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喊做家務活太累了,動線優化了解一下

2020-09-10 設計師阿爽

前面講戶型挑選的時候,就很大家說過,房子的動線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但開發商的房子不可能十全十美,很多人對房子的布局都不是很滿意。


好在後期裝修改造起來也不是什麼難事。所以動線優化這一步必須納入到裝修前的需求中去,目的在於提高效率和保護隱私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於動線優化,我們主要來了解三個重點:

①動線規劃的依據

②如何對動線進行改造(結合實例說明)

③不同空間的動線設計


動線越短越好!


動線是家居活動路線的簡稱,一般我們將它分成三部分:居住動線、家務動線和訪客動線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居住動線涉及一家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叫家人動線;家務動線則是針對家務活,重點空間是廚房、衛生間和陽臺等;訪客動線是朋友來家裡做客的走動路線,只要前兩條規劃好,最後這條問題不大。


動線的規劃原則都是越短越好。開發商也知道這一點,但總有些不可抗的因素(比如利益)讓他們劍走偏鋒。

有些戶型,從臥室到衛生間要經過廚房和客餐廳,動線很明顯是不合理的。但衛生間要移動也困難,所以這種戶型慎選。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這就涉及到動靜分區的問題了。


動靜區是相對而言的,一般我們把家裡除臥室以外的空間,稱為動區,也叫交通空間;臥室區域就是靜區,比較注重隱私。


還是看上面那張戶型圖,明顯就是動靜分區不合理(公衛離臥室遠,次臥在入戶旁邊且開門對著客餐廳),導致動線交叉、冗長,大大降低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效率。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只要動靜分區合理了,動線基本問題不大。(有問題也是小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怎樣才算合理?原則上是動靜區各在一邊,公衛最好也在靜區這邊,上廁所不用繞過客廳。而且這樣一來,訪客動線也基本不會涉及到靜區,有利於保護主人隱私


裝修前可以對著戶型圖先把動靜區給區分出來,再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出動線,比如從廚房到餐廳,從臥室到衛生間,從客廳到臥室,從客廳到衛生間等動線。

畫出來就能看出一些問題,哪些地方需要改造也一清二楚。


動線優化方法


動靜分區合理,動線也短,這樣的戶型當然是首選。但大部分的房子都會存在動線不合理等問題,這時候就需要通過一些方法來改變了。


下面魚仔將結合幾個典型的戶型,分享幾種動線優化的方法。


1.改變開門方向


大家最不想出現的一種情況,應該就是臥室開門正對著客廳吧。重新砸牆開門洞的做法似乎也不太實際,首先需要有位置給你砸,其次還要保證不能是承重牆。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既然條條框框太多,那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改變開門的方向。一般我們的臥室門都是朝內開的,但正對著客廳屬於特殊情況,可以選擇朝外開


這樣可以避免進出開門時,外面的人窺見裡面的情況。平時沒人的話就關著,但房間的隔音要做好,否則電視的聲音可能會影響睡眠。


2.做隔斷,保護隱私


有些房子,臥室門(或臥室走廊)對著入戶門,雖然動靜分區了,但依舊被一覽無餘,缺乏私密性。就像下面這個戶型: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兩個臥室門都對著入戶門,如果有客人來做客,訪客動線基本可以把房間看光。這種情況除了可以將臥室門改為朝外開,還能加個隔斷。

cr:美家-彭依

▲使用柜子隔斷


不一定要柜子隔斷,屏風也可以,總之要把臥室門和入戶門隔開。


3.大改造:位移或砸牆


上面兩個動線優化方法,基本是從保護隱私的角度,但我們對動線的要求還有:


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特別是毛坯房),可以通過一些大的改造來改變現有的空間格局,從而優化動線。

▲拿這個戶型舉例,雖然整體的戶型結構很完美,但內部的動線問題很多。不僅入戶門對著臥室過道,缺乏私密性;衛生間門還對著餐廳,從臥室到衛生間也要繞過客餐廳

▲這是改造後的戶型:將一間臥室的門外移擴大空間。另一間臥室門移到客廳背景牆角落。


衛生間改變了門洞的位置,增加了一面輕鋼牆,作為臥室與入戶門的隔斷,做個洗手臺,衛生間華麗變身成了三分離。


對於這種砸牆又砌牆的大工程,限制較多,而且如果不是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和施工隊,不要輕易胡來。


