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和田玉雕成摩託車,這個酷酷的玉雕師在想什麼?

2020-12-15 東家APP

一件鋥光瓦亮的黑色皮衣,

一輛拉風的DUCATI摩託,

一根COHIBA雪茄。

這就是徐凱給人的第一印象。

他是一位玉雕匠人,

他熱愛摩託車和雪茄,

他嚮往自由。

不羈之才,伴玉而生

徐凱的父母是蘇州玉雕廠裡的老師傅,從很小的時候就耳濡目染,讓他與「玉」之間產生了一種天然的聯繫。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從小就是聽著琢玉聲長大的」。

玉器的千變萬化,深深地吸引著他。看著一塊塊璞玉在玉器設計師的手裡變成一件件精美的玉器,而且同樣的原料在不同的設計師手裡會產出不同的產品。

玉石之美,常常讓他陶醉其中,心曠神怡。

蘇州玉雕,名滿天下。明代朱應星著《天工開物》一書,盛讚過蘇州玉工:「良玉雖集京師,工妙則推蘇郡」。父母老一輩人的玉雕匠人注重手藝,他們要求仿古件要逼真,明清花鳥要儘量做得靈巧,這也促生了蘇工「空靈飄」的特點。

看慣了父母手中近乎完美的作品,徐凱認為這些玉器雖然手藝精湛,但是卻缺少個人設計能力。

他便想著能否將自己一些時尚前衛的設計思路融合到玉雕這門傳統的技藝中去。

他想要給和田玉換一件「新衣服」。

但沒想到的是,這樣的想法後來竟然讓他幾乎放棄了玉雕事業。

和田玉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玉種之一。憑藉徐凱當時的想法,根本沒有辦法完整地體現出融合和創意,並且這樣的想法受到前輩們的全盤否定。

當時的徐凱開始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可能真的不適合這個行業吧。離開了玉雕行業後,徐凱幹過商場的美工,畫過廣告牌,還搞過動漫。

他,似乎離玉雕越來越遠了。

涅槃重生,立地成佛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了很長一段時間美工經歷的徐凱,設計理念日漸成熟。2001年,在陪同母親到新疆採購原石時,烏魯木齊玉石圈的氛圍和熱度,讓他選擇重新開始他的玉雕生涯。回到蘇州後,他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取名:尚玉雅集。

▲徐凱作品《伯樂相馬》

「尚,字面意思是尊重。我們每一個做玉的人,都要做到尊玉愛玉,這樣才能做好玉。」這是他對於工作室名字的解釋,也是他對於玉雕匠人的理解。

▲徐凱作品《明日帝國》

現在徐凱的作品仿古但不唯古,不拘泥於傳統,力求達到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既有傳統題材的人物動物,也有現代風格的槍枝,摩託等等。通過作品畫面的有限的形式,想像到無形的空間,可以讓別人通過他的作品感受到更多更深層次的內涵。

▲徐凱作品《時間凝固》

「我個人認為,玉器設計是雕琢玉器的關鍵,在玉雕刻工作中設計是第一重要的,是較為抽象的,是較為高層次的升華。別人也許棄之無用的邊角殘料,價格不過千把塊。但是,我想通過多種變化設計創作之後提升玉石的藝術價值。

▲徐凱作品《牡丹亭》

一件好的玉雕作品需要具備「型和意」。因為有了軀體而沒有內涵那他也是死的,而這個內涵就是作品的靈魂,有了靈魂才能讓作品生機靈動。」

2015年,徐凱的作品《敦煌玄音》獲得了「子岡杯」最佳創意獎。

▲徐凱作品《敦煌玄音》

無頭,斷手,一尊殘佛好似風化千年後重見天日。佛石並不是金光四射,它被泥沙裹著,依樣醜陋,這如同任何偉人獨身於鬧市裡立即就被淹沒一樣。原石的裂紋,天然腐蝕的細孔,這些玉石的致命傷在徐凱的手下,將歷經千年風霜洗禮佛像的滄桑感表現的淋漓盡致,立地成佛。

心生敬畏,以藝載道

真正的工匠,始終保持著一顆敬畏之心。他們相信萬物有靈,所以慎重,所以負責。

▲徐凱作品《山鬼夜行》

中國古代有以藝載道的說法,所謂技藝只是一種媒介,一種手段,是達到「道」 的工具,一切藝術形式都必須超越「技」而走向「道」。

中國玉雕藝術傳承千載,是因其有內在的文化含蘊,有特殊的思想寄託,棲息著創作者的靈魂,蘊含著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以才能夠源遠流長,延綿不絕。

「和田玉與生俱來便有一種使命」

▲徐凱作品《黑白無常》

「它寄託著當時人們的思想。祭祀也好,權威也好,祈福也好,人們會把當時的一些想法通過玉件表現出來。它不單純是一個花瓶,一個擺設。我們要把當今的思想,理念融入進去。讓我們的玉雕作品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見證。」

