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花蓮原產茶葉南寧上市 桂臺農業合作走向深化

2020-12-12 網易新聞

新華網南寧5月15日電(記者程群)「很早就聽說臺灣的蜜香紅茶很好喝,今天聽說有原產自臺灣的茶葉,趕緊過來買幾罐。」在南寧市華聯超市民族宮店,一位正在試嘗臺灣茶葉的市民告訴記者。

4月下旬,廣西經貿文化代表團訪臺,並組織採購了臺灣花蓮縣茶葉等眾多農產品。目前,這些農產品已陸續在廣西各地市上市。這次採購的花蓮縣農產品包括蜜香紅茶、高山茶、黃金蜆錠、黃金蜆精等共21個品種。

現場銷售員介紹,這次從臺灣採購的蜜香紅茶是臺灣花蓮縣特產,其原料使用的是在生長過程中不施用農藥,並且被「小綠葉蟬」吸食後的烏龍品系茶葉心芽,其香氣呈淡淡果香或蜜香味。

廣西壯族自治區供銷合作聯社外經處處長黃飛說,通過此次集中採購和推介,形成示範效應,促進兩地農業合作與交流,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今年9月,廣西還採購臺灣花蓮縣的水果,讓廣西的市民品嘗到原味臺灣水果。

近年來,廣西與臺灣的農業合作日趨頻密。目前,桂臺在農業人員培訓、遠洋漁業和養殖廢物處理等方面籤訂了多個合作備忘錄和協議;在茶葉深加工、休閒農場開發合作、現代農業創業園建設、農業機械化等領域已達成10多項合作意向。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南寧臺灣街花蓮府組團熱點中小戶型將在近期上市
    臺灣街宜蘭灣花蓮府組團熱點中小戶型將在近期上市。   南寧臺灣街由桂臺合資的廣西桂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總佔地面積約為277畝,分成若干獨立地塊,分布在新開通的聯繫江北大道與新陽路的城市主幹道龍騰路兩側,距離朝陽商業中心僅約3公裡,項目總建築面積約52萬平方米,集住宅、公寓、商業、辦公、文教於一體。
  • 鹿心社會見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
    原標題:鹿心社會見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 4月17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在南寧會見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一行。 鹿心社說,崐萁縣長是廣西的老朋友,這次率團來桂出席「中華一家親·相約美麗廣西——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體現了對桂臺交流的關心關注和大力支持。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 南寧臺灣街項目開工 桂臺經貿合作活力無限
    南寧臺灣街項目開工 桂臺經貿合作活力無限 2008年06月28日 00: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悉,臺灣街將融臺灣建築、民俗、歷史、共議、文化、園林等元素,營造出一個濃鬱臺灣風情的大街,將成為展示寶島臺灣文化和風情的窗口。當天,第三屆兩岸產業共同市場研討會暨第四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在南寧舉行。 中新社發 劉萬強 攝
  • 廣西·花蓮農業合作交流暨兩地農友聯誼會舉行
    7月25日,2012廣西·花蓮農業合作交流暨兩地農友聯誼會、廣西骨幹農民赴臺灣培訓啟動儀式等活動在花蓮舉行。廣西經貿文化代表團團長、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際瓦出席活動。    陳際瓦說,廣西·花蓮系列農業交流活動是2012年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的重要內容之一。
  • 桂林臺商參加「2017廣西·臺灣(花蓮)產品展銷會」
    桂林臺商參加「2017廣西·臺灣(花蓮)產品展銷會」 2017年06月29日 09: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29日訊 6月24-26日,由廣西桂臺經貿文化交流協會與臺灣花蓮縣農會共同主辦,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7廣西·臺灣(花蓮)產品展銷會」共有兩岸100多家臺灣企業參展。
  • [樓盤快訊]臺灣街花蓮府組團熱點中小戶型即將上市
    臺灣街花蓮府組團熱點中小戶型即將發售,市中心大城住宅區,引領濱江生活時代。         「南寧臺灣街」由桂臺合資的廣西桂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總佔地面積約為277畝,分成若干獨立地塊,分布在新開通的聯繫江北大道與新陽路的城市主幹道龍騰路兩側,距離朝陽商業中心僅約3公裡,項目總建築面積約52萬平方米,集住宅、公寓、商業、辦公、文教於一體。   「南寧臺灣街」是南寧市重點舊城改造項目、也是桂臺經貿合作重點項目。
  • 加強桂臺漁業交流合作 廣西將做休閒漁業"大文章"
    「休閒漁業」、「遠洋捕撈」,「優勢互補」這幾個詞語,在2011年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期間,被桂臺兩地水產漁業界頻頻提及。據了解,桂臺雙方將進一步加強漁業交流合作,以實現互惠互利和共同繁榮。不僅兩地民間社團、企業籤署了多個合作備忘錄,自治區主席馬飈更是實地考察了臺灣花蓮的休閒漁業,明確了廣西發展休閒漁業的思路。
  • 桂臺舉辦茶產業發展交流會 攜手打造茉莉花茶產業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8月22日,廣西橫縣獲授「桂臺現代農業合作示範基地易佳穎 攝  中新網南寧8月22日電(黃豔梅 易佳穎)「每年進入臺灣市場的廣西橫縣茉莉花茶有一萬多噸,需求量十分旺盛。希望兩岸茶產業從業者發揮工匠精神,以純正茉莉花窨制的傳統,共同打造茉莉花茶的世界品牌。」臺灣區制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振芳22日說。
