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懸疑劇站上風口,喜迎豐收年還是又落窠臼?

2020-12-25 騰訊網

近期,微博上的一則消息引起了輿情官的注意,誠如這位大v所言,2021年或將成為女性懸疑劇的豐收年。實際上,今年以來,以愛奇藝等平臺為代表所播出的多部懸疑劇小爆後,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的觀劇需求,而於創作方而言,則進行了進一步細分,這其中,女性懸疑劇無疑是下一個風口。

從年初的《唐人街探案》開始,張鈞甯飾演的蛇蠍美人開始把懸疑劇的主角線往女性身上遷移。爾後,多部以女性為中心的懸疑電視劇,獲得了行業和觀眾的關注。從周迅主演的《不完美的她》到《摩天大樓》、《白色月光》和《誰是證人》,這些女性懸疑劇交出了成色不一的成績單,也讓不少演員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連Angelababy在《摩天大樓》中的表演也獲得不少觀眾認可。

女性向劇集是伴隨著全球平權運動而走強的一種新類型,從《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致命女人》等劇的走紅可以看出,近年來女性向劇集在全球都頗受關注。而女性+懸疑中蘊含的巨大戲劇張力,自然也不會被創作者們放過。

「她懸疑」興起

各大視頻平臺基於「她經濟」的市場趨勢,對女性題材劇的布局不遺餘力。從今年一月的《唐人街探案》開始,一系列對傳統女性角色的突破,讓人們看到,除了婚姻、背叛、小三,女性題材還可以有家暴、性侵、偷拍、職場歧視、生育歧視等等。尤其是看到懸疑劇的風口後,不少平臺打出「她懸疑」劇細分類型,進行集中發力與扶持。

優酷在今年的懸疑劇場中播出了《刺》《女孩們在那年夏天》《白色月光》,從校園、職場到家庭生活,「聚焦女性困境與自我成長」的創作出發點不僅實現了作品逆襲,還衍生出超多社會探討。

在播出時間上,愛優騰集中選擇了暑期檔作為「引爆點」,陸續上線了《十日遊戲》《刺》《白色月光》《摩天大樓》等作品,藉助龐大的受眾和暑期檔較大的流量,形成了接連不斷的「她懸疑」效應。愛奇藝迷霧劇場之後,優酷也播出了《刺》《女孩們在那年夏天》《白色月光》,主題囊括校園、職場到家庭生活。

在這些劇集中,懸疑只是題材外殼,作品內核是女性話題,聚焦女性困境與自我成長。例如《摩天大樓》中美寶的原生家庭及成長經歷成為結局悲慘的主要因素,其母親鍾潔在面對家暴、孩子被性侵等一系列問題後,終於覺醒;《白色月光》中還涉及到夫妻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與地位,感情變質後如何反擊爭取最大權益等話題,讓觀眾在「爽」點之下,引發議論與思索。

被閒置的女演員和女性向懸疑市場

「得女性觀眾者,得天下。」儘管這句在影視劇市場流傳甚廣的名言,卻一度在懸疑市場上失靈。《包青天》系列、《神探狄仁傑》系列等劇中,男性英雄主義隨處可見,而女性角色往往只是一個推動劇情發展的符號。

伴隨著女性市場消費力的與日俱增,懸疑劇「以男性觀眾為主」,變成了一場恆久的錯覺。從受眾方面來看,據云合數據最新統計,2020上半年愛奇藝、優酷獨播劇的女性佔比60%左右,騰訊視頻、芒果TV女性佔比均超70%,劇集市場女性受眾佔比遠高於男性;據《微博用戶發展報告》、豆瓣等平臺數據顯示,女性用戶佔據了60%以上的活躍用戶群體,成為貢獻熱搜話題的中堅力量。所以,包括懸疑劇在內的劇集,只要能引發女性情感共鳴,首先在數量上就佔據了優勢,於是,聚焦女性受眾的「她懸疑」劇成為平臺、製作機構、受眾三方追捧的類型內容。

通過大數據分析,各個平臺對女性觀眾的喜好有一個大致的畫像。基於此,各平臺對「女性懸疑」的詮釋,也有一些微妙的不同。

騰訊相比優酷和愛奇藝而言,在懸疑劇上步伐相對較慢,不僅體量小,類型和視角也更為傳統傳統。優酷則儲備了大量與女性情感相關的懸疑類作品,涵蓋範圍大、種類多,且都是典型的「懸疑+」打法。《刺》《女孩們在那年夏天幹了什麼》都是青春主題,有著典型的內部矛盾推動:幾名看似友好的女性角色各懷鬼胎。愛奇藝的迷霧劇場的作品均為愛奇藝自製,體量均為12集。並且在製作機構或聯合出品機構的選擇上,愛奇藝與五元文化形成緊密的綁定關係。

