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997字,閱讀約2分鐘
1979年,越南一再挑釁中國,不斷威脅邊民人身安全。對此,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得不主動出擊,重拳打擊越南的囂張氣焰。中越兩國競爭不到一個月,勝負已經非常明顯。隨後,中越再次爆發長達10年的邊境戰爭,史稱「兩山繞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暫時告一段落後,越南不甘心,派出大量越軍和越特務騷擾我邊防軍。在這種情況下,中越兩國仍不時在邊境交火。在此期間,老山最為著名,也給越軍留下深刻印象,使其在越南內部教材中評價解放軍作戰的四大特點。
0101、多浪持續突破
越南教科書寫道:「由於山高林密,迫使敵人縮小進攻戰線,以連,排規模連續向我發起進攻,每次進攻間隔約1至2小時。由於敵人兵力充足,可以及時補充和輪換,迫使我軍倉促作戰,心理壓力很大。」
第二,炮兵火力的使用要集中,重點是轟炸。
「連日來,敵在1100高地多次向我發動炮擊,發射大量炮彈,企圖摧毀我工事,扼殺我有生力量,挫敗我軍士氣。敵炮兵在向我發動攻擊之前,又向我進行炮擊,迫使我軍躲在工事內,以便其步兵逼近,突然向我進攻。」
第三,集中優勢兵力,多渠道出擊。
「解放軍各兵種協同作戰,暗中逼近目標,出其不意地發動多次衝鋒,使我軍無力抵抗。敵人進攻某一支撐點時,集中比我多6至7倍的兵力,採取鉗制,疑兵戰術,大力摧毀我相互支援的連環防禦體系。」
0202、正面進攻與邊路迂迴相結合
解放軍攻擊某一目標的戰鬥隊形,通常採取正面進攻,兩翼迂迴,後翼相結合的方式,形成對我軍的分裂和包圍。當他們攻佔我們的陣地後,就會迅速搶佔我們的制高點,然後攻擊我們的指揮陣地。同時,他們將發展對我軍兩側的攻擊,並與解放軍的其他兩翼協同作戰。
不得不說,越軍準確透徹地分析了我軍的作戰特點。儘管如此,越南軍隊在對越戰爭中仍處於被動狀態。在與解放軍作戰時,越軍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解放軍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和靈活的戰術。
平心而論,越南的內部教材對解放軍的作戰特點概括得非常精闢。可見,越南曾經深刻認識到人民解放軍的強大,並進行了一定的總結。也許越南還不知道他們失敗的根本原因。
對越自衛反擊戰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越南的最後失敗。首先,越南觸動我國家利益,威脅邊民人身安全。其次,越南無視中國軍民捍衛國家利益的強硬態度。因此,在解放軍的雷霆反擊下,越南必將慘敗。
參考資料:老山戰役
這裡是《初九筆記》,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