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火熱,4月份300城土地成交價創2018年以來新高

2020-08-28 財經簡要

近期,部分城市土地市場格外火熱。就在「五一」假期的前一天(4月30日),南京、紹興、佛山、揚州4城土拍大戲同日上演,多宗地塊經過超百輪競價才成交,溢價率最高近90%。來自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土地市場量價齊升,高溢價地塊頻現,「地王」再現。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認為,目前一些地方土地市場確實出現了「地王」情況,個別區域的土地市場熱度會有所上升,但是過熱的情況出現概率不太大,不過也要引起高度的警惕和重視,一定要避免土地市場炒作引發的市場過熱再現。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公開報導梳理,繼前一日以129.06億元成交5宗地後,4月30日,南京再次以242.4億元成交5宗地塊,共有20餘家房企參與競拍,土拍大戲連續兩日上演。其中,有兩宗住宅地塊競價次數超百輪,一宗被萬科以43.5億元拿下,溢價率35%,另一宗被融創以40.1億元拿下,溢價率36%,兩宗地單價均破4萬;更有一宗被寶能競得的商住地塊競價次數接近200次,溢價率達45%;另兩宗底價成交的地塊,單宗金額也均超60億元。

同日,紹興、佛山、揚州均有高溢價地塊成交。其中,紹興某住宅用地經過152輪競價被中交+花樣年聯合體以41.56億元競得,溢價率高達46%。佛山某住宅兼容商服用地經過50輪報價被恆大以總價47.37億元競得,溢價率約46%,成為順德總價「地王」。揚州某住宅用地經過242輪競價,被世茂以9.46億元競得,溢價率高達88%。

一日四城現溢價率超40%地塊只是近期土地市場的一個縮影,整個4月高溢價地塊頻現,一宗地競拍次數超200次時有發生,「地王」再現。其中,4月22日廈門一含住宅綜合用地被上海泰鳴以103.5億元成交,折合樓面價50599元/平方米,溢價率43.8%,成為廈門總價、單價雙料「地王」。這也是繼2月20日310.5億元成交的上海「地王」後,年內全國第2宗百億「地王」。

來自多家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4月土地市場量價齊升,300城土地成交均價創2018年以來新高;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築面積和土地出讓金收入環比漲幅均超100%,同比漲幅超過20%;寧波、南寧、廈門、昆明、福州、佛山、徐州、紹興等城市平均成交溢價率超過30%。

對於4月土地市場量價齊升的原因,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王若辰認為,一季度積壓的需求明顯釋放,其中二線城市地市復甦更加明顯,反映當前開發商在這些區域拿地更為激進一些,也是在當前風險與機會並存的形勢下更好的選擇。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進一步指出,疫情對房企的資金鍊影響雖然大,但國內融資難度降低,部分企業拿地積極性再次提高。多地再次出現高溢價率土地成交,特別是廈門等地再次出現歷史最高總價百億地塊,使得土地市場熱度持續提升。

對於當前高溢價地塊頻出是否意味著土地市場有過熱風險,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一些地方土地市場確實出現了「地王」情況,個別區域的土地市場熱度會有所上升,但是過熱的情況出現概率不太大。原因有三點:第一,中央關於房地產調控政策沒有變化,穩地價是「三穩」之一,房地產監測和調控機制在完善,問責機制在加強。第二,根據土地制度新規和相關規定,熱點中心城市和都市圈的土地供應規模更大、更及時,與此同時供地渠道更加多樣。第三,基礎制度改革和房地產市場形勢的變化,也可能使房企在拿地過程中理性成分有所增加。從目前土地交易價格的溢價率情況看,市場總體還比較溫和。

不過,倪鵬飛同時指出,對這一問題也應該引起高度的警惕和重視。目前的情況令人聯想2015~2016年個別區域的那輪樓市過熱的循環機制,即先是個別城市不斷高價拍出「地王」,然後通過媒體放大,形成漲價預期和市場恐慌,於是在金融機構的支持下,住戶部門大量入市,開發企業藉機漲價,然后土拍價格進一步上升,進而循環推進,不斷強化,並且過熱從一線城市開始向周邊擴散。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實現「三穩」的目標,一定要避免土地市場炒作引發的市場過熱再現。為此,要進一步完善土地市場監管制度,完善土地拍賣制度,拓寬土地供應渠道,完善土地與人口流入、與商品房存銷比的掛鈎機制等。

