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的自立自強並不是閉門造車

2021-01-09 閃電新聞

劉玉書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在10月29日公布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該公報將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提上了歷史的新高度。我國需要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推動雙循環格局下科技動能的進一步發揮。

未來五年國家發展建設強調科技自立自強的三大原因

正如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所指出的,這是我們黨在編制五年規劃建議歷史上第一次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黨和國家對科技自立自強如此重視,從歷史發展的視角看,有三大原因。

一是當前中國已經全面進入數字中國的發展階段,數位化已經成為了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核心要素。數位化動能的關鍵是科技的創新和發展。在這種大的歷史潮流下,科技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對科技發展的自主性和內生性更加重視是新時期發展的需要。

二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科技創新全面加速、產業智能化升級轉型的規模、深度前所未有。中國不僅在大部分產業領域已逐步完成了科技驅動的轉型,而且在相當一部分高科技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的轉變,因此需要強調科技的自立自強。

三是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上部分國家反全球化、反對科技合作的傾向越來越明顯,中國不得不做好準備。在進一步加強科技合作的同時,做好科技的自主創新,確保面臨合作不確定性增大的情況下,減少對本國科技發展和科技產業化的影響。

中國的科技自立自強從來都不是閉門造車,而是更全面、更深入地對外開放。

「科技自立自強」一經公布也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有部分海外專家和媒體開始質疑:「是不是中國要關起門來搞科技發展?」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在科技合作領域一直秉持開放透明的原則,不會對科技合作設限。例如對於新冠疫情相關科研工作,中國一直在主動推動全球合作,建立全球有效合作的科學防控體系。未來中國依然會堅持面向全球的寬口徑、低門檻的合作模式,促進全球科技合作,推動國際科技創新。

同時,中國的科技創新在全球已佔有重要地位,中國科技的自立自強,也是全球科技不斷自我革命的重要源泉和國際合作的重要象徵。以信息通信技術為例,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統計,2001年至2020年8月,中國大陸全球信息通信技術專利達40萬件,佔全球三分之一。另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數據,從2001年開始截至2019年,在信息通信領域,中國大陸地區原創並申請海外PCT(《專利合作條約》)的總量達到8000餘件族。我國信息通信領域PCT專利同族數量的增多,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網際網路和軟體類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不斷增長,是全球重要的科技創新動能。因此在科技自立自強的總體戰略下,未來圍繞科技創新的國際合作會不斷增強、不斷深入。

