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大汛①|梅雨推遲後第18輪暴雨又來,98+洪水逼近?

2020-12-18 澎湃新聞
2016年6月1日,市民在江西九江開發區積水嚴重的路段推車。  視覺中國 資料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今天(6月12日)開始,南方地區將出現新一輪大範圍強降雨過程。暴雨「車輪戰」不停歇,對於長江嚴峻的防汛形勢來說,又一個不利消息已經證實:

2016年長江中下遊梅雨季已經確定推遲。

據新華網6月10日報導,長江委防辦主任陳敏介紹,

長江流域降雨有一定規律,正常情況中下遊先降雨,上遊後降雨,如果梅雨季推遲,與上遊降雨遭遇,將對主汛期長江防汛不利。

1998年大洪水時,就因為長江中下遊出現「二次梅」,梅雨期較長,導致上、中、下遊降水遭遇。

再加上最強厄爾尼諾事件、罕見冬汛與提早入汛、入汛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8成……種種跡象顯示,2016年長江可能發生大洪水。

截至目前,多項指標都超過了1998年。中央氣象臺回復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今年與1998年同為極強厄爾尼諾次年,又具有副熱帶高壓異常強大、前汛期降雨偏多等相似的天氣特點,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2016年累計500毫米以上的降雨範圍比1998年偏多53萬平方公裡,12個省(區、市)平均降雨量比1998年同期偏多23.5%,南方主要江河水位均高於常年和1998年同期。

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溫異常升高引起的一種異常氣候現象,往往會引起全球多個地區天氣異常,其中一些地區暴雨頻繁、洪澇成災,另一些地區則高溫少雨、乾旱嚴重。

從全球範圍看,目前的法國洪水、印度大旱、加拿大林火等自然災害都與其有關。

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國家防總相關負責人至少5次提到2016年「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以防禦『98+』長江特大洪水為目標」、「做好應對大災的準備」。

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總總指揮汪洋也強調,2016年我國防汛抗旱形勢異常嚴峻,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

正常年份我國汛期雨帶與副高位置移動示意圖。一旦厄爾尼諾發生,副高壓就會賴在南方不走了。  中國氣象網 圖

有完整海洋觀測資料以來最強厄爾尼諾事件

2016年可能發生大洪水,首先是一種經驗推定。

據《人民日報》報導,國家氣候中心專家介紹,從歷史統計規律來看,厄爾尼諾事件達到峰值後的第二年,夏季長江流域和江南容易出現洪澇災害。

兩個典型例子是,1982/1983年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導致1983年6-7月,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持續性暴雨,長江許多測站水位達歷史最高;1997/1998年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導致1998年夏季我國長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澇災害。

而本次厄爾尼諾事件,是1951年有完整海洋觀測資料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諸多海溫指標已超過了上述兩次超強事件。

本次厄爾尼諾事件自2014年9月開始發展,去年11月份達到峰值,此後一直在減弱,至今年5月結束,共持續了20個月時間,是60多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厄爾尼諾。

6月8日,中央氣象臺回復澎湃新聞稱,2016年與1998年同為極強厄爾尼諾次年,又具有副熱帶高壓異常強大、前汛期降雨偏多等相似的天氣特點。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首席專家周兵說,

厄爾尼諾可以持續地改變區域環流,激發出菲律賓到南海的反氣旋性高壓環流系統,這一環流系統疊加在副高上,直接影響我國汛期降水。

據《中國氣象報》報導,由於大氣對厄爾尼諾的響應一般具有滯後性,在2016年6月至7月的梅雨季節,大氣對於厄爾尼諾的響應可能會進一步顯現或放大,長江流域易發生洪澇災害。

周兵認為,從氣候角度來看,2016年我國主汛期氣候面臨著更大挑戰:全球變暖從1998年「加速啟動」,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1880年以來全球最熱的年份,全球持續增暖的背景使得我國主汛期出現暴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風險顯著增加;此次厄爾尼諾事件的峰值強度、累計強度、持續時間、月平均海表溫度高於2℃的時間均為1951年以來最強或最長,這不僅進一步增加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出現的可能性,還加大了氣候預測的難度。

