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暴雨!汛情嚴峻!農業生產還要「看天吃飯」嗎?

2020-12-18 農業科技報

眼下,南方多地正在遭遇洪澇災害。

汛情嚴峻!6月以來,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超保,還有33條超歷史,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其餘大江大河水勢平穩。

7月13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下半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會議指出,要清醒認識當前農業農村經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對疫情、災情等密切跟蹤、科學研判,特別是高度關注自然災害對秋糧生產的影響。

很多受災地區都是主糧產區,而此時正是秋糧作物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也是一些瓜果蔬菜採摘上市期。很多網友擔心:糧食和蔬菜供應會不會受到影響?

面對這個問題大可放心,隨著我國防汛體系日益完善,農業生產正逐步告別「看天吃飯」

△7月10日,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的楊華果園內,青年黨員志願者、婦女志願者組成的志願服務隊正在園內幫著搶收梨子。張斌 攝(「大國三農」視聽資源共享平臺供圖)

【權威分析】我國防汛體系日益完善,農業生產正逐步告別「看天吃飯」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降雨累計造成早稻受災660萬畝,局部揚花期早稻遭遇「雨洗禾花」,影響結實率,但雨下一陣、停一陣,加上氣溫較高,對早稻灌漿影響有限。

農業農村部重點市縣農情專家諮詢組組長李茂松:

旱一片,澇一線。受地形、氣候等因素影響,洪澇災害呈條狀分布,易澇地帶多位於沿江沿湖低洼處。只要不是大江大河發生流域性洪水,不會對大範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從受影響作物看,早稻正處於灌漿成熟期,連續降雨造成倒伏、穗發芽等;一季稻正處於返青拔節關鍵期,積水容易導致病害發生。我國防汛體系日益完善,農田基礎設施不斷升級,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抵禦自然風險有了多重防護網,農業生產逐步告別「看天吃飯」。我國夏糧生產已經實現十七連豐,目前離秋糧全面收割還有兩個多月時間,各地只要加強田間管護,繃緊防災減災這根弦,一定能奪取全年糧食豐收

△7月11日,村民在湖南省嶽陽市嶽陽縣筻口鎮一處農田裡收割倒伏的早稻。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田間現狀】搶收、搶排、搶管、補種或改種,可減少損失

早稻成熟的節骨眼上遇上大雨,江西省遂川縣雩田鎮種糧大戶郭唐生那叫一個著急,2000多畝稻子可泡不了水!「太陽一露臉,大農機就下地搶收,烘乾機馬力全開,一多半稻子已進倉。」在接受人民日報經濟社會部採訪時, 郭唐生算了一筆帳:「一些地塊的水稻倒伏或被淹,估摸一畝損失50來斤。跟去年比,損失不算大。晚稻已經播種,再過幾天插秧,咱就盼天公作美啊!」

7月13日下午,雨仍在下。地處長江下遊的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牛頭山鎮牛頭山村萬興家庭農場的300畝水稻泡在水裡逾一個星期。

「災區作物需要趕緊想辦法搶收、搶排、搶管、補種或改種,同時加強病蟲害監測預警和綠色防控,防止災連災。」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研究員孔令聰對受災田提出意見。在不遠處一片接近5000畝的稻田,只有田埂在水中隱約露出,這是當地種糧大戶陳新才等人集體流轉的稻田。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所博士許有尊站在沒膝的水裡,彎下腰撈起了漂在水面上的水稻苗仔細端詳道:「水稻根已經腐爛,基本屬於絕收狀態。如果能在7月25日前退水,還有改種的可能。可以改種補種秋雜糧和蔬菜作物。

【市場動態】部分地區會出現蔬菜短期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

6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5%,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1.1%。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分析:「6月以來食品價格整體小幅上升,主要原因是多地發生洪澇災害,導致部分地區蔬菜短期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

△7月9日,市民在山東省棗莊市一家超市選購蔬菜。新華社發(孫中喆 攝)