在演員陣容上,優酷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青年演員挑大梁。而愛奇藝則選擇了廖凡、秦昊、王千源、朱亞文等中生代的實力派演員「扛大旗」,再搭配流量明星,如鹿晗、angelbaby等。包括在新一部劇集《誰是兇手》中,還看到了趙麗穎的身影。

雖然多部懸疑劇引爆了話題,不過,在「女性觀眾喜歡看怎樣的懸疑劇」上,目前仍然沒有一部劇可以給出有新意的答案,一切仍在試水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懸疑劇或許能緩解「女演員35歲後可能無戲可拍」的尷尬局面。中年女演員戲路窄已是被多次討論,大部分中年女性角色都比較模式化和套路化,比如「刁鑽婆婆」或「賢妻良母」。

女性懸疑劇嘗試著把目光轉向更為全面的女性全體,可以是職場麗人,也能是全職媽媽,或是像《不完美的她》一樣聚焦被家暴的女性,女性身份可以更加複雜和多樣,以獨立的人格被注視,對演員而言有著更大的發揮空間。

男人不渣,「她懸疑」就拍不好

劉恆曾說,「人類的戰爭持續時間最持久的,而且是無孔不在的,是男人和女人的戰爭。這是愛的源泉,也是恨的源泉。」拿《白色月光》來說,看上去這是一個關於愛情與婚姻的故事,兩性的矛盾衝突也主要集中在家庭倫理、婚姻背叛上。既然要拿性別開刀,男性角色就難免要挑起戲劇對抗大梁,通過情緒過度放大來製造衝突是慣常操作。但這很容易落入另一種桎梏——男性角色被符號化。

《白色月光》中的丈夫張鑫看似滿懷深情、無微不至,實則謊話連篇,又懦弱違心,甚至被張一戳穿時,不惜反咬一口,潛移默化中讓對方陷入自責與反省。近兩年大火的女性題材劇,《夫妻的世界》中的李泰伍、孫濟赫,《致命女人》中貝絲的丈夫等角色,可大致歸為一類。他們一旦被揭開虛假本色,便會露出鋒利的爪牙。除了「渣男」,另一種角色幾乎等同於「變態」。《不完美的她》中的尚武,將繼女當成玩物,為了擺脫這個「拖油瓶」,不惜將她關進即將被燒毀的房子裡,讓其自生自滅;女主林緒之的父親李澤,脅迫妻女整天生活在驚恐之下,跟蹤、威脅,無所不用其極;《摩天大樓》的顏永原更是PUA、家暴、猥褻,毀了太多人的一生。

這種將男性角色極端化,同時希望女性角色完美無缺的創作傾向,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扎堆。為反對一種套路而陷入一種新的僵化的套路,真的能帶來更好的故事與更深的觸動嗎?觀眾往往會過於符號化的角色會催生警惕之心。比如《三十而已》,打著「獨立女性」的旗號,還是不可落俗地跌入婚姻、背叛、抓小三。關於女性的話題素材其實非常充裕,類似日劇《問題餐廳》中女性在職場上遭受的區別對待,和利用女性優勢獲得所謂的職場利益;英劇《倫敦生活》中,關於女性的自我認知和成長。不必用男性角色的懦弱來襯託女性角色的優秀,任何企圖粗暴撩撥情緒、簡單二元對立的手法,都是創作上的偷懶。

不可否認的是,女性向懸疑劇是國產懸疑劇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但要真正做得好,還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其背後的人文內涵,而非將熱點社會話題生搬硬套,空有「她懸疑」的殼。

