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原油生產基地冬季天然氣保產首次實現自給自足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圖為青海油田原油生產基地。 孫睿 攝

中新網西寧12月10日電 (孫睿 吉海堅)記者10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簡稱「青海油田」)獲悉,青海油田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日產天然氣攀升至35萬立方米,標誌著生產基地冬季天然氣保產首次實現自給自足。

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氣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位於青海省海西州的柴達木盆地,是青海、西藏、甘肅、寧夏四省區重要產油、供氣基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其中花土溝位於柴達木盆地西緣的海西州茫崖市,平均海拔3000米,冬季長達6個月,是青海油田原油生產的大本營。

青海油田生產運行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花土溝有常住人口約2萬人,近10年來企地冬季生產和民用天然氣保供均由青海油田負責,其資源主要來源於油田原油生產的伴生氣,缺口部分由仙翼管線反輸到花土溝。

隨著柴達木盆地勘探開發進程的加快,與花土溝近在咫尺的英雄嶺區域勘探獲得重大突破,深井伴生天然氣生產能力凸顯。因此,青海油田盡最大可能將伴生氣集中利用,既實現老油田周邊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又實現了伴生天然氣「吃幹榨盡」的效益提高。

近年來,青海油田相繼投產了南翼山天然氣處理站、花土溝聯合站天然氣增壓站,使距離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120公裡的南翼山油田天然氣成為花土溝生產基地日常工業、民生保供的主力氣源。

青海油田油田生產運行處生產運行科負責人說,進入冬季,青海油田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日均需消耗天然氣23萬立方米,而且用量每年都在遞增。為了徹底解決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冬季天然氣使用依靠東部氣田補充這一難題,今年油田實施了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天然氣供給調整方案,新建的南翼山2號天然氣處理站、柴9井油氣處理系統、獅新58井天然氣處理站每天可增加10萬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氣產量,給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首次實現冬季天然氣自給自足。

「冷708試採氣回收站已穩定運行兩周,回收油井伴生天然氣10萬立方米。」青海油田採氣三廠負責人說,「冷湖是青海油田的發源地,一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井伴生天然氣全部『顆粒歸倉』,日產量可供5000戶家庭使用。」

據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1月底,青海油田新建天然氣回收站及增壓系統已陸續投產,富餘的天然氣將通過管線輸送到澀北氣田,為冬季保供添力。(完)

