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高性能處理器目前依賴14nm工藝,即將發布的Comet Lake-S桌面處理器和下一代的Rocket Lake-S還將繼續使用14nm。10nm工藝需要等到Alder Lake-S才會用(準確的說法是10nm++)。
雖然目前7nm產品依然沒有公布,但有大神從英特爾驅動文件、技術文檔中扒到「Meteor Lake」(流星湖)的名字,並斷定它就是英特爾第一個7nm工藝高性能處理器,全面覆蓋伺服器、桌面、筆記本。另外,文檔中還看到了「DG2」字樣,也就是英特爾第一款高性能消費級獨立顯卡,同樣採用7nm工藝,但發布時間可能已被推遲到2022年。
英特爾在2019年底宣布在2021年推出7nm工藝,首發於面向超大規模高性能計算的Ponte Vecchio獨立顯卡,但何時應用於處理器卻沒有說法。考慮到接下來有Comet Lake、Rocket Lake、Alder Lake三代產品,按一年一代算的話,Meteor Lake那要等到2023年了,最快得2022年年底,但英特爾可能會加快處理器迭代的節奏。
Meteor Lake的具體情況暫不清楚,但肯定是全新的CPU架構,最大可能是使用10nm++相同的Golden Lake架構,更高頻率和IPC,同時功耗更低。英特爾10nm工藝的Ice Lake使用了Sunny Cove底層,並在年中提前發布的Tiger Lake升級到Willow Cove。
此外,一種有趣的說法是Alder Lake、Meteor Lake會採用類似ARM big.LITTLE和Lakefield的大小核心異構體系,在一顆晶片內同時封裝高性能核心、低功耗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