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講戶型挑選的時候,就很大家說過,房子的動線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但開發商的房子不可能十全十美,很多人對房子的布局都不是很滿意。
好在後期裝修改造起來也不是什麼難事。所以動線優化這一步必須納入到裝修前的需求中去,目的在於提高效率和保護隱私。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於動線優化,我們主要來了解三個重點:
①動線規劃的依據
②如何對動線進行改造(結合實例說明)
③不同空間的動線設計
動線越短越好!
動線是家居活動路線的簡稱,一般我們將它分成三部分:居住動線、家務動線和訪客動線。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居住動線涉及一家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叫家人動線;家務動線則是針對家務活,重點空間是廚房、衛生間和陽臺等;訪客動線是朋友來家裡做客的走動路線,只要前兩條規劃好,最後這條問題不大。
動線的規劃原則都是越短越好。開發商也知道這一點,但總有些不可抗的因素(比如利益)讓他們劍走偏鋒。
有些戶型,從臥室到衛生間要經過廚房和客餐廳,動線很明顯是不合理的。但衛生間要移動也困難,所以這種戶型慎選。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這就涉及到動靜分區的問題了。
動靜區是相對而言的,一般我們把家裡除臥室以外的空間,稱為動區,也叫交通空間;臥室區域就是靜區,比較注重隱私。
還是看上面那張戶型圖,明顯就是動靜分區不合理(公衛離臥室遠,次臥在入戶旁邊且開門對著客餐廳),導致動線交叉、冗長,大大降低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效率。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只要動靜分區合理了,動線基本問題不大。(有問題也是小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怎樣才算合理?原則上是動靜區各在一邊,公衛最好也在靜區這邊,上廁所不用繞過客廳。而且這樣一來,訪客動線也基本不會涉及到靜區,有利於保護主人隱私。
裝修前可以對著戶型圖先把動靜區給區分出來,再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出動線,比如從廚房到餐廳,從臥室到衛生間,從客廳到臥室,從客廳到衛生間等動線。
畫出來就能看出一些問題,哪些地方需要改造也一清二楚。
動靜分區合理,動線也短,這樣的戶型當然是首選。但大部分的房子都會存在動線不合理等問題,這時候就需要通過一些方法來改變了。
下面魚仔將結合幾個典型的戶型,分享幾種動線優化的方法。
1.改變開門方向
大家最不想出現的一種情況,應該就是臥室開門正對著客廳吧。重新砸牆開門洞的做法似乎也不太實際,首先需要有位置給你砸,其次還要保證不能是承重牆。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既然條條框框太多,那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改變開門的方向。一般我們的臥室門都是朝內開的,但正對著客廳屬於特殊情況,可以選擇朝外開。
這樣可以避免進出開門時,外面的人窺見裡面的情況。平時沒人的話就關著,但房間的隔音要做好,否則電視的聲音可能會影響睡眠。
2.做隔斷,保護隱私
有些房子,臥室門(或臥室走廊)對著入戶門,雖然動靜分區了,但依舊被一覽無餘,缺乏私密性。就像下面這個戶型: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兩個臥室門都對著入戶門,如果有客人來做客,訪客動線基本可以把房間看光。這種情況除了可以將臥室門改為朝外開,還能加個隔斷。
cr:美家-彭依
▲使用柜子隔斷
不一定要柜子隔斷,屏風也可以,總之要把臥室門和入戶門隔開。
3.大改造:位移或砸牆
上面兩個動線優化方法,基本是從保護隱私的角度,但我們對動線的要求還有:短。
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特別是毛坯房),可以通過一些大的改造來改變現有的空間格局,從而優化動線。
▲拿這個戶型舉例,雖然整體的戶型結構很完美,但內部的動線問題很多。不僅入戶門對著臥室過道,缺乏私密性;衛生間門還對著餐廳,從臥室到衛生間也要繞過客餐廳。
▲這是改造後的戶型:將一間臥室的門外移擴大空間。另一間臥室門移到客廳背景牆角落。
衛生間改變了門洞的位置,增加了一面輕鋼牆,作為臥室與入戶門的隔斷,做個洗手臺,衛生間華麗變身成了三分離。
對於這種砸牆又砌牆的大工程,限制較多,而且如果不是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和施工隊,不要輕易胡來。
還有一種情況是廚房離餐廳較遠,傳菜需要經過客廳。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將廚房改成開放式的。或者將廚房門的位置移到與衛生間門相對這面牆上,能縮短一半動線,家務活的效率也更高。
4.功能就近收納
拿生活陽臺舉例,建議把所有的清潔工具(掃帚、拖把、拖把桶、垃圾桶、塑膠手套等)都收納到這裡來。
不要一些放在衛生間一些放在廚房,這樣你打掃個衛生,光是拿清潔工具,都要來回跑個幾圈。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居住動線貫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最重要的一條動線,不同空間對居住動線也有不同的需求。
1.玄關動線
玄關是我們每天的必經之地,對於玄關的動線設計,要分進門和出門兩種情況考慮。
進門動線:進門開燈、放下手裡的東西、坐下拖鞋、拿拖鞋換上、拎上東西進門。
出門動線:放下手中東西、打開鞋櫃取鞋、坐下換鞋,把拖鞋收好、拿上東西、出門。
所以玄關的設計要滿足收納、方便換鞋等功能,收納的物品小到鑰匙,大到衣服、雨傘、包包等。燈光還要充足,最好是自動感應燈。把這些搞清楚,對玄關櫃的需求也就心裡有底了。
2.廚房動線
廚房的關鍵在於櫥櫃的布局,主流是L型布局和U型布局。做飯的動線流程基本是這樣的:
無論你做哪種布局,「洗、切、炒」永遠是廚房最核心的動線。所以水槽、加工區、備餐區、灶臺是核心區域,家電擺放區或儲物櫃等是輔助作用。
關於廚房的布局和動線設計,之前也說過了,有興趣的朋友戳藍字回顧:《廚房布局》。
3.衛生間動線
衛生間的動線規劃一般按我們的使用習慣來,從進門到最裡面分別是洗漱區、馬桶、淋浴區。國內的衛生間大多數二分離,淋浴區在最裡面。
如果有條件可以做三分離,最常見的做法是把洗漱區移到衛生間外面走廊。
四分離基本很難在國內看到,除非你家衛生間很大。
▲日式的四分離衛生間,把洗衣間/更衣區也單獨隔出來,但國內的建築很難滿足這種結構設計。
效率真的很重要,動線優化是裝修的一個基礎需求,做好這一步對後面的其他改造也是有幫助的,很多需求或設計思路就是從這來的。
對於動線優化還有啥疑問,可以來評論區說說~
↓↓↓↓戳連結0元搶阿爽工作室同款設計(ps:預約成功記得注意接聽020或028開頭的專屬客服來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