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用戶剛買回來的新顯示器,總會第一眼就是看顯示器的漏光嚴重不嚴重,那麼到底怎樣的漏光算是嚴重的範疇?漏光這個情況到底正不正常呢?這篇文章就帶你了解一下
我們都知道,LCD(液晶屏)本身是不發光的,我們之所以可以看清它顯示的內容,是因為在LCD下層存在背光模組,讓光照射在液晶背面才顯示了畫面。而液晶通過控制不同的顏色透光性才組成了各種不同的顏色。
而「陰陽屏」問題的本質,就是背光模組照射的光源在LCD背面分布不均。
理論上,將背光模組放在垂直於LCD的底下,讓光線穿透液晶面板直射出來是最佳解決方案,可以確保亮度高和均勻性好。但是,這種垂直排列將註定整個屏幕模組變得過厚,因此只有少數高端顯示器和電視會採取這種「直下式」背光設計。

而陰陽屏和漏光正是這種背光技術導致的不可迴避的問題,其中,IPS面板可以說是重災區,因為IPS面板從技術層面來講,透光率更高,在顯示黑色畫面的時候無法完全將所有背光都屏蔽,所以就會出現我們看到的漏光。那麼怎樣的漏光和陰陽屏算是正常範圍呢?首先,我們作為用戶,不必太過於糾結這個問題,因為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顯示器,都會在面板的品控篩選層面過濾掉背光不合格的產品,而三線(山寨)廠商,則可能會使用漏光/陰陽屏的面板批次,這些往往都是一線廠商篩選下來的不合格產品。有些人會想,為什麼買的是一線品牌的顯示器,也會有很嚴重的漏光呢?其實,嚴重不嚴重,並不是個人說了算,雖然某些品牌在品控篩選方面確實會不那麼嚴格,但面板的表現大都是基於一個水平呈現正態分布的,大部分人所認為的漏光/陰陽屏嚴重主要是通過手機拍攝放大了漏光的效果。由於手機的算法,是會儘量讓顯示的畫面不會太暗,所以,當在拍攝純黑的漏光界面的時候,就會提亮整個畫面讓人能看清細節,所以基本上用手機AUTO檔拍照,所看到的漏光就會比人眼看到的嚴重很多。所以用手機看漏光是不準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均勻程度來判斷漏光的嚴重性:下圖這種,在正面觀看的情況下,可以明顯看到下方的LED燈帶,並且左右存在明顯的色溫偏差,這種屬於情況嚴重的漏光,大部分用於三四線/不合格的產品。
而像下圖這種漏光,一般來說是大部分顯示器存在的,事實上只要不停留純黑畫面,就基本不影響使用。
一般情況下,漏光和陰陽屏的嚴重性,是需要紅蜘蛛5或者更好的專業較色儀來鑑別的:我們以紅蜘蛛5的亮度、色溫均勻性測試結果為準:亮度均勻度一般來說在18%以內的範圍內屬於正常範圍內(下圖這款比較極端,差不多屬於碰到亮度均勻度合理範圍內的天花板)
色彩均勻度一般是指顯示器的色溫均勻度,和「陰陽屏」的概念有關係,一般來說這個偏差程度用△E來表示,一般來說△E在3.6的範圍內屬於肉眼正常觀看不明顯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