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批量轉換為LPR。
個人房貸將統一轉換為LPR定價。工行、農行、中行、建行、郵儲銀行8月12日發布關於存量浮動利率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批量轉換為LPR的公告。將於8月25日起,對符合轉換條件但尚未辦理轉換的存量浮動利率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批量轉換為LPR。上述五大行均在公告中表示,貸款定價基準只能轉換一次,轉換之後不能再次轉換。批量轉換完成後,若對轉換結果有異議,可於2020年12月31日(含)前通過手機銀行自助轉回或與貸款經辦行協商處。
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轉換什麼意思?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版住房貸款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分析:
LPR的全稱為(Loan Prime Rate),即「貸款基礎利率」,這個利率最開始是用於對公貸款,之後慢慢開始改革。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就是,金融機構對最優質客戶提供的貸款利率,對於我們普通的貸款者而言,不用接受各種各樣的利率變動,直接以最佳利率進行結算。對於貸款者以及企業而言就是降低融資成本,推進利率市場化。在基準利率的定價方式下,一般按比例浮動,如基準利率上浮10%、下調15%等;在LPR的定價方式下,則按照加減點數來浮動,如LPR加40個基點、減30個基點。假設你目前的房貸為10年期、利率為基準利率打七折,轉換為LPR以後,並不是在LPR的基礎上打七折。這就是可以自由選擇住房貸款利率的一項政策。
截至8月12日,六大行全部宣布對批量轉換範圍內的個人住房貸款,按照相關規則統一調整為LPR定價方式。
7月20日,交通銀行最早公告,於2020年8月21日對尚未轉換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或固定利率的存量浮動利率房貸,統一調整為LPR浮動利率加減點方式。8月12日,中、農、工、建和郵儲銀行五家國有大行同時發布公告,將於8月25日起對批量轉換範圍內的個人住房貸款,按照相關規則統一調整為LPR定價方式。公告同時明確,批量轉換完成後,若對轉換結果有異議,可於2020年12月31日(含)前通過相關渠道自助轉回或與貸款經辦行協商處理。
房地產市場發展現狀
現在三四線城市經濟並不能支撐如此的房價,而現在的人口還在持續不斷的流出,三四線城市沒有人口,沒有資金,房價很難得到一定的支撐,而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背景下,湧入房地產的資金也被持續的嚴控, 這也讓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出現降溫,房地產降溫之後暴雷的事件也就頻繁發生。
近一個多月以來,從中央到地方,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控力度明顯加大。首先,中央層面反覆強調「房住不炒」定位,穩定樓市態度堅決。繼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後,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重申「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前,7月24日召開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要求,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中央在房地產調控上將注重保持政策的一致性、連續性和穩定性,調控將常態化。
其次,在地方層面,7月份以來,杭州、東莞、寧波、內蒙古、鄭州、深圳等多地樓市調控升級,限購、限價、限售等政策措施進一步收緊。例如,寧波將限購區域範圍從原來的「老三區」擴大至「市五區」。東莞規定同地區新房房價3個月漲幅不得超過10%,非東莞戶籍家庭購買首套房需繳納1年以上社保,購買第二套房需繳納2年以上社保,並將商品住房交易轉讓時限從取得不動產權證滿2年延長到3年。深圳則升級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規定,要求須在當地落戶滿3年且繳納3年及以上個稅或社保才能購房,並提高了已有1套住房的家庭再次購房的首付比例。此外,還有一些地區提高公積金貸款門檻,如,內蒙古停止向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繳存職工家庭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
想了解更詳實的住房貸款行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2020-2025年版住房貸款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