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康養項目,土地紅利,案例剖析,一網打盡

2020-10-16 文旅項目諮詢實戰派

點擊右上角,關注【文旅項目諮詢實戰派】,評論或私信領取項目諮詢表,稻田策劃為您出謀劃策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境汙染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人口結構老齡化與亞健康現象的日漸普遍,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需求成為繼溫飽需求之後的又一市場主流趨勢和時代發展熱點。田園養生集養生資源與旅遊活動交叉滲透,實現融合,以一種新型的業態形式出現,滿足了人們對身心健康的全方位需求,開始受到全球性關注。本文在分析田園養生客源市場,國內外田園養生成功案例的基礎上,總結了田園養生開發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田園養生--國家政策的支持

(一)國家政策支持

2017年5月,國家旅遊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健康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依託各地自然、人文、生態、區位等特色資源和重要旅遊目的地,以醫療機構、健康管理機構、康復護理機構和休閒療養機構等為載體,重點開發高端醫療、特色專科、中醫保健、康復療養、醫養結合等系列產品,打造健康旅遊產業鏈。


這就要把健康服務業從在城市裡的醫療機構、療養院,搬到旅遊目的地或者生態保護良好的地區,以此來滿足人們的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多層次的健康服務和旅遊需求。


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定下明確目標: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到2030年達16萬億。圖1顯示,到2016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達3萬億元,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但是包括養生旅遊在內的一些細分領域還是一片藍海,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消費升級,將煥發新生。


據統計,養生旅遊佔旅遊交易總規模的1%左右,2016年中國旅遊市場總交易規模為46900億元,養生旅遊的交易規模約為600億元。根據數據預測,現階段,養生旅遊市場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發展空間巨大。未來5年,養生旅遊的市場規模將呈快速增長態勢,年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0%。2020年市場規模將在1000億元左右。養生旅遊作為大健康產業和旅遊產業的複合型產業,將會是下一個投資關注點。

圖1:2011年-2016年大健康產業規模


中央1號文件指出: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遊+」、「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豐富鄉村旅遊業態和產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遊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


(二)發展休閒養生農業的相關土地政策

1.休閒農業用地使用範圍

--農民自有住宅、閒置宅基地


農業部等部門《關於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中明確規定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閒置宅基地整理結餘的建設用地可用於休閒農業,因此在進行休閒農業開發建設中要充分利用農民自有住宅、閒置宅基地。


但在休閒農業園區開發過程中,開發者的慣性思維常常是將這些破舊的房子拆掉重建,而不是根據現有的基礎進行改造和裝修。殊不知這不僅破壞了鄉村田野的原始風味,而且也在無形中增加了開發者進行酒店住宿土地審批的難度和建設成本。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


主要包括:鄉(鎮)村公益事業用地、公共設施用地、農村居民住宅用地。具體是指鄉(鎮)村建設用地,鄉(鎮)村建設用地是指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個人投資或集資,進行各項非農業建設所使用的土地。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是指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若干擬整理復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地地塊(即拆舊地塊)和擬用於城鎮建設的地塊(即建新地塊)等面積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以下簡稱項目區),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在保證項目區內各類土地面積平衡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城鄉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標。


--四荒地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以及《農業部等11部門關於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中鼓勵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發展休閒農業,對中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利用「四荒地」發展休閒農業,其建設用地指標給予傾斜。


「四荒地」是農村較豐富的土地資源,包括依法歸我國農民集體使用的「四荒地」和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四荒地」,具體為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未利用的土地,屬於現行經濟環境中未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土地,但它們屬於寶貴資源的一種。


「四荒地」既可以採取家庭聯產承包的方式進行承包,也可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進行承包;既可以承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也可以承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四荒」使用權承包、租賃或拍賣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50年。


--其他方式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3號)提出,對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連片面積達到一定規模的高標準農田、生態公益林等,允許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開展觀光和休閒度假旅遊、加工流通等經營活動。


關閉礦區的地面遺留的原有建設用地,可直接轉為旅遊設施建設用地;礦區已經佔有的尾礦池、棄石堆場或其它棄用地可在恢復生態的同時,按一定比例(如10-20%)轉為旅遊設施用地,其餘為工礦遺址景觀用地。

