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農村很少有人養殖兔子?
有個故事叫守株待兔,說春秋時宋國莊稼漢,撿到一匹意外撞死在樹下的兔子,後來放棄了農作,在樹下等待再有兔子撞死於這棵樹下,農活也荒廢了。由於我國是農耕文明,在飲食上以植物為主。越是廣大地區,食材也是以菜蔬為主,肉類為輔,像兔子這種不容易圈養的動物又難以獲得,也就不會成為主食。打兔子是貴族的消遣。
首先,吃的多,兔子以吃青草為主,輔以飼料,家兔還好,對草不挑,葉嫩多汁的草基本都來者不拒,飼料也多少會吃一點。而野兔則完全不吃飼料,對草又很挑剔,有的草它就是寧可餓死也不吃。其次,生長緩慢,不經過專門育肥,一個月只長一點點。家兔可以育肥,野兔根本不吃那套。付出和回報比例很低。
還有,兔子其實既不愛乾淨,也不萌。兔舍不經常打掃,保持乾燥的話,兔子身上不止髒兮兮的,還伴隨著渾身的尿騷味。野兔就更不用說了。它灰不拉幾的毛不止是保護色,還有著天然耐髒的屬性。
再者,兔子繁殖的時候,性情暴躁,一個不高興就能自己滅門。家兔,野兔都如此。小兔子跟著母兔不好活,不跟著更不好活。兔子一窩能產不少崽,但活多少則看母兔的心情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兔子肉因為沒有脂肪,所以口感比較一般,野兔肉還好,鮮嫩多汁又勁道,土腥味也比較輕。家兔肉則有些發乾發柴,小兔子的口感還算勉強,老兔子的肉則硬且柴,宰殺的時候腥臊味極重。總體來說,兔肉更適合燒烤,不適合燉煮。
吃的多,兔子以吃青草為主,輔以飼料,家兔還好,對草不挑,葉嫩多汁的草基本都來者不拒,飼料也多少會吃一點。而野兔則完全不吃飼料,對草又很挑剔,有的草它就是寧可餓死也不吃。雖然他們是吃素的,但一隻兔紙每天也要消耗大量的食料多傳染病、寄生蟲病。這樣算下來,餵兔子的成本其實並不比豬少。
如果一百隻兔子產的肉量等於一頭公豬,那照顧兔子要消耗的成本與人工可比豬高太多了。比起雞、羊、豬,這些家畜,兔子不夠馴良老實,死亡率高,還麻煩。其次就是樓上仁兄說的營養不良。長期攝入兔子肉,會因為脂肪含量太低,產生健康問題。雖然古人其實有很多補充脂肪的方法,但這麼一算下來,還是吃別的肉比較划算。
我們還有一些有趣的說法,譬如漢代王充在《論衡》裡說孕婦吃兔子生下來孩子會兔唇。所以在古代並沒有展開對兔子的大規模馴養。只是在一些產業有所需要的情況下,進行定量的養殖。作用包括限定食材、皮毛獲取、富豪寵物、貴族愛好。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養殖兔子,歡迎評論和轉發!
聲明: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如果你喜歡本篇文字,歡迎分享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