相關焦點

  • 通道:迷迭香喜迎豐收
    紅網時刻5月8日訊(通訊員 李政燦 楊雪梅)5月7日,湖南省通道縣風和日麗、陽光明媚,走進萬佛山鎮石壁村迷迭香種植基地,一股清香撲面而來,滿眼綠色,長成的迷迭香已有2尺多高,到處是一片忙碌的收割景象……「2019年,我們村級合作社流轉了370畝地種植迷迭香,由於去年雨水多,種植技術一直在摸索、完善
  • 山西運城農民喜迎豐收節:期待蘋果種植技術升級
    山西運城農民喜迎豐收節
  • 當女性懸疑遇見中產危機
    「她懸疑」一度成為高頻詞,將女性的細膩敏感與故事懸念裝置結合,更增加大批觀眾收視熱情,我們習慣把「女性」附屬「懸疑」,而忽略這個門類的認知維度。那些懸念,顯然不是類型文學中刻意的斧鑿設計,比懸念更深層的是「未知性」,在中產文學背景裡,關於家庭的庸常秩序被一一打破:家可以是刻板幸福的起點,也是認知與自我甦醒的起點,從《大小謊言》乃至本劇,懸疑性不僅僅來自故事設計,而且源自女性對家庭的「未知性」(喪失控制感),如果女性習慣於家庭庸常秩序,並沉溺其中,世界就如一攤靜止的水,一旦女性開始將伴侶、家庭作為認識的「自在之物」,幸福之家猶如潛藏惡龍的山洞
  • 關嶺高坡村:紫王葡萄喜迎豐收季
    關嶺高坡村:紫王葡萄喜迎豐收季 發布時間:2018-12-21 11:38:14      來源:安順日報   在關嶺自治縣關索街道辦事處高坡村的紫王葡萄基地裡
  • 豐收來之不易 夯實大國根基
    新華社發(張春雷 攝)這來之不易的豐收是如何實現的?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消息,繼夏糧、早稻豐收之後,秋糧豐收也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預計有望增加,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水平。此外,雖然南方部分地區的早稻生產受到洪澇災害影響,但播種面積的擴增彌補了單產下降帶來的損失,今年早稻增產102.8萬噸,扭轉了此前連續7年下滑的態勢。特殊之年夏糧的豐收和早稻的增產不僅為全年糧食豐收贏得了主動,也為端牢「中國飯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氣。
  • 喜迎十九大|甜蜜豐收:每天2000噸甜菜變白糖
    吉州榆樹溝鎮,收割機正在收割甜菜。600米長的田地,收割機六七分鐘就走完一趟,同時6行緊挨著的甜菜全被挖掘出「吞」進機械鬥中,甜菜青頭葉子直接切削掉從收割機一側整齊倒回田中,收割機鬥裝滿就通過機械臂「吐」入一旁等待的貨車上,一臺收割機一天能收割200畝甜菜。「現在我們5萬多畝的訂單式甜菜地,都實現了全程標準化、機械化種植,春天機械播種,夏天滴灌澆水施肥,秋天自動化機械收割,極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 累累碩果 曬出豐收美景
    在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9月21日,中牟縣雁鳴湖鎮組織社區黨員群眾開展了「曬曬我家豐收景、翰墨飄香慶豐收 、趣味享金秋運動會」等系列活動,展現新時代農村社區新風貌。又是一年豐收季。在新建的晾曬場上,金黃的玉米、飽滿的花生、光滑的綠豆鋪滿了整片晾曬區,在忙碌勞作的同時,老朱不忘拿起手裡的智慧型手機,用鏡頭記錄下自家喜獲豐收的場景,並通過社區微信群曬出豐收碩果,分享豐收的喜悅。「老朱家的玉米棒真大,玉米籽兒還飽滿。」群內誇獎稱讚聲不斷。
  • 2020劇集復盤:懸疑風口下,誰站穩了腳?
    從6月5日到10月1日,四個月的時間內,迷霧劇場推出了五部精品懸疑短劇,其中不乏《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現象級作品,促使著懸疑短劇的概念深入人心;優酷主打的「她懸疑」,雖然未能產出爆款項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懸疑劇的細分品類;在神仙打架的情況下,騰訊視頻的《摩天大樓》儘管沒能實現大範圍破圈,但無論是從主創陣容,還是從劇本殺式的巧妙構思來看,品質均屬上乘。
  • 「樂享豐收圓夢小康」走進河南三門峽 享農耕文化精神薰陶
    中國網訊喜迎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樂享豐收·圓夢小康」活動將於9月22日走進河南省三門峽市。活動開幕式將在陝州地坑院廣場舉行,展現當地人民喜迎豐收的喜悅心情和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開幕式以豐收鑼鼓、歌舞、情景劇等形式,擂響新時代的戰鼓,彰顯具有三門峽市及陝州區特色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匯聚農民對家鄉情感的寄託,從而享受農耕文化的精神薰陶,有利於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
