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

2020-12-05 小清哥兒與您聊歷史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

在很多年前,大約60多年之前吧,中國人使用的漢字,並不是今天的簡化字,而是繁體字,又叫正體字。應該說,繁體字要比簡化字更複雜,但是卻更符合象形文字。但是後來,到了50年代,中國大陸就不再使用繁體字了。

繁體字

為什麼中國人不再使用繁體字?原來,當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迫切需要掃除文盲。但是漢字太難學了,政府擔心老百姓學不會,就讓郭沫若等學者把漢字改良一下,就出現了現在的簡化字(後來的經驗表明,文盲和繁體字沒有關係)。

臺灣島

不過,使用簡化字的僅僅是中國大陸。在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社會,人們使用的都是繁體字。現在很多外國人學習中文,學的也是繁體字。而中國大陸的人到了臺灣,雖然沒有學過繁體字,但是每一個字他們都認識。

繁體字

這種情況就引起了很多臺灣同胞的好奇,在他們看來,繁體字那麼難學,簡化字那麼簡單,大陸人怎麼可能一看就會呢?難道大陸人真的是「天賦異稟」?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臺灣同胞不懂,但小編懂,小編覺得有兩個原因。

臺灣島

第一個原因,簡化字和繁體字,有一部分是不同的,有一部分是相同的。也就是說,「漢字簡化運動」期間,並沒有把所有的漢字改變,因為有的漢字已經無法改變了。也就是說,臺灣的繁體字,有很多是大陸人本來就認識的。

繁體字

第二個原因,繁體字和簡化字雖然在字形上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都屬於漢語,兩岸的語言是相同的。同樣一句話,大陸人知道怎麼讀,只是字不一樣,他們就可以猜到這是哪一個字。人類就是有這種語言天賦,這是與生俱來的,我們每個人都具備。

