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釘子戶,補貼88億也不願拆,專家進屋看後表示:是不能拆
引言:在這個新時代,社會經濟也是飛速發展,想要發展就需要大量的土地來建設,如果一個地方被規劃為建設用地之後,這裡的居民就要選擇拆遷。而且拆遷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件十分高興的事情。居住在城中村的人甚至可以一夜暴富,搖身一變就成了富豪,因為國家對他們的補償還是很豐厚的。
尤其是在沿海城市和一些超級一線城市,那些住在城中村的人幾乎全靠著拆遷發了家,然後成為一個「包租婆」「包租公」在家躺著就能賺錢,豈不是美滋滋?不過當然也有不願意拆遷的,因為中國人對故土有一種特別的執念,尤其是居住在大宅子裡的人,他們的祖先世世代代就在這裡居住了,這份感情實在難以割捨,所以他們就不願意拆遷,他們常常也被我們稱為「釘子戶」。
你們見過中國最牛的釘子戶嗎?開發商補貼88億都不願意拆遷,這是怎麼回事呢?河南大多以平原為主,非常適合選擇居住,沒有太多的丘陵與山地,有利於中央集權的統治,達官顯貴的府邸也是圍繞著皇城而建。古代工匠手藝精湛,做工精細,非常結實,這才使很多古宅得以保存到今天,讓人們見證古代歷史的輝煌,但是由於時代的進步,在發展過程中,難免很多古宅需要拆除,這就引發了很多戶主與開發商的矛盾。
河南,一直是封建時期皇帝的首選建立政權的地方,歷史上很多有名的皇帝,如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就在此建都,後來又有很多皇帝也先後在此建都。直到今天,這裡也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古代建築,在河南鄭州的石馬村,這裡有一所古宅,十分雄偉壯觀,而且上面還有一塊匾,就和我們在古裝劇中看到的名門望族的府邸是一樣的。這戶人家的主人不願意拆,開發商只好請來專家鑑定,專家鑑定之後表示:的確不能拆。
為何開發商給了這戶人家88億都不願意拆呢?原來這戶人家的祖上當過封建王朝的丞相,而這戶宅子在清朝時就已經建造了,距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大門上的那塊匾也是光宗耀祖的證明。這所宅子不僅是因為主人長期居住在這裡對它有難以割捨的情感,這所宅子更是文物,為了保護文物的不受損,也不能拆,後來開發商也不再執意要拆掉這座老房子了。
結語:再後來,房主將這棟房子捐給了國家,為了更好地將這所宅子保護起來,政府就將這棟房子改造成為了「鄭州天祥博物館」,免費向人們開放,以供人們參觀,回顧那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輝煌。對於這所被稱為中國最牛的「釘子戶」,你們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