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為什麼現在一些作文輔導機構,甚至是作文老師,喜歡用作文套路公式來教孩子寫作文呢?因為見效快,聰明的孩子在掌握了所謂的短句公式、形容套路、敘事方法後,就可以把作文攜程模仿優秀作文了。既生動有趣又發人深思,連老師看了都覺得孩子進步很大。但是細讀孩子的文章,又覺得哪裡有問題,因為套路太明顯了,反而一篇作文中缺少了童趣。小學生寫作文的一大難題就是,不知道怎麼把文章寫得生動,同一件事,有的同學就寫得豐富有趣,有的同學就是乾巴巴的。
我們判斷一篇文章是否生動的標準是什麼?語文老師通常在改作文的時候會用紅筆畫出波浪線,做好詞好句好段落的標記,也就是一篇文章中有豐富的詞語短句,嚴謹的敘事邏輯,內容讀下來讓人回味。這就是判斷一篇作文是否生動的標準。於是,很多孩子為了讓作文生動,就去翻抄摘抄本、用手機搜好詞好句好段落,看似不錯的用詞,讀出來確實邏輯混亂的。那些套路公式在生動的語言面前,突然不管用了,究竟是為什麼?小學生該如何寫出生動的作文?
1、 低年級段作文輔導,以模仿為主
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的難點都是給低年級的學生講寫作文。在我看來,三年級以下的學生,無需用方法和公式去套路寫作能力。老師的教學目的應該以激發孩子們的寫作興趣為主,讓孩子對描述一件事、一件物品時,有興趣,積極主動去表達。我常講到,保持孩子們的純真,老師只用引導,而不是告訴他們你就這樣寫是對的,能得高分。孩子們理解不了,最後只能照抄。
怎樣才能讓低年級的學生寫出生動的作文呢?那就是仿寫,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多注意讓學生們訓練組詞造句形容某件事、某一物。比如,在描寫人物的時候,突出人物的趣味性。我會給學生們寫出一些例句來啟發:我的媽媽,她有一頭波浪大捲髮,卻總愛塗深色的口紅……我的爸爸,大大的腦袋上,總戴著一頂尖尖的帽子……讓孩子們通過有趣的描寫,展現人物的特別,孩子們在仿寫起來,就能明白,原來把作文寫得生動,就是要靠誠實地描寫呀。
2、 高年級要會用關聯詞、擴句
到了小學高年級段,我們的語文就已經學過了很多修辭手法了,如何運用這些修辭手法把作文寫得生動,就需要學生們完全了解修辭手法在文章段落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表現手法。當作排比句練習時,我會注意讓孩子多練習有的……有的……還有的……雖然……但是……甚至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來體現文章的生動性。高年級的小學生,如果作文還是寫得乾巴巴,可讀性不強,就說明修辭手法掌握得不好,需要把語文基礎語法再多複習和理解幾遍。
對於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詞句儲備,那麼如何對文章的短句進行擴寫,也是非常重要的寫作練習。這和孩子的日常生活體驗息息相關,如何引導孩子去給自己乾巴巴的句子進行潤色,這並不是掌握了基本字詞意就行了,還應該充分擴展孩子們的想像力,不要限制學生的寫作形容手法。比如,夏天,我們形容太陽就可以用毒辣辣、悶熱難耐、連小狗都蔫蔫地趴在地上……等等,這樣的句子擴寫,能夠讓孩子們真實地體會到作文修辭的寫作手法,能為內容帶來怎樣的生動性。
3、 作文就是積累,有了儲備量就能寫出生動的作文了
小學語文的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作文也是一樣的,想寫出生動的作文,就得有大量的詞彙積累。而這些詞彙並不是存在腦海裡不動了,而是像活字印刷一下,遇到需要它們形容的時候,就得第一時間跳出來,在文章的句子裡、段落裡去站好位置。家長和老師也應該注意學生們日常積累的方式方法,摘抄是一種,但是摘抄不是練字本,工工整整地抄寫作文素材,卻不用的話就是字帖一本。
鼓勵孩子們去寫所想,作所思,寫出生動的作文,並不是一朝一夕,老師們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也應該多鼓勵孩子們展開想像力,而不是程式化地要求,描寫下雨就得是天氣陰沉,淅淅瀝瀝的雨,也可以是掃去一切炎熱的清涼水滴。生動的作文,需要孩子們用眼睛去發現,用心去體會。關於如何讓小學生寫出生動的作文。各位家長和老師都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