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服務失能老人 減輕家庭負擔

2021-01-17 騰訊網

□河南日報記者 龔硯慶 實習生 錢程 童昀

老齡化時代高速而來,如何應對?2020年9月10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印發了《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確定開封等14個城市為全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

作為我省唯一的國家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2021年1月1日,《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行辦法》正式實行,試點工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啥

所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指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探索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作出的一項重要部署。

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高速增長期,預計2050年全國老年人口佔比達30%。開封形勢更加嚴峻,據統計,2019年年底全市60歲以上退休職工17萬人,佔全市職工參保人數的25%。

「老齡化帶來了大量的失能人群,他們大多衰老與疾病並存,生活不能自理,造成沉重家庭負擔,這一群體的社會化護理已成為重大的社會民生問題。」1月14日,開封市副市長王玲介紹,按照全國相關數據測算,目前開封市重度失能率為0.6%。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能幹啥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實施,能有效減輕失能人員家庭長期護理生活壓力及經濟負擔,增加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行辦法》規定,在試點階段,參保範圍先從開封市參加職工醫保的人員起步,保障對象為連續足額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滿2年以上,並且參加長期護理保險、連續足額繳費的參保人員,經醫療機構、康復機構規範診療且失能狀態持續滿6個月以上,經申請評估認定為重度失能人員的,可按規定享受此項待遇。

據開封市政協副主席、市衛健委主任劉述榮介紹,現階段落實的是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等,主要分為基本生活照料類服務項目32項,包括洗、剪、擦、餵藥等;醫療護理類服務項目10項,包括吸痰、注射、灌腸、皮下注射、靜脈採血、血糖檢測、壓瘡傷口換藥等;服務設施項目1項即護理床位。

「項目中符合規定的費用,由長護基金按規定比例和支付限額給予報銷。」劉述榮說。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怎麼做

按照《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行辦法》要求,長期護理保險基金通過單位繳納、醫保統籌基金劃撥、個人繳納、財政補助等途徑籌集,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120元,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同步徵收和扣繳。

「經認定的特殊困難退休職工,市、縣(區)財政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標準對其個人繳費部分進行補助。」開封市財政局局長孫國才表示,財政部門將全力做好服務保障。

符合條件的人員可享受機構護理、居家上門護理、居家自主護理三種護理服務形式,服務形式可轉換。

機構護理是指參保人員在醫療、養老機構的護理型床位,享受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的服務形式,基金支付比例為65%,支付限額為每人每月1900元;居家上門護理是指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和護理服務機構,為居家的參保人員通過上門護理等形式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的服務形式,基金支付比例為75%,支付限額為每人每月1500元;居家自主護理是指參保人員的親屬接受培訓合格後為參保人提供護理的服務形式,基金支付限額為每人每月900元。