【各地做法】安徽農業專家冒雨下田指導救災;湖南聚力排洪澇,搶時復生產

7月13日入梅以來,安徽省持續出現強降雨天氣,全省多條河流和多座水庫超汛限水位,城鄉內澇情況嚴重,防汛救災形勢嚴峻。農業科技專家紛紛下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經營主體抗洪救災。確保災害發生後,能第一時間掌握災情信息,提出針對性的救災技術措施,深入災區指導生產,引導農戶科學抗災救災。

7月13日,湖南南縣鑫瑞祥稻蝦種養專業合作社技術負責人劉超軍向記者介紹:「這260畝今天搶排出來後,明天重新翻耕,後天就能搶種了。」該合作社核心區域有1400多畝稻蝦田、40多個塘口,這次連續暴雨,受淹面積達90%。

災情發生後,該合作社第一時間組織社員20多人,設置多處水泵、潛水泵日夜搶排漬水。為降低受災損失,合作社決定改種生育期較短的水稻品種。該合作社還與湖南溢香園糧油有限公司籤訂了改種水稻訂單合同,並由回收企業墊資供種。預計7月中旬前能完成受災田的改種工作。

目前,南縣黨委、政府為減輕澇害影響,已組織人力和設備,及時修整堤埂、搶排漬水。在確保防汛安全的同時,縣農技部門及時發布農情,督促指導各地因地制宜開展改種補種和生產自救,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工作人員在汨羅市白塘鎮磊石垸1號管湧隱患點檢查(7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防災減災】及時搶收,做好田管,加快恢復生產;預警到位,提前防範,把握主動權

發生洪澇災害後,只要補救及時,管理到位,可以減少損失。洪水一旦退去,農民可加快洗苗、扶苗、及時施肥;旱地作物要及時開溝排水;出現絕收的,要及時補種、改種。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宋迎波:

做好果園、菜田溝渠清理和排漬工作,並及時採收成熟的糧食、水果、蔬菜;加強水產養殖巡塘,加固加高圍網,防止暴雨漫灌造成魚蝦逃逸。要注意預防因洪澇引發的次生病害。持續多雨寡照,可能誘發病蟲害滋生蔓延,比如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蝨等,對作物生長發育造成一定影響。

農業農村部重點市縣農情專家諮詢組組長李茂松:

