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霧中「雪域雄鷹」一飛沖天
本報記者隨機飛行30分鐘,記錄下中國第一批藏族飛行大學生的興奮和激動 昨日上午,中國第一批藏族飛行大學生第一次脫離教練員,單獨駕機上天,本報記者麻起膽子隨機「單飛」30分鐘,親眼見證「雪域雄鷹」首次上天的興奮和激動。
-
堅強樂觀、熱心公益,這個從雪域高原到上海交大的藏族姑娘,好樣的!
從班級下遊到專業第五,她突破自我勤學苦讀,實現逐夢路上的華麗蛻變;從有口皆碑的好班長到全面發展的交大青年,她熱心公益,助力漢藏文化交流傳播;從雪域高原到上海交大組織活動、熱心公益她是交大校園的藏族文化傳播者作為一名藏族學生,嘎瑪卓嘎拉姆立志做交大校園中的藏族文化傳播者。在人文學院三年,嘎瑪卓嘎拉姆深深感受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性。她希望能夠為藏族文化的傳播和漢藏文化交流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許渺小卻會熠熠閃光。
-
藏族家具丨雪域高原上的那一抹亮色
,西藏地區整個地形都是以高原為主,一半以上是高山、沙漠和丘陵,人類基本無法生存,只有很少的土地可種植耕地,大約只佔總面積的1/4。 青藏高原雖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但同時擁有山地熱帶、亞熱帶,河谷溫帶,高原寒溫帶和高山寒溫帶等多種地理氣候條件。也因此西藏高原的植物種類繁多,類型多種多樣。
-
五老峰下雪蓮盛開 雪域高原白鷺翱翔——廈大與西藏的校地情緣
01從五老峰下到雪域高原南強學子高原築夢西藏以其遼闊和神秘為人們所嚮往,雪域天堂不但吸引著無數慕名而來的朝聖者,同樣也湧現出一批批懷揣家國夢想、紮根西藏、建設邊疆的「實幹家」。幾十年來她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不負廈大人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的光榮使命,為西藏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也為廈大學子在雪域高原的家國情懷書寫了精彩的篇章。
-
大秦帝國驅逐的神秘民族,以猴為祖以石為神,融入高原卻異於藏族
在藏族的神話傳說中,有過這樣的人類起源說,與達爾文的進化論有著驚人的相似。傳說在古老的洪荒時代,雪域高原上生活著一隻母獼猴。終日衣食無憂卻飽受寂寞之苦。天神明白了她的心思,就化作人類跟她結合,誕生了諸多西藏先民。《西藏王統記》中也有類似的傳說:普陀山的觀音菩薩收了一隻獼猴為徒,讓他去雪域高原上修行。
-
書寫在雪域高原上的忠誠
他們牢記重託、不辱使命,磨鍊意志、增長才幹,憑理想與信念,用忠誠與擔當,在雪域高原樹起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捨棄常人所擁有的、放棄常人所享受的,紮根雪域高原,矢志艱苦奮鬥。
-
「非遺之花」綻放雪域高原
記者 王雨霏 攝 藏紙、藏戲、藏香、藏藥…… 曾幾何時,這些具有濃鬱高原色彩的非遺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總是有些神秘。但隨著這些年西藏不斷加大對非遺保護、傳承、發展和宣傳的工作力度,諸多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揭開了神秘面紗,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這些歷史的沉澱、傳統文化的基因,讓大眾近距離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
-
【勞動最光榮】解讀高原犛牛「生命密碼」的藏族女博士
原標題:【勞動最光榮】解讀高原犛牛「生命密碼」的藏族女博士 【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全國累計有32443人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是對人類文明進步規律的重要詮釋」。
-
雪域高原淬刀鋒
日前,一場在海拔4300米雪域高原上進行的舉炮彈比賽吸引了不少戰友的圍觀,現場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經過激烈比拼,王永義以78次贏得了勝利,成了最後的獲勝者。這是正在野外駐訓的陸軍某團官兵利用訓練間歇進行的一場特色體能競賽,也是該團在高原駐訓以來針對各兵種專業特點開展特色體能訓練的一個縮影。高海拔地區因氧氣稀薄、天氣寒冷、氣壓低等原因,給官兵的體能帶來較大考驗。
-
臺灣客商首次亮相藏博會:寶島美食「登上」雪域高原
新華社拉薩9月12日電(記者 劉明洋 春拉)蚵仔煎、鹽酥雞、牛軋糖、三星蔥、柚子參……這些臺灣夜市常見的寶島特色美食11日亮相雪域高原,首次出現在拉薩舉行的藏博會上,讓當地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地道的臺灣乾貨,品嘗到原汁原味的臺灣美食。 「這次有8家臺灣乾貨客商參加藏博會產品展銷,還有17家臺灣夜市攤販業主帶著各色美食亮相藏博會餐飲街。」
-
鷹笛,雪域高原上的自然鳴響
音色高亢明亮,與口哨聲惟妙惟肖…… 這就是藏族的一種特色樂器——「鷹笛」,又稱鷹骨笛子,是由鷲鷹的翅膀骨製作而得名。在生活中很難見到真正的鷹笛 一方面 雄鷹一般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 身高大概在1米左右,翅膀展開可能有2米之寬 一般人很難接近 另一方面 雄鷹是藏族人民勤勞勇敢的象徵
-
「雪域兵心」永遠跳動
通訊員 鄒寧寧 攝「雪域兵心」為民服務點。這只是青藏公路沿線一間普通板房,就像是無垠寒冷的青藏高原上的一葉扁舟,但它卻是卡車司機、自駕旅客、騎友口中的港灣驛站,它擁有一個溫暖的名字——「雪域兵心」。「雪域兵心」是西藏軍區青藏兵站部某管線大隊五中隊官兵們設立的一個為民應急服務點,它位於海拔4675米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五道梁鎮,這座小鎮是一千九百多公裡青藏線上的一個小小落腳點,前後遙望不見人煙,為勇闖「世界屋脊」的人們提供了庇護和慰藉。9月19日,我們來到五道梁,走進了「雪域兵心」。
-
當大家都在沉迷康巴漢子的美色時,多少人會留意到藏族雪域精工?
