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3千,房價動輒上萬/平米,買房還是再等等?

2020-09-19 懶貓房產資訊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房子是不可避免會遇到的問題。不管是自己買房還是租房住,都需要和房子「打交道」。而且在國人的觀念中,只有買了房才算真正擁有了自己的家。在這一背景下,才造成了大部分家庭寧願掏空大半輩子的積蓄,也要買上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老百姓期盼房價下跌,就連在三四線城市動輒也要上百萬的房子,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一線二線城市就更不用說了,一百來萬也就夠個首付。令人奇怪的是,即便上半年前幾個月樓市成交量十分「慘澹」的背景下,房價依舊沒有出現下跌的趨勢。甚至還有城市房價輕微上漲,這就更加令購房人士難以抉擇了。現在如果不買房,以後房價進一步上漲需要付出的成本會更多,但是現在急著買了房,到時候房價跌了自己又要虧。


而且在房子總量早就足夠居住的背景下,房價還是沒有下降。很多剛需族自然提出疑問,這時候應該買房還是再等等呢?其實從專家和多位大佬的觀點中,就能夠得知答案了。在經濟學家李迅雷看來,國內房地產市場已經持續了二十年的「牛市」。放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維持長達十年的「牛市」,就會出現「泡沫」了,日本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在他看來國內房地產已經進入到下行階段了,早在2010年的時候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達到33%之高。現在來看的話,房地產開發增速是處於下行階段的。只不過老百姓的心理預期還是很高,而且市場有多重因素在制約房價的下跌,因此房價始終處於穩定的局面。

通過數據來看的話,從1998年住房商品化之後,短短二十多年時間裡,大城市的房價上漲幅度已經超過20倍之高了。就從北京房價上漲的速度來看,1998年那時候北京住房均價在1900元/平米左右,但是2018年的時候就已經接近6萬/平米了。而這一數據還在不斷增長中,可見房價上漲的速度有多快。


全國平均住房價格同樣如此,在很多人每個月工資只有3、4千的背景下,房價隨隨便便就達到上萬一平米。對於老百姓造成的壓力,其實也是可想而知的。伴隨著一線二線城市調控逐漸收緊,不少開發商為了擴大企業的規模,開始將目光放在三四線城市。這也就推動了三四線小城市房價的上漲,加上前幾年有著「棚改」在其中推動,手裡有著多餘資金的老百姓,也都將錢用來買房了。

短期內也造成了三四線城市房子供不應求的假象,房價自然順勢上漲。由於市場的需求過大,導致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樣一來自然也就推動了房價的上漲。加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以前已經買了房的家庭,可能對於居住舒適度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改善型住房上需求的增加,也是造成房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從2016年開始,房地產市場的格局就已經出現了變化。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沒有人口作為支撐其實房價並沒有太大的上漲動力。有信號表明目前三四線城市的房產其實已經「過剩」了,事實上不僅是三四線城市,可以說國內樓市的房子都是過剩的局面。

雖然大家都希望能夠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並不是想要就能有的。目前市場的現狀是,有些人手裡有好幾套房產,有些人卻連一套房產都買不起。在中國房子總量早就足夠居住的背景下,未來手中握有太多房產的人,這些房子該賣給誰也成了問題。

在空置房越來越多的背景下,還是有很多老百姓想買房卻買不起,這一局面也是令人唏噓的。如果按照專家所說的那樣,房地產市場已經處於下行局面了,那麼老百姓究竟應該先買房還是再等一等呢?這一問題其實從馬雲和王健林身上就可以找到答案。

相信大部分人對於馬雲所說的「房價如蔥」觀點都是有印象的,作為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電商這一領域還是非常成功的。對於其他行業他也做過不少預測,最終也都朝著他所說的方向實現了。對於房地產這一市場,馬雲很早之前就說過,年輕人可以別急著買房。因為以後「最便宜」的就是房子,甚至還提出了「房價如蔥」的觀點。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想要房子變成「蔥價」或者是「白菜價」,自然是不太現實的。不過馬雲的看法也和專家不謀而合,至少未來房子上漲空間是十分有限的。如果說馬雲這一觀點不能證明什麼的話,通過房地產發家的王健林,似乎會更有發言權。

和馬雲一樣當過首富的王健林,之前就是靠著房地產這一市場發家的。然而從房地產賺取了大量資金的他,之前卻急於去地產化,這一點之前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為了讓萬達走向輕資產道路,他還欠下了巨額的負債。而王健林的這一做法其實也告訴我們,未來投資房產獲利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了。他曾經說過,說房地產沒有泡沫其實就是在自欺欺人,相對來說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泡沫」會更大一些,這一問題也是值得重視的。

