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子支教泰國北部華人村-清華大學新聞網

2020-12-14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精神泰北綻放

  清華新聞網9月5日電(研通社記者 韓曉萌 孟祥夫)8月31日,清華大學研究生志願者團隊完成了近一個月的泰國北部華人村支教以及文化交流活動後,從清邁順利返京。8名志願者 「行勝於言」的清華精神譜寫了別樣的支教故事。

「八仙」過海,開啟華文教育「興趣課堂」

  志願者們通過細緻的調研發現,泰北大谷地華文學校的學生在基礎課學習之外,對於中國文化和地理知識了解甚少,而且缺乏美術、音樂及體育等課程。志願者們結合自己的專業背景和興趣特長,精心備課,協助教聯高級中學搭建了豐富的「興趣課程」。

  孟祥夫同學開設了《中國民俗文化介紹》以及《中國古典戲劇介紹》的課程,以輕鬆活潑的方式講述中國各地民俗以及中國古代經典戲劇。何映霏和韓曉萌,則從中國的山川河流入手,開設了《中國河山,快樂知道》的課程。劉子玉同學從自身國畫專業出發,講述了《從中國畫到中國藝術》,同時在教課之餘為當地老師學生作畫。許珂同學則發揮自己二胡演奏的文藝特長,開設了《中國民樂演奏與欣賞》課,同時為教聯高級中學的文藝骨幹編排中華藝術節的秧歌舞節目。團隊中唯一的留學生——來自馬來西亞的林偉翔同學,根據自己申請清華大學和在清華七年求學的經歷,為當地學生介紹《中國高等教育的現狀和申請中國一流大學的方法》,激勵他們來中國求學深造。這些課程,有效提升了華人村學生們學習中文的興趣和熱情,也完善了學校的教學體系,深受全校師生的喜歡和讚譽。

「極客」給力,華校網絡實現互聯互通

  由於教聯高級中學經濟條件的限制,學校的計算機教室一直無法實現電腦互聯,教學面臨很大困難。清華學子主動募集資金為學校採購了計算機互聯設備,計算機系的戴惠辰和法學院的林偉翔發揮專業優勢,克服很多困難終於解決了學校在機房網絡建設方面的技術難題,第一次在泰北華人村實現了計算機教學的互聯互通,使學校具備了承辦漢語水平考試(HSK)的硬體條件,為提高華人村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創造了基礎。

校務對接,學校管理增添活力

  在教授課程以外,每位志願者還與當地華文學校的一名班主任老師對接,開展了細緻的班務對接工作。申大偉與教聯高級中學的法人王明明老師對接,協助校方進行學校logo的設計和宣傳素材的整理;此外,他還承擔了「中華文化節」宣傳板的背景設計等相關工作。孟祥夫結合自己在學生社團的工作經驗,與當地華人學生分享了學生社團建設的精彩案例。韓曉萌和何映霏同學設置了妙趣橫生的班級團隊訓練活動,在遊戲中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此外,隨著中秋節的臨近,學校正在為中秋晚會和中華文化節緊鑼密鼓地準備,團隊志願者在與泰方教師溝通後加入兩大晚會的籌備工作中,為活動設計和增添了更加純正地道的「中國味」。

青年使者,中泰交流潤物無聲

  活動期間,志願者團隊受邀參加「中泰一家親,清華學子牽手清邁皇太子中學」的文化交流活動。具有100多年歷史的皇太子中學是清邁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名校,皇太子中學副校長Pangpeng表示,「中泰友誼源遠流長,清華師生的到來,既是兩校師生友誼的開始,也是中泰一家親的體現」。志願者們介紹了清華大學的概況和校園風光,並帶來了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與泰國青年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受到泰國師生的歡迎,泰國新聞媒體也進行了相關報導。

行勝於言 清華學子獲讚譽

  在離開泰國前的工作總結及歡送會上,隊長孟祥夫代表團隊匯報了支教工作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果。本次赴泰志願活動的指導老師邢東明在講話時表示,「同學們秉承行勝於言的清華精神,完成了各方確定的工作計劃,踏實、用心地為華人學子做了實事。」

  「清華大學研究生志願者為我們華人村的華文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他們三周的志願工作充分體現了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泰北教聯高級中學校長王相賢在致辭中說。同時,他認為,清華學子的此次志願服務,體現了華人血濃於水的親情,也體現了「中泰一家親」的偉大友情。

  中國駐清邁總領事巢小良不僅到機場迎接同學們,而且在活動中還親自到泰北華校給同學們指導、鼓勵。他表示,作為來自中國最高學府的優秀學子,能夠從北京「空降」到泰國大谷地華人村當志願者,這種經曆本身就非常不平凡,非常有意義。在二十天的時間裡,同學們與當地師生共同生活,融洽相處,發揮所長,努力工作,不僅給華校解決了諸多實際問題,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鍛鍊。

