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了一套房,遇了多少"坑",這裡告訴你"坑"在哪裡
作者:燁然
買房不易,裝修也難,多年的努力勉強買了一套房,歷經十個月裝修,年底終於可以入住了。
對裝修的感覺是:無論怎樣投入精力,無論怎樣深思熟慮,無論怎樣小心翼翼,總有"坑"無法避免,總有遺憾無法補救。
01 選擇
裝修首先頭痛的問題就是選擇一個什麼樣的裝修公司更靠譜。
我買的房子是一個新小區,有好多家都在裝修,有剛開始的,有快結束的,於是我就各家跑跑,了解了解。
大體有三種情況:一是找親戚、熟人裝修。二是找裝修公司裝修。三是找"馬路遊擊隊"裝修。第三種情況弊端較多,暫且不論。
就說有的業主,因為不放心別人做,專門找了親戚或熟人做,當然也有的是被動或迫不得已的。
其實如果親戚或熟人的專業能力足夠,且認真負責也不是不可。
可是過程中你會發現,
價格高:都是熟人,我也不給你高價,成本價就行。
質量差:你放心,我給你做的都是最好的。
手藝差:這個地方人家都是這麼做的。
工期拖延:都是熟人,你先稍等一下,我這有個小活,我先給他們處理一下。
還有更氣的,自作主張,你礙著情面還不能真讓他拆下來重做。
親戚、熟人面前結果是什麼,全憑運氣。
想想,我還是找裝修公司吧。
近幾年,大批的裝修公司湧入市場。選擇是多了很多,可千萬要擦亮眼睛,只要有一點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就有可能被"坑"。
首先,書面合同要籤,書面文件要齊全,否則出現問題裝修公司可不會承擔責任。對方主體資格、資質要查清,別到時要維權都找不到人。
雙方權利、義務一樣不能少,總價、分項價格表述要清楚,千萬不要相信裝修公司的口頭承諾,要知道口說無憑,出問題時人家說合同上沒有註明,到時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明確裝修公司施工的項目以及效果,裝修公司提供的裝修材料品牌型號規格種類數量也都要標註在合同中。
明確裝修開工的時間以及交還房屋的時間,工程結算的方式、方法與時間,並且明確違約方需要賠付的金額等。
這些,都是需要細緻和明確的地方,否則不知道有多少"坑"在等著你。
02 施工
先講個故事吧。
深圳市民周小姐去年5月選擇了一家自稱"零投訴"的裝修公司開始裝房子,預算價格20萬元,合同約定110個工作日完工。讓她鬱悶的是,隨後的裝修施工中卻出現了多個質量問題:牆砌歪了、門板變形、落地玻璃被打碎了,定製的書桌無法承重……
更讓周小姐窩火的是,她家到現在還是一個狼狽不堪的工地。去年12月裝修公司的項目經理以"設計預算有誤"為由,要求加價77900元,否則就停工。"裝修質量一塌糊塗,還強硬地在合同之外加價亂收費,這跟搶劫有什麼區別?"周小姐說,停工後她一直跟裝修公司交涉,都徒勞無果。"有家住不進,還要備受精神上的折磨。"
周小姐的煩惱並非個案,我在裝修過程中或多或少也出現過類似問題。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
稍不留神,
我買的東西不見了,不知道哪來的東西裝上了我的房。
規定2.5平方的銅芯線,等到穿管埋設好後發現是1.5平方的。
拆下來的裝飾垃圾一不注意被填進了廚房、衛生間的架空層。
牆面空鼓不拆直接給你貼瓷磚。
一個線管最多穿三根線,他能給你塞進去五、六根,還信誓旦旦沒問題。
明明規定厚度8公分的門,安裝時變成了6公分。
開始確定的施工方案,到這時就是廢紙一份,一切工頭說了算,他哪個工種有人就做哪個項目,一通的亂搞一氣,一通的亂七八糟。
由此,各種不同的變更、增項讓你籤字,你不籤他說沒法搞,你籤了就等著跟你算帳。
…………
實在氣不過,找來公司領導,投訴加交涉後,答應改進,可還是換湯不換藥。
可以說,整個裝修過程我們是全家發動,輪班一步一跟,可是到最後我是連賣房的心都有了。
還有更搞笑的一件事,鄰居因為對裝修公司太不滿意甚至是失望,決定不惜損失更換,後來重新找了一家知名的品牌裝修公司,可在來的施工隊伍裡,居然發現有前公司在他家做過的工人,這實在讓鄰居匪夷所思了一回。
終於,在按合同超期近三個月後,算是基本完工,所謂基本,是因為還有很多的事未能達到我的目標,還需要我自己繼續設法解決。
03 驗收 結算
驗收是大問題,有些裝修公司會給你介紹驗收人員幫你驗收,這些介紹給你的千萬別信!找權威的驗收人員不要嫌麻煩,一點一點一寸一寸的驗收!不合格的地方一定要求返工重做,在驗收合格之前千萬不要籤字驗收。
我在請了專業人員按合同約定和施工方案進行了認真驗收後,又發現了大量問題,能處理地進行了處理後,還是留下了很多的遺憾。
最後結算,裝修過程中的"坑"開始一個個顯現。
首先是:結構改造、水電路工程、背景牆吊頂等裝飾性工程、地面找平、衛生間防水、牆面剷除、輕體牆貼布、材料搬運等,有的在合同上已有約定,有的小項在合同上未明確,這時他就把它單獨列出來,以增項結算,且價格不菲。
其次,是把一個項目拆成幾個項目分開計價,如牆面塗料拆成牆面清理、刮膩子、磨平、再上塗料等幾個項目;水管安裝拆成暗埋管道、水龍頭、熱水管、冷水管,分開計價。通過分拆項目,房屋的實際裝修價比預算價大大增加。
三是按長度算的他給你繞著走,按點位算的他給你斷點算,本來開、封槽是一起的,他給你分開算,於是你又多開一筆錢,反正就是欺負你不懂。
其它還有裝修產生的洞洞修補、地面牆面找平等本該他項目內的事,他給你拎出來單獨算,你據理力爭,他就讓步協調,你不提他就騙你沒商量。
還有平時籤字的變更、增項。
總價算了一下嚇我一跳,比原十六萬的合同預算整整翻了一倍。
我感覺基本都是按照裝修方案做的,也沒增加什麼新項目,怎麼就多出這麼多錢,再看看對方算的帳,又似覺乎也沒什麼太離譜,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於是,我再次請專業人員重新核算,一下子核減了近十萬,原來還是外行不能做內行事啊。
經過三方一起核對、 測算、協商,最終以合同外另補六萬的結算價進行了結算。
這次裝修終於暫時結束。
經歷過這次裝修,讓我有了"坑"的感覺。
目前,市場競爭激烈,除了大大小小的裝修公司,還有靠低價攬活的馬路遊擊隊,家裝市場良莠不齊。除了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慣用伎倆外,不少裝修公司或商家利用消費者對家裝的不了解,使出對付消費者的各種"陰招",目的就是一個——"多賺錢"。
但願準備裝修或正在裝修的少踩"坑",不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