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成佛,孫悟空成佛,為何豬八戒不行?如來佛道破真相

2020-12-22 奇拾西遊

西遊人生百態 03

文丨心猿

紅塵起伏,總有人覺得隨心所欲,放任自流,不需付出就有回報。

然而,當混日子的豬八戒和師父唐僧、師兄孫悟空一起到靈山之後才傻了眼。如來佛祖金口玉言,靈山寶殿佛國菩薩,羅漢為證,豬八戒最後只能成為淨壇使者,為他的糊塗過往交出學費。

為何如來佛祖在任命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鬥戰勝佛之後,卻沒有順理成章的讓豬八戒成佛呢?

我們來看看如來佛祖怎麼說:「貶汝下界投胎,……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簡單來說,如來佛認為豬八戒哪怕在取經路上,沒有放棄享受,沒有約束自己,因而無法領悟佛法的真諦,這九九八十一難中,苦沒少吃,但是『心』卻沒有修。

這叫白吃苦。

就像世界上總有人覺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吃了苦頭就自我安慰,等到花開結果時,卻發現自己的果子比別人少,又覺得老天爺不公平。

根本原因就在於,同樣的一件事,用心和不用心,看起來都是從開始,到過程,再到結果的相似長度。可是,你到底有沒有用心去做事情呢?

自欺欺人的自我感動只是掩耳盜鈴,結果從來不會騙人

就像同樣西天取經的唐僧,作為師徒四人中最弱的一個,唐僧取經過程中即打不過法力高強的妖怪,也不能騰雲駕霧,快速到達靈山。

唐僧在九九八十一難中,被妖怪抓走,心驚膽戰,不論美女畫皮,還是妖怪兇神惡煞的恫嚇,都沒有放棄。唐僧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目標,時刻記得要往西去,

凡人的苦,修有法力的豬八戒怎麼能夠感受到?所以這唐僧的苦,唐僧沒辦法告訴豬八戒。

同樣前往西天,孫悟空的態度又截然不同,如來都誇孫悟空:「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

和豬八戒相比,孫悟空法力更加高強,甚至在取經路上幾次脫離團隊,返回花果山,為何如來還說孫悟空全始全終呢?

因為回到花果山的孫悟空還是念念不忘取經路上唐僧的安全,只要唐僧有難,孫悟空必定出手