生態涵養區村落搬遷出的宅基地、新農村建設農戶上樓遺留的宅基地,可因地制宜轉為旅遊設施建設用地。


在大面積的森林(超過10公頃)綠地作為生態旅遊資源時,允許有3-5%用地轉為旅遊設施用地。


2.休閒農業用地限制範圍

--不得超越土地利用規劃


休閒農業開發必須要明確當地土地規劃中其園區所佔土地的用途,符合規劃使用條件的要積極爭取土地建設使用指標,以滿足休閒農業園區對建設用地的要求。


--不得佔用基本農田


對於基本農田有「五不準」:不準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造林、發展林果業和搞林糧間作以及超標準建設農田林網;不準以農業結構調整為名,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魚、建設用於畜禽養殖的建築物等嚴重破壞耕作層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準違法佔用基本農田進行綠色通道和城市綠化隔離帶建設;不準以退耕還林為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基本農田納入退耕範圍;不準非農建設項目佔用基本農田(法律規定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除外)。因此在進行休閒農業開發中必須弄清楚其是否佔有基本農田。


--嚴禁隨意擴大設施農用地範圍


以農業為依託的休閒觀光等用地須按建設用地進行管理。以農業為依託的休閒觀光度假場所、各類莊園、酒莊、農家樂,以及各類農業園區中涉及建設永久性餐飲、住宿、會議、大型停車場、工廠化農產品加工、展銷等用地,必須依法依規按建設用地進行管理,而非按農用地管理。


--不得超越土地利用規劃


休閒農業開發必須要明確當地土地規劃中其園區所佔土地的用途,符合規劃使用條件的要積極爭取土地建設使用指標,以滿足休閒農業園區對建設用地的要求。


各地區國土資源部門都會制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劃會規定土地用途,明確土地使用條件,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須嚴格按照規劃確定的用途和條件使用土地;此外還會確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對年度內新增建設用地量,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等做出具體安排。


3.創新休閒農業用地方式


--土地租賃、置換或入股聯營


對經濟效益不理想的集體用地,可採取土地置換、租賃、入股聯營等方式,統籌盤活這些存量集體土地。一方面可以解決旅遊開發過程中,需要遷移部分農戶的住宅、承包地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土地使用價值,集約化發展,便於個人或企業經營管理。


--使用廢棄宅基地或園地


農村大量房屋閒置,田地疏於管理。在新農村集中居住後,閒置下來的村莊農舍、廢棄林園等恰好是休閒康養農業與鄉村旅遊的良好發展空間。


對這些農村集體土地進行指標整理和農林復墾,並根據旅遊產業經營需求合理配置建設用地指標,有助於提高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招商效率與質量。


--以土地股份為基礎建立合作社


農村集體可以通過建立合作社的方式,農戶以承包的土地入股,進行股份合作。這樣可以使土地集中經營、高效經營、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經營。這種方式,管理制度嚴格,管理方法科學,對加強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領域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能力,保障發展成果切實惠及本地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土地銀行


土地銀行是指主要經營土地存貸及與土地有關的長期信用業務的金融機構。土地銀行具體運作模式是指政府出面組織,把某一區域農民的承包地使用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以及「拆院並院」之後的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分類整合,「零存整貸」,加快農地流轉,推動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形成。土地銀行被稱為是破解「三農」問題的必由之路,2009年起,土地銀行在成都試行。


在完成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地區,可採用「土地銀行」的方式,實現農村集體土地指標的自由流轉、質押和融資。這對於農戶獲取啟動資金自營個體旅遊項目和專業企業規模化獲取土地用於開發大型旅遊項目而言都具有現實意義。


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鄉村養生養老由於佔盡政策紅利,目前是國內休閒農業旅遊的風口。城市普遍存在的環境汙染和食品安全問題,使得養生農業成為了一個新型的農業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向,田園養生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

二、田園養生的內涵和定義

田園養生,指的是以田園為生活空間,以農作、農事、農活為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生活目標,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閒、健康身體、治療疾病、頤養天年的一種生活方式。