  本次支教,系第一屆「清邁行•華人情」公益服務活動,由共青團清華大學研究生委員會、國務院僑辦昆明華文學校、北京健康長城公益基金會合作發起,得到了中國清邁總領事館、清邁皇太子中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動將有助於傳遞「奉獻、友愛、互助、合作」的志願公益精神,開拓清華志願者的國際視野,並能促進更多的泰國青年了解中國,讓中泰友誼之樹萬古長青。

供 稿:校研究生團委    學生編輯:長  松

相關焦點

  • 清萊美斯樂村:泰國北部最大的華人村,有小瑞士之稱
    美斯樂是泰北最大的華人村。美斯樂村的村民一部分是來自於中國西南地區的移民,還有很大一部分則是一九四九年潰退來此、後經泰國政府批准定居的前國民黨93師的軍人及其後裔。這裡的居民,在衣食住行方面保留著中國漢民族的習俗。美斯樂村地處高山,氣候溫和溼潤,終年雲霧繚繞,林木雋秀,山花爛漫,美景宜人。
  • 清華在津招生結束 81名優秀學子夢圓清華-清華大學新聞網
    整體實力最強 志願滿足率最高81名津門優秀學子夢圓清華  清華新聞網7月18日電 海河之濱的74名津門考生,日前陸續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連同此前已保送錄取的7名學子在內,今年共有81名天津優秀中學生夢圓清華。
  • 清華大學教授走進四川宜賓 為學子分享如何考進清華
    李冠男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怎樣考進清華?如何定位更適合自己的目標院校和專業?家長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加分途徑?如何報考清華大學強基計劃?……12月3日,清華大學葉鋼教授一行來到四川宜賓,為學子做學業規劃講座。
  • 「謝謝你們為清華輸送優秀學子!」清華大學給都高校長及教師發來...
    9月10日,都安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校長藍志標和全體教師,收到了一封清華大學寫來的特別感謝信。信中感謝都高今年為清華大學輸送了7位優秀的青年學子,並誠邀他們蒞臨清華大學參加110周年校慶盛典。今年,你們共為清華大學輸送了7位優秀的青年學子,由衷感謝你們對清華大學的信任與支持!雖然因為疫情防控原因,我們不能邀請你們親臨開學典禮現場,但我們堅信:線上觀禮,心依然在一起!學生在清華的全面成長,將是給你們最好的節日禮物!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延期一月的高考載入歷史。
  •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山東文登站落成儀式暨「清華學子山東行...
    清華新聞網9月5日電 8月29日,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山東文登站(簡稱「山東文登站」)落成儀式暨「清華學子山東行」總結交流會在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大水泊鎮舉行。劉天東致辭劉天東在致辭中表示,山東團省委高度重視山東文登站的建設工作與「清華學子山東行」活動的開展情況,調動各地團組織支持實踐支隊深入齊魯大地基層一線,了解山東省情社情民情。
  • 清華學子走出國門 傾情講述中國故事
    清華學子走出國門 傾情講述中國故事  中國的精彩 他們講給世界聽  「感謝中國同學關於減貧的分享,這對柬埔寨很有幫助!」2019年1月24日,柬埔寨金邊皇家大學的沙拉武·馮(Saravuth Vong)同學在社交帳號上分享說。
  • 劉文淵:修編清華史志的感悟-清華大學新聞網
    修編清華史志的感悟劉文淵我從1987年夏由化學系調入校史研究室,翌年2月擔任研究室副主任,1999年10月退休,又回聘至2005年12月,全職參與修編清華史志和籌辦校史展覽,尤其是從頭至尾參加了編寫2001年版《清華大學志》的全過程,深受教益。
  • 泰北華人村清邁華校辦公開示範觀摩課 促教育交流
    泰北華人村清邁華校辦公開示範觀摩課 促教育交流
  • 同樣是「清華大學」畢業,考研進清華和高考進清華,區別有多大?
    同樣是「清華大學」畢業,考研進清華和高考進清華,區別有多大?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到來,清華大學是不少學子心中的夢,但大家都知道清華大學的門檻很高,每年能考上清華大學的人很有限。在考取清華大學落榜的學生中,有的人在大學這關沒能考上,決定考研時再次嘗試,很多人考研成功考上清華。那麼,高考考上清華與考研考進的差別有多大?明確的說這兩種途徑進入清華大學的差別很大,具體表現在學歷、資源等多方面不同。第一:學歷不同。可能很多人看到這點,會認為研究生的學歷更有優勢,但實際上目前有很多單位只看第1學歷,在學歷同等的情況下,再考慮第2學歷。
  • 清華學子感受宜賓李莊古鎮建築文化和抗戰文化
    參觀東嶽廟(原國立同濟大學工學院、法學院舊址)趙雪松 攝四川新聞網宜賓8月5日訊(趙雪松 記者 周瑜原)8月2日上午,清華大學第十期研究生骨幹研修班宜賓支隊來到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參觀學習,實地感受獨特的建築文化和抗戰文化。
