扭曲的問題。歐盟強調英國遵守勞工保護等法規,不過英國一向不滿布魯塞爾的標準和規則,堅持掌握主權。英國認為那些規則是不公平的,存在過度保護的問題,英國希望能不受規則所限,從而降低成本。但是這樣一來,雙方的標準產生變化,就會造成市場扭曲,所以雙方一直僵持不下。
判斷貿易影響還為時尚早,英國脫歐盟卻沒有脫歐洲
新京報:脫歐協定達成後對於英國和歐盟在貿易上會帶來哪些影響?
丁純:從經貿角度來說,目前判斷脫歐對英國貿易影響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還是為時尚早,這個問題也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
我們正處於國際形勢的大變局之中,WTO規則也受到了嚴重挑戰,各個國家都在「拉朋友圈」。英國在脫歐後,由於脫離了歐盟,它的整體經濟實力與談判地位,相比於「抱團取暖」的歐盟,一定程度上會有所下降。但是,英國可以更加自如地擁抱全球化,體現自身自由貿易價值,不受歐盟共同商業政策的制約。從脫歐協定來看,英國確實拿回了一些主權,在對外締約、應對衝擊方面也會更加靈活,這也是事實。
另外,如果歐盟在未來不斷強調「戰略自主」,重新崛起,英國「單飛」就可能是個錯誤的選擇;如果歐盟在國際變局之中,應對遲緩、內耗不斷,那麼英國提前走出來,也未必不是好事。
就歐盟而言,失去了英國,它的經濟實力也是大大受損的,產業鏈的完整性會受到影響。英國是歐盟中經濟、軍事大國,也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歐盟失去了英國,其對外議事權會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英國和歐盟兩方,其實哪一方都不是完全脫離另一方,這也是為什麼雙方會在脫歐談判上纏繞這麼長時間,因為它們之間誰都離不開誰。
新京報:英國脫歐對於歐洲地緣政治上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丁純: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也存在兩面性。一方面,英國可以更加獨立自主、清晰靈活地體現它的對外意志。隨著時間推移,英國會慢慢摸索自己路徑,獨立彰顯自己的影響力。另一方面,英國和歐盟在理念、文化上還是共同的,即便脫離了歐盟,英國也沒有脫離歐洲。例如,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雖說美英之間有特殊關係,但在川普退出《巴黎協定》的時候,英國還是選擇與歐洲國家站在一邊,他們的利益還是緊緊地捆綁在一起的。雖然脫歐,但英國還是歐洲的一員、西方的一員。
▲數名歐洲政要點讚「脫歐」協議終於達成:結束就是開始。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脫歐真正的過渡期剛剛開始,雙方仍需「慢慢磨合」
新京報:經歷了四年半的拉鋸談判,英國脫歐即將落下帷幕,脫歐協定終於達成,你如何看待英國和歐盟未來的關係走向?
丁純:脫歐協定的達成無疑讓雙方都「鬆了一口氣」,過往的恩怨暫時了結,各自都要開始新生活。
其實從2016年脫歐公投結果出來的那一刻開始,脫歐就已經成為了一件「既定事實」。4年多的談判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離婚」之後,如何處理雙方的「新關係」。
脫歐之後,英國和歐盟之間會更多地「在商言商」,彼此在經濟貿易、日常交流等方面逐漸適應「新的角色」。雙方之間的關係,也不會因為英國不再是歐盟成員國,而刻意疏遠,或變得僵持。
儘管近2000頁的脫歐協定規定了以後英國和歐盟在各個事項上的關係,但是民眾還是要到協定真正實施之後,才能切實地感受到脫歐的影響,去適應雙方之間的「新關係」,那時才是脫歐真正的「過渡期」。
新京報:英國和歐盟在聖誕節前夕達成協議,這意味著「脫歐大戲」就此劇終了嗎?