來源:證券時報

相關焦點

  • 南通|市區前三季度土地成交總額創近五年新高
    縱觀近五年南通市區前三季度土地市場成交情況,2018年推地量位列最高峰,是近五年來前三季度推地量最高的年份,但2020年前三季度土地成交總金額超過2018年前三季度土地成交總金額,達到253.07億元,兩者相比呈「量跌價漲」的態勢。
  • 三季度全國土地市場監測:全國300城土地成交規模同比增長
    城土地成交規模同環比均有所增長,樓面價環比小幅下滑,一線城市成交規模同比顯著上漲:分城市能級來看,一線城市成交規模同環比均增加,市場熱度延續;二線城市土地成交量同環比波動較小,價格同環比齊漲,市場維持平穩;三四線城市成交量價同環比都有增長。
  • 土地成交量價齊跌,溢價率也創二季度以來最低
    2020年第47周(11月16日-11月22日),臨近年末重點城市推地節奏明顯加速,特別是上半年供地相對較少的昆明、鄭州等城市,本周土地掛牌量均超過了300萬平方米。雖然重點城市土地供應量持續高位,但重點城市本周成交建面卻不敵上周,平均地價也因出讓地塊質量的下滑而環比下降;同時,反應市場熱度的溢價率創二季度以來的新低,另一熱度指標流拍率也呈現走高趨勢,重點城市土地市場熱度明顯降低。
  • 新房成交創近5年新高,二手房成交創近4年新高,價格卻...
    儘管受疫情衝擊,但北京樓市去年成交卻創歷史新高。多家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新房成交達4.9萬套,創近5年新高;二手房成交達16.9萬套,同比上漲16.4%,創近4年新高。二手房市場表現好於新房,成交套數佔全市住宅總成交的比重為73.6%,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
  • 市區前三季度土地成交總額創近五年
    ,2018年推地量位列最高峰,是近五年來前三季度推地量最高的年份,但2020年前三季度土地成交總金額超過2018年前三季度土地成交總金額,達到253.07億元,兩者相比呈「量跌價漲」的態勢。另外,2020年前三季度,南通市區共成交22宗經營性建設用地,其中一季度共成交2宗經營性建設用地,二、三季度共成交20宗經營性建設用地,且成交量主要集中在6月份,共出讓11宗經營性建設用地。整體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總成交金額創近五年新高,相較於2019年呈「量價齊升」的態勢。
  • 12月土地成交規模環比倍增,創兩年內新高,租賃市場表現冷清
    12月份,土地成交規模環比倍增,達兩年內新高,不少房企積極補倉,保利更是兩天內溢價連摘三地,但底價成交仍是市場常態;新房開盤項目數量增至19個,推房量及綜合認購率均有所下降,購房者觀望情緒較濃,市場更趨理智;二手房市場均價14673元/平方米,環比連續兩月上漲,漲幅微擴,掛牌量同環比雙雙下跌,總體呈現量跌價漲局面,中小戶型仍佔據供應主力;租賃市場表現冷清,租金均價24.9元/平方米
  • 臨近年末石家莊土地市場活躍 12月份大批量土地「排隊」入市
    「排隊」入市進入12月份,石家莊土地市場依舊火熱,大批量土地「排隊」入市。有媒體透露稱,以上幾宗地塊預計補證項目為公園城、錦城、築源1836以及星湖國際花園等多個項目。2020年4月份,河北省解遺辦曾給石家莊人民政府的一份督辦函,涉及120個石家莊房地產遺留項目,鋪滿了4頁紙。
  • 上海二手房成交創4年新高 樓市要觸底反彈?
    來源:券商中國近期,上海樓市的成交熱度較高,引起市場關注。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9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再次突破3萬套,同比大漲近5成,創2017年以來的歷史新高。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經歷了3年低迷降溫後,上海樓市今年進入上升通道,開始觸底反彈。
  • 地王頻出,武漢土地市場成交額破千億
    據了解,武漢土地市場自4月8日重啟以來表現搶眼,特別是頭部房企出手踴躍,大宗交易不斷,單次成交50億元以上的就有6次,其中百億級的達兩次。就在綠地集團以164.3億元創出武漢土拍最新總價紀錄之前,中海地產剛以約144.2億元的總價競得歸元二期兩宗地塊,計容建築面積合計約99.45萬平方米。
  • 行業專題丨上海二手房成交創4年新高
    住宅專題上海二手房成交創4年新高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9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再次突破3萬套,同比大漲近5成,創2017年以來的歷史新高。業內人士認為,經歷了3年低迷降溫後,上海樓市今年進入上升通道,開始觸底反彈。
  • 東莞3季報:7宗地王,成交創4年新高,房價2.5萬,還很缺貨
    :樓面均價1.14萬/㎡,地王頻出2020年的土地市場,各種大佬都來「搶地」。 從數據來看,東莞的第三季度土地仍然賣的不錯。整體樓面均價11393元/㎡,環比上漲16%。並且沒有流拍、撤牌的地塊,可以看出市場的火熱。
  • 北京樓市備忘錄:年成交5.78萬套 成交金額創6年新高
