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甜食控的本人打算來個各國高顏值甜品大總結。
[Macaron]
馬卡龍其實並不源於法國,而是義大利。早起,一些素食修女用蛋清和杏仁做成蛋白杏仁餅來代替葷食,後來天主教徒們因為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不堪革命黨人打壓,以販賣這種杏仁餅為生,由此漸漸傳入法國。經過法國廚師的競相改良,加入各種水果、果醬,高顏值的馬卡龍誕生。
來自法國的手指泡芙的法文意思是「閃電」。只因為它長得過於小巧美味,讓人忍不住以閃電的速度將它立刻消滅。優雅的法國人講他們作成手指的長條形狀,讓你在品味時完全不用擔心沾得滿嘴奶油。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煎餅果子」 ,對於法國而言,那就是甜蜜美好的可麗餅。
{義大利}
入口即化的奶油慕斯和可可粉,每一口都似乎含著一句「帶我走」。這樣說似乎有些傷感。來自被義大利的這款乳酪蛋糕有著義大利特濃咖啡和馬薩拉白葡萄酒浸泡後的幸福。微苦的可可粉中和了奶油的甜膩。這是一個屬於愛情的甜品 。
作為義大利感恩節的餐後甜點,意式奶油布丁是把鮮奶油,牛奶和白糖混合加熱,再加入吉利丁凝固後享用。這個義大利語的字面意思是「煮過的奶油」。
{美國}
每一個愛做甜品的少女嘗試的第一個甜品估計都這個有著鬆軟口感的戚風蛋糕吧。戚風蛋糕出生於1927年的加利福尼亞。由一個名叫哈裡·貝克的保險經紀發明。直到1948年,貝克把蛋糕店賣了,配方才公諸於世。比起德芙巧克力,這才是絲般感受吧。
[cupcake]
[Schwarzwaelder Kirschtorte]
造型奇特的年輪蛋糕看上去如同一截樹樁,切開後,一層一層的花紋又像是年輪,每一圈都寫著生命。除此之外,年輪蛋糕也有著屬於它的美好寓意: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堅持下去,就會有希望!就像三毛的那首詩一樣——「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
[カステラ]
除了被改良過的西式甜點,日本也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傳統點心。和果子將煮爛的小紅豆混入白砂糖。外層則年糕和紅豆為原料,口感黏糯。回顧歷史,它一直受著日本貴族階層們的寵幸,所以也有著許多風雅的名字,比如「朝露」、「月玲子」、「錦玉羹」等等。它可是日本人傳統的伴手禮哦~
{中國}
好了現在我得來提一下中式甜點。其實這個真不用多介紹,因為它似乎充斥在生活的各處,東西南北,甜點也是各不相同。那就來介紹一個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吧——月餅。
月是故鄉明,每每中秋,獨在異鄉的人們用一顆月餅解相思之苦。團圓的一家人,則是共賞一輪明月,共品一份月餅。無論是蘇式還是廣式,都寄託著我們中秋的團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