丁純:我認為,這只是階段性的了結。從程序而言,後面歐洲議會和英國議會還要對協定進行投票。總體而言,算是一個脫歐進程中的一個裡程牌。
後續還有許多事情要做,真正的協定實施才剛剛開始,好多事情都需要「慢慢磨合」,有些甚至需要市場去磨合。就像馮德萊恩在記者會上援引英國詩人艾略特的詩句說,「我們稱為起點的地方常常是終點,結束亦是另一個開始」。
畢竟雙方有著幾十年的盟友關係,如今英國一朝離開,雙方之間也並非「一拍兩散」,當中的磨合還是會不斷反覆。從脫歐的進程來看,這就不會是個爽快的過程,雙方都很糾結。
至於雙方會在哪些問題上產生摩擦,現在還很難講。只有在協定具體實施的時候,這些問題才會逐漸顯露出來。例如,貿易問題涉及多國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而且必須要妥善解決。在英國國內,蘇格蘭和威爾斯也對脫歐多有不滿,蘇格蘭還想重返歐盟,那麼英國政府如何協調國內各方的聲音,也是未來要面臨的挑戰。
另外,英國脫離歐盟恢復「自由身」,如何發揮自身在服務業上的優勢,完成和世界上其他國家談判,這些也都是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
觀點
英國「脫歐」迎大結局:分手並不體面但好過分不成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脫歐」協議達成後開心豎起大拇指。圖源:推特截圖
文/孫興傑(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院長) 編輯 丁慧 實習生 祁倩倩 校對 王心
英國與歐盟持續4年「離婚大戲」,終於行將落幕。
布魯塞爾時間12月24日下午4時左右,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攜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舉行記者會,宣布正式與英國達成「脫歐」貿易協議(全稱歐盟-英國貿易與合作協議),以此界定明年1月1日英國結束「脫歐」過渡期後的歐英關係。
歷經9個多月拉鋸談判,歐盟與英國在12月24日終於「破局」,宣布達成「脫歐」貿易協議,英國得以避免在明年1月1日「硬脫歐」。4年前「黑天鵝」總算落地了,英國和歐盟的關係正式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根據歐盟委員會發布的公告,協議核心為一份「歐英自由貿易協定」,覆蓋歐英商品和服務貿易、投資、競爭、禁止國家援助、稅收、交通、能源、漁業乃至數據保護、社保協調等方方面面。
對於英國來說,脫歐意味著獲得了「單身」的自由,能夠免去歐盟每年高昂的會費、擺脫歐盟制定的生產標準和監管法規、減輕對歐盟的援助義務、不必為歐盟來英國上學的學生提供貸款以及移民政策的自主權等。
對於歐盟來說,英吉利海峽再次成為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的分界線,一個沒有英國的歐盟將具有更強的大陸屬性。
英國從歐盟的成員國變成了歐盟的盟國,4年時間脫歐糾纏,已經讓雙方失去了耐心,在過渡期最後時刻達成協議,也是雙方大妥協之後的最好的結果。
鮑裡斯·詹森擔任英國首相後,加速了英國脫歐速度,尤其是經過提前大選後的大勝,詹森獲得了更大的權力基礎。
脫歐談判進程加快,雖然已經浪費了一些時間,但是脫歐過渡期沒有延長,在今年12月31日,無論有無脫歐協議,英國都會按時脫歐。
12月之後,英國和歐盟互相玩起了極限施壓的遊戲。「無協議脫歐」成為彼此的殺手鐧,就像「膽小鬼遊戲"一樣,看誰先做出讓步。事實證明,英國最先讓步了,在捕魚權以及公平競爭方面,做出了重大讓步,使得雙方在聖誕前達成了協議。
協議達成之後,英國議會可能在年前就會通過協議,而歐盟需要到明年1月才能進行審議,在此期間,英國和歐盟之間由臨時適用協議來規範。
過渡期的最後時刻能夠達成協議,其實也避免了英歐關係的大混亂。
此時正值英國和歐盟疫情再次暴發,尤其是在英國發現了新冠病毒的變異體,變異後的病毒傳染性更強,不少國家暫時切斷了英國航班,英國和歐盟之間的人員、物資流動已經大受影響。如果雙方沒有達成協議,真的拖到「無協議脫歐」那一刻,讓英國和歐盟無疑會跌入「至暗時刻」。
從穩定雙邊關係的角度來說,達成協議就是重大的戰略成果,至於協議的具體內容,還需要雙方後續逐漸落實。
雖然談判幾次瀕臨崩潰,雙方都以「硬脫歐」相互威脅,但經過10個月談判,詹森政府和歐盟達成了協議。談判的過程也是英歐相互試探以及重構關係的過程。
脫歐貿易協議的價值在於,經過漫長而艱苦的談判之後,英國和歐盟關係的框架將會集中於協議本身,英歐關係有了一個可以預期的框架。接下來問題的關鍵在於,歐盟、英國、美國三方形成的所謂大西洋共同體的關係將如何重構?
脫歐協議有幾百頁,比較受關注的問題包括公平競爭的原則。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這是個好的平衡的協議,根據協議,如果英國遵守公平競爭的條件,也就是與歐盟保持相同的環保、社會保障和補貼等規範,英國的產品就可以繼續享有免關稅、免配額的待遇進入歐盟共同市場。
▲英首相:「脫歐」協議確定零關稅零配額 將於12月30日進行議會投票。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但是,脫歐涉及方方面面,對於普通人來說,到歐盟國家去旅遊的話,汽車保險、人身保險等需要關注和後續落實。
脫歐協議達成,也為長達4年之久的脫歐大戲畫上了句號,也的確成為英國與歐盟關係新的開始。但在這一變化中,也是幾家歡笑幾家愁。
脫歐協議了結和重新界定了英國和歐盟的關係,但可能會激化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矛盾。脫歐協議保障了愛爾蘭的利益,而蘇格蘭則要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新的博弈。在英國脫歐之後,如果蘇格蘭還想留在歐盟,是不是只剩「脫英」一條路,時間會給出答案。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康嘻嘻
本文部分首發自新京報公號「外事兒」「新京報評論」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