農民可提前在田地、果園開好排水溝,對蔬菜大棚等生產設施提前加固,及時組織田間作業人員撤離。

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張靜

相關焦點

  • 南方暴雨還要下多久?應如何避險?汛情詳解來了
    (圖片來源: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防汛形勢,十分嚴峻!7月12日11時,針對當前的汛情形勢,水利部將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最近一個多月來,南方接連遭遇暴雨,多地降雨量刷新歷史紀錄。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
  • 汛情愈發嚴峻 對商品期貨影響幾何
    受持續強降雨和上遊來水疊加影響,南方多省河流水位暴漲,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從11日6時至12日0時,先後有四個水文站的水位超過1998年的歷史最高紀錄!今年全國6月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3.5%,多地提高防汛等級,重點河流水位高於十年均值,6月超預警河流數達250。連日來的暴雨對商品期貨影響如何呢? 愈發嚴峻的汛情對商品期貨影響幾何?
  • 南方嚴峻的汛情,家裡的木地板泡水了,還可以補救嗎?
    南方嚴峻的汛情,給許許多多的家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很多朋友家裡的木地板都被水浸泡了,洪水退去後,乍一看已是面目全非。那木地板泡水了到底怎麼辦?還能補救嗎?通常情況下只要汛情不是很嚴峻,搶救及時,地板陰乾後,由專業人員從頭鋪裝可繼續使用。實木地板浸水後,應趕快把外表的水擦乾,呈「井」字疊放陰乾。還可拿吸塵器對準浸水地板的拼接縫隙處,吸走水汽。或許拿吹風機用涼風對著拼接縫吹,直至吹乾,但切忌用熱風吹,避免外表因受熱乾燥而導致乾裂變形。
  • 國家統計局:7月份南方汛情對於生豬的生產和調運產生不利影響,影響...
    豬肉價格上漲主要是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由於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餐飲服務逐漸恢復,對於餐飲相關的豬肉需求有所擴大;另一方面是由於7月份南方汛情對於生豬的生產和調運產生不利影響,影響到豬肉價格漲幅過大。鮮菜的主要因素是汛情影響生產和調運。對於豬肉價格,去年以來由於一些不合理的限養禁養措施,生豬產能受到了一定影響。
  • 「暴雨+高溫」盤踞南方多地
    南方迎「暴雨+高溫」考驗  儘管南方此前已經遭遇降雨「車輪戰」,但雨水並沒有停歇的意思,不僅如此,隨著「三伏」開啟,部分地區還將迎來高溫炙烤。  16日晚,中央氣象臺網站掛出四個預警。  16日上午,水利部通報了最新汛情。目前,長江幹流監利至大通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呈緩退態勢,但太湖水位有小幅上漲。  預計未來3天,長江中遊幹流及洞庭湖水位將緩退後復漲;但太湖水位可能超過保證水位;淮河上遊幹流水位接近警戒並可能超警。  與此同時,進入7月下半月,黃河也進入到洪水多發期。
  • 嫁接舊圖、捏造預警,警惕網上這些汛情謠言
    災情舊圖「炒冷飯」一些謠言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利用以往的圖片或視頻,將其他災情「嫁接」到此次汛情中,極具迷惑性,加劇民眾的恐慌情緒。7月6日,上海發布暴雨黃色預警,網上一段公交車涉水行駛的視頻出現在當地微信群,並配文稱「上海一公交車乘風破浪」。
  • 212條河流超警,南方汛情兇猛!為什麼「百年一遇」的洪水總讓我們碰...
    △古橋損毀、房屋倒塌,全國多地汛情形勢嚴峻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全國212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其中72條河流超保證水位,19條河流達到歷史最高水位。6月27日到7月9日,我國南方暴雨的綜合強度排在有氣象記錄以來的第5位,而1998年的暴雨事件強度排在第1位。為何今年南方多暴雨?
  • 超長預警剛解除,新一輪暴雨已在路上 !這些自救「神器」了解一下
    今早6時,中央氣象臺宣布解除暴雨藍色預警。此前,中央氣象臺已連續31天發布暴雨預警。你以為暴雨就此翻篇了嗎?當然不!還有新一輪強降雨過程將「無縫銜接」!南方暴雨「沒完沒了」,華北東北也加入「車輪戰」。據中央氣象臺7月2日17時消息,未來三天,華北、東北等地多陣雨或雷陣雨,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並伴有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 2020年汛情與1998年有哪些不同?未來如何發展?
    2020年南方暴雨成災,致使河湖水位猛漲,多地洪水泛濫,汛情來勢洶洶。7月12日,國家防總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2020年汛情嚴峻讓人聯想起1998年的特大洪水。22年過去了,中國再次接受大洪水的考驗,這一次中國的防洪能力已有哪些不同?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水科院減災中心洪水管理與影響評價研究部主任李娜。