還有一種情況是廚房離餐廳較遠,傳菜需要經過客廳。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將廚房改成開放式的。或者將廚房門的位置移到與衛生間門相對這面牆上,能縮短一半動線,家務活的效率也更高。


4.功能就近收納


拿生活陽臺舉例,建議把所有的清潔工具(掃帚、拖把、拖把桶、垃圾桶、塑膠手套等)都收納到這裡來。


不要一些放在衛生間一些放在廚房,這樣你打掃個衛生,光是拿清潔工具,都要來回跑個幾圈。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不同空間的動線設計


居住動線貫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最重要的一條動線,不同空間對居住動線也有不同的需求。


1.玄關動線


玄關是我們每天的必經之地,對於玄關的動線設計,要分進門和出門兩種情況考慮。


進門動線:進門開燈、放下手裡的東西、坐下拖鞋、拿拖鞋換上、拎上東西進門。

出門動線:放下手中東西、打開鞋櫃取鞋、坐下換鞋,把拖鞋收好、拿上東西、出門。

所以玄關的設計要滿足收納、方便換鞋等功能,收納的物品小到鑰匙,大到衣服、雨傘、包包等。燈光還要充足,最好是自動感應燈。把這些搞清楚,對玄關櫃的需求也就心裡有底了。


2.廚房動線


廚房的關鍵在於櫥櫃的布局,主流是L型布局和U型布局。做飯的動線流程基本是這樣的:

無論你做哪種布局,「洗、切、炒」永遠是廚房最核心的動線。所以水槽、加工區、備餐區、灶臺是核心區域,家電擺放區或儲物櫃等是輔助作用。

關於廚房的布局和動線設計,之前也說過了,有興趣的朋友戳藍字回顧:《廚房布局》


3.衛生間動線


衛生間的動線規劃一般按我們的使用習慣來,從進門到最裡面分別是洗漱區、馬桶、淋浴區。國內的衛生間大多數二分離,淋浴區在最裡面

如果有條件可以做三分離,最常見的做法是把洗漱區移到衛生間外面走廊。

四分離基本很難在國內看到,除非你家衛生間很大。

▲日式的四分離衛生間,把洗衣間/更衣區也單獨隔出來,但國內的建築很難滿足這種結構設計。



效率真的很重要,動線優化是裝修的一個基礎需求,做好這一步對後面的其他改造也是有幫助的,很多需求或設計思路就是從這來的。


對於動線優化還有啥疑問,可以來評論區說說~


↓↓↓↓戳連結0元搶阿爽工作室同款設計(ps:預約成功記得注意接聽020或028開頭的專屬客服來電哦)