▲徐凱作品《四大財子》

現在的玉器行業,籽料價格飆升。而且影響玉器價格的最大原因是原材料本身,更多的人忽視了玉器的工藝價值。

徐凱認為這是目前玉雕行業最大的問題,他想通過自己的作品引導更多的玉石愛好者關注玉器本身的內涵價值和工藝價值,而非盯著玉料的出身產地。讓玉雕這門古老的技藝,在未來能夠重新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我是玉雕師,和田帶黃皮白玉料創作《乘龍觀音》成品太漂亮了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大家好,歡迎觀看《玉雕說》——玉雕主題創作過程分享。喜歡玉雕的朋友記得訂閱關注我們,每天我們會分享不同玉雕創作過程!今天小編與玉友們分享和田帶黃皮白玉料創作《乘龍觀音》創作過程:這一片小籽粒開出來的和田白玉,保留了一些皮色作為俏色創作時使用,白玉乾淨細膩,但有少許紋裂,背面則乾淨完美。
  • 中國玉雕技法精湛 值得愛玉人去收藏
    李豐姣拿出她收藏的一件件玉雕藝術品給記者欣賞。河南南陽被稱為「玉雕之鄉」,每年一屆的玉雕節就是在南陽舉辦的。李豐姣的家鄉便在南陽的鎮平縣。「我家本來是一屋子的農民,鄰居是一個玉雕師,1983年,我哥哥跟著他當學徒,進了縣城的玉雕廠,一學10年,後來,廠子解散了,哥哥就自己做了,並開始帶徒弟,從此我們姐妹便跟著哥哥開始了玉雕之路。」
  • 銳光玉雕——新時代的青年玉雕師丨2018紀錄片&新作分享丨
    它溫潤通透,含蓄典雅,猶如謙謙君子,穿越千年而來,不知路過了誰的故事,也不知成了誰的主角,春花秋月,在靈山秀水中,蘊藏自己的靈性。而在獨具匠心的玉雕師手中,玉石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詮釋,讓人傾心相待。銳光玉雕銳光玉雕工作室創立於2014年,由青年玉雕師方澤光、黃銳藩先生所創辦。
  • 和田玉雕賞析:溫潤如玉,自在如「蝦」
    說起蝦,大傢伙最先想到什麼?是夏季攻佔夜宵攤的小龍蝦,還是齊白石一百萬一只的畫中蝦?今天我們就一起好好聊一聊蝦的古往今來。01食蝦人常說第一個吃螃蟹者必有大勇,其實第一個吃蝦的人也未必懦弱。尤其是蝦足多,沒熟的時候比螃蟹還要張牙舞爪。
  • 看了玉雕師雕刻的南紅觀音,你就明白為何玉雕佛教題材如此受歡迎
    大家好,歡迎觀看《玉雕說》!喜歡玉雕的朋友,記得訂閱關注我們,每天我們會分享不同玉雕創作過程與玉雕知識!很多玉友會問小編,為什麼玉雕的題材總是偏向佛教宗教人物呢?其實這是由市場需要決定的,中國是佛教大國,信仰佛教的人群比較多,作為玉商的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做出來的作品能受市場歡迎,賣一個好的價格!
  • 因為一塊美玉——讓家有了傳承感 相王玉器長春大型精品和田玉玉雕展銷會
    資深家居行業專家表示,近年家具行業流行古風回歸,因而近年在改善居家環境時,很多人首選中式家具,中式家具風格與和田玉雕作品在家中擺放,相得益彰,定會提升居家環境品位,愉悅身心。 玉有五德最早的玉器形成,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可見人們對玉的喜愛。
  • 和田玉雕件留皮多於素色,是什麼影響著這一變化
    創作完成的作品,欣賞的是琢玉者對玉雕藝術的創意和工藝,更是欣賞其中的寓意。是什麼影響著它的變化?甜蜜蜜作者:盧智勇1,不留皮古人認為皮色是雜質,會影響玉質的美觀度及價值,所以在製作過程中會將它磨掉。留下最純潔的玉石,也是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崇拜。
  • 我是玉雕師,黃加綠翡翠料子雕刻的《龍行天下》成品威風凜凜
    大家好,歡迎觀看《玉雕說》——玉雕主題創作過程分享。喜歡玉雕的朋友記得訂閱關注我們,每天我們會分享不同玉雕創作過程與玉雕知識!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中國的圖騰,是中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在玉雕文化中,龍不但深受愛玉人士喜愛,同樣是玉雕師鍾愛的創作主題之一。
  • 海派玉雕大師萬偉:琢玉今生,苦中作樂!弘藝雕璞,無怨無悔!
    海派玉雕大師萬偉,已經不記得在上海新疆兩地,穿梭往返多少個來回了。他的目的地在南疆和田,這個在古代被稱為「于闐」的地方,是西漢時期尉遲氏建立的西域南道佛國,藏語意為「產玉石的地方」。和田脈發崑崙,玉澤蒼生,成為無數淘玉人每年朝聖的殿堂。
  • 岫巖縣:玉雕大師成新「財神」