  • 南方暴雨持續,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水利部:做好防大汛準備
    6月2日以來,南方暴雨如注。廣西、廣東9地降雨量打破了當地6月上旬降雨總量紀錄。南方洪澇災害有多嚴重?截至9日14時,已造成廣西、貴州、廣東、江西、湖南、福建等11省(區、市)262.7萬人次受災1300餘間房屋倒塌。△7日,陽朔城市主幹道甲秀橋橋上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車輛避難6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
  • 未來汛情走勢如何?專家解讀長江流域防汛形勢
    央廣網北京7月23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當前,我國正值防汛關鍵期,各地汛情持續發展,尤其是長江、太湖及淮河流域防汛形勢較為緊張。國家防總22日繼續維持長江、淮河防汛Ⅱ級響應。目前,防禦工作難點在哪裡?未來汛情還會進一步加重嗎?
  • 青希消防:南方多地暴雨成災,這7個防汛救援裝備怎麼用?
    7月2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第31天發布暴雨預警。汛情面前,除了依靠救援人員幫助,每個人還應掌握基本自救知識。下面這7個救援神器你知道嗎?這些救援神器該如何使用?
  • 長江流域汛情地圖出爐 一圖看清未來哪裡防汛形勢最嚴峻
    中國天氣網訊 漢口超警、九江超警、鄱陽湖告急……長江流域汛情牽動人心。目前,長江中下遊水位緩退,但是今天(14日)至16日,新一輪強降雨來襲,今天早上中斷了僅一天的暴雨預警再次上線。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長江流域汛情地圖,詳解強降雨落區,看哪裡防汛要再次迎來考驗。
  • 再問近期南方暴雨:與1998年相比如何?為何強度這麼猛?還要下多久?
    作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南方的雨,還在下!  來自中國氣象局7月13日的最新消息顯示:當天,我國南方多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而未來3天,西南部分地區還將有大到暴雨,甚至是大暴雨。
  • 形勢確定:更大暴雨將降臨南方,今年防汛形勢嚴峻?
    在剛剛過去的5月,無論是強盛的高溫還是兇猛的暴雨,已經讓不少人已經感受到了夏日的氛圍,而進入6月後,我們也正式進入到氣候意義上的夏季三個月(6月-8月),我國中東部地區的水汽活動將越來越強,暴雨也將越來越猛。
  • 長江罕見汛情造成嚴重損失 323人因災死亡
    長江防總介紹,今年汛情的特點包括,汛情來勢猛、範圍廣。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多次發生大範圍暴雨,受集中性強降雨過程影響,長江流域相應出現了三次明顯的漲水過程,前二次主要發生在長江中下遊幹流及兩湖水系,多個支流或幹流部分江段汛情漲勢迅猛,同時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鄱陽湖水系昌江渡峰坑站最大日漲幅5.41米,洪峰水位超過警戒水位4.25米。
  • 防大汛①|梅雨推遲後第18輪暴雨又來,98+洪水逼近?
    視覺中國 資料據中國天氣網消息,今天(6月12日)開始,南方地區將出現新一輪大範圍強降雨過程。暴雨「車輪戰」不停歇,對於長江嚴峻的防汛形勢來說,又一個不利消息已經證實:2016年長江中下遊梅雨季已經確定推遲。
  • 中超一塊草坪養護每年花費超百萬,還要「看天吃飯」
    而且,草皮的維護並不是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就一定萬無一失了,還需要看天吃飯。2016年,虹口足球場遭遇了幾十年難遇的低溫凍害,草皮狀況不甚理想,因此球場方面對草皮進行了整體更換。
  • 我國洪澇災害種類多範圍廣程度重 汛情災情主要有5個特點
    [主持人]在訪談開始您能不能介紹一下當前汛情情況怎麼樣?今年汛情有什麼樣的特點?是在好轉還是更嚴峻了?    [束慶鵬]各位網友,下午好,我向大家通報一下當前防汛抗洪工作情況。汛情災情主要有五個特點。    一是洪災範圍廣。長江、淮河、黃河、遼河、松花江、海河等七大流域都不同程度地發生了洪澇災害,局地災情嚴重。    二是洪水量級大。全國有40多條較大河流發生超過歷史記錄的特大洪水,長江三峽水庫、漢江安康水庫、第二松花江白山水庫均發生建庫以來的最大入庫洪水。    三是險情災情多。
  • 2020年上半年災難不斷,下半年伊始:南方暴雨預警、北方鼠疫添亂
    南方梅雨洪澇,北方高溫乾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江西、廣西、廣東、湖南等南方多地相繼發生洪澇災害!當我們希望災難遠去,希望下半年情況轉好的時候,7月來了!>洪災肆虐:多地應急響應三級、二級;26省區市受災7月5日,湖北、湖南,浙江相繼提升應急響應為三級,安徽提升應急響應為二級;時隔一天,7月6日,湖北省氣象局提升暴雨應急響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