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金句,「善惡到頭終有報」,下半句教你看透人性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但是,大千世界有很多事情是需要細看的,就像「善惡到頭終有報」這句話。
《智囊全集》:「善惡到頭終有報」這句話是馮夢龍《醒世恆言》中的一句話,意思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行善和作惡都必然會有報應。
「善惡到頭終有報」其實還有下半句,只不過很多人不了解,但,下半句比上半句更加的通透,簡單一段話,揭露了人性的複雜,教你看透人性。
《智囊全集》:「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勸君莫把欺心使,湛湛青天不可欺。」
唐朝的徐策養子薛蛟拿著徐策的書信去韓山,找來了薛剛、紀鸞英夫婦,他們召集人馬,想反了長安。後來,徐策得到消息,不顧及自己年邁的身體,自己爬上城樓去觀望。
他見到了薛家的兵馬精力旺盛,自己非常的高興,自己快速的跑到了朝堂,代他們洗脫冤屈。而且還強迫朝廷殺死了當年在元宵節時,與薛剛無理取鬧的奸臣張天佐之子張泰,張天佐當時已經是宰相。
這件事正是對上《智囊全集》裡面的「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勸君莫把欺心使,湛湛青天不可欺。」有時候一些事情看似無法挽回,但是,報應總是會來的,只是早與晚的時間問題而已。
馮夢龍的作品很多都是一些讓人朗朗上口的名言,不信你看看下面這一段,是不是會有熟悉的感覺?
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冤家不可結,結了無休歇。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三百六十病,唯有相思苦。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這簡短的幾句話都是他的作品,潦草幾句話,卻說的那麼順口,馮夢龍還寫過很多你知道的小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高二語文教材書「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還有家喻戶曉的賣油郎獨佔花魁,玉堂春落難逢夫(京劇叫《蘇三起解》),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等,這些都是馮夢龍的佳作。
馮夢龍這個人在當時引起了一陣轟動,而如今則在全世界引起躁動,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世界文學史的經典佳作。
18世紀到20世紀,他的《三言》被翻譯成了好多的語種,在全世界傳播馮夢龍的思想,因此,一句「海水流到哪裡,馮夢龍的作品就傳到哪裡」誕生了,這是對一個人最偉大的讚譽。
馮夢龍最初被人知道,大概是因為《三言》吧,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其實馮夢龍還有一部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智術之作,名聲不及《三言》,卻蘊含大智慧,一點都不遜色於三言。
這本智術之書就是《智囊全集》,上到先秦,下到明代,集結了1238個智慧小故事,涵蓋範圍也是從先秦到明代的各種小故事。
有正史、筆記、野史,有軍事之法,執政之術,外交謀略。同時也有平常百姓家的小故事,比如生活中的小妙招,小技巧等。
《智囊全集》裡面的每一個小故事都是和當時的歷史與人物掛鈎的,都是可以被證實的,絕對不可能是胡編亂造,它的內容可謂是豐富至極。
從治理國家的大謀略,到尋常事情的小心機,無一不反映出古人巧妙運用智術計謀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
很多人看到《智囊全集》第一印象是勾心鬥角,感覺是讓人變得城府深,變壞的一本書,其實事實是相反的,這是一本培養智慧的書籍,學習技巧的書籍。
不論是經邦治國,高瞻遠矚,還是出奇制勝,決勝千裡,抑或是輕取富貴、全身持家,古人的種種智慧韜略,幾乎收攬無遺。
康熙乾隆,把《智囊全集》稱之為國之利器,倍加珍愛,還只能在內部傳閱。紀曉嵐不僅經常翻閱它,還把它倒背如流,每每機智過人、妙語連珠。
如果說哪本書可以讓你變得通達明智?那肯定就是《智囊全集》了。把它的這些小故事讀完,你或許會心中微顫,或許會會心一笑,或許會眉頭緊蹙。
《智囊全集》眾所周知是文言文的形式,以我們現代人來看,閱讀是比較困難的,於是我找來一本有白話文翻譯的《智囊全集》。
為什麼是這一本《智囊全集》?因為它最大程度的尊重原著,沒有添油加醋的煽情描述,胡亂一通的虛假事。
《智囊全集》,將原版故事完完整整收錄進去,每一個小故事講完後還要馮夢龍的評論,這些評論也體現出了馮夢龍個人的政治觀點或人生態度。
總敘、分敘,各篇之後的評語,文中的夾批,全部都最直接、最集中地表達了馮夢龍的政治態度、人生價值和愛憎之情。
閒暇時刻,拿一本《智囊全集》去品讀,在讀故事的同時就把古人的智慧給吸收了。
如果家裡有小孩拿就更好了,小孩子原本就小孩聽故事,《智囊全集》就是讓孩子通往國學道路的指引之書。
《智囊全集》裡面的故事都是很有趣的,每當看到一些民間的一些好心辦壞事的事情,還有官場上神奇一般的「大事」,總是會止不住的大笑。
這些小故事沒有長篇大論,每一篇都是很簡短的,但卻簡短精銳。一個小故事幾分鐘就讀完了,古人的小趣事也被自己收入囊中了。
《智囊全集》的作者曾說「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由此可見,這本書的智慧之多,用途之廣。
這本《智囊全集》如此優秀,怎能不把這本《智囊全集》收入囊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