相關焦點

  • 別再喊做家務活太累了,動線優化了解一下!
    戶型挑選的時候,房子的動線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但開發商的房子不可能十全十美,很多人對房子的布局都不是很滿意。好在後期裝修改造起來也不是什麼難事。所以動線優化這一步必須納入到裝修前的需求中去,目的在於提高效率和保護隱私。(圖片來源網絡,侵刪)關於動線優化,我們主要來了解三個重點:①動線規劃的依據②如何對動線進行改造(結合實例說明)③不同空間的動線設計動線越短越好!
  • 裝修家務動線這樣設計,節省70%的家務時間
    辛苦工作累了一天後到家,額外的家務的確會讓人「避而不及」。很多人苦苦尋遍家務神器期待變達人,然而不是破財就是傷身!但其實只要用對了「方法」,即裝修時家務動線設計合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做家務的時間,減輕家務壓力。
  • 做家務活高效不累的正確姿勢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做家務,尤其是和長輩住一起,真的是不知道做家務活的。大多數家務活都算不上是體力活,經常做做家務也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做家務也有不少事項需要注意,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怎么正確做家務活吧。保持正確姿勢沒有傷身的家務活,只有傷身的姿勢。
  • 家居動線設計,原來還有這些講究!
    或者,洗衣做家務的路線:清潔打掃-拖地--洗衣服-洗完衣服掛晾時,要端著一盆死沉的溼衣服穿過整個家…腰你還好嗎?再有,疫情期間嚴格遵循的進門四步曲:一、摘下的口罩裝塑膠袋再扔進垃圾桶二、用酒精擦拭被手觸碰的門把手等地方三、脫下外套需噴上消毒酒精掛在通風處四、小孩子都知道的不留死角7步洗手法洗手。
  • 上班太累不想做家務活?三八節送她這些最貼心
    每天工作那麼累,上班族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來,剩餘的力氣只有爬上床奄奄一息的睡覺,這時候估計沒有幾個人想做掃地、洗完、洗衣服等家務活。臨近三八女生節,不妨給你心愛的她買一款減輕家務活的禮物吧。平時工作太累,想幫她減輕家務活。不妨在三八節期間送她一款實用的生活家電,用這些產品來幫她釋放雙手。下班回家,她和你都不想掃地、做家務活,用什麼搞定?
  • 懷孕時,再沒人料理家務,這四種孕媽也別親自動手,不妨了解一下
    ,天氣比較冷,孕媽媽不想要出門,在家裡總是無聊的,不知道幹什麼,就想著反正沒事不如收拾收拾家務吧,雖然說並不是所有的孕媽媽都能在家裡養尊處優,但是在孕期無論是上班太過勞累還是做一些家務,你爸媽不注意的話,很容易會影響到肚子裡的小傢伙,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懷孕時,再沒人料理家務,這四種孕媽也別親自動手,早知早受益小娜懷孕已經三個月了
  • 家裡動線設計不對!做個家務步數能過萬
    日常動線分為三種:家務動線、訪客動線、居住動線,跟著小編往下看↓01家務動線圖片來源於:網絡三條動線中,家務動線無疑是最繁瑣的,主要包含烹飪、洗衣、打掃,所涉及的空間主要集中在廚房衛生間等區域。在家務勞動中,動線如果循環往復,就會讓家務的過程變得更辛苦。如果動線不合理會出現什麼情況呢,買菜進門要提著大包小包走很遠才到廚房;生活陽臺遠,洗個拖把又要繞一圈回客廳、臥室繼續拖地……優化建議:廚房廚房的東西並不少,也很雜,但有四樣是最常見的:冰箱、燃氣灶、水槽、砧板。
  • 你能接受老婆不做家務嗎?「不能接受,女人還是得幹家務活」
    我們常常說,婚姻很難,是因為婚姻涉及到柴米油鹽,涉及到一些家務瑣事。你認為家務活是女人應該做的嗎?在我個人看來,家務活是男人女人都應該做的事。一個家有家庭分工,男人和女人身為這個小家庭的主人都要相應承擔。你能接受自己老婆不做家務嗎?
  • 什麼是動線,你真的了解動線嗎?
    上面這張圖我相信很多人看過,是逯薇在《小家越住越大》這本數裡面分享的自己每天上班的時候做的事情順序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動線出錯,才讓我們花費那麼多的無用功,那麼什麼是動線呢?動線,簡單說就是我們在家裡面的活動路線;很多人可能會想,很簡單,不用怎麼樣設計了。其實看似簡單的問題有時候也會是很麻煩的問題,有些問題往往是我們自己考慮不全面的問題,所以很多人喜歡找設計師設計自己的家,這樣為自己節省了不少麻煩。
  • 了解家裝動線後,動線合理,家裡再小也能住得舒適