(一)田園養生要以鄉村文化環境為基礎


田園養生開發應當意識鄉村養生資源的重要性。要想實現田園養生目標,就必須讓遊客體驗農作的樂趣,享受鄉村的慢生活,感受養生文化,感受農活。要積極依靠這些文化、奇趣的旅遊手段,讓人們在農作、農事、文化生活中體驗到田園養生的樂趣所在,而不是單純的在庭院裡種些蔬菜就叫田園養生。所以田園養生項目的規劃與開發,首先要保證高品質的田園旅遊空間,通過自然的農業文化體驗項目,最終達到一個「養生」目的。

(二)田園養生要以「鄉村」為載體


鄉村旅遊空間廣義上可以分為田園、村莊和自然。在田園養生之中,要注重三者的有機結合,以田園為主,以村莊為次,以自然為補充,以「田園的村莊化和村莊的田園化」,來發揮田園的空間載體作用,將村莊和田園融合成一個整體,而不是單純的在野外蓋上房屋就叫田園了。如:法國莊園養生慢生活、鏈條式開發模式是以農業作為依託,逐漸向旅遊、文化、商業等多領域滲透,打造相關產業鏈。由此衍生的養生地產則是以休閒種植業為依託,在經營休閒種植業項目的同時,引入房地產的經營思維,從產品規劃、景區服務、營銷推廣等方面進行地產化運作,從而更好地發揮莊園優勢,更加深入的挖掘莊園養生產品的市場潛力。


(三)田園養生以「康體養生」為目的


田園養生歸根結底還是要康體養生,就是要做到所有的空間設計、體驗定位都是為了康體養生這一大方向而開展的。康體養生才是最終目的,是讓自己在身體上回歸、享受生命的美好,在心靈上養性、感受自然的舒適,在休閒度假中,讓自然環境治療疾病,健康身體、最終達到頤養天年才是真正的目的。不是單純的追求農村經濟發展,一天耕種十畝地,那不叫養生,那叫種地。養生性才是田園養生的目的。如:美國第一康體療養型鄉村休閒聖地--」黑莓牧場」,2009年全球500最佳旅遊+休閒度假區之一,被美國列為旅遊休閒的目標。明確分區,商業、住宿、休閒、康養各個區域承擔著不同的療養旅遊度假服務功能,經營範圍多樣,綜合盈利能力強勁。


三、田園養生的客群分析


(一)偏好時尚健康旅遊方式,熱愛生態旅遊和高端運動;注重文化消費和精神享受;追求相對私密環境和帶有社交性質的聚會式場所;商旅服務配套要求較高。


(二)消費能力強,質量要求高;該群體受季節約束小;停留時間較長,其產業拉動力遠高於大眾旅遊。


(三)中小學生市場:該市場主體需求為求知加遊樂。中小學生正處於學習認知的初級階段,農業旅遊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認識農業、了解大自然的途徑。針對這一市場,休閒養生農業應提供科普教育相關旅遊產品,寓教於樂。


(四)工薪白領市場:該市場主要為久居城市、尋找身心放鬆的人群。休閒養生農業旅途可以提供農業生產、農事體驗、節事參與等旅遊產品,使遊客在體驗鄉村慢生活的同時,放鬆身心。


(五)「銀髮族」市場:該市場群體為老年人,他們渴望安靜的生活、健康簡單的食物、休閒的環境,通過休閒養生農業旅遊,他們可以體驗耕作、收穫快樂。


當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養生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融合時下發展迅猛的休閒旅遊,養生旅遊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同時,進入21世紀,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2億,且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齡人口更傾向于田園養生旅遊。

四、發展田園養生需要注意的

幾點問題

第一,要解決認識問題。田園休閒養生產業涉及方方面面,前期投入很大,做成熟需要很多年,需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但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對於投入大、見效慢的產業重視不足的做法時有發生,將嚴重阻礙康養產業的發展,亟須改變。


第二,要解決觀念問題。發展休閒康養產業鼓勵老年人異地養老,但對很多老年人與子女來說,異地養老的觀念並不被接受。讓老人到氣候適宜、生活條件優越的地方去養老也是「孝」的體現。


第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康養產業發展,各地應該積極做好配套,合力促進康養產業發展。在發展康養產業時,政府的扶持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社會資本投入的積極性,政府的直接投入畢竟有限,引入社會資本是必需的。