另據公開氣象資料顯示,2015/2016年的冬季氣溫較常年偏高0.3℃,這與1997/1998年完全一致;2016年寒潮活動較為頻繁,在3月出現了兩次寒潮天氣過程,而1998年3月也出現了兩次。

1951年以來14次厄爾尼諾事件Nino3.4指數演變(單位:℃),1982-83年、1997-98年和2015-16年有明顯的波動。  中國氣象網 圖

今年暴雨「車輪戰」現象連1998年也不曾出現

2015年11月,湖南和江西兩省均發生了罕見的冬汛。2016年我國入汛日期又提前到了3月21日,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早了11天,比1998年的4月12日早了23天。

6月8日,水利部介紹,

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2016年我國入汛早,降雨過程多,江河水位高。今年尚未進入主汛期,江淮、江南、華南、西南暴雨就進入不停歇的「車輪戰」模式。這種現象,近年少見,即便在氣候形勢類同的1998年也不曾出現過。

據中央氣象臺統計,自3月21日入汛以來,全國共出現17次大範圍強降水天氣過程,其中南方16次,比1998年同期偏多4次;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太湖流域等100餘條河流出現超警水位。

中央氣象臺6月8日回復澎湃新聞稱,截至目前,與1998年相較,2016年南方地區的強降雨範圍更廣、強度更強。據統計,2016年截至目前,全國累計500毫米以上的降雨範圍(89萬平方公裡)比1998年(36萬平方公裡)偏多53萬平方公裡。

其中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上海及重慶、貴州等12個省(區、市)平均降雨量為542毫米,比1998年同期偏多23.5%,比常年同期偏多29.4%。

根據長江防總辦公室發布的數據,今年3~5月,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偏多2成,來水較近30年均值偏多。

與1998年3~5月相比,今年3~5月宜昌站來水偏多近8成,漢口站偏多近3成,大通站偏多近1成,洞庭湖城陵磯站偏多近2成,鄱陽湖湖口站與1998年同期相當。

從上圖看,去冬今春以來南方地區降水偏多,與1982-83和1997-98年的情況相似。註:臺灣地區數據暫缺。  中國天氣網 圖

今年3~5月,長江中下遊幹流平均水位較歷史同期偏高,城陵磯、漢口、湖口、大通站與近30年同期均值相比,偏高2.48~1.86米。與1998年同期均值相比,偏高1.5~0.15米;與1954年同期相比,偏高2.77~0.97米。

長江防總辦副主任、長江委防辦主任陳敏介紹,今年以來,長江流域汛情災情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入汛早,較往年提前11天;來水多,較近30年平均值偏多;底水高,長江中下遊各控制站水位持續上漲;汛情急,3月中旬以來,長江流域先後發生16次較強降雨過程,長江流域已有43條河流65站出現過超警洪水,部分河流和站點多次超警,最大超警幅度在3米以上

