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作為擁有廣闊上下遊產業鏈的行業,在2020年疫情下,受到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房企年度銷售業績完成遇難,樓市卻出現「倒牛奶」現象——寧可破產也不降價!進入7月,多個房企更是售價上漲,房價真的難下跌?
●樓市上半場:房企求生記●
01 樓市半年考:未達成的50%
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69404萬㎡,同比下降8.4%。同時銷售額方面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大部分房企並未完成今年業績目標的50%。
保利上半年累計籤約金額2245.36億元,同比下降約11.12%;上半年「以價促量」力度最大的恆大地產,年度銷售額目標是8000億元,但上半年僅完成了不到40%。
02 房企破產潮:同比上漲18.4%
對比2019年同期的250家破產清算,上漲了18.4%。縱觀目前發布破產公告的房企,多為二三線城市的小型房企,並且多個為企業的直線業務,並非主營業務。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西部分院分析師葉子認為,主要原因是在沒有充足的銷售回款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融資較為困難,少有渠道填補資金缺口。
03 與市場博弈:寧破產不降價
2020年,有觀點將房地產行業寧願破產也不降價銷售的行為形容是樓市的「倒牛奶」效應,更有觀點將此情況認作是疫情下房價未有大幅下跌的原因。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西部分院分析師葉子認為,房地產行業擁有廣闊的上下遊產業鏈,單一的降價銷售而在成本端無法降低的話,只會加速房企資金鍊的斷裂,更快的走向破產。
同時,目前多個城市處於「限價」行列,降價只能是部分城市,再加上同一樓盤為平衡前後業主的價格差以及成本控制,降價執行難度較高,只能通過小幅的優惠來拉動成交,但收效甚微,最終依舊是資金鍊斷裂進而破產。
●樓市下半場:售價上漲與房價下跌●
01 開局:房企銷售均價上漲
以銷售規模較大的5大房企(恆大、萬科、碧桂園、融創、保利)來看,7月有3家銷售均價上漲,其中中國恆大上漲最多,每平方米銷售均價上漲了446元,萬科上漲349元,碧桂園上漲159元。
02 過程:以價換量促業績
進入7月以來,已有多個房企或樓盤陸續推出了不同程度的線上線下優惠政策,包含特價房、全員營銷等,其中以上半年就以「75折」賣房的恆大最受關注。
據了解,恆大在 8 月 3 日 -9 月 6 日 推出了全員營銷月活動,78 折特大優惠,更享鉅惠四重大禮。暫且不說這樣的優惠力度真正的獲益群體有多少,但頭部房企如此大規模的優惠活動,讓2020年樓市下半場的優惠促銷戰役進行了熱戰狀態。
03 走勢:房住不炒房價穩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西部分院分析師葉子認為,一直以來,房價波動最大的因素是供應關係的變化。市場經濟下,小幅的價格波動其實是常態。
近期,政府會議多次重申「房住不炒」,且多地收緊樓市政策,這預示著2020年下半年樓市政策放鬆的可能極小。同時,多個政策均是有利於剛需、無房族買房,讓後市供需比愈發正常,為房價的穩定增加基石,因此下半年房價將繼續以平穩為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