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懦弱,家長盲目推他前行,只會讓孩子更加膽小怕事!

2020-12-17 莓果媽媽

妞妞上幼兒園了,老師教小朋友唱歌,並且讓每人都表演一段,妞妞卻不敢當眾唱歌。毛毛和媽媽出去逛街,遇到媽媽的同事,媽媽讓毛毛叫人,毛毛卻是躲在了媽媽身後默不作聲。哲哲雖然是個男孩子,上學後,被同學欺負了,忍氣吞聲不敢告訴老師。青青見到飛蟲是尖叫不已,甚至去動物園也是緊緊拉住媽媽的手,對那些毛茸茸的動物是既喜愛,又害怕。

許多家長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中也流露出一絲絲的擔憂,孩子從小就膽小怕事,長大了能有所改善?若依舊沒有改變,該怎麼辦?是不是需要趁孩子還小,早早地糾正孩子膽小的習慣呢?家長心裡非常明白,若孩子一貫膽小,是會影響了其今後的生活、社交和工作的。

每位位家長不希望自孩子遇到事情是勇往直前而不是後退萎縮呢?但與以上情況類似的場景相信多數家長都遇到過,是什麼樣的原因致使自己的孩子遇事膽小懦弱、停滯不前呢?其實,家長們在遇到孩子再次退縮時,不妨關注一下自己的行為,以下列舉了幾種家長的普遍行為,對照一下您是否中招了呢?

一、當孩子膽小退縮時,家長普遍的行為是什麼?

1、讓孩子呆在家裡,阻隔其社交。

孩子從小見過的世面少,對一些新事物或者陌生人難免心生膽怯之心,此時,家長不是鼓勵孩子出去和小朋友們交往,或者是帶著孩子開拓眼界,而是在業餘時間將孩子關在家裡,阻斷了孩子進一步社交的渠道。

2、家長盲目推孩子前行。

孩子因為某些原因對某事產生了懼怕心理,本來就心有顧慮,而家長卻從成人角度出發,認為不就是一隻毛毛蟲嗎?不就是陌生人嗎?又不吃人,沒有啥可怕的?於是,家長有意無意地從言語或者行動上向前推孩子,不想孩子反而更往後躲了。

3、家長對孩子不聞不問。

孩子對於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肯定不如見多識廣的家長,若孩子遇到自己害怕的事,心中自然而然會缺乏安全感,此時,孩子希望得到家長的關愛和肯定,但家長可能會因為某些事情將孩子推到一邊,不聞不問,讓孩子感到無奈和無助。

4、家長數落孩子膽小。

某些家長會從成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覺得孩子遇到一些擔心害怕之事有虛張聲勢的表現,目的是獲得家長的關注,故而家長不但不去安慰孩子,還嘮叨、數落孩子太過膽小,並且可能例舉自己曾經如何如何膽大來刺激孩子,結果是孩子心靈傷害愈來愈大了。

孩子並不是天生就膽小的,一定是其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某些事情刺激了他,才影響了其性格的形成,而當孩子有膽小懦弱的表現時,家長要留個心眼,切不可盲目推他前行,那樣只會使孩子更加膽小怕事。

二、孩子膽小懦弱,家長不可盲目推他前行。

1、孩子遇到害怕之事,家長不可繼續強迫。

當孩子遇到害怕之事時,家長免不了有想趁機鍛鍊孩子的心情,也許就會急於求成地而推動孩子直接面對本來是孩子懼怕的事情。若是復盤一下當時所處的環境,可能孩子的心理防線已經面臨崩潰,而家長卻繼續推波助瀾,只能使孩子更加不願意前行,大哭大鬧是小事,還可能在孩子內心留下陰影。

2、孩子過度反感之事,家長不可助推。

孩子對某些事情產生懼怕心理,或許是因為其對這些事情反感。比如,有些孩子就有「密集恐懼症」的表現,見到密密麻麻的東西,自然而然產生一種避而遠之的行動,是孩子明顯的反感動作。家長見了,要合理地理解孩子的行為,不但簡單地說「沒事」而推孩子前往繼續觀看,孩子若是看過後留下深刻印象,沒準兒晚上還會做噩夢。

