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4歲老人直言:誰照顧我就給誰錢,和兒女不談感情只談「錢」

2021-01-08 一月愛八月

導語: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獨,老人們獨自在家,就盼著過年過節,兒女們能回家看看,和兒女們聊聊天。

人老了,最喜歡熱鬧,知道兒女要回家了,提前很多天,就開始準備吃的喝的,只因為兒女們回來,老人高興。

人老了,最難的就是身體動不了,身體不舒服時,身邊連個照顧自己的人都沒有,兒女整日忙,連看望自己的時間都少之又少。

這就是老人的孤獨和無奈。

如果您老了,您希望子女陪在身邊嗎?如果您老了,有充足退休金,希望子女陪在身邊,就用有償回饋的方式,讓子女貼心照顧自己吧!

01.84歲老人,誰照顧給誰錢

王大爺今年84歲了,他老伴也80歲了,兩個人都是教師退休,兩個人加起來退休工資,一個月有一萬多塊。

王大爺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兒子和女兒都有自己的家庭,所以一直以來都是王大爺和老伴單獨住。王大爺說這些年單獨住除了孤單點,其他都蠻好的。

可是最近幾年,隨著王大爺和老伴年紀越來越大了,經常容易生病,前不久王大爺還因為頭暈摔了一跤。老伴把他送到醫院,老伴年紀大了,照顧王大爺力不從心呀!

於是,王大爺就打電話讓兒子和女兒來照顧,可是兒子和女兒來醫院看望一會兒,就著急的要走。兒子說要接孫子,女兒說要忙著給孩子們做飯,看到兒子和女兒這樣做,王大爺和老伴心寒呀!

後來王大爺出院了,王大爺和老伴年紀大了,兩個人買菜做飯都有些困難。王大爺就和老伴商量,要不請個保姆照顧吧!他老伴說請保姆不放心,讓陌生人照顧不習慣,還不如把錢留給兒女。

最後王大爺和老伴商量的結果,是讓自己的兒女照顧,誰來照顧,就給誰錢,兒女照顧自己有償回饋。王大爺兒子和女兒住的地方,離他們很近,所以要照顧他們也非常方便。

王大爺向兒子女兒提出這個要求後,剛開始女兒來照顧,王大爺給女兒錢,女兒會不好意思收,她覺得照顧父母是應該的。但是時間久了,兒子和女兒都爭著來照顧父母,本來冷冷清清的家,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王大爺和老伴退休工資高,加上存的幾十萬退休金,完全可以支付兒女照顧自己的費用。

王大爺說:財產都是留給兒女的,與其死後留給他們,還不如現在花在我和老伴身上,而且錢都是給兒女,不會虧,有償式回饋,兒女也願意來照顧。幸好有錢養老,有錢和沒錢區別太大了。

小區鄰居看到王大爺的兒女天天來照顧他們倆,都說他們福氣好,都誇王大爺的兒女孝順呀!但是當大家都知道王大爺兒女是有償回饋照顧後,有的人誇王大爺這樣的做法好,有的人認為父母與兒女之間不該談錢,認為這樣做不好。

02.有償回饋也是一種孝順

王大爺需要兒女照顧,直接「明碼標價」,誰照顧就給誰錢,這也是子女孝順父母的新型方式。如果父母有充足地養老金和退休金,不妨試一試這個方法。

下面來說一說有償回饋孝順的優缺點。

優點: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獨,特別是當自己自理能力差,需要別人照顧,這個時候最孤獨和無奈。就像王大爺和老伴一樣,年紀大了,有錢請保姆,可是還是不放心呀!所以他們直接把錢給兒女,誰來照顧就給誰錢。

兒女可能不願意來照顧父母,你推我,我推你,但是如果父母給錢那就不一樣了,兒女都會爭著來照顧。

網絡上流行這樣地一句話,「談錢傷感情,所以不談感情,只談錢」,對待兒女也是一樣,看似沒道理,其實是大道理。不管子女是否孝順,看在錢的份上,都會爭著照顧父母,父母可以享受天倫之樂。