陳敏提醒,長江流域2016年3-5月雨情主要特徵與1998年十分相似,種種跡象表明,2016年汛期長江中下遊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南方暴雨持續,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水利部:做好防大汛準備
    6月2日以來,南方暴雨如注。廣西、廣東9地降雨量打破了當地6月上旬降雨總量紀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介紹今年汛期相關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時說:「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共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南方洪澇災害有多嚴重?
  • 更大暴雨將至!大洪水要來了?能扛住嗎?
    近日,南方暴雨連連,引發不少地方洪澇災害。據統計,今年以來我國已發生18次強降雨過程,涉及12個省市區,降雨範圍、強度都非常大。截至6月9日,洪災已造成11省260多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40.4億元。根據水利、氣象部門最新聯合會商意見,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極端事件偏多,區域性暴雨洪澇重於常年。
  • 2020會再現98年大洪水嗎?
    今年入梅以來,武漢先後遭遇多輪強降雨,截至7月11日累計梅雨量已達771.0毫米,排歷史同期第二位,成為2016年後最強「暴力梅」。同時,截至7月11日,武漢梅雨期長度已達34天,為2015年來最長梅雨季。為何今年梅雨量如此偏多?何時武漢能出梅?是否還會再現「98+」大洪水?11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採訪了湖北省和武漢市相關氣象專家,請他們一一解答。
  • 洪水已淹到籃球框,可南方的暴雨還有好幾輪……
    洪水來時,綦江城區拉響了防空警報,有當地居民表示:「這是自1998年以來見過的最大洪水,幸好我們轉移得快,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江水持續灌進,大量商鋪被淹沒。當地採取二級應急響應措施,沿河地區切斷電力確保安全。 圖為不斷上漲的洪水已將綦江城區臨江街道淹沒。
  • 【特稿】法意邊境暴雨洪水致傷亡
    法意邊境暴雨洪水致傷亡 楊舒怡 法國和義大利交界的地區3日遭遇暴雨及洪水,一些山區發生山體滑坡,已有2人死亡、9人失蹤。兩國官員擔心,死亡數字可能進一步上升。 氣象記錄顯示,法意邊境多個區域過去24小時降雨量創新高。
  • 新華時評:大汛當前須築牢「防禦工事」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題:大汛當前須築牢「防禦工事」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時下,全國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大汛當前,構築起牢固的抗洪「防禦工事」首當其要。打贏洪澇災害「防禦戰」,各地、各相關部門必須事先籌謀,提早部署,走在洪水前頭。
  • 洪水來臨的時候,他們就是大壩
    我是一個90後,親身經歷過98年的大洪水。事實上,自打98年洪水後,以後的每一年到了發洪水的時候,人們總喜歡拿來與98年大洪水比較。那一年的狂風暴雨,掀起的驚濤駭浪席捲全國,南至香江敏水,北至松嫩平原,水患無處不在,半個中國,處於汪洋之中。
  • 最新|海河部分水系或有較大洪水!天津24小時值班!
    特別是6月2日以來,江南、華南和西南東部發生了今年以來強度最大、範圍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降雨過程,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長江流域湘江和鄱陽湖水系、浙江錢塘江水系部分中小河流發生超過警戒線水位的洪水,一些河流出現超過保證水位或是歷史記錄的大洪水,西江、北江均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
  • 長江中下遊遭遇入汛來最強降雨,為何我國初夏常有暴雨和梅雨?
    中央氣象臺今天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未來4天,貴州、重慶至長江中下遊一帶降雨持續,暴雨範圍擴大,貴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廣西等地發生山洪地質災害以及中小河流洪水的氣象風險高,需提高警惕。全國雷暴大風或冰雹預報每年的五月到七月是南方地區降水集中時段,而且是南方的梅雨季節,所以這個時間段出現強降雨屬於正常現象。
  • 義大利法國相繼遭受暴雨襲擊 部分地區洪水泛濫
    中廣網北京11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義大利近日遭受特大暴雨,區洪水泛濫,意甲被迫延期,龐貝古城發生部分坍塌。此外,法國南部近日遭受暴雨襲擊,泰國洪水繼續泛濫,世界天氣究竟怎麼了?  法國南部近日遭受了暴雨襲擊,已有至少3人死於與洪水相關的事故,約600人被迫疏散。