3、孩子不喜歡的陌生人,家長不可逼迫交往。

相對於孩子不喜歡的事情,有些陌生人或者在陌生環境中見到的人,孩子也是會有懼怕心理的,此時,孩子可能就不願意結識他,也不願意和其交朋友。而多數家長可能會說,不就是認識個人嗎?有啥可害怕的呢?從而在言語上「鼓勵」孩子前行,孩子往往會產生牴觸心理,下次見到陌生人更膽小了。

每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家長們切不可以自己的經驗或者經歷來代替孩子判斷,所以,當孩子表現出對某些事物有害怕之情時,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並且要積極地尋求解決的方法,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克服膽小心理,鍛鍊孩子的膽量。

三、當孩子膽小時,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1、行事前安全措施做到位。

孩子膽小怕事,有些時候是對環境比較陌生,有時候是對將要做的事或遊戲的安全性擔心。此時,家長就要事先對安全措施檢查下,確保不會出現意外情況。家長還可以在旁邊實施保護,讓孩子意識到,玩遊戲時孩子不孤單,還有家長和孩子在一起。家長不妨試著讓孩子大膽一些,逐漸增加這樣的鍛鍊機會。

2、創造開放的社交條件。

孩子若是對陌生人心生膽小之情,家長可以有意識地提供一些環境讓孩子逐漸適應。比如,組織幾個家庭,孩子年紀大小差不多,大家一起外出郊遊,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從而營造出開放的社交環境,讓孩子逐漸學會如何與陌生人接觸、交流,進而對社會上的不同人群形成自己的判斷,對外界社會了解得多了,也是會提升孩子膽量的。

3、切記以暴制暴,侮辱孩子。

有些家長的脾氣不好,當孩子在外面受欺負或者是出現膽小退縮之事時,家長自己先沉不住氣,不是讓孩子以暴制暴,就是當眾侮辱孩子,這樣反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膽量也會變得越來越小。家長此刻要懂得安慰孩子,鼓勵孩子,並且逐漸培養孩子某些興趣,鍛鍊孩子的勇氣和膽量。

有句話叫「物極必反」。在對待孩子膽小退縮這件事情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有時候,家長不必去強迫孩子做某事,孩子到一定年齡段,他自己就可以做到了,若是家長強迫孩子進行,倒可能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孩子會愈加膽小。家長只有意識到事情的兩面性,採取合理措施,孩子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順利。