  • 泰國清邁大谷地教聯高級中學喜迎新學年
    泰國清邁大谷地教聯高級中學喜迎新學年   中新網5月6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網站消息,5月4日,泰國清邁教聯高級中學二年級至高三近千名師生和旭日慈善互助會主要成員在梁冰主席捐建的大禮堂舉行了2013-2014學年上學期開學典禮。
  • 李龍土:半世紀清華情緣-清華大學新聞網
    半世紀清華情緣——訪清華大學材料系李龍土院士李龍土  李龍土,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35年生,福建南安人。195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  半世紀清華情緣  三易行只因國需  1953年,李老師考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從此便與清華結下了不解之緣。從畢業後留校至今,他見證了清華最近50多年的巨大變化與發展。回想起過去在清華難忘的歲月,李老師感觸頗深。他說,40多年的時間是在舊土木館(清華學堂南側)度過的。
  • 清華百年校慶 細數從清華走出的29位名人大家
    核心提示:今年的4月24日是清華的百年校慶。一百年間,清華培養的優秀人才17萬人。下面細數29位曾是清華學子的名人大家。 網易教育訊 據河北新聞網報導,清華大學是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最高學府,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前總理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均是清華校友。
  • 清華大學推薦書榜,這3本書籍清華學子必看書籍,你不了解一下麼
    清華大學推薦書榜,這3本書籍清華學子必看書籍,你不了解一下麼編輯:悅讀有書歌德曾說,當一個偉大的思想作為一種福音降臨這個世界時,它對於受陳規陋習羈絆的大眾會成為一種冒犯。下面就開始分享清華大學推薦書榜,這三本書清華學子必看書籍。第一本 《瓦爾登湖》《瓦爾登湖》是作者對在瓦爾登湖自耕自食的真實記錄,《瓦爾登湖》是由亨利·戴維·梭羅創作的,本書出版於2006年。《瓦爾登湖》在某瓣評分達8.4分。
  • 寧遠縣一中學子被清華大學錄取,寧遠重視教育終於有了重大成效!
    有什麼辦法激勵高考學子?且看寧遠縣政府對劉洋同學的獎勵:獎勵劉洋同學一套房子,加現金獎加大學四年的學費!夠氣魄吧?為什麼寧遠縣政府會把如此大獎獎給劉洋同學?因為很長時間以來,寧遠縣學校就沒有考上清華北大的!
  • 清華學子新化文印調研之行
    )(清華學子新化之行)(清華學子新化之行)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波 方曉雲)「我們希望清華大學調研之行,能夠為新化文印產業未來發展提供有效的指導意義」。7月27日到8月2日,10名清華師生受邀來湖南新化開展以「湖南新化文印產業自發性聚集」為主題的調研,新化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曾欣華對清華師生此次調研寄予殷切希望。在調研期間,清華師生召開了兩場宣講會,與新化的高中學生面對面交流學習經驗。
  • 兩位支教女教師,兩年支教生涯:寒門難出高考「貴子」,難在哪?
    兩年前,兩位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因緣巧合踏上支教之路。兩年的支教生涯,收穫了孩子們的祝福和笑聲,也把沉甸甸的感情壓抑進心裡。一、淚水這是一所位於瀾滄江畔海拔有兩千多米的小學。初來乍到,感覺重重綿延的群山和山裡一草一木,都有別樣的景致,但隨之而來的支教生活,對每一個人都是一種考驗。
  • 清華大學研支團為吉首山裡娃「種下」清華夢
    「老師,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清華大學嗎?」「老師,我們要怎麼樣才能上清華大學?」11月30日,在湖南省吉首市丹青鎮排綢小學多媒體教室裡,孩子們向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吳彥琦老師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山裡孩子對未來的展望,從這一刻開始。
  •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調研清華附中疫情防控和試開學準備工作
    4月17日上午,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一行來到清華附中,調研附中疫情防控和畢業班學生試開學準備工作並與附中高三學子視頻連線慰問鼓勵。清華大學黨辦校辦主任叢振濤、後勤黨委書記邱顯清、本科招辦主任餘瀟瀟、黨辦校辦機要室副主任張蕾陪同調研。
  • 時代奮進一二·九 清華學子共前行
    12月2日晚,清華大學2017年一二·九主題活動「崢嶸一二九,揚帆再起航」開幕式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王澤生報告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