相關焦點

  • 大港油田全力提升 天然氣保供能力 - 中國石油報
    □技術持續優化 □運行管理更加有效    本報訊 (記者劉英 通訊員張靜)隨著京津冀地區開始供暖,作為地處該區域的重要石油生產基地,大港油田超前部署,備足「糧草」,確保天然氣安全平穩有序供應。
  • 江漢採服中心冬季生產有「溫度」 力保原油上產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進入12月份以來,江漢油田清河油區的氣溫逐步下降,最低溫度下降至零下8度,油水井的故障增多,給原油生產帶來不利影響。採油氣工程技術服務中心清河經理部牢固樹立保原油生產的大局意識,完善措施,升級管理,堅持每天開20臺修井機組、3臺注汽鍋爐滿負荷施工,全力保障冬季原油生產正常運行。
  • 青海油田超額完成年度油氣勘探任務
    踐行高效勘探理念,深化基礎地質研究、強化工程技術攻關、精細組織生產運行,質量效益大幅提升,截至2019年12月19日,青海油田超額完成年度油氣勘探任務,鑽井60口、進尺首次跨越20萬米,創歷史之最。  柴達木盆地地質構造異常複雜,勘探難度國內名列榜首。
  • 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關於調整原油、天然氣、成品油價格請示的通知
    目前,根據不同油田的具體情況分為兩檔價格:第一檔價格,原計劃內平高價原油(燒用原油及中原、河南、大港、冀東四個油田生產的原油除外)「並軌」提價,數量為10410萬噸,出廠價格一律調整為平均每噸700元。
  • 青海油田調兵遣將攻堅勘探核心區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吉海堅)2月19日,獅303井順利結束一開鑽進,標誌著青海油田油氣勘探打響了進攻戰。「受疫情影響,2月下旬油氣勘探復工率不到30%,勘探進尺同比減少約1萬米。」青海油田勘探事業部經理張永庶說,「為了把疫情造成的勘探損失降到最低,青海油田實行配備必要的防疫用品、杜絕外部車輛入內等防疫措施,瞄準勘探搶鑽進尺。」今年青海油田計劃勘探進尺20萬米,其中預探井28口、評價井19口,二維地震1100千米,三維地震1010平方千米。
  • 青海油田南翼山的「拼命三郎」:奮鬥才是最美的色彩
    中新網西寧6月16日電 題:青海油田南翼山的「拼命三郎」:奮鬥才是最美的色彩作者 孫睿「有事找班長。」……在柴達木盆地西部北緣的南翼山油田,只要一提起桑金鳳,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今年32歲的桑金鳳是南翼山油田採油一班的班長,初見桑金鳳時,她剛剛完成參加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採油四廠首屆職工技能競賽的考試。
  • 【戰疫保產】準東採油廠多措並舉戰疫保產
    無論疫情之下困難多大,我們都會全力以赴保油上產。」採油廠生產技術科負責人介紹說。積極協調保持上產勢頭受疫情影響,油田物資、施工人員、設備設施等調配工作成了當前生產運行的最大困難。及時組織生產,實現早見產、多見產的目標;有序開展老區油水井精細管理,結合提質增效措施,科學合理進行單井管理、注水井優化、稠油井熱洗等工作,以「滴油必爭」的精神,保持原油上產強勁勢頭。
  • 長慶油田建成我國最大天然氣區紀實
    近幾年來,長慶油田不斷創新勘探理論,堅持資源為王戰略,實現規模增儲。通過深化地質認識,指導奧陶系整體探明天然氣達7000億立方米,發現了我國第一大碳酸鹽巖氣田;深化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體系研究,慶陽氣田首次提交探明儲量319億立方米,改變了隴東地區有油無氣的歷史。踏破鐵鞋找油氣,慧眼看穿「磨刀石」。
  • 柴達木盆地英雄嶺構造帶首次在鹽間發現工業油流
    孫睿 攝中新網西寧7月16日電 (孫睿 吉海堅)記者16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簡稱「青海油田」)獲悉,青海油田獅新58井200天累計產油2.1萬噸,意味著柴達木盆地英雄嶺獅子溝英中一號高產層得到落實,並且首次在鹽間發現了工業油流。英雄嶺構造帶位於柴達木盆地西部富烴凹陷區,勘探面積2600平方千米。
  • 江漢油田:擂響衝刺全年原油生產目標「戰鼓」
    進入四季度,江漢油田江漢採油廠牢固樹立「原油產量是根本、質量效益是核心」的理念,進一步加快新井建產節奏,精細老區綜合調整,嚴抓冬季安全生產,以決戰決勝的態勢,擂響衝刺全年原油生產目標「戰鼓」。
  • 青海油田:實現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
    統計顯示,2007年以來,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公司累計探明儲量5.6億噸,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油氣勘探勢頭強勁,帶動公司油氣年產量從418萬噸上升到738萬噸。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公司歷經10餘年科研攻關創立的「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實現了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在該理論指導下,柴達木盆地環英雄嶺地區連續發現淺層、中層和深層油藏,包括五類6個大油氣田。
  • 新疆油田:戰「疫」期間織密天然氣生產安全網
    中新網新疆新聞3月1日電(白祺琪)2月29日,新疆油田採氣一廠的工作群裡消息不斷,群裡正發布最新的工作任務,防疫和生產齊頭並進的日子裡,這個群裡的工作消息一直在刷屏。群裡的每一個人都知道,在這個非常時期,抗疫情保安全是他們的責任與義務。
  • 伊朗發現新油田:原油儲量達530億桶 網友:美國會怎麼想?
    據法新社報導,伊朗在伊朗西南部胡茲坦省(Khuzestan)發現了一個新油田,原油儲量達530億桶。資料圖 魯哈尼 新華社/路透魯哈尼在國家電視臺播出的講話中說,這個油田的面積達2400平方公裡。據報導,這一發現將使伊朗探明儲量增加三分之一。
  • 山東建首個地下儲氣庫:天然氣基礎設施布局提速
    「中石化計劃在山東建天然氣地下儲氣庫,以便為山東等華北地區冬季的天然氣保供出力。」10月30日,一位石油央企總部的高層透露。這充分暴露了山東省儲氣能力不足的短板,制約了省內天然氣的可持續性發展。  因此,山東省發改委希望通過建設天然氣地下儲氣庫,以便為山東冬季天然氣保供出力。上述石油央企高層透露,中石化已經為這個天然氣地下儲氣庫的建設在做準備,「希望勝利油田玉皇廟油氣田夏8塊和永安油氣田永21塊開展先導試驗——通過增壓以及擴大體積,氣藏的容量可以擴大到5億立方米。」
  • 青海油田關鍵技術貫通勘探開發「高速路」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吉海堅)昆1-1井是青海油田最典型的高溫、高壓、高危「三高」井。截至12月26日,這口井通過射孔+測試+酸化三聯作工藝試氣獲得工業氣流,累計試採獲得天然氣產量超過100萬立方米。為了解開這道「卡脖子」難題,青海油田藉助柴達木盆地重大科技專項,研發適用於「三高」井勘探的關鍵配套工藝技術,在推廣旋轉導向垂直鑽井、控壓鑽井、PDC複合鑽頭等提速措施基礎上,形成了抗220攝氏度的高溫鑽井液和抗210攝氏度的高溫水泥漿體系,實現了高溫深井鑽井技術的新突破,成功鑽探了7310米的昆1-1井。改進工藝措施,助力探井改造提檔升級。
  • 新疆油田在準噶爾盆地南緣中段天然氣勘探首獲重大突破
    新疆油田供圖記者17日從中石油新疆油田獲悉,新疆油田16日在準噶爾盆地南緣中段,呼圖壁縣境內的風險探井呼探1井獲得重大突破,在7367-7382米井段試獲高產工業油氣流,日產天然氣61萬立方米,日產原油106.3立方米。
  • 塔裡木油田年油氣產量突破3000萬噸
    中國日報庫爾勒12月21日電 12月21日0時,位於新疆南部的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年生產石油液體600.01萬噸、天然氣301.59億立方米,油氣當量達到3003.12萬噸,全面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和300億立方米大氣區,進一步夯實新疆作為我國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儲備基地和陸上油氣戰略通道的地位
  • 慶元縣天然氣公司全面開啟天然氣冬季保供模式
    近日,慶元縣天然氣公司全面開啟天然氣冬季保供模式,從氣源保障、設備維保、客戶服務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和安排,全力做好冬季保供各項準備工作。旨在做好迎峰度冬期間縣城及竹口工業園區區天然氣供給保障工作,努力確保居民和工商業用戶安全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