今日話題互動:不知您的孩子會表現出膽小的行為嗎?您是怎麼對待的呢?歡迎留下您的想法和建議,一起參與話題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懦弱,與4個因素有關,家長需要幫他改正性格
    不知道是不是與現在的教育方式有關,如果父母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現在的男孩越來越膽小懦弱,甚至有些女孩都敢做的事情,他們卻不敢。甚至有些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也不敢進行反抗,為什麼現在這種性格的孩子越來越多呢?相信,身為父母的你們,看到自己的孩子是膽小懦弱的性格,也會非常著急吧?
  • 經常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的父母,孩子會變得膽小懦弱受人欺凌!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父母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都很重視,為了他們好會給他們灌輸一些思想,可如果給孩子經常灌輸一些不對的思想,就會讓他受到影響,甚至會讓他變得很膽小懦弱,常常受人欺負。經常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的父母,孩子會變得膽小懦弱受人欺凌!在教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聽話,懂得寬容和忍讓。
  • 孩子膽小懦弱,不一定全是性格導致,可能是「自然缺失症」作祟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的性格如何是父母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如果孩子性格是大膽自信,父母自然是開心的,可如果孩子的性格是膽小懦弱的,那麼家長們將會非常的頭疼,因為想要讓一個懦弱膽小的孩子變得自信和大膽,是需要耗費非常大的精力。
  • 孩子膽小懦弱,是這三個因素造成的,家長要幫孩子改正
    只要認真觀察,不難發現,現在的社會中,男孩子的脾氣性格變得越來越缺少陽剛氣,顯得有些膽小懦弱。一些女孩子的膽子反而更大一些,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呢?孩子膽小懦弱是怎麼形成的呢?家長們一定要找準原因,幫孩子改正這樣的性格。
  • 「看到孩子膽小懦弱被人欺負,我恨自己生了他」
    每個做父母的最心痛的,最不願看到的,便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被欺負,卻膽小懦弱到任由別人去欺負,不敢還手,甚至連跑都不敢跑。記得《婆婆和媽媽》裡,秦昊因為聽到自己的女兒在學校被欺負,便心疼到落淚,甚至想要坐飛機回去找對方家長。
  • 孩子膽小懦弱,家長先別著急,4個小辦法幫孩子解決膽小問題!
    導語:我有個表姐,她的孩子已經五歲了。可能是因為我很少去她家,孩子見我也很少,每次見我,表姐讓他和我問個好,他都是扭捏著,很小聲地說話。我主動和他聊天,他也很小聲,家裡人只說他這是膽子小。仔細觀察了,他在熟悉的人前,處事自然,而在陌生人前,只會躲在父母身後。表姐可能恨鐵不成鋼,久了,就當著親戚的面,大聲責備孩子,他直接哭出來了,但表姐還在訓斥,大家出聲勸說,其實這是正常的,待孩子大了,就不會這樣膽小了。
  • 孩子膽小懦弱,被欺負也不敢吭聲,做父母的很著急,如何解決?
    他很負責,將人送到了醫院,交了500塊錢。當從醫生那裡得知治療費要5-6萬元的時候,少年跳樓自殺,當場身亡了。5-6萬錢,就讓一個孩子失去了生命。也許對一個高中生來說,幾萬塊就是天文數字,他根本不敢和父母說。他並不知道,父母會願意付出一切換他活過來。這種瞞著父母,不敢和父母傾訴的情況,屢屢皆是。孩子內心膽小懦弱,遇到困難就感覺電閃雷鳴天要塌下來,處理困難的方式往往容易走極端。
  • 孩子膽小、懦弱、不愛說話?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上學後老師會忽略孩子的存在學校裡老師一班只會關注兩種孩子,學習出類拔萃的和調皮搗蛋勇敢表現自己的。而膽子小不願意表現的孩子,老師的注意力不會放在他的身上,從而慢慢的忽視掉,孩子本就膽小老師再忽視的話,那孩子的成績和性格都會受到很大改變。2.
  • 孩子越打越犟?專家:教育孩子只打罵沒用,家長要會打「心態」
    1,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父母對於孩子來說幾乎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而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就決定了孩子的安全感的程度,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有打罵的行為,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失去了父母的關愛和認可,或造成孩子內心安全感的缺失。
  • 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別再教他「告老師」,李玫瑾的方法才是上策
    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被欺負,如果告訴老師的話,問題不一定會被解決,因為老師要管理的學生很多,有時候分身乏術,很難管到孩子的事情。因此,不妨讓孩子選擇更加知己的方法,那就是直接還手。比方說他們會去調侃或者捉弄比較胖的人,認為他們比較笨拙,且比自己還要低一等,然後就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欺負他們。第二類:膽小懦弱型有些孩子因為怕事的關係,經常成為別人欺負的對象。因為這類壞孩子知道膽小怕事的人是不會敢反抗的,即使告訴老師也不敢,因此他們欺負得更加肆無忌憚。
