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族的神話傳說中,有過這樣的人類起源說,與達爾文的進化論有著驚人的相似。
傳說在古老的洪荒時代,雪域高原上生活著一隻母獼猴。終日衣食無憂卻飽受寂寞之苦。
天神明白了她的心思,就化作人類跟她結合,誕生了諸多西藏先民。
《西藏王統記》中也有類似的傳說:
普陀山的觀音菩薩收了一隻獼猴為徒,讓他去雪域高原上修行。這隻獼猴找到一個山洞,從此心向菩提。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隻女魔來騷擾他,想要破壞他的證道。
獼猴心志堅定,不受誘惑。女魔威脅說,如果你不跟我結合,我就去做魔鬼的老婆,生下很多魔子魔孫,到時候雪域高原就會成為人間地獄。
獼猴猶豫不決,返回普陀山,想從觀音菩薩那裡詢問意見。
觀音菩薩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壞事,讓獼猴去跟女魔結合,生下了很多小猴子。這些猴子越來越多,天長日久,尾巴變短消失,直至最後變成了人類。
可見,猴子變人的傳說比達爾文的進化論還要早上千年之久。
然而,傳說也只是傳說,沒有充足的理論依據。那麼這種傳說的源頭在哪裡?難道真的是古藏人流傳下來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現代藏族認為是祖先留下的故事。但實際上這種以猴為祖的神話,並非來自於古藏人,而是另外一個古老的民族。
他們在先秦時代便離開了西戎之地,來到了雪域高原,跟古藏人結合之後,誕生了現代意義上的藏民族。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已經猜到了。
這個民族就是古羌人。這裡需要指明古羌人和羌族不是一個概念,本文主要內容是先秦時期的古羌人。
我們都知道,秦國在橫掃六合之前,生存在中原以西的西戎一帶。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穆公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二十,開地千裡,遂霸西戎。
這便是秦國開國的根本。也就是說,秦國的領土有很大一部分屬於西戎民族。
而戎就是羌。秦穆公稱霸西方之後,古羌人被迫西遷,直到秦掃六合,秦始皇問鼎中原,古羌人再也沒有回到過故土。
然而,即便秦始皇開創了史無前例的偉大王朝,但西部的領地始終沒有再進一步。
古羌人也沒有服從過秦帝國的統治。而是在苦寒的雪域高原上,締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內容。即便與古藏人結合,誕生了源源不斷的後代,其古老傳統依然被保留了下來。
以猴為祖的神話傳說,便是其中的一個見證。
第二個見證,以石為神。
可能去過藏地旅行的朋友,或多或少地見過一些陳列在路邊,或是野外的壘築石碓。很多人不明其意,以為跟藏傳佛教有關。
實際上並非如此。
這些石碓其實是對於古老神明的供奉儀式,同樣可以追溯到古羌人的信仰。
現代藏地宗教文化中幾乎以佛教為主。佛教自從古象雄王朝傳入後,與古老的苯教相結合,經過不斷地藏化,誕生了特徵鮮明的喇嘛教。
可以說,苯教才是古藏人信仰的源頭。
然而,現代藏民族的信仰中,依然保留著原始崇拜的影子。認為天地萬物有靈,對於自然神明的崇拜屢見不鮮。
而這種信仰多來自於古羌人所信仰的巫教。
巫教中崇拜的對象多而繁雜,也極為普通,都是一些常見的自然元素,比如天地、日月、樹木、火焰,乃至於莊稼幼苗、大門、鍋子,或是白石頭。
其中白石頭的地位很高,在最初代表著位格最高的天神。隨著後來的變遷,神明越來越多,有五個成為了常見的崇拜對象。
分別為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關聖帝君。
很明顯,關聖帝君是在三國時代之後誕生的神明。
而在藏地多見的石碓,都是祭祀原始神明的一種表現。
這種源頭是從哪裡來的呢?
這要從古老的羌族史詩《羌戈大戰》說起。
這部史詩中主要記述了兩次戰爭。
第一次,一支古羌人在跟魔兵大戰失利,逃向了高原,天神從天上拋下三塊白石頭,變成了三座雪山,擋住了魔兵的追擊。
第二次,古羌人與戈基人交戰,在天神的指引下,古羌人用白石打敗了戈基人。
因此,白石成為了古羌人與天神溝通的象徵,也是崇拜的對象。
儘管古羌人的原始崇拜與古藏人的苯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有過交叉重疊。但的確不是同一種信仰。在兩者不斷融合中,已經很難分辨出區別。
還有一點可以證明,現代藏民族中依然有著古羌人的傳統遺留。
咱們可以從喪葬傳統中尋找蛛絲馬跡。
藏地有天葬、火葬、土葬、塔葬和水葬幾種傳統。其中天葬最為普遍,土葬一般很少有人使用,地位低下者或是道德敗壞者才會使用。
而火葬和塔葬一般用於高地位者使用。
關於天葬的源頭,有這麼幾種說法。
第一,藏地高寒,土葬無法及時消解屍體。
第二,由於藏傳佛教的影響。禿鷲被稱為空行母,是諸多佛國之間的信使。將身體供奉給空行母,意味著捨身布施。
第三,天葬源自於古印度野葬的傳統。
對此,筆者補充一點,世界上最古老的天葬來自於瑣羅亞斯德教,也就是後來的拜火教,或是祆教。
拜火教以火為尊,認為屍體是汙穢的,留在世間會汙染一切元素。因此將屍體餵給飛鳥,以期靈魂上的解脫。
那麼以上幾種喪葬方式,哪種與古羌人有關呢?
火葬。
縱觀中國歷史,能以火葬的民族並不多見。中原文化講求入土為安,對火葬極其排斥,視為死無葬身之地。
而古羌人使用的喪葬習俗的確是火葬。
《呂氏春秋·義賞》記載:氐羌之民,其虜也,不憂其繫纍,而憂其死不焚也。
《莊子·逸篇》記載:羌人死,焚而揚其灰。
足以證明,在古老的先秦時代,古羌人一直使用火葬。
而在古羌人與古藏人融合之後,這種喪葬傳統依然沒有被取代。在天葬普及的現代,火葬依然被保存了下來。而且與塔葬一樣,通常用於高僧或是高地位者的葬禮。
不止如此,如今彝族也是源自於古羌人的血脈。
綜上所述,儘管古羌人已經不復存在,羌這個稱謂也不再使用。但這不代表著古羌人的血脈斷絕,而是將火種隱藏在民族融合的大潮中,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