    數據來源自克而瑞,數據截至時間為2020年12月31日。1.年成交5.78萬套,成交金額創6年新高2020年,北京新房成交57758套,累計成交金額約3252.1億元,成交金額創近6年新高。過去6年裡,北京新房成交最好的年份是2015年,年成交82394套。最低的是北京調控最嚴格的2017年,年成交僅28107套。
  • 土地月報 | 成交規模環比上漲,溢價率創二季度以來新低(2020年9月)
    供求方面,在熱點城市加大土地供應的影響下,全國土地成交規模終於迎來下半年的首次上漲,土地掛牌量也創下年內新高。不過,地價、溢價率等熱度指標則受調控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繼續回調,其中本月平均溢價率僅為15.2%,較上月下滑了一個百分點,創下二季度以來的新低。土地市場熱度較上月明顯降溫,土地側調控成效顯現。
  • 樓市穩步回升 多城市土地市場持續火熱
    本報記者 寧婧報導8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數據顯示,投資恢復動力強勁,6月漲幅由負轉正後在7月進一步擴大。銷售逐步復甦,銷售面積連續3個月實現當月同比正增長。此外,土地市場則持續火熱,土地成交均價同比上漲13%,量穩價漲趨勢明顯。
  • 臨沂市9月份土地供應與土地成交市場報告
    臨沂房地產門戶--住家網,為您整理臨沂市2020年9月份(1日-30日)土地供應與土地成交市場報告。臨沂住家網臨沂土地供應與成交市場數據查詢系統2020年9月份,土地供應8宗,供應面積為718906㎡。
  • 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火熱 為什麼房價上漲乏力?
    8月26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最新一期《全國百城居住用地成交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呈現出幾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土地成交量價齊升。1-7月份,全國100個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積為366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2%;1-7月份,全國100個城市居住用地價格為6088元/平方米,同比上漲8.8%。 第二,從地價漲幅來看,城市分化明顯。1-7月份,32個二線城市居住用地價格為617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4.5%。
  • 上半年一二線 土地市場火熱 下半年或將「退燒」
    上半年一二線市場火熱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300城供應量同比增加1%,成交量同比下滑7%,成交樓面均價同比上漲16%,前六個月出讓金總額2.54萬億元,同比上漲10%。對此,天風證券指出,上半年土地市場供應力度有所加大,優質土地集中入市,土地市場熱度持續提升,不同能級城市土地市場分化明顯,一線城市土地供應和成交仍維持較高熱情,三線城市次之,二線城市供應微漲,成交略低於去年同期。
  • 營銷環境與日俱佳 東方一宗土地成交價格創歷史新高
    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程中,東方市委市政府立足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用心用情用力為各類市場主體疏堵點、解難題,努力做好企業服務的「店小二」,市域經濟承載力、對外影響力迅速提升,將東方打造成一片投資創業的熱土,土地價格隨之節節攀升。
  • 土地市場現低潮,「三道紅線」下房企拿地分化
    12月2日,在北京市月內首場土拍上,央企背景的電建地產以57.95億元的總價拿下了海澱區地塊,為當日共133億元的成交總額貢獻了逾4成。不止如此,11月份深圳備受關注的兩場土拍上,電建地產皆有所斬獲。不過,電建地產納儲的積極和深圳土拍市場的火熱並不具有普遍性。中指院數據顯示,11月,全國300城土地供應面積13157萬平方米,環比增長8%;成交面積8001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7%;出讓金額4209億元,環比下降15%。相應地,50家代表房企11月拿地金額較10月繼續下滑,且有32家的拿地金額較前10個月均值出現下滑。
  • 二線城市土地市場成交增速轉正,但海口昆明等城市過冷
    10月12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最新一期《全國百城居住用地成交報告》,1-9月份,全國100個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積為4892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8%。從年初累計土地成交面積同比增速曲線來看,呈現倒U型走勢,說明當前土地市場有降溫,這與百城整體走勢略有差異。從房企拿地動作看,今年上半年房企在一線城市進行土地投資的積極性很大,地市行情較活躍。但到了第三季度,4個一線城市普遍放緩了供地節奏,房企拿地更趨理性,進而使得土地市場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