  •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有兩個跡象,說明你的孩子可能懦弱
    正文根據心理學研究,可以得出,很多孩子之所以性格變得懦弱,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長的影響,有家長的原因。而當孩子變得懦弱時,即使還是受到欺負,父母跟他說要反抗,他們也不會聽的,因為孩子懦弱和膽小的性格已經養成了,孩子只是表明上聽話,但並不會真的那麼做,相反,他們會自己逃避,或者偷偷哭泣,怕讓父母知道。
  • 大聲吼一句孩子就被嚇哭,背後有這幾個深層原因,家長要重視
    文|文兒在孩子的問題上,家長總是希望能夠保護他免受傷害,讓他健健康康的長大,卻又不希望孩子太過於懦弱膽小,沒有勇氣和能力去獨自面對外面的環境。正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並不會輕易如願。有些孩子太過於膽小怕事,在別人看來很正常的事他都怕的不行。怕黑也就算了,有時候大聲的吼他一句都能把他嚇哭,一哭起來就沒完沒了。要是這種狀態持續下去,長大以後又要怎麼辦?所以找到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然後著手解決,才是最有效的。
  • 訓練孩子膽識,家長常用的兩種方式,越往外推越膽小,別不信
    父母本意是想訓練孩子的膽量,希望孩子有勇氣,將來出去外面跟人交往也能夠積極主動,但是父母方法運用不當,孩子反而會變得更加內向,尤其是下面這兩種方式,孩子越被往外推越膽小,「強推」的反作用力更大!,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切忌不要給孩子貼上「害羞」「內向」的性格標籤,本身孩子並不是這種性格的人,但因為被父母親這麼一說,反而會成真。
  • 孩子被尊重有多重要?自尊心的宿敵就是不尊重,家長會尊重孩子
    每個問題都要幹預,使孩子沒有獨立解決的機會,沒法主動鍛鍊自理能力,最後習以為常,主動慢慢變成了無意識的被動,從學習到生活都會造成很大影響。不受尊重缺乏自信心,也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同時也會導致孩子性格懦弱敏感。
  • 老實怕事不敢反抗,養成孩子「懦弱」性格的原因有4點,你要知道
    他們或者會鬧情緒、或者脾氣不好,而有的孩子他們還會表現得過於膽小、軟弱、不敢直視問題、遇到問題害怕失敗,而且還會輕易放棄……這樣的結果,只會讓孩子長大之後無法能擁有一個完善的人生。性格懦弱怎麼辦,從根源上分析問題,這4點 父母要以身作則一、父母需要做到以身作則假如父母遇到事情只會逃避,那麼孩子怎麼能有勇氣去直接面對呢?
  • 孩子內向膽小怕事報什麼班,小學生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怎麼辦?
    現在的家庭,對孩子的保護越來越嚴格,但有家長報怨,自己孩子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膽小怕事,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希望有一個面向學生孩子內向膽小的培訓班,在這裡,大涼山志願者胡秋根建議,換一個環境,去中國最貧困山區,讓他來大涼山參加吃苦生活體驗,陽光面對生活,孩子不交際的原因有很多,第一、
  • 總是大聲「吼」孩子,會影響孩子智力,嗓門高的家長別怪孩子笨了
    看似只是簡單地吼了孩子兩句,實際上家長性格決定著孩子的性格。如果你對孩子一直採取的都是呵斥或者是命令的方式,那麼孩子在和別人溝通的過程中,也很容易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不會好好說話,時刻都表現出憤怒的孩子,很難去和別人進行友好的溝通。3、變得膽小懦弱。
  • 孩子內向和懦弱,與家長大聲吼叫有關,想讓孩子外向大膽可這麼做
    大吼大叫與內向膽小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聯繫。但是單純只有這些,並不是形成孩子性格內向、膽小的充要條件。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也還有敢跟父母吵架、敢為了保護母親或者父親,而與另一方吵架的孩子。在合理的引導之下,培養孩子自己走出來的能力,那對於未來來說反而是有利無害的。畢竟在未來,孩子也會面對這樣的狀況,而他需要學會應對、學會從這種影響中走出來。那麼,在上面需要做的幾點裡,也要加上對孩子的道歉與真誠的改變。這樣孩子有了經歷,也學到了如何應對經歷,這樣才能真正的帶來成長。
  • 我休止的「馴獸式教育」,只會讓孩子對你閉嘴
    因為小勇小時候父親對他的教育除了吼就是叫,如果小勇做錯了事,父親不管三七二十一對著小勇就開始咆哮,有時候嚇的小勇直發抖。家長把孩子當成是動物來教育孩子,總是對著孩子大聲的吼叫,對孩子的成長特別的不利。家長用吼叫的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影響?1.孩子變得膽小懦弱家長總是吼叫孩子,孩子會變得膽小懦弱。
  • 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想解決孩子內向的問題,家長要用對方法
    這要是內向的孩子,面對這種場合,肯定會坐立不安,充滿了抗拒。強行讓孩子去社交的方式,並不能改變他們內向的習慣,反而有可能矯枉過正,導致孩子對社交的恐懼更加嚴重,更抗拒社交。有的孩子性格文靜,喜歡在室內。父母逼迫他們去室外,會破壞其內心安全感,影響到心理的健康發育。02 家長要用對方法,娃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那如果父母解決孩子內向的問題,讓孩子養成禮貌大方的性格,要怎麼做?不妨看一下賈靜雯的做法,或許可以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