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描繪了金燕西和冷清秋之間悽美的愛情,年少時觀看,不懂得箇中滋味。歲月漸漸,方才懂得「愛而不得 」乃是人間常態。兩個相愛的人能夠白頭偕老,無論貧窮還是富貴,這份結局也是上天的恩賜了。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仿佛都只有初見之時,才最令人歡喜。在那個天色已暗的傍晚,被風吹起的白紙紛飛,那女孩的轉動與飛舞,仿佛照亮了金燕西的世界。從此,金燕西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冷清秋。他為了追她使出了渾身解數。冷清秋是文藝範兒,他便寫詩、當老師、辦詩社,更是在冷家布置百合長廊,在郊外安排向日葵的海洋,當著公眾拉橫幅表白。這樣的攻勢下,冷清秋心動了,在眾人的羨慕下嫁入豪門。
但是,為什麼如此幸福的兩人最終會走上分道揚鑣的道路,這是否如張恨水在小說當中寫道的「齊大非偶」?「齊大非偶」的意思是我的身份低微不敢高攀,你不是我合適的對象。冷清秋的家庭貧困,甚至有一個勢利眼的舅舅。而金家是總理,燕西作為最小的兒子更是地位顯赫。從社會地位上的差異來看,對於冷清秋來說,嫁入金家確實算是高攀了。這對於冷清秋來說,確實是一種危機重重的婚姻關係,因為在金錢和地位上的弱勢必然會產生很多的問題。但是,門第真的可以讓走到一起的兩個人分開麼?但是我想,在門第方面,雖然金家確實十分富裕,但是在冷清秋要嫁入金家這件事上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阻礙,說明了金家人還是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但是,在婚後,冷清秋還想保持曾經的文藝範兒卻再也不可能了。冷清秋享受愛情,可是金家男女關係混亂。冷清秋喜歡藝術,可是金家的空閒時間只有打牌。冷清秋喜歡獨立,可是金家卻不準許兒媳婦拋頭露面。這一切便是「齊大非偶」的必然結果。
但是,「齊大非偶」並非是二人愛情根本的掘墓手,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剛剛好的愛情。最為根本的是,金 燕西對冷清秋的感情只是「乍見之歡」。俗話說,「喜歡是乍見之歡,愛是相處不厭」,這句話用在金燕西和冷清秋的身上最為恰當。金燕西其實一直都是一個很自我的人,他多在意自己的感受,多以自己的快樂為最高目標。追求冷清秋也是必然,因為冷清秋太特別了,她讓金燕西著迷的是新鮮感。金燕西看過了太多嬌豔欲滴的牡丹,那街邊百合的魅影自然能夠抓住他的心。在追求冷清秋的過程中,他沉迷於自己製造的浪漫,他欣賞著自己深情公子的形象。在和冷清秋結婚以後,他仿佛又回到了沒有挑戰感與情感寄託的從前。二人新婚,冷清秋還在叫金燕西早起,勸誡他要為未來努力。在這樣的婚姻中,假如沒有互相改變,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形同陌路。冷清秋吸引金燕西的地方就在於她那出塵的氣質,但婚後的冷清秋為了適應金的生活環境,改變了很多。
她在穿著上打扮上,還有生活方式上都努力著融入金燕西的生活。而這樣的結果導致冷清秋過得越來越不快樂,而金燕西對她的喜歡也越來越少,甚至最後還能說出她的一切都是他給的這類決絕的話。而金燕西又真正回到了認識冷清秋以前的生活方式,他放蕩不羈,不承擔家庭責任。在冷清秋出現之前,所有人都認為白秀珠和金燕西是一對,這至少也說明了金燕西和白秀珠的關係上本就有些許曖昧,甚至金燕西本就是花花公子做派。在和冷清秋的感情中,他扮演了一回深情的角色,成就感消失的他,自然又開始想和白秀珠維持原來的關係了。
既然冷清秋對配偶的標準是如此這般上進,那當初又何必選擇這位無所事事的少爺呢?這恐怕是在冷清秋認為,金燕西既然愛得那麼深情,為我改變又算的了什麼呢?結果卻是冷清秋一再退讓,而金燕西從不曾改變。在冷清秋認清楚這個現實以後,終於決絕地離開了。兩人的愛情或許是,你還不夠成熟,我也不夠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