▲(image:丁真)要知道,無論是外貌身材,還是性格、氣質,沒人能抵擋得了康巴漢子的魅力,所以一不小心容易令人沉迷美色,而忘了藏族還有那些蘊含著藏文化精髓的寶藏——「雪域精工(藏族的手工藝)」。▲ 藏族是我國 56 個民族之一,亦是中國及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
即科金融攜手拉薩維多利亞,共譜雪域高原消費金融壯美篇章
從前藏區人民臉上標誌性的「高原紅」,正在被更加時尚、健美的審美標準所取代。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拉薩維多利亞整形美容醫院在六年前成立,並且憑藉著精湛的醫術、完備的設施、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社會責任,成為享譽雪域高原的大型整形醫院。
-
當大家都在沉迷康巴漢子的美色時,有多少人會留意到藏族的雪域精工?
——「雪域精工(藏族的手工藝)」。這種帽子有雙重功能,一來藏族人們常年身處高原地區,因為海拔高,日光充足、紫外線超強,所以必須戴大邊沿的帽子遮擋紫外線,用於防曬;二來放牧時,在無遮無蔽的草原、群山環境下可以遮擋雨水和保暖。
-
《雪域雄鷹》宏偉巨製還原高原極地軍人全貌
《雪域雄鷹》宏偉巨製還原高原極地軍人全貌2015年11月12日 09:13:17來源:新華娛樂 日前,央視一套黃金檔正在播出的現實軍旅題材勵志劇《雪域雄鷹》頻登收視榜榜首,作為首部聚焦高原極地特種兵作戰生活的電視劇,《雪域雄鷹》中的年輕軍人們用熱血與激情抒寫了一部關乎信仰與夢想的
-
雪域水泡臺灣茶:玉山茶坊紮根世界屋脊
新華社拉薩6月4日電(記者朱青)「快10年了,越來越多的藏族朋友從愛上臺灣烏龍茶到愛上了更多臺灣美食。」對於玉山茶坊的女主人餘雅琪來說,將臺灣茶帶到雪域高原的拉薩「不僅是門生意,更是一種緣分」。 拉薩的初夏,遊人如織。在離雄偉的布達拉宮不遠處的德吉北路上,玉山茶坊頗為熱鬧。
-
雪域高原上真正的格桑花,是它……
西藏栽培的翠菊以藍色為主,葉子長橢圓形,葉邊緣有粗鋸齒,因為它的花色(原始種花色)如藍天一樣美麗,像極了高原上密密匝匝盛開的藍色野生花卉,且栽培容易、花期長,因此,成為了深受藏族群眾喜愛的格桑花。
-
「勞動最光榮」解讀高原犛牛「生命密碼」的藏族女博士
4月的青藏高原,春意盎然,一片生機勃勃。進藏列車滑過綠茵茵的草原,旅客們目光所及之地,肥美的牧草蓬勃滋潤,濃綠得讓人心醉。鑲嵌其中的猶如繁星點點的野花競相開放,鮮明爽目。天邊偶爾呼嘯而過的兀鷲為坦蕩的草原平添了一份情致。
-
陳盈:雪域高原加持我們有了必勝的信念
在雪域高原披綠圍棋植被的工程剛剛泛出苔色,圍甲這面旗幟還不能倒下。6日周睿羊對柁嘉熹的主將戰最後結束,周睿羊不敵柁嘉熹。而此時拉薩淨土隊已保級成功拉薩淨土隊教練陳盈說:「2014年山東隊首次把圍甲賽場帶到了拉薩。拉薩是神奇的地方,江維傑和李世石下出了四劫循環和局,然後加賽共下了九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