  • 滅火應該在上風口還是下風口 滅火的方法
    雖然說滅火器這種東西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防範作用,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用過,所以,對於它不熟悉不知道該怎麼使用,一旦發生火災的話也沒辦法正確的使用,那麼,我們可以先看一下滅火應該在上風口還是下風口,此時滅火的方法有什麼。
  • 當「懸疑+」成趨勢 懸疑愛情劇還有哪些探索空間?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任思雨) 2020年的國產電視劇市場,懸疑劇無疑是最耀眼的一個類型。隨著佳作頻現、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觀眾口味愈來愈刁,如何創作出更有新意、深受觀眾喜愛的懸疑劇,成為每一位要涉足這個領域的創作者要面臨的課題。
  • 甜寵、現實、懸疑……2020年哪些劇集吸引了你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還有兩周,2020年即將畫上句號。即將過去的一年裡,我們雖然經歷了疫情,但因為有了那些精彩的、勵志的、感人的電視劇/網劇,我們的生活也變得多彩多姿。同時,這些優秀的劇集,也通過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示多個故事,令人感動落淚的同時,也引起我們對生活的思考。
  • 女性向戀愛策略+懸疑推理解謎新作《Summer Code》曝光
    女性向戀愛策略+懸疑推理解謎新作《Summer Code》曝光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7-14 分享到: 韓國Vivid Studio宣布,將預定於手機上推出一款女性向戀愛模擬策略遊戲《Summer Code》,並起在韓國群募平臺「tumblbug」展開本作開發募資活動讓玩家們來參與。
  • 金秋時節 河北張家口喜迎豐收
    中國天氣網訊 9月下旬,河北張家口塞北梯田,秋高氣爽,莜麥、土豆、胡麻、菜籽等農作物成熟,處處一派豐收景象。
  • 從女性懸疑劇談起:女性的困境只來自於家庭與事業的對立嗎?
    不論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這種以販賣年齡焦慮為切入點的作品,還是《歡樂頌》《我的前半生》這種以女性奮鬥和女性成長為主題的作品,都可以引發廣泛的社會討論。相較於電影,電視劇和網劇對時代心態的把握可以說是更為迅速和直接的,針對女性觀眾的電視劇開始強調女性主義關懷,反映出中國城市女性的消費力和話語權的上升。
  • 豐收時節畫豐收
    這一時期豐收與時政結合的代表作還有費聲福1956年的《合作生產收成好社會主義幸福多》。在直接表現豐收的年畫中,金梅生的《菜綠瓜肥產量多》《冬瓜上高樓》(1955年)等也非常特別,在當時廣受群眾歡迎,因為它是在海派月份牌年畫基礎上的發展。
  • 因地制宜 「棗」到新路子——石阡縣棗子喜獲豐收
    9月7日,石阡縣中壩街道大灣村棗子基地,64歲的村民鄒道恆站在山梁上,望著從山頂一直延伸到山腳的白色大棚,棚內一棵棵棗樹掛滿了棗子。鄒老漢一時心緒難平:「找準路子,就能豐收!三年努力今天終於看到了回報。」
  • 「豐收禮讚 大地頌歌」黃果樹下收穫「五彩」豐收喜悅
    春華秋實,又是一年豐收時。揮灑汗水的辛勤勞作,守候數百個日夜的綠色希望,豐收在秋日的黃果樹大地上揮灑五彩絢麗的色彩。 小黃姜遍地生「金」,黃果柑樹上結出「翠綠」果實,辣椒地裡辣椒正「紅」,茄子地裡,「紫」色迷人,不負沃土,黃果樹旅遊區的大地上,菜農、果農樂開顏,收穫豐收喜悅。
  • 稅惠助農迎來「豐收季」
    金秋時節,全國各地的農企和農民喜迎「豐收季」。  9月,又到了早熟水稻的收割時節。在上海崇明島崇明區豎新鎮大東村,崇明新晉博士農場「優渥田家」種植的水稻率先開鐮收割。  「近期天氣好,禾苗長勢、稻穀飽滿度都不錯,經歷了大半年的風風雨雨,終於到了豐收的季節。」農場水稻生產部負責人張宏路介紹,「今年受疫情影響,農場收入大幅下降。
  • 懸疑電影開年即巔峰,《緝魂》不只有瘦20斤的張震,原著才是王炸
    2020年,是懸疑罪案電視劇的豐收之年,2021年開年,便有一部很令人期待的懸疑電影定檔。由張震、張鈞甯主演,程偉豪導演的《緝魂》,定檔2021年1月15日上映。電影整個故事取材於作家江波的科幻小說《移魂有術》,但是在原著基礎上應該做了很大改動。導演程偉豪是一位80後新銳導演,曾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以及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