臺灣女生

相關焦點

  • 臺灣網友熱議:大陸沒學過繁體字為什麼卻看得懂?看大陸人怎麼說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同為華夏子孫,但是臺灣人的生活還是和大陸有著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之中最大的應該就是文化上的,就像臺灣人常用的是繁體字,大陸通用的則為簡體字。因此引起臺灣網友熱議:大陸沒學過繁體字為什麼卻看得懂?看大陸人怎麼說。
  • 臺灣人不明白:大陸明明沒學過繁體字,為什麼卻能看懂呢?
    漢字的簡化運動從近代便已悄然開始,而首先打破繁體字統治全國的是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中農民把國的「或」改為了「玉」,自此拉開序幕,斷斷續續的有人將字體簡化,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正式系統的將簡體字發行。而臺灣由於國民黨退居此地不肯承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脫離管制,仍沿襲舊的繁體字,所以同為中國人,臺灣多用繁體字,大陸多用簡體字。
  • 臺灣人不懂:為啥內地沒學過繁體卻能看懂字,而他們卻不懂簡體字
    現在臺灣所使用的還是繁體字,有些去臺灣旅遊回來的朋友說,他們覺得很是奇怪自己沒有學過繁體字,但是在臺灣也是能看懂他們的繁體字的。 不過臺灣朋友對於這件事情感覺很是奇怪,因為大陸的人從小接觸的都不是繁體字,按理來說,他們在看到繁體字的時候應該感到很陌生才對
  • 為什麼大陸用戶天生能看懂繁體字?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麼?
    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那就是大陸的很多人都未學過繁體字,可還是能天生看懂繁體字,這是為什麼呢?我國自古(從有漢字起)就使用繁體字,包括數字。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文/古今名將錄我們都知道,現如今人們使用的大多數都是簡體字,無論是平常所見,還是平常所寫,很少再看見繁體字,因為簡體字相比較於繁體字更能讓人看懂,更能讓人明白,其實我國不是一開始就使用的而是簡體字,在正式推行簡化字之前,使用的都是繁體字,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
  • 大陸人為什麼能看懂繁體字,而港澳臺人卻不一定看得懂簡體呢?
    大陸人為什麼能看懂繁體字,港澳臺人卻不一定看得懂簡體呢?我們國家有兩種字,一種是繁體一種是簡體,目前大陸人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簡體字,而港澳臺人士仍舊使用的是繁體字。後來在國家的倡導下,我們化繁為簡,使用起了更方便更簡潔的簡體字了,現在的年輕人可以說如果不是可以尋找,從出生到長大是根本沒有機會見到幾次繁體字的,這就不免讓人產生了一種疑問,為什麼沒有看過繁體字的我們,還會認識繁體字呢?大陸人對繁體字都有一種莫名的情懷,但是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見過繁體字,為什麼會無師自通,看到一行繁體字就能認識到這行字的意思呢?
  • 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那為什麼還要改成簡體字?
    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那為什麼還要改成簡體字?文|薦文史中國的漢字是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中國的歷代都是以漢字為主要的文字的,中國的漢字不僅僅中國人在使用,一些東亞一些地區還是唯一的交流文字。繁體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標準字,直到193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第一批簡體字表》。為什麼大陸人天生能看懂繁體字?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能看懂繁體字?由「繁」到「簡」真的好嗎?
    直到上個世紀中旬,我們還用著繁體字。不僅我們大陸用繁體字,而且香港,澳門,臺灣都用的繁體字。但是在二十世紀中旬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字體得到了統一的改變,全部簡化成簡體字,但是香港澳門臺灣他們還沒有回歸,所以當時自從我們大陸做出了改變。再到後來,他們的回歸,我們對他實行了一國兩制,漢字也沒有讓他們變成簡體字。
  • 推行簡體字之後,大陸人不學習繁體字,為什麼有些人天生能看懂?
    推行簡體字之後,大陸人不學習繁體字,為什麼有些人天生能看懂?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眾多,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文字,但是秦始皇后來一統天下之後,將文字也統一了,小篆成為了主要的字體。後來的朝代之中,又分別有著文字的發展和演變,隸書、楷書以及宋體字都是後來慢慢產生的,到了這個時候,文字與我們所能認識的字體已經比較相近了。
  • 馬英九:大陸遊客沒人抱怨看不懂繁體字 繁體字與簡體字並列
    據中國臺灣網2月27日報導,臺灣領導人馬英九27日出席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新春活動時,稱讚該會編纂的《中華語文大辭典》,最重要意義是把衝突變成包容,把對立變成並立,讓海外中文學校不再為繁體字與簡體字爭執。
  • 大陸人在臺灣|徵戰繁體字 其樂無窮
    這項戰略部署簡單又實用:分別在手機和電腦裡下載搜狗輸入法的App,隨後調節到「繁體」模式,就一切OK了。這樣一來,不論是在臺灣用line、手機簡訊與當地同學交流,和大陸好朋友在QQ、微信上繼續保持聯絡,還是周末在word文檔上孜孜不倦地「爬格子」,都會始終處於繁體字的環境下,始終處於「溫故而知新」的良性迴圈中。之後,就是一頭鑽進圖書館,大量閱讀繁體字小說。
  • 我們沒有學過繁體字,卻大部分都能看懂它,這又是為什麼?
    我們沒有學過繁體字,卻大部分都能看懂它,這又是為什麼?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對漢字肯定是非常熟悉,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寫作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它。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我雖然沒有學過繁體字,但是每次遇到繁體字的時候卻基本上能夠分辨出來。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其中另有玄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文字是文明的承載方式,我們中華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自然漢字依舊底蘊深厚。當年我們所使用的繁體字,它不僅蘊含著歷史底蘊,還有人文關係,非常的形象而又生動。
  • 繁體字棄用幾十年,為何不學就能看懂?
    繁體字棄用幾十年,為何不學就能看懂?第一,習慣的影響,我們書寫漢字的時候都是按照順序來寫的,而簡體漢字之所以被稱為簡體,就是因為他是從繁體上簡化而來的,所以繁體漢字上有很多簡體漢字的影子,只要能夠在繁體字上找到一些簡體字的特徵,在「見微知著」的習慣影響之下之下,很快就能辨認出這個繁體字了。
  • 港臺的疑惑:大陸明明用簡體字,但為何繁體字也一樣能看懂
    最近,一個關於港臺網友的疑惑,讓很多人都在思考原因。他們疑惑的問題就是,明明大陸使用的是簡體字,可為何大陸的人看起來都能夠看懂繁體字呢?要說,這個問題也確實提的非常好,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大概也沒有注意過吧!我們似乎一直都有這樣一種文字天賦,面對繁體字,我們總是可以讀懂。
  • 臺灣申遺繁體字 大陸民眾:比讓韓國搶先好(圖)
    曾志朗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周先報導:臺灣「政務委員」曾志朗計劃要為繁體中文申遺,臺灣《聯合報》報導稱,大陸部分民眾表示支持,認為繁體中文完整傳承中國文化的文明與歷史,而且深具美感,非簡體中文所能相比
  • 臺灣人搞不懂的事情,大陸沒學過繁體字卻看得懂,而他們卻看不懂...
    對於簡體字與繁體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了,這兩種字體都屬於我們漢字,不過,一種被大陸使用,另一種被中國臺灣使用,而在認識簡體字和繁體字的過程中,或許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發現,那就是在讀繁體字的時候,會很快的找到相應的簡體字,而對於中國臺灣的人來說,他們在讀簡體字的時候,卻很難找到相應的繁體字。
  • 中國人使用簡體字後,大家都沒學過繁體字,為何大多數一看就懂?
    漢語可以算作是世界上最複雜的語言,無論是下筆去寫,還是咬字發音都極其複雜。很多學生都抱怨學英語很難,但其實再難也難不過中國的漢字,英語一共不就26個字母嗎?漢語就不一樣了,即使是一個中文系的大學生,也不敢保證他就認識所有的漢字,因為中國的漢字實在是太多了。
  • 我們沒有學過繁體字,為何卻能輕鬆看懂?改為簡體字真是好事?
    我們沒有學過繁體字,為何卻能輕鬆看懂?改為簡體字真是好事?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而文字早在商朝以前就出現了,後來在商超的時候才開始使用甲骨文,經過了一系列的演化,又出現了多種文字,直到秦始皇實現大一統之後,才規定小篆成為全國通用文字。
  • 我國改用簡體字後,多數人沒學過繁體,為何一看就懂?原因有3點
    其實我們現在已經不學繁體字了,為何大多數人一看就能轉換成簡體字呢? 說出來可能你不信,「簡化字」從推廣到現在,僅僅過去了84年(以1935年8月21日為例,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但是次年2月就廢止了),在此之前,我們都保持用繁體字。
  • 為何臺灣港澳用繁體字,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簡體字
    我們大家都知道呢,在我國的港澳臺地區啊,依然使用繁體字,在大陸地區呢,那麼為什麼在港澳臺地區,而在大陸地區使用簡體字呢,歷史哥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簡化漢字的小歷史,很多人呢都以為簡體字呀,是在新中國之後才開始發明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呢,簡體字啊經常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