    空間動線的設計,它是根據居住者的居住情況、生活習性和空間聯繫起來的,目的就是讓人住著更加便利和舒適。像我們去展館的時候,會看到面積大的地方會設置幾個出口,展覽品的動線很流暢,大家都覺得裡面涉及很豐富、很人性化,這就是正確的動線給人的影響。想像一下你去看展,東西堆放在東邊一個角落、西邊一個角落,休息區又得走很遠,是不是頓時沒有參觀的想法了呢?
  • 教你輕鬆優化家居動線,讓家更好住
    臺灣設計師在多次勘測和溝通後幫他們作出改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重新規劃空間功能和做好動線優化。優化訪客路線,改變進門直接看見臥室全貌的缺點;優化客餐廳路線,不用每次再擠狹小過道;優化家務路線,把洗衣房設置到陽臺處,這樣母親洗完衣服可以直接晾曬。改造完後一家三口的生活質量都上了一個檔次,居住也更加便捷。
  • 會做家務活的孩子長大後他會更加優秀,如何做好家務活?
    我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有沒有做家務,是不是爺爺奶奶或父母一手包辦,但是我對自己孩子有要求,每天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時候還和他們玩起小心機,對於六歲老大,我是一直不停教育他是家裡一份子,做家務不是幫家裡誰做,而是一家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做家務。經常跟他說著道理,六歲孩子可以從主觀意識上認為做家務是必須的。
  • 怎樣通過動線優化,提升居住體驗?
    當我們收到新房的第一步,最先做的應該是戶型設計及動線規劃。看起來很複雜,但動線的設置一定要清晰明了,當一個動線設置的太過複雜,或操作程序太過繁瑣,會讓人身心疲憊產生距離感,降低使用體感,從而對它產生>2:家務動線3:訪客動線每一個動線承載不同的使用場景,需要根據不同的使用動線來分割空間及功能設計。
  • 戶型動線指的是什麼?動線分為三種類型
    其實造成這種感覺得原因就是戶型的動線出現了問題。如果戶型動線出現了問題,就說明房子的各功能區安排其實在設計的時候就是有問題的,這樣的房子居住起來既不舒服又浪費面積。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關於戶型動線的相關內容吧。戶型動線指的是什麼?
  • 家裝動線不合理怎麼辦?
    一般來說,家中的日常動線分為三種:家務動線、訪客動線、居住動線。每一種都需要考慮到自身情況和戶型結構,在各種方案之間找到最優解。家務動線家務動線即做家務時走動的路線,如前文說的晾衣服要走的路線,其他類似的還有做飯、洗衣、拖地等等。
  • 讓小戶型變大40%的洄遊動線,簡直太神奇了
    一說到動線,很多人就覺得我家戶型本來就不大,沒必要考慮動線。但其實,恰恰只有優化動線,才能使日常生活更加輕鬆舒適,因為不管是大戶型還是小戶型,動線都會直接影響這個家是否好住。而在動線中,有一種能在有限空間裡,串聯起所有生活場景,放大小戶型空間的動線。
  • 戶型動線是什麼?戶型動線該怎麼劃分?
    而作為房主,除非把房子拆了自己來蓋,否則從開始挑選的戶型就決定了動線,而且由於裝修只能對動線簡單的調整和規劃。所以,在購房前了解戶型和動線尤為重要。戶型動線如何劃分?1、家務動線家務活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首先要保證做家務活的時候不景響家裡的休息。家務動線是在家務勞動中形成的移動路線,一般包括做飯、洗曬衣物和打掃,涉及的空間主要集中在廚房、衛生間和生活陽臺。
  • 動線這樣設計——家裡空間越住越大
    而且,總覺得自己做家務效率低,從衛生間拿著髒衣簍一路穿過臥室、走廊、客廳,丟進陽臺的洗衣機,再經過客廳去廚房洗碗內心忍不住OS:「一定是客廳裝修的太美,讓我忍不住多刷新幾遍」。以前我們習以為常的這些「日常」,其實可以通過優化玄關動線來解決。
  • 燃燒你的卡路裡,「做家務減脂」了解一下?
    不過,除了走進健身房,根據日前英國學者對家務勞動與健康關系所做的專項研究顯示,一定程度上的家務勞動,也能起到減脂健身、燃燒卡路裡的作用。這份家務勞動能量消耗表顯示,1小時內,不同家務消耗熱量各有不同。按一周內5天來算,每天做30分鐘的中等強度家務活,基本能達到保持健康的運動量,甚至還能降低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和其他疾病的風險。
  • 要提升家居幸福感,別忘了好好規劃家居動線
    、家務動線、訪客動線。設計師所要做的就是這三條日常動線的簡化、避免交叉等。拿起床來說,起床的動線,起床—洗漱—穿衣—吃飯—出門。在裝修時,如果衛生間和臥室隔得太遠,這就會讓你在洗漱和穿著打扮上所花費的時間大大增加,這明顯就是一條不人性化的動線。所以在動線設計上,要充分考慮這些動作的軌跡和所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