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4 17:2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吳瀟萍 記者 張帆
「呼叫小戴。」
「收到!」
「京杭運河橋28號墩智慧用電數據出現異常,請與電工立即趕去進行異常處理。抵達位置後,請呼叫我,我將打開視頻讓調度了解現場情況」。
這一幕出現在浙江省交通集團杭州繞城西複線項目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員小戴和電工到達京杭運河橋28號墩後,工作人員登錄安全單兵現場巡查監控平臺,即可實現電腦或手機終端實時監控。工作人員可以與現場安全管理員直接溝通,實時取證記錄並發出整改指令,安全管理更加嚴謹高效。
讓小戴和安全單兵現場巡查監控平臺密切配合的,是一頂特殊的智能安全帽。
人工智慧連續三年進入「兩會」報告,今年總理報告首次提到「智能+」概念,「智能+」也成為交通建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載體。作為國內首款一體化智能安全帽,杭州繞城西複線項目湖州段試用的這款集多種智能化功能一體的安全帽,除了具有傳統安全帽的防護功能外,還採用一體化設計,以安全帽為載體,可實現施工現場監理和安全員的現場定位、視頻監控、音視頻調度、危險源警報等。
據了解,這款智能安全帽所連接的安全單兵現場巡查監控平臺還可以利用物聯網、移動聯通、大數據等技術,有效解決作業現場的問題,實現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管「五位一體」。
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有了這款智能安全帽,指揮部安全管理部門便可隨時掌握施工現場情況,遠程監控現場人員和大型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基於配套的手機APP程序,安全管理人員不在辦公室也可以實現對現場的實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