第四,要培養專業人才隊伍。當前康養產業急需的專業人才匱乏,直接制約了康養產業的發展壯大。人才是康養事業發展十分重要的條件,應重視康養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康養職業教育體系、提高康養職業人才培養質量。

相關焦點

  • ​田園康養項目,土地紅利,案例剖析,一網打盡
    田園養生集養生資源與旅遊活動交叉滲透,實現融合,以一種新型的業態形式出現,滿足了人們對身心健康的全方位需求,開始受到全球性關注。本文在分析田園養生客源市場,國內外田園養生成功案例的基礎上,總結了田園養生開發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 康養項目三大痛點 : 政策,土地和融資(附案例)
    2、國家發改委:放寬準入,取消和減少阻礙民間投資進入康養、養老等領域的附加條件,康養休閒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3、基金:文旅康養行業是未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熱區。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公益基金康養產業基金、萬億市場將爆發!
  • 浙江衢州打造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
    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項目位於浙江衢江北岸,緊鄰滬昆高速,毗鄰衢州城區優先發展區,是浙江衢州市「北拓」戰略的首要區域,區位優勢優越。項目總面積約11686畝,協議總投資約50億元,於2018年正式開工,計劃2022年全面建設完工。
  • 田園康養:好的田園康養社區要這樣,回歸鄉村才美好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鄉村都能完成這種願望,一種可供「三代人」共享的田園康養生活,實際上往往是由三大元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完備的硬體設施,是康養生活的基本保障田園康養社區依託鄉村自然資源,服務於渴求心靈回歸的都市人群。
  •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開發康養項目(全套流程)
    、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委員、旗鑑旅業常務副總 第二版塊 康養·文旅項目頂層設計與國際知名案例核心體系構建解析 張 城丨 田園東方創始人兼CEO 葉劍明丨法國薇姿公司大中華區代表
  • 康養項目為何容易失敗?
    然而,康養項目依然難有可複製的打法:成功的康養項目案例經驗難以復用、目標市場環境不同導致水土不服、項目管理團隊經驗無法勝任等問題,限制了康養產業的高速發展。青藍文旅團隊羅列幾個康養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供參考。
  • 大別山康養論壇耕育田園、山林康養助力生態扶貧
    在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戰略大背景下,山林康養(山水田林草康養)模式屬於自然生態康養,耕育康養、田園康養模式具有人文康養的特點。農村新興發展模式之一應該依託自然田林康養環境與耕育田園的人文環境,以三產業融合為手段,以康養農業為指導,把農文康旅相結合,滿足客戶的生態飲食、休閒度假、農業觀光、生態體驗等健康養生需求。
  • 耕育田園、山林康養自然人文融合助力康養農業發展
    在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戰略大背景下,山林康養(山水田林草康養)模式屬於自然生態康養,耕育康養、田園康養模式具有人文康養的特點。農村生態扶貧模式之一應該依託自然田林康養環境與耕育田園的人文環境,以三產業融合為手段,以康養農業為指導,把農文康旅相結合,滿足客戶的生態飲食、休閒度假、農業觀光、生態體驗等健康養生需求。
  • 大健康產業+鄉村振興,綠維文旅打造康養田園綜合體
    綠維文旅在「河北邢臺尚養花灣·田園綜合體總體規劃」項目中,將農業為基、康養為魂、旅遊為體、民生為本,進行有機融合,將社區、景區、園區有機嵌入式發展,構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合一的田園綜合體。通過特色農業帶動周邊鄉村發展,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通過健康農產品和尚養生活方式,開啟康養度假新模式,形成全國首例康養主題田園綜合體。
  • 「農林+旅遊+養老」打造中國田園康養宜居新典範
    依託原有龍山寺千年古剎文化資源及當地優越的田園、山林生態本地,這裡將被打造成龍山整體康養宜居品牌,成為立足滁州,服務合肥、南京、上海,輻射江浙的中國康養宜居新典範!  早在十年前,大墅龍山項目就啟動建設。項目投資方禾富集團創始人孫仕中懷著回饋家鄉的心願,計劃在全椒縣大墅鎮直接投資22億元,籌集100億元資金建設「中國JR大墅國際田園康養示範區」項目。
