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翟亞男 北京報導經過成都、北京、廣州三大車展,長達數月的充分預熱,長城WEY品牌年度最重磅戰略車型——坦克300近日迎來上市。「20天訂單過萬」,是坦克300預售期間交出的成績單,在年市場容量屈指可數的硬派越野市場,意味著這個「古板」的領域正在被重新定義。 沒有安排「大咖」型領導露面,整場發布會充滿時尚、潮流範兒,坦克300的上市發布徹底打破了長城汽車尤其WEY品牌過去慣有的調性,不再「一本正經」,而是一心向著更潮、更能「搏出位」的方向轉變。
開拓者而非補位者坦克300售價17.58萬至21.38萬元,從售價看既要擴大市場基本盤也在重塑市場格局。「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及戰略考量,素以『豪華』自居的WEY品牌開始高調進軍硬派越野SUV細分市場後,這個過去參戰選手並不多、長期以來較為小眾的細分市場,格局和規模大概率會重塑。」有業內人士評價。 據了解,在坦克300廣州車展公布預售價之後的20天,坦克300的訂單便突破10000輛,而且訂單均是通過APP預交3000元錢的「大訂」數量。由此可見,坦克300不僅僅為WEY品牌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產品品類,更是讓硬派越野車這個細分市場前所未有的火爆起來。正如海報上的那句話,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品牌難得的霸氣:排隊,最大的快感不在於前邊的人越來越少,而在於後邊的人越來越多。 一款中國品牌的硬派越野SUV能有如此的熱度,應該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且缺一不可。首先是經典復古的硬派外形,在預售訂單中有30%是女性車主,可以說坦克300開闢了一個「時尚越野SUV新品類」。其次是其越野性。坦克300擁有硬核底盤、3把越野利器、9種駕駛模式的「大滿貫式」配備。其中「三把鎖、蠕行模式、坦克轉彎」等越野利器,為用戶深度越野提供了技術支持。在動力方面,坦克300搭載2.0T直噴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67kW,最大扭矩387N·m,傳動系統匹配採埃孚8AT變速器,保證了車輛極高的行駛品質,為更廣泛用戶解鎖更多場景。此外,不同於傳統硬派越野車的嚴重「偏科」現象,坦克300還注重智能豪華的駕乘體驗,通過1個沉浸式科技座艙、3大智能科技系統、9大安全保障,讓越野車也能智能、豪華起來。當穿梭於城市之間,行業領先的智能互聯與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以為車主帶來智能、安全的出行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坦克300之所以持續走熱,不僅來自硬核產品,還源於坦克300搭建的生態圈。坦克300正式發布包含「官方車主俱樂部、坦克路書、坦克基地、坦克精品」的出道計劃,助力用戶開啟全新「坦式」生活。另外,圍繞用戶追逐時尚越野生活的需求,WEY品牌還將推出一系列定製周邊,將人、車、生活緊密關聯。這是典型的社區運營思路。也是幾乎所有長線思維品牌都會採取的用戶運營方式。小米在發布第一款手機之前也同樣通過MIUI軟體系統積累了大量的超級用戶,而後在硬體上一炮而紅。長線規劃後勁十足 有業內人士分析,坦克300的頂流刷屏並不是短期現象,而是一場「熱度馬拉松」。一系列有溫度、有態度、有感知的溝通,在產品的賦能下,已然與消費者達成價值觀共鳴。 「以用戶為核心」、「一切為了用戶」是大部分整車企業在營銷過程中最熱衷於突出的關鍵點。顯然,誰贏得了用戶,誰便有希望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在越來越的整車企業開始從傳統製造企業向出行服務商轉型的過程中,如何精準地把握用戶的需求,提高整車企業與用戶的粘性,更是無法一道無法迴避的議題。坦克300正是由「千人共創官」聯合打造而成,是長城用戶共創戰略成果的落地。 據了解,「用戶共創」戰略的指導下,坦克300將圍繞用戶全生命周期,構建多維度、完整的用車出行生態,與用戶實現真正的「交個朋友」。WEY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WEY品牌正在通過在技術研發與生態建設兩個層面的努力,實現與不同地區、不同性格的用戶的連接,以塑造出一個可循環、可生長的未來出行生態,創造更多的價值。 伴隨坦克300上市,WEY品牌「時尚越野SUV」與「城市豪華SUV」的產品布局已然清晰,未來還將逐步完成更廣泛市場和更立體產品線的布局。 不得不說,硬核產品力背後是長城汽車對這一市場的持續看好和深度投入。WEY品牌集合全球「七國十地」頂級技術團隊,斥資200億元,歷時5年打造越野「坦克·WEY」平臺。作為「坦克·WEY」平臺的首款車型,坦克300單車研發更是投入超過300億元,WEY想要攪局硬派越野市場的決心可想而知。在產品上,包括坦克300在內,WEY品牌計劃在全新智能豪華越野SUV品類下推出3款車型,都將基於全新的「坦克」縱置平臺打造,分別聚焦於緊湊型、中大型、全尺寸越野SUV市場。 數據顯示,11月WEY品牌銷量為9122輛,同比下滑12.71%,1至11月累計銷量為68469輛,同比下滑24%,在長城汽車四大品牌中降幅最高。對於WEY品牌而言,開拓並搶佔越野細分市場只是坦克300要努力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是要讓其肩負起提振品牌銷量、扭轉下滑趨勢的重擔。(責任編輯:於建平 主編: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