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釘子戶,這個稱呼我們都不陌生,這是現代一個常見的群體,這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高速發展的階段,許多工程的建設,也產生了很多拆遷戶,其中很多人不願意搬離,於是成為釘子戶。
釘子戶的產生原因很複雜,有的人是為了錢,有的人只是不想搬離,所以很多人對於釘子戶的感覺也十分複雜,有些釘子戶,好像只是合理維權,有些釘子戶卻是獅子大開口,而釘子戶最終的結局也一直讓人十分好奇,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戶十分特別的釘子戶。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戶釘子戶在湖南長沙,他們一家都在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這戶釘子戶的戶主,姓吳,因此被稱作老吳,他和他的妻子都是這所學校的退休幹部,這所房子也是原來學校分配的,他們在1988年就搬進了這棟房子,後來經過了擴建改造,這棟房子也成為一棟佔地面積575平米的房子。
後來老吳家的房子又被納入了徵地的範圍,原因是學校要拆遷,開發商給老吳家的條件是47萬平方米,但是老吳卻不滿意這個賠款,要求再補償一套房子,開發商最初是拒絕的,最終經過第二輪談判後同意了老吳的條件,但是沒想到老吳又反悔了。
他又認為賠償款少了,於是又將賠償款提高到了65萬元,幾次都要談攏的時候,老吳又坐地起價,價格從65萬元漲價到80萬,又到104萬,最後甚至要求200萬,四次談判就漲價了四次,校長來勸都沒有用,開發商對此也十分崩潰。
開發商多次和老吳談判,希望他能降低條件,畢竟他們提出的賠款已經遠遠超過了賠償的範圍,但是老吳一家卻十分堅決,最終開發商都已經打算放棄這棟房子,表示不拆了,但是沒想到最終結果卻十分出人意料,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後來學校發現,這所房子的歸屬權有問題,本以為這所房子已經是學校分發給老吳的,但是後來經過勘察才發現這所 房子不在學院的紅線範圍內,因此協商主體變成了資源局,所以老吳後來擴建後登記的房產證就出現了嚴重錯誤,房子被劃分為了國有土地,老吳家的土地也成為集體土地。
所以這棟房子的賠償方案也只能按照集體土地的方式賠償,老吳家能拿到的賠償金只有50多萬元,對此,老吳雖然不滿,但也沒有辦法。你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