  • 田園民宿、康養社區、親子農場…金山這裡要「蝶變」!
    這些農宅,便是田園民宿 這裡環境怡人,一幅美麗宜居的 田園生活社區圖景正徐徐展開 今後室內效果圖 2018年,朱涇鎮新涇村與上海朱涇泰萊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田園綜合體項目,在該村一農
  • 滎陽市委常委調研劉河鎮五雲山·嶺上田園健康智能谷項目建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曾歡歡 通訊員 王明霞4月15日下午,滎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邢留印到劉河鎮陳家崗村針對五雲山嶺上田園健康智能谷項目進行調研,劉河鎮黨委書記王軍偉、鎮長許國奇、黨委副書記王斌淵陪同調研。
  • 「房天下」新田鋪田園康養城獲項目第一張預售證,預售房源27套
    2020年6月24日,【新田鋪田園康養城】獲項目第一張預售證,預售房源27套。本次申請辦理【新田鋪田園康養城】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樓預售證,低層辦公戶型面積約259~293㎡,合計27套。
  • 三五年內,未來80%人群將走進田園+養生養老+中醫康養模式生活
    因此,田園+養生養老+康養模式聚焦人們的視線受到全人類的追捧,三五年後,80%的人群需要這樣的生活以作為生命的潤滑劑,令田園+養生+ 康養模式產業發展勢不可擋。
  • 房企轉戰康養產業項目到底是「賺得快」還是「死得快」?
    而康養項目的本質就是服務,服務就是需要康養內容和服務人員。直白來說,房企下鄉投資開發康養項目,自身就已經攜帶了大量消費者和服務人才,只需植入康養資源,便可形成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康養項目。此外,開發康養項目本身就需要大量資金,而縱觀市場上財大氣粗的企業除了網際網路、金融等企業,就是房企能保障康養項目的資金鍊不斷開。
  • 宜春明月山溫泉生態康養小鎮項目開工(多圖)
    中國江西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林翊、記者朱振雄報導:12月27日,明月山溫泉生態康養小鎮項目開工典禮活動在宜春溫湯洪江鎮舉行。這是明月山推動中醫藥康養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明月山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加速形成助推明月山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打造康養旅遊綜合發展新格局。  明月山溫泉生態康養小鎮項目總規劃用地面積約2000畝,規劃建設用地約1000畝,總投資約38億元。
  • 鄉村康養項目如何將人吸引來、留下來?
    鄉村康養項目中的康是引擎,養是方法,而促進更多的在地消費,形成自我循環造血能力才是最終目的。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得將人吸引進來,並留得下來呢?跟著地道康養地道君一起來了解下吧!一、自然資源有顏值一個好的鄉村康養項目其基礎條件是良好的生態環境,或者是比較有特色的自然景觀。而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植被覆蓋率高,空氣品質好,有山有水,有詩和田園,生活節奏慢,生活舒適度高的地方,對於長期處在高樓林立的城裡人來說有著致命的誘惑。
  • 「項目推介2020第123期」紅塔區密羅溫泉康養新城項目
    項目名稱紅塔區密羅溫泉康養新城項目項目所屬行業旅遊、康養建設地點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街道項目概述項目依託大營街溫泉資源,以「密羅古寨」營造清新自然的「密羅文化」 特色,開發建設密羅溫泉康養新城,涉及大營街、師旗、常裡、大密羅、甸苴等五個社區 26.7 平方公裡的土地。
  • 月塘鎮打造集生態農業旅遊康養於一體特色田園鄉村
    這是江蘇特色田園鄉村——儀徵市月塘鎮打造的一處融生態農業、觀光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新景觀。月塘鎮離省園博會舉辦地——棗林灣不足5公裡。這裡不僅有蘇中地區最大的人工湖——登月湖,還有蘇中第二高峰——捺山,自然風光秀麗,石柱遺蹟壯觀,是周邊市民踏青旅遊的好去處。
  • 長江康養論壇暨耕育田園生態食材大會在宜賓召開
    近日,「長江康養論壇暨耕育田園生態食材大會」在四川宜賓召開。會議由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北京寶維城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生態志願者聯合體承辦。長江康養論壇(中國長江康養大會)是以長江為主題舉辦地的全球康養論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