據了解,目前開封市採用政府公開招標購買服務的形式,已確定了5家商業保險公司負責長期護理保險的經辦服務工作。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在開封試行才剛剛開始,具體效果如何,本報將持續關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桐廬試點長期護理保險一年多 為失能臥床老人家庭解憂
    記者一位鄰居沈先生的父親高齡且失能,長年臥病在床需要家人照顧,「我們的社區並沒有這樣的機構,就算有,我們也是負擔不起的。」他這樣說。長期護理險為長期失能老人提供保障老人生病,尤其是身患重疾,需長期護理的話,有時間陪護是一方面,還需要有較強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1994年,德國頒布了《護理保險法》,開「長期照護險」這一保險制度的先河。
  • 張瑾: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成效、問題和建議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為了滿足失能人口養老照護的巨大需求,化解未來長期護理負擔過重引發的社會性風險,部分地方自發啟動試點。2016年6月27日,人社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確定承德等15個試點城市和山東、吉林2個重點聯繫省份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2019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擴大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擴大試點 "第六險"如何更好提升老年生活質量?
    近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發布《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擴大長期護理險試點範圍。被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險,到底有什麼作用?今後我們養老能靠它嗎?
  • 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 他為義烏失能人員家庭撐起一片天
    當記者趕到義烏市怡樂新村養老院時,中等身材,穿著樸素的吳高餘正在病房裡躬著身子詢問失能人員的護理情況:「沒事我就會過來轉轉,看看他們被照料得怎麼樣。」  為了給長期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2018年9月,義烏試行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制度,並將該險種以社會保險第六險種方式列入了2018年政府十大民生實事項目。
  • 長期護理保險,居家老人護理服務費最高可享受90%報銷
    「長護險」就是「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指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對經評估達到一定護理需求等級的長期失能人員,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發《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的原則性要求,明確15個省級及地市級市為試點單位,標誌著國家層面推進全民護理保險制度建設與發展的啟動。廣東省廣州市在第一批試點之中。
  • 保險業協會:失能老人護理缺口較大 商業保險作用亟待提高
    ,應加強基本保險或商業保險的作用,通過合理的風險分散機制來減輕個人負擔,滿足老年人對專業護理服務的潛在需求。《報告》以23個已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城市為調查框架,居住於當地主城區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30-59歲成年人兩個人群為調查對象,系統分析了老年人生活活動能力、失能老人「護理服務群像」、成年人對失能風險的認知偏差及護理規劃意願等問題。
  • 中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福利要素評析及優化策略
    結果發現,失能認定評估工具較為簡單、服務供給的精準度較低、非正式照護缺乏政策支持以及對醫療保險基金的過度依賴,是目前中國試點城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基於此,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完善失能認定評估工具,為福利對象提供自主表達需求與自主選擇福利供給內容的途徑,構建正式照護與非正式照護相結合的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建立多層次的長期護理保險體系。
  • 寧波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可選兩種待遇保障方式
    &nbsp&nbsp&nbsp&nbsp長期失能人員的福利來了。&nbsp&nbsp&nbsp&nbsp《寧波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方案》近日發布,今年12月28日起實行。
  • ...邢臺市市長董曉宇:建議增加「健康中國」和國家長期護理險試點...
    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不僅是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也是實現共享發展改革成果的重大民生工程。2016年8月,邢臺市巨鹿縣作為河北省唯一試點縣,率先啟動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工作,明確籌資標準、保障範圍和保障水平,形成了一整套制度體系。
  • 「長期護理保險」助推解決失能人員照護難題
    為幫助長期失能人員及其家庭解決經濟、精神雙重負擔並提供保障,2019年,我市結合實際制定了《烏海市長期護理保險試行辦法》,今年正式實施這項惠民措施——為長期失能人員免費辦理長期護理保險。  據了解,長期護理保險是指為生活無法自理而需長期照護的失能人員提供護理服務費用補償的健康保險。
  • 石景山全區啟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加劇, 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成為越來越迫切的社會需求。 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財政局日前印發了《北京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擴大試點方案》,其中明確,在石景山區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為重度失能人員提供護理服務。
  • 長期護理險有什麼用怎麼買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失能人員超4000萬。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正在面臨巨大的養老負擔。  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被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險究竟是什麼險?今後我們養老能靠它嗎?
  • 王茜:美國長期護理保險對我國的借鑑意義
    「四二二」式家庭結構,處於夾心層的年輕夫婦不僅要供養老人和子女,還要面臨日益緊迫的生活和工作的壓力, 老年人常常得不到很好的護理照料,尤其是失能老人這一特殊群體;同時,空巢老人、丁克家庭和單親家庭的數量也在不斷攀升,單純依靠由政府舉辦的基本醫療體系已經不能保障這些老人更高層次的護理需求。
  • ...護商業保險 已惠及近兩萬高齡失能老人「長」者有護 「高」枕無憂
    原標題:廣州先行先試長期護理保險和高齡照護商業保險 已惠及近兩萬高齡失能老人「長」者有護 「高」枕無憂   2019年中國長期護理
  • 本市啟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這三個區的老人享受居家照護、養老機構...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日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作為全國首批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的15個城市之一,上海已於今年1月起,在徐匯、普陀、金山三個區先行開展了試點工作,符合條件的老人將可享受到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目前已有逾500名老人提出申請。
  • 溫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來了!
    好消息,千呼萬喚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來了。6月28日,小布從市醫療保障局獲悉,7月1日起,按照試點先行、分步實施的原則,溫州市區(含洞頭區)先行先試長護險制度,在不額外增加用人單位繳費負擔基礎上,從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和職工個人帳戶中劃撥資金建立長護險基金,保障重度失能人員的護理需求。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東青島:醫養結合 推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供圖)現實中,很多家庭有這樣的感受,家裡一旦出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人手立刻變得緊缺、經濟壓力增大、工作受到影響,甚至家庭氣氛都變得緊張起來。由於長期護理保障不足,不少老年人在需要護理時選擇長期住院,導致了醫療資源的浪費,也加重了家庭負擔。
  • 護理重度失能親人也能領「工資」
    88歲的父親是一位退休工人,20多年前因腦溢血長期臥床。王先生便成了一名「全職保姆」,餵食、擦身、叩背、按摩等成了每日必修課,王先生再也無法外出工作。   2019年12月,正定縣試點推行長護險這一社會保險制度,讓像王先生父親一樣的重度失能人員享受到了社會保險帶來的溫暖,這樣一來王先生的家庭負擔減少了不少。
  • 繼「五險一金」之後的「第六險」 我市試點增加長期護理保險
    ,實行按日定額支付,按照每人每天70元標準,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70%;接受定點護理機構規範的居家護理服務的,實行按月定額支付,按照每人每月2100元標準,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75%繼「五險一金」之後,天津將試點增加「第六險」長期護理保險,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印發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 臺盟中央呼籲:完善我國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體系
    本報訊目前,我國大部分家庭處於「421」的結構下,兩名成年人要照顧四位老人一個孩子。如果有一位老人出現失能半失能,將給整個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生活壓力,「因失能致貧」的「照護貧困」成為新貧困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