所以呀!老人有錢,子女又不願意照顧,可以選擇直接給子女「談錢」。

缺點:

一件事情有優點,就會有缺點,有償回饋養老也是一樣。王大爺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兒子和女兒住的地方不遠,要照顧他們倆也方便。但是如果是獨生子女家庭且住的地方離父母遠,這種情況,子女會不會想反正錢都是我的,我就不照顧。那麼如果是這樣,父母就只能請保姆照顧了。

老人有錢有退休金,養老問題都不大,怕就怕在沒有退休金和養老金的老人,子女又不怎麼孝順。這樣的子女,看到別人家養老都是有償回饋,而自己卻是「無條件」照顧父母,就會覺得自己虧了,所以更加不願意照顧自己的父母了。

所以有償回饋家庭養老,只適合有退休金和養老金的老人。

03.有錢沒錢區別太大了

王大爺一語道破,幸好老了有錢呀!要是沒錢,養老才叫難。

老人有錢,子女不照顧,請保姆或者去養老院都行,可是要是老人沒錢呢?這才是最難得地方。

所以啊!總結起來就是年輕時一定要多存錢,等自己老了,養老才有保障。

年輕時,好好工作,累點,苦點,一定要多掙錢,老了才有保障;

中年時,只要能掙錢,就多掙錢,老了才有保障。

父母在時,不管父母是否有錢,子女都應該孝敬,因為百善孝為先。我們孝順父母,等我們老了,子女才會孝順我們,孝敬代代相傳。

父母養我們長大不容易,希望子女們多體貼父母的不容易,力所能及照顧和陪伴他們。

寫在最後:

王大爺和老伴有退休金和養老金,用「錢」換來子女的孝敬,這個方法是可取的,讓子女照顧自己,父母放心,子女拿錢也開心。

今日話題:

你支持這種有償回饋的養老方式嗎?

