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農民文化水平不高,說出來的話是沒有什麼道理可言的,其實你要是跟他們交流的多了,就會發現,他們也會說一些比較經典的話,即俗語。這些俗語通常是老一輩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很有意思。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句俗語是「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這句俗語到底該怎麼解釋呢?有道理嗎?
「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上不難理解,就是說,窮人不要輕易開口說話,地位低下的人不要去勸解別人。這話說的,感覺挺看不起人,聽著挺沒道理的,就好像是赤裸裸的歧視窮人和沒地位的人,先別急著罵小編,你要是在農村生活久了,你就會發現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一、「人窮別說話」
當然不是說,人窮了,在生活中也不能說話,而是指說話要看場合的。如果你沒有錢,在聚會或者人很多的場面,當你開口說話時,自己都會覺得底氣不足,又怎麼能讓別人信服呢?即使自己說的話是正確的,別人也不一定願意去傾聽吧,被忽視一次,不當一回事,被多次忽視,自己就更不好意思開口發表言論了,即人微言輕。
不要怪人勢利眼,你要是沒錢,恐怕連自家親戚也不願意與你來往吧,親戚既怕沾上你的窮氣,嫌你晦氣,又怕鄰居們知道自家有個窮親戚,影響自己家的門面。家裡兄弟姐妹多的話,誰家要是窮,有時候連自己的父母都會嫌棄自己的孩子沒出息。同樣的道理,在聚會上,大家也是比較傾向於向有錢人靠攏,一是能學習一下人家的賺錢之道,二是藉機攀攀交情,等自己哪天缺錢了,說不定人家還能幫自己一把呢。
二、「位卑別勸人」
意思是說,身份低微的人,不要去給身份高的人當和事佬,看見別人鬧矛盾了,不要想著去在起紛爭的人中間調解,因為你說出來的話沒有信服力,人家不僅不會聽你的勸,還會覺得你是故意激化矛盾,好心辦壞事,是很不值當的。這一點在村子裡很容易就得到證實,鄰人之間起紛爭了,往往會去找村委會調解或者找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輩來判斷是非對錯。一方面是出於尊敬,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說的話比較有分量,而不是隨便找個村民來規勸。
這就是小編對於「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的理解了。不過,小編覺得,在實際生活中也並不完全都是這樣,主要還是得看個人的行事作風了。做人一定要有骨氣,暫時沒錢,地位低,讓人看不起,不要緊,自己不能氣餒,要化逆境為動力,去拼搏,去努力打拼,總有一天,會讓那些昔日瞧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你要是一味地曲意逢迎,只會越來越讓人打心眼裡看不起。
老祖宗總結的每句俗語都有其道理,可能過去受用,但現在已經不合適了,你知道你們那有哪些有趣的俗語嗎?你是怎樣理解「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這句話的呢?歡迎留言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