這兩位大佬的看法也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並不是說買房一定就是不好的。手裡有資金急需自住的,買房是無可厚非的。如果手裡並沒有錢,就連首付都要東拼西湊才能買,那就沒有必要急於這一時了。再等一等也不會給自己造成什麼損失,多將精力放在工作中,多賺點錢才有能力去考慮要不要買房這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按目前工資水平來說,房價一點都不貴?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有多大
    對於房價這件事情,百分之九十的人覺得目前中國的房價已經完全超出了可接受範圍。甚至有了泡沫的跡象。但是也有不少人持反對說法,他們覺得,按照目前工資水平來說,房價一點都不貴。從一線大城市的普遍收入來說,大部分人的工資在萬元以上,一些工廠零件加工員辛苦一點每個月上萬也是可以的。不少人覺得,工資上萬,老家的房子單價在八九千,這麼算下來,辛苦幾年再加上父母的幫襯,房價一點也不貴。
  • 上萬的房價很便宜?
    現在上萬的房價貴,還是不貴?主要還是看買房人的收入。相關意見分享如下,供參考。第一、上萬的房價貴不貴?01、同樣的房價,有的人覺得貴,有的人可能覺得不貴,關鍵還是在個人的收入比如,同樣是2萬/平米的房價,對於個人年收入54萬以上的中產階級和年收入538萬以上的資產階級而言,買100平米、總價200萬的房子,中產階級單身狗只需要3年半、資產階級單身狗只需要半年不到的時間就可以全款買下來了,對他們而言,這個房價算貴嗎?
  • 房價9878元/平米,工資才多少?普通人買房太難了
    中國房價想要下跌真的是太難了!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20年9月份全國平均房價達到了9878元/平米,同比去年上漲了5.6%!而且在7-9月份這三個月裡全國的平均房價都突破了萬元大關,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居民的工資收入是怎麼樣的呢?普通人買房又有多大的難度呢?
  • 以目前的房價和工資,在哪個城市買房更容易些
    不過這肯定不等於人人都能在自己工作的城市買房安居,畢竟工作崗位和住房容量以及房價存在不少數據上還有現實中的錯位。如果說農村自建房和城市租房也算的話,不用等15年後,現在基本都可以實現。當然,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他們希望的是在自己工作所在的城市能夠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商品房。那麼,以目前的房價和工資來說,工薪族在哪個城市打拼更容易實現自己的「住房夢」呢?
  • 未來房價會下降,一線2萬、二線到8千、三線到2千!有沒有可能?
    最近,網上流傳房價下跌的消息實在太多。先是有人說鄭州50家房企籤署「不降價」同盟,結果沒幾天,就有開發商把房價從4.5萬/平米,降至2.6萬元/平米對外銷售。後來,又傳來環京樓市群的永清房價,從2017年最高3.5萬/平米跌至現在的6500元/平米,震驚整個網絡。
  • 再過五年,還有人熱衷「買房」嗎?仔細一算,工資趕不上房價
    現在很多人的奮鬥目標可能就是買一套房子,因為買房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買房意味著擁有一個家,畢竟現在很多人想要結婚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要有房子,甚至有的還要求有車子。現在中國的房價是比較高的,大家的工資和房價根本都沒有辦法成正比,有的人一個月的工資還買不了一個平米的房子,尤其是在一線城市買一個平米的房子,可能需要一個年輕人好幾個月的工資,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購房壓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我們的工資根本就趕不上我們的房價。
  • 工資8千、房價破4萬,真買不起東莞房了?
    「改天再買」、「下次一定買」、「我再看看」……這些話相信很多買房人都說過。7月10211元/平方米,8月10448元/平方米,房價漲幅雖然只有237元/平,但毫無疑問的是全國房價已上萬。但在房價動輒其實談到東莞房價,當然不能丟開深圳。之前網上有個很火的話題:月薪一萬如何在深圳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
  • 十月份南昌房價下滑,預計未來將繼續下探,想買房的可以再等等
    上半年由於疫情原因,行業一度停滯,3月份後開始復甦,到5月份交易量實現三連漲。之後成交量一直不見起色,今年8月份的成交額甚至創下了2019年以來的成交量新低。到金九銀十以後,銷售額較之前有所提升,不過相較於往年的金九銀十還是遜色不少。
  • 目前買房真合適?專家:2020年這10個城市房價可能下跌
    最近某女開豪車進故宮的報導引起不少網友熱議,有錢人的生活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到的,有消息稱其所住的小區是亞洲十大精工豪宅,臨近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房價均價約每平米9萬5千元,小區內房型多在330平米左右,總價達到3000萬元以上。每棟一梯一戶,房子內是三進式格局。
  • 用工資來全款買房,要多少年可以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