相關焦點

  • 一位58歲「北漂」保姆的傾訴:「我做保姆,只談工作不談感情」
    只是這做了八年保姆,其中的心酸也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第一任僱主是一位70歲的退休幹部老李,他老伴去世了,兒女們又不在身邊。我每天負責他的一日三餐,還要注意他的身體情況。開始相處時,他總是以領導和僱主的口吻命令我,還總是挑剔我的工作,甚至還去家政公司投訴過我。
  • 人到晚年,錢和兒女誰更靠得住?3個老人的親身經歷很現實
    社會中存在著一個問題,很多老人晚年的生活是無助的,養老問題的存在也讓自己感覺到壓力很大,試想一下人老了身邊沒有人照顧,那是多麼可憐的無助的。常見的養老方式有兩種,那麼人到晚年,錢和兒女誰更靠得住?每個老人都經歷過年輕的時候,很多時候性格決定了他們晚年的生活狀態,晚年也無非就是兩種生活方式,要麼和兒女在一起,朝夕相處也好有個照應,這種方式難免會有很多摩擦,老人們不要糾結。在一種就是自己有積蓄,可以花自己的錢養老,這樣自己也過得舒心,不用看著別人的臉色,也算是得個清淨自在。
  • 一個30歲女人的血淚教訓:「談戀愛,千萬別怕和男人談錢」
    「我曾也和你一樣,覺得乾淨的朋友圈空間很酷,曾覺得談錢很俗,但這世界上80%的爭執與哀傷都和物質安全感有關,尤其是在感情上。」不得不說,確實如此。一段感情,沒有經歷過金錢的考驗,永遠現不出它的原型。永遠不要嫌和喜歡的人談錢很俗,因為如果這件很俗的事情都能傷害到你們之間的感情,那你們的感情也太脆弱了吧。01、曉蓮已經30歲了,卻還沒有談過一場正經八百的戀愛。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最近一直在找媒婆幫她張羅相親。
  • 「老人的錢,不就是給兒女花的嗎?」他的話,把家裡老人氣哭了
    當然是要面臨兒女不孝的境遇。許多父母年輕的時候養育孩子長大,好不容易等到他們自己成家立業了,原本想著能夠安享晚年了,然而現實則是冷酷而又無情的。費盡大半輩子為兒女拼死拼活,但是等老了需要子女的時候,他們卻躲得遠遠的,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了失望和絕望的無奈。許多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很多現實的寫照。
  • 職場乾貨:面試時不好意思開口談薪酬?這樣談錢不傷感情!
    很多求職者在面試時,只要HR不談薪酬,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主動開口談工資,畢竟怕談錢傷感情。事實上,職場面試談薪酬再正常不過了,不管是用人單位還是應聘者,總有一方要開口先提出薪酬問題。錢該談還是要談的,但是什麼時候談,怎麼談還是有一些小技巧,需要充分拿捏,才能做到談錢不傷感情。
  • 結婚談彩禮,談的不是錢,是三觀
    表哥家底其實不錯,二十歲家裡就給他早早準備了婚房,近年來房子一直升值,表哥也算有些「身價」的單身漢了。唯一底氣不足的是表哥學歷比那姑娘低,擔心姑娘會因為自身條件比較好,提的要求也比較高。誰知道,姑娘竟然通情達理地說:「房子不用寫我的名字,彩禮我也不要。
  • 嫁得好的女人都有一個共同特質:結婚前,會好好談錢
    生活終究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再好的感情也抵抗不了生活的消耗,前一陣子某音很流行的一句話「嫁給愛情,熬不住生活;嫁給生活,會培養感情。」一切的事情都要在談婚論嫁的時候就把「金錢」這種東西好好地談清楚。 不論是彩禮嫁妝,還是宴席和紅包,包括日後的大小開銷的細節問題能一次性落實說清就不要輕易地放過這個機會。
  • 談錢試試?婚外情的愛值多少錢
    有的人偏不信,非覺得兩個人的感情,情比金堅比海深,然而最終總會被現實狠狠地打臉。婚外情是不需要負什麼責任的之所以說婚外情裡沒有真愛,婚外情不用負太多的責任,因為婚外的這層關係提供了個保護罩,不需要養家,也沒什麼義務和權利,更不受法律保護。
  • 男人深愛你的標誌:「談錢」
    沒有任何感情,沒有當回事兒過,無論對方發生什麼,都覺得與自己無關,都不會心疼,不會幫忙,不會安慰。走到一起,不是因為想談一場戀愛,而是因為一個人太孤獨。這種情況,沒有長久的打算,不願意多付出,更不願意犧牲自己。
  • 70歲大爺開超跑,墨鏡一戴誰都不愛,女孩:錢不重要,我喜歡成熟