相關焦點

  • 專家:十九屆五中全會提「科技自立自強」並非閉門造車
    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部長田傑棠23日在北京表示,此處的自立自強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在開放條件下進行。
  • 專家表示科技自立自強並非閉門造車 而是要在開放條件下進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部長田傑棠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吹風會上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此處的自立自強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在開放條件下進行。
  • 人民日報:中國科技 自立自強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科技 自立自強(2020特別報導)2020年,我們共同見證了這樣一串數字——「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已累計飛行約3.7億公裡;在38萬公裡之外,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奮鬥者」號勇闖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一項項成就,標註著我國科技發展的高度。
  • 踐行科技自立自強 讓量子「點燃」未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如何將創新作為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如何踐行科技自立自強,合肥高新區企業國儀量子(合肥)技術有限公司(國儀量子)、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公司(本源量子)、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國盾量子)「量子三劍客」作為合肥高新區創新發展、科技自立自強的一個剪影,不僅生動詮釋了合肥高新區是如何將創新作為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而且在如何踐行科技自立自強方面給出圓滿回答。
  • 王志剛《黨建》撰文: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步伐
    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提供更多高質量科技供給和強有力科技支撐,是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關鍵之舉。第一,應對重大風險挑戰必須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當前,我國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經濟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遭遇逆流,科學人文交流和技術創新合作受到不利影響。
  • 國內大循環什麼意思 國內大循環並不是 「閉門造車」
    多位專家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國內大循環不是閉門造車,我國穩步推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融合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有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揮國內市場優勢  多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立足於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的整體形勢,根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階段、新環境和新挑戰,圍繞我國經濟發展中長期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
  • 【100秒漫談斯理】如何推動「科技自立自強」?
    《理學院》之【100秒漫談斯理】系列之五十一: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陳光|科技自立自強是鍛造「殺手鐧」技術的基本遵循
    「中國情境」是理解中國突破性創新的「鑰匙」。第一,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鍛造「殺手鐧」技術與突破「卡脖子」技術的基本遵循。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突出位置。要注意的是,堅持科技自立自強不是閉關自守,而是要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通過鍛造「殺手鐧」技術與突破「卡脖子」技術,更好參與全球技術治理,優化全球創新鏈,為世界科技發展和進步貢獻中國智慧。第二,重塑新型舉國體制,完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
  • 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步伐——專訪科技部黨組...
    本報記者 劉 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把科技創新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
  • 育新機 開新局 | 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要這樣幹!
    育新機 開新局 | 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要這樣幹! 央視網消息:《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載人航天精神:勇於攀登,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迄今為止,中國航天員先後11人、14人次徵戰太空。在航天報國和科技強國的偉大實踐中,他們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我們還在更多科技領域烙下中國的印記:2016年6月,擁有「中國芯」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登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榜首;2020年7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全球有了「中國北鬥」的導引和陪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們今天更需要傳承和弘揚載人航天精神。
  • 李陵申:厚積薄發,堅定不移地走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之路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召開「紡織之光」202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大會,發布並表彰「紡織之光」202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教育獎、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向全體獲獎單位及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國廣大紡織科技、教育工作者和同學們致以崇高敬意和誠摯問候!
  • 同濟大學教授周文泳:論基礎科學自立自強的「損有餘補不足」丨教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基礎科學研究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源頭活水」,唯有基礎科學自立自強並引領世界科技前沿,才能真正夯實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堅實基礎。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我國基礎科學領域完成了「量的累積」,實現了「點的突破」,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基礎科學生態,但是,基礎科學自立自強依然任重道遠。基礎科學自立自強,不僅需要順應基礎科學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也需要對現行的基礎科學體系「損有餘而補不足」。
  • 拒絕「閉門造車」,寶能汽車已在諸多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閉門造車」常被比喻固步自封,不與外界交流,關起門來搞建設,求發展。在如今的汽車領域,如果「閉門造車」更是寸步難行。如今新技術、新概念層出不窮,消費需求同樣隨之不斷升級,不斷改變。對於車企而言,只有擁抱變化,才能走向未來。而要擁有擁抱變化的實力,就需要走出家門,去尋找更多的合作共贏。寶能汽車正是這樣做的。
  • 西安物業費「一費制」是不是好事,協調好雙方利益,不是閉門造車
    物業費「一費制」是不是好事,要協調好雙方的利益衝突和矛盾,而不是閉門造車,想當然,紙上談兵。(種土豆的老農民)
  • 14年堅持智慧人居 實地集團實踐「科技自立自強」
    近日,備受關注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會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將其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在「住」這個領域,如何用創新和科技來改造提升?國內智慧人居最早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之一實地集團給出了一個可以參考的樣本。
  • 媒體看陽泉 | 自立自強方向明 創新創造勁頭足
    媒體看陽泉 | 自立自強方向明 創新創造勁頭足 2020-12-20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中國電器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將在東莞舉行
    堅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湧現出來,積極推動中國智能家電成為全球電器科技創新引領者。12月10日,以「擁抱數字升級 共創智能藍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電器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將在東莞舉行。
  • 奇蹟2020:科技自立自強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中國量子計算機實現算力全球領先;「奮鬥者」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2020年,新裝備層出不窮,新紀錄如約而至,一項項代表著中國最前沿科技的成果頻頻凝聚全球關注的目光,讓人感受到越來越強的澎湃活力。
  • 《我的前半生》:一個有關女人自立自強的故事
    但是,從很大的程度意義上去看,這部作品其實講述的是一個有關女人自立自強的故事。那麼,為什麼說這部影視劇體現了有關一個女人自立自強的成長故事。這個關於女人的故事,作品又是如何表現的。其實,我們通過作品的故事介紹以及相關資料可以獲知。這部影視作品裡有關這位女主人公羅子君的自立自強的故事,可以從她自立自強的前奏、過程、表現、結果等多個方面感受和體會她的自我成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