    在我國買房是剛需,沒有可以居住的房子恐怕連家庭等難以組建,這樣的生活狀態下,買房成為了我們一生中一定會經歷的一件事。只不過房價的高昂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並不是真的買不起,而是想靠自己積攢的積蓄去全款買房恐怕比登天還難!用工資來全款買房,要多少年可以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
  • 靠工資有多少人能買房?專家良心建議,僅有4200萬人達標
    國民買房的熱情一直都高居不下,特別是近十年來,買房成為人們拉家常時不可少的話題。一方面是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把房當作財富的象徵,另一方面就是房價高居不下,沒買房的以後或許更買不起了。對於剛需買房的問題,葉檀建議:未來買房一定要遵循合理的資產配置方式。對於房價總額為60萬的房子,月工資低於7000元「,不贊成購買。當然,這個前提是房價總額超過60萬的房子,不過,國內房產價格低於60萬的比例並不高,絕大多數都超過了60萬。
  • 樓市迎來分水嶺,房價是跌還是漲?買房前思考三點
    還有就是備受市場追捧的學區房,遼寧鐵嶺一套34平米的學區房居然只要3.8萬,折合下來才1000元/平,絕大多數人幾個月工資就夠買上一套這樣的房子,打破了學區房魔咒。,對於如何買房,我倒是有三個小小的建議:第一點,買房為投資,城市發展潛力最重要有人買房是為了投資、有人買房是為了居住,有人買房是為了孩子上學等等。
  • 我國現「空城」,工資3千房價7千,本地人被嚇跑外地人望而止步
    北上廣這些城市是房價高但是相應的工資也高,但是在我國卻存在著房價高工資低的城市,而這樣的城市還很多,比如山西的太原市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市,在太原剛畢業的學生每月的薪資水平都是保持在3000元左右,而在太原掙7000已經算是高工資了,但是這裡的房價並不親民,地片稍微好一點的已經達到了2萬元以上,而地片稍微偏一點的也直逼10000元以上,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如果買100平米的話最少也是100萬,但是和這裡的工資水平相比這可能一輩子都掙不到這100萬,所以在這裡打拼的人常常是很無奈的。
  • 工資三四千,房價上萬,這麼貴的房子都誰買走了?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現在中國人的年均收入在3萬元左右,大部分人的月薪也就是三四千元。但問題是2019年的全國平均房價已經達到了9310元/平米,已經接近上萬元了。而且市場上還經常出現房子供不應求的現象。明明大家收入低的可憐,房子卻能銷售一空,那麼這些房子都被誰買走了呢?
  • 今明兩年,是趁早買房還是再等等?
    在高房價之下,買房已經變得很「奢侈」了,所以,針對買房這件事,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持有謹慎的態度。目前,樓市已經在調控的作用之下,降溫明顯了,不過,個別城市的房價依舊有微漲態勢,不過,整體是保持穩定的。隨著房價趨穩,於是很多人開始考慮買房這件事了,不過,更多人還是比較糾結
  • 2021年,該買房還是再等等?3個信號揭曉答案
    今年如果暫時不買房,可以了解一下明年2021年的樓市行情,買房這個話題經久不衰,畢竟擁有一套房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俗話說:買房早5年,奮鬥少10年,這個共識普遍得到認可,確實是這樣的,越早買房你越輕鬆,除非你高價接盤,不然趁早買房還是划算的。明年適合買房嗎?究竟是直接入手購房,還是再等等觀望呢?如今樓市行情已經告別普遍大漲,房價漲幅普遍走低,明年是否延續今年行情?
  • 按照現在的工資,房價已經十分離譜,怎麼才能輕鬆買房?
    雖然大部分人都在說中國現在的房價已經高的十分不合理,但市場上還是經常能看到有專家說房價並不高,甚至還希望房價繼續上漲,因為這會給居民帶來財富的增值,但問題是中國的房價真的不高嗎?其實在衡量房價是否合理的時候有一個指標,那就是房價收入比,而中國的房價收入比其實已經嚴重脫離合理水平了。
  • 我國已有3座「空城」,「白菜」房價無人買,本地人紛紛「逃離」
    我國的房產價格經歷了飛躍式的暴漲,現在大城市的房子動輒高達上千萬,而小城市的一套房子也要上百萬。一套房子一年的升值利潤就可以抵得上普通人幾年的工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不少人把買房當作主要的投資手段。同時,隨著房價越「炒」越高,很多想買房的人發現,買房越來越難了,湊完了首付,還要背上幾十年房貸。
  • 工資追不上房價,買房還要趁現在?
    近兩年的房價可謂是瞬息萬變,一段時間一個樣子,目前房價雖說穩定在一定的程度上,但各區域規劃層出不窮,配套設施日趨完善,房價仍舊是小幅度的上漲。因此,在面對不少仍在觀望中的購房者詢問「什麼時候出手買房最好」時,我們一般都會給出一個答案:現在!
  • 買房「趁早」還是「再等等」?專家:再等就危險了,曹德旺這麼說
    因此,購房者對未來是否買房逐漸變得謹慎。既然房價既不漲也不跌,在這種情況下,購房者是應該「早買」還是要「再等等」呢?其中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王福重此前曾表示,越是低收入人群越應該想辦法買房,等到價格下跌再買房是最危險的。畢竟,在房價上漲了四十一年,許多等待房價下跌的人依舊買不起而且房價反倒是漲了,就更加買不起了。因此,在王福重看來,雖然目前的房價不會大幅上漲,但是需要買房的人應該儘快買房,否則,如果未來房價繼續小幅上漲,購房者將變得更加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