    70歲大爺開百萬豪車,墨鏡一戴比誰都帥,網友:這老頭豔福不淺?在多數人的印象當中超跑和年輕活力應當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而那些年邁的老人即便是有錢也會選擇一些比較安穩的豪車。然而最近有人在街道上卻偶遇了這樣一幕,有一位70歲的大爺開著一輛昂貴的超跑在道路上,霎時間成為了網友們眼中的焦點。隨著超跑聲浪的轟鳴一輛藍黑色調的超跑映入了我們的眼帘,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它的車主居然是一位頭髮花白,臉上充滿了溝壑的老大爺,看樣子怎麼也要70了。而這輛藍魔跑車的價值也要在百萬以上,在一個平凡的院子裡這一幕顯得特別扎眼。
  • 檢驗感情的最好方式:談錢
    文 | 卡娃·心閱閱 來源 | 卡娃微卡(ID:kawa01) 年輕時,覺得談錢很俗,生活是詩和遠方,有情能飲水飽,情和愛才是生命的主題。
  • 《精英律師》藍紅人設崩塌,跟有錢人談感情,有情人談錢
    要知道藍紅和羅檳是大學同學,羅檳是個很驕傲的人,羅紅也是個很要強的人,房子是羅檳父母出資買的,但藍紅母親要求寫上女兒名字,羅檳的姐姐羅琦認為這是婚前財產,所以不應該寫藍紅的名字,藍紅母親為了女兒執意要求寫藍紅名字,兩家人因此鬧掰了。
  • 老人在養老院和兒女家養老,哪種方式好?這4位老人說了大實話
    這4位老人說了大實話一.60歲的金大爺,我覺得在兒女家養老好金大爺今年已經60歲了,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有三個兒女,兒女們也已經成家立業,他現在和老伴住在自己的老房子裡面,金大爺直言自了以後,肯定是會和兒女們住在一起養老。
  • 中紀委副書記劉金國「關照」家人:我誰都不管
    這位59歲的新任中紀委副書記履歷紮實,他的清廉做派和接地氣的行事風格也頗受關注。  記者探訪其在河北昌黎縣小港村的老家,發現其母仍在舊屋居住,兄弟姐妹仍以務農為生,他明確表示不會暗地裡「關照」家人,並告知:「你們都別怨我,我誰都不管。」對同村村民,他也仍舊保持「不近人情」的執著,有村民直言「金國耿直得邪乎!」
  • 《精英律師》藍紅和有情人談錢,和有錢人談感情,聰明反被聰明誤
    電視劇《精英律師》正在熱播,觀眾老爺們被藍紅的百億家產案深深吸引,律所美女實習生結婚前突然和英俊男友分手,閃婚嫁給大15歲的百億富豪。這些關鍵詞立馬能腦補出拜金女尖酸刻薄的模樣,雖然缺少一些細節但是藍紅的確是這樣做的。藍紅和羅檳相識於校園,結婚前夕因婚房加名字鬧掰,兩個驕傲的人互不相讓。
  • 相親桌上,笨女人談錢,聰明的女人問三點
    下到20出頭的姑娘小夥,上至50多歲的大爺大媽,都或多或少上過相親桌。曾經的相親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長輩滿意,男女之間的事也就定了,上了相親桌也就真的吃個飯,見個面而已;而今時代進步,講究自由戀愛,這看不看得順眼,講什麼條件就全憑自己做主。相親桌上,有的是上不了臺面的講究,有的是約定俗成的要求。
  • 「上了30歲,請你遠離無效社交」:不談錢,還怎麼講關係?
    每次和過去的朋友聚會,我們總是心有靈犀似的不談錢,只講關係。 我原以為,真正的朋友就應該這樣「純粹」;不被金錢物質所蒙蔽,在不開心的時候能找出來聊聊心事,緩解心中的憂愁。 但這種與朋友相處的模式,卻漸漸讓我感到有所質疑。不談錢,還怎麼講關係?
  • 最慘港姐:41歲懷胎七月,叫賣「青春不老藥」,避談孩子父親是誰
    再到41歲才「奉子成婚」,懷孕大肚後照樣拼命工作,接廣告錄歌上節目一個不落,成為現實版「拼命三娘」。 前不久,41歲的楊思琦懷胎7個月、踩著恨天高、帶著「生父不明」的大女兒再次出來「吸金」。港媒拍到,楊思琦在香港海港城LV旁邊出席活動,不過代言的不是什麼高端奢飾品,而是LV旁邊一家叫基因港的「青春不老藥」。
  • 寫給五十歲以後的你:餘生請好好的為自己攢點錢,那是晚年的尊嚴
    五十歲的人生是個分水嶺,大多數人這個時期,孩子都大了,自己的事業也穩固了,有的女人也都退休了。  該花的大錢也都花了,剩下的日子就是好好攢錢給自己養老用。我們這代獨生子女的父母,是第一代自動走進養老院的人,養老靠誰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  人到晚年,錢是老人生活的一份底氣和尊嚴,更是老人對抗生活的鎧甲。
  • 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個養老更靠譜?3個老人現身說法,很現實
    以下,是三位79歲老人的親身經歷,作者走訪農村的時候,親耳聽他們訴說,也親筆記錄了下來。如今,我結合自己成長環境的經歷,寫就了這篇文章。文中的稱呼皆是化名,並且故事已授權分享,希望能給到大家一些反思和啟發。79歲葛大爺:「人老了,千萬別把所有錢都花在兒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