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秒漫談斯理】如何推動「科技自立自強」?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理學院》之【100秒漫談斯理】系列之五十一: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在規劃《建議》部署的12方面重大任務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列在首位。規劃《建議》對創新發展進行四方面系統部署,包括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方面,我國將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優化學科布局和研發布局,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在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方面,我國將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方面,我國將健全創新激勵和保障機制,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同時,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加大研發投入,健全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對基礎前沿研究支持。促進科技開放合作,研究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

出品人:田舒斌

總策劃:周紅軍

總監製:安傳香 李霞

策 劃:李潔瓊 馬若虎

監 制:劉馨蔚

編 輯:徐 可

制 作:遊娟 顧傑 楊璇

配 音:李佳明

點擊圖片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100秒漫談斯理】如何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新華網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1191126784615

相關焦點

  • 「100秒漫談斯理」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秒漫談斯理】守護你我的「權」世界系列之二十三:【100秒漫談斯理】「家和」不只是家務事系列之二十二:【100秒漫談斯理】「你」的遺產誰來繼承?系列之二十一:【100秒漫談斯理】全方位護「你」有法可依系列之二十:【100秒漫談斯理】讓你我的「約定」更有保障系列之十九:【100秒漫談斯理】保護恆產「保」恆心系列之十八:【100秒漫談斯理】民法後面多個「典」意味著什麼?
  • 【100秒漫談斯理】鐫刻在國名上的這兩個字有何深意
    《理學院》之【100秒漫談斯理】系列之十一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是這個國家根本性質的集中體現。新中國誕生前夜,關於新生國家採用什麼樣的國名,有過不同的方案。
  • 中國科技的自立自強並不是閉門造車
    該公報將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提上了歷史的新高度。我國需要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推動雙循環格局下科技動能的進一步發揮。未來五年國家發展建設強調科技自立自強的三大原因正如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所指出的,這是我們黨在編制五年規劃建議歷史上第一次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
  • 踐行科技自立自強 讓量子「點燃」未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如何將創新作為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如何踐行科技自立自強,合肥高新區企業國儀量子(合肥)技術有限公司(國儀量子)、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公司(本源量子)、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國盾量子)「量子三劍客」作為合肥高新區創新發展、科技自立自強的一個剪影,不僅生動詮釋了合肥高新區是如何將創新作為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而且在如何踐行科技自立自強方面給出圓滿回答。
  • 王志剛《黨建》撰文: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步伐
    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提供更多高質量科技供給和強有力科技支撐,是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關鍵之舉。第一,應對重大風險挑戰必須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當前,我國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經濟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遭遇逆流,科學人文交流和技術創新合作受到不利影響。
  • 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步伐——專訪科技部黨組...
    接下來,科技部如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科技界又該怎樣強化使命擔當,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針對這些熱點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 人民日報:中國科技 自立自強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科技 自立自強(2020特別報導)2020年,我們共同見證了這樣一串數字——「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已累計飛行約3.7億公裡;在38萬公裡之外,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奮鬥者」號勇闖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一項項成就,標註著我國科技發展的高度。
  • 載人航天精神:勇於攀登,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還在更多科技領域烙下中國的印記:2016年6月,擁有「中國芯」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登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榜首;2020年7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全球有了「中國北鬥」的導引和陪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們今天更需要傳承和弘揚載人航天精神。
  • 專家:十九屆五中全會提「科技自立自強」並非閉門造車
    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部長田傑棠23日在北京表示,此處的自立自強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在開放條件下進行。
  • 陳光|科技自立自強是鍛造「殺手鐧」技術的基本遵循
    從我國代表性的重大創新成果來看,「政府作用」對於推動技術創新影響非常顯著。改革開放以來,「市場需求」對創新成果的「貢獻度」呈現上升趨勢,但是「政府作用」依然是上述重大創新成果取得突破的主要驅動力。如果說西方經典模型是「技術推動」和「需求拉動」,即「技術-市場雙驅型」,那麼在「中國情境」中,可以說是「技術驅動」和「政府推動」模式,即「技術-政府雙驅型」。
  • 李陵申:厚積薄發,堅定不移地走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之路
    未來五年是「兩個一百年」的交匯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必將成為賦能引領社會經濟發展,推動輻射各產業升級的關鍵抓手和最大增量。
  • 專家表示科技自立自強並非閉門造車 而是要在開放條件下進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部長田傑棠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吹風會上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此處的自立自強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在開放條件下進行。
  • 育新機 開新局 | 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要這樣幹!
    育新機 開新局 | 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要這樣幹! 央視網消息:《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14年堅持智慧人居 實地集團實踐「科技自立自強」
    近日,備受關注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會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將其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在「住」這個領域,如何用創新和科技來改造提升?國內智慧人居最早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之一實地集團給出了一個可以參考的樣本。
  • 媒體看陽泉 | 自立自強方向明 創新創造勁頭足
    媒體看陽泉 | 自立自強方向明 創新創造勁頭足 2020-12-20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剛剛,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發布: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撐...
    ;3、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長潛力充分發揮,國內市場更加強大,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4、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同濟大學教授周文泳:論基礎科學自立自強的「損有餘補不足」丨教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基礎科學研究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源頭活水」,唯有基礎科學自立自強並引領世界科技前沿,才能真正夯實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堅實基礎。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我國基礎科學領域完成了「量的累積」,實現了「點的突破」,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基礎科學生態,但是,基礎科學自立自強依然任重道遠。基礎科學自立自強,不僅需要順應基礎科學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也需要對現行的基礎科學體系「損有餘而補不足」。
  • 《我的前半生》:一個有關女人自立自強的故事
    但是,從很大的程度意義上去看,這部作品其實講述的是一個有關女人自立自強的故事。那麼,為什麼說這部影視劇體現了有關一個女人自立自強的成長故事。這個關於女人的故事,作品又是如何表現的。其實,我們通過作品的故事介紹以及相關資料可以獲知。這部影視作品裡有關這位女主人公羅子君的自立自強的故事,可以從她自立自強的前奏、過程、表現、結果等多個方面感受和體會她的自我成長過程。
  • 奇蹟2020:科技自立自強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中國量子計算機實現算力全球領先;「奮鬥者」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2020年,新裝備層出不窮,新紀錄如約而至,一項項代表著中國最前沿科技的成果頻頻凝聚全球關注的目光,讓人感受到越來越強的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