  • 全員出動,第二屆桂臺(梧州)茶產業創新發展論壇暨茶葉交易會盛大...
    第二屆)桂臺(梧州)茶產業創新發展論壇暨茶葉交易會在梧州市毅德城會展中心再續輝煌。活動主辦方將圍繞「緣聚西江畔 茶系兩岸情」主題,開展桂臺茶葉交易會(茶產品展銷活動)、桂臺茶產業科技創新與合作發展論壇、茶文化品鑑交流會、2019年中國(梧州)茶業電商論壇暨六堡茶投資營銷峰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電子商務專業委員會年會,以及梧州六堡茶民間鬥茶大賽等系列精彩活動,旨在積極推動桂臺兩地攜手發展壯大茶產業,促進桂臺現代農業合作與交流。
  • 「美麗廣西」·「美麗花蓮(高雄)」女性攝影作品展成功舉辦
    「美麗花蓮(高雄)」女性攝影作品展在臺灣花蓮縣和高雄市成功舉辦,兩岸姐妹通過攝影藝術交流的形式再添合作發展佳話。他說,桂臺各界婦女作為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力量,成為桂臺交流合作的一道亮麗風景,桂臺各界婦女通過各種形式的廣泛交流,進一步深化了解,加深信任,增進友誼。他說,包括廣大婦女和婦女組織在內的兩岸民間交流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他希望,桂臺婦女組織繼續發揚光榮傳統,加深了解,彼此借鑑,相互扶助,建立並鞏固靈活多樣的合作機制,在推進桂臺經濟文化及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 臺灣南部農業企業代表到廣西考察交流
    臺灣南部農業企業代表到廣西考察交流 2013年10月09日 10:5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0月9日南寧消息 日前,臺灣高雄農機企業代表與高雄大寮區農會代表一行6人到廣西南寧、崇左兩地,就桂臺農機合作,甘蔗、蔬菜種植等項目進行考察。
  • 廣西團採購花蓮農產品並啟運 今年總額逾千萬
    中新社花蓮4月24日電 (記者 路梅 林豔華)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飈率團訪問臺灣,24日在花蓮縣採購農茶品並當場啟運。今年內預計在花蓮縣採購農產品總額逾1000萬元人民幣。訪問花蓮的第二天,馬飈先後走訪了新光兆豐農場、瑞穗農場和富源茶莊,植樹、餵奶牛、品茶、採茶,每一項行程都與當地農業密切相關。
  • 「桂花」永飄香——臺灣花蓮朋友祝福廣西「三月三」
    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大聯歡,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中國臺灣網 發)據記者了解,廣西線上「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不斷吸引桂臺同胞參與各項線上活動,臺灣同胞紛紛以不同形式向廣西「壯族三月三」表達節日問候。
  • 臺灣文旦柚在南寧開賣 學生在柚子上製作文創圖案
    臺灣文旦柚在南寧開賣 學生在柚子上製作文創圖案 2019-09-09蔣雪林 攝   中新網南寧9月9日電(記者 蔣雪林)廣西企業採購臺灣花蓮縣文旦柚銷售儀式9日在南寧舉行。  廣西臺辦主任李東興在銷售儀式上表示,文旦柚歷史悠久。相傳,清朝孝子林旦,其母親病重想吃柚子,其跪於柚樹下祈福,柚樹此時突然掉下一顆柚子,林旦撿回讓母親服食後病得以治癒。
  • 桂臺交流漁業發展 定置漁業等受廣西業者關注(圖)
    廣西新聞網記者 覃雄攝    廣西新聞網花蓮2月23日訊(特派記者 覃雄)「桂(廣西)花(花蓮)飄香,兩岸情深」。2月22日,2014年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廣西代表團水產畜牧獸醫小組來到臺灣花蓮參觀考察,了解花蓮定置漁業情況和海洋深層水生產情況,參觀花蓮漁港漁業場館向日廣場,並與當地漁會、企業家代表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    當天上午,廣西代表團水產畜牧獸醫小組來到位於太平洋岸的佳豐漁場參觀考察。
  • 廣西與臺灣花蓮縣「雲端」籤約 深化旅遊資源合作
    「花蓮旅遊業獲得廣西非常多支持與協助。疫情的特殊時期,雙方的感情並沒有中斷,花蓮民眾期待趕快去到廣西,相信廣西的鄉親也期待來花蓮。通過視訊交流,我們希望雙方早日達成共同的希望。」臺灣地區花蓮籍民意代表鄭天財24日表示。
  • 郭聲琨住民宿騎腳踏車 體驗臺灣生活
    臺海網7月2日訊抵臺訪問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今天下午即將結束臺北訪問行程,趕往花蓮他此行特別安排與臺南縣果農以及彰化縣的花農交流,不僅在彰化民宿入住一晚,還將體驗公路花園自行車,感受原汁原味的臺灣生活。據中評社報導,郭聲琨今天行程滿檔,光是上午就安排4個行程,先與廣西臺北同鄉會共進早餐,隨即參訪光寶集團總部,前往臺灣大學主持廣西圖書展開幕式及贈書活動,並且參加工商企業界歡迎酒會,中午還要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會面。
  • 將民族文化注入時尚元素 桂臺高校攜手推動兩地文創產業發展
    當天,第二屆「華夏炫彩」桂臺民族文化設計與藝術教育交流系列活動成果展《盛·筵》暨活動開幕式在廣西南寧舉行。   據介紹,本次活動以藝術為載體,旨在促進桂臺民族文化、藝術設計與教育交流,通過雙方的相互合作,共同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永續兩岸同胞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