  • 暴雨、洪水、泥石流,緊急避險指南來了!
    近期,我國多地遭遇洪澇災害,暴雨來臨時如何防範?洪水暴發時如何防備與自救?遭遇泥石流如何逃生?我們為您整理了緊急避險指南。——暴雨來臨時如何防範?當暴雨來臨時,注意關閉門窗,防止雨水進入屋內,一旦進水則需要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注意街上的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應當立即遠離。不要走地下通道,不要在流水中行走。遠離積水路段,注意躲避下水井蓋。不要在暴雨天氣進入山區旅遊,在暴雨來臨前應當儘快出山或到安全地帶躲避。
  • 一文讀懂:超百人死亡 日本此輪暴雨災害威力為何如此之大?
    據日本NHK報導,截止至當地時間7月10日中午,日本西部暴雨已致156人遇難,數十人失蹤。暴雨引發的洪水及山體滑坡在阻斷交通的同時摧毀大量房屋,數萬人被迫撤離,不少人至今還被困家中,預計死亡人數還將繼續上升。截止至當地時間7月9日晚上,日本15個受災縣中有約1.1萬人逗留在避難所,災害期間收到疏散公告的居民一度多達630萬。
  • 2020洪水泛濫,回頭看看98年特大洪水,試問中國何時屈服過?
    今年南方的特大洪水讓江西,安徽,貴州,湖北等地受災嚴重,梁田被淹毀,房屋被衝毀,成千上萬的民眾遭受損失,這不禁讓人想起了九八年的特大洪水。98年的中國雖說發展很快,但還並不算富裕,一場洪水讓很多省市被衝毀。黑龍江,嫩江爆發了150年以來罕見的大洪水,長江也爆發了全流域的洪水。
  • 端午水來了 暴雨洪水過後的悟道
    每一次大雨落下與洪水到來,會啟示對山不轉水轉和永遠汩汩向前奔流的河水、溪水新(心)的感悟!因為自然用它無聲語言在啟示思考,啟示生活!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而水流低處,崖千仞水繞過。雨水落下注入江河海洋,而地表水和地下水是一脈相承、相互呼應,改變地表水流向時,地上水和地下水沒有合一默契那一刻,加之如若地表的樹木、花草等生態植被被毀,在面對暴雨山洪時人文建築就會被自然懲罰,家園被毀!
  • 521萬人受災,恐發生流域性大洪水
    受持續強降雨和上遊來水疊加影響,江西境內河流水位暴漲。截至7月11日,全省河道超警戒站數達32個,河水匯聚導致鄱陽湖水位迅速上漲。同時,長江幹流也對鄱陽湖形成頂託倒灌,導致水位持續抬升。據介紹,鄱陽湖星子站水位5日1時超警戒後,一周左右時間便突破歷史極值,目前水位仍在上漲。
  • 暴雨繼續,颱風確定要來了,快收下這份洪水自救與安全轉移指南
    水利部消息,受上述強降雨影響,西江上遊、北江、烏江、沅江、澧水、鄂東北諸河、淮河上遊、沂沭河、滁河、秦淮河等河流將出現漲水,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6月11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預計今年長江中下遊、珠江流域西江、海河部分水系,松花江、遼河等地區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黃河上中遊、太湖、淮河等地可能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
  • 高清:受暴雨洪水影響 三江融安等縣出現嚴重內澇
    為應對暴雨天氣,自治區氣象局於9日下午6時起,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提升為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Ⅱ級應急響應。圖為6月9日,融安縣板欖鎮部分地區被淹(無人機拍攝)。遭受山洪襲擊後,板欖鎮政府已組成了工作組到泗安村查看災情,組織村民抗洪救災。&nbsp&nbsp&nbsp&nbsp6月9日晚8時,融江融安縣長安水文站水位達115.01m,超警戒0.41米(警戒水位114.6米)。晚8時,融安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預案,幫助低洼地區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
  • 話說梅雨
    由此確定梅雨入/出梅日期、梅雨量、梅雨強度等諸多綜合參數。  在風調雨順的歲月裡,梅雨季節常年6月8日入梅,7月18日出梅,平均梅雨量343毫米。梅雨季節時間長度40天,也就是出現在「芒種」「夏至」「小暑」節氣內。  1951年以來,歷史上入梅最早的日期為5月25日(分別為1995年、2016年),入梅最晚的日期為6月26日(2005年)。
  • 暴雨雷電大風「三黃蛋」高掛!來看看今天魔都哪裡的雨最「暴力」
    各區預警可查詢:http://182.254.214.114/wxapp/fqwarn.html旋即,中心城區、青浦、松江、閔行、金山北部等地都在暴雨中「淪陷」小新冒著暴雨趕來上班後發現報社樓下是這樣的↓↓↓而在雨霧的籠罩下浦東陸家嘴摩天群樓若隱若現新民晚報 劉歆 攝
  • 樂山市「8·18」特大洪水抗洪搶險救災紀實
    強降雨奔襲,三江上遊來水頂託,市境內江河水位普漲。8月15日至8月18日,樂山市遭遇暴雨洪水過程。8月18日,青衣江、岷江樂山段發生超警超保水位,青衣江夾江水文站洪峰最高水位414.71米,為有歷史記錄最大洪水,洪水重現期百年一遇。岷江五通橋水文站洪峰最高水位345.63米,為1953年建站以來最大洪水,洪水重現期50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