    原標題:岫巖縣:玉雕大師成新「財神」   正月初五是民間拜「財神」的日子,而正月初六在記者家鄉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別有一景——珠寶商趕在這一天爭著去給玉雕大師們拜年。  「過了正月十五以後我才接活兒!」2月5日上午,在玉都華庭小區玉雕大師李洪軍家,珠寶商人們絡繹不絕地來給他拜年。
  • 標新立異 革故鼎新,記玉雕設計師胡慶鎮
    初識玉雕是源於興趣。胡慶鎮從小就有著很好的藝術天賦,2007年開始接觸繪畫。繪畫是雕刻的基礎,這也為後來胡慶鎮走上玉雕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它有傳統玉雕的含義,也潮有流時尚的元素!比如鹿頭骨, 還有它純粹的造型!整體有著fashion(時尚)的感覺!這也是胡慶鎮所要追求的玉飾品。
  • 玉雕設計 | 到底有多厲害?
    如此的「自我毀滅」,卻成了人們的「不值得一提」。很多玉雕師為了利用好原石,往往都會在紙上設計很多種不同的題材。綜合考慮,最終確認最後的題材。當然也有很多有想法、玉雕技藝高超玉雕師,絕非偶爾,而是需要玉雕師沒日沒夜的艱苦付出。
  • 石頭記:走進山源玉坊專訪新疆工藝美術大師、新疆玉雕大師趙軍
    現在學習玉雕的基本上也是為了解決這個生活問題才幹上此行的,都是邊幹邊學邊領悟,一點一點愛上這一行。和田玉雕在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中扮演著國之重器、家之至寶的重要角色,不論是玉雕界還是鑑賞收藏界,和田玉的大名,可謂家喻戶曉。與和田玉為伴、以雕刻和田玉為生的玉雕匠人,從古至今不在少數。咱們新疆的和田玉聞名遐邇,新疆美玉甲天下。
  • 玉雕說簡說《玉作圖》,帶您了解古代玉雕師制玉工序
    《玉作圖》一共 12 副,圖風格寫實,詳細記錄描繪古代玉雕工匠制玉的方法與工具。《玉作圖》分上下兩部,上部描繪出制玉的手法,下部描繪出此手法所使用的工具。下面小編帶玉友們簡單了解一下這十二幅圖吧!搗沙圖搗沙圖展示了古代玉雕的第一道工序,即為玉雕作準備工作。描繪玉匠在解玉砂礦搗取打磨玉器用到的金剛砂的情景。
  • 陰雕——玉雕的最高境界,神乎其神
    陰雕的歷史 其實說到陰刻,很多人都人都會想起,想當年也迎著夕陽,在雨後的泥巴地上,用樹枝歪歪扭扭寫下「某某某我愛你
  • 玉雕師許小文的巧妙設計,雕出最神秘的圖騰符號!
    從事玉雕行業20多年的廣東省玉石雕刻大師許小文,他的作品設計素材也多是佛教、禪文化為主,風格獨特,做工細膩傳神,深受藏家歡迎。對於佛系雕刻人許小文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玉雕作品的美,不僅體現在嫻熟的工藝技巧上,更依靠治玉人的巧妙構思,使作品具有思想性和圓通入化的意境。
  • 林素貞—論玉雕創作中的「減法」藝術
    玉雕作品的美,美在她的獨一無二,美在她的與眾不同。從材質的美。到含義的美,到藝術層次的美,都與眾不同。一件玉雕作品的誕生,絕非偶然,需經過原石的挖採、切割、立意取材、設計、打粗胚、細雕、最後拋光而成,用千錘百鍊,精雕細琢形容玉雕的創作過程最適當不過。
  • 騰衝玉雕大師楊樹明:賦予石頭生命
    一塊棉質較多、斑點遍布的「廢料」,經過楊樹明的雕琢,搖身一變,成了價值高達360萬的精品翡翠。這個從未獲過獎的「風雪夜歸人」,到目前為止,仍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我當時就發現這是塊邊角料,但還是決心買回來。之後每天對著它把玩,有一天突然就想到了那首『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於是便有了這件作品。」
  • 我是玉雕師,一件多綹裂的老藍水翡翠創作無相觀音,成品如此漂亮
    大家好,歡迎觀看《玉雕說》——玉雕主題創作過程分享。喜歡玉雕的朋友記得訂閱關注我們,每天我們會分享不同玉雕創作過程與玉雕知識!翡翠玉料有時會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有裂,有髒點,有棉等,但在玉雕師眼裡,這些問題都是有辦法可能解決的,比如,今天小編分享的這一個布滿綹裂的老藍水底《無相觀音》的創作。
  • 玉雕中的菩薩——識別指南
    而玉雕中常用的就是觀音菩薩,彌勒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而這裡面玉雕作品出現最多的就是觀音菩薩和彌勒菩薩。下圖是阿拉善雕刻的觀音。這八大菩薩的造像,看起來都是頭戴花冠,身著天衣飄飄,寶相莊嚴。神態和衣著都十分相似,那是怎麼分辨呢。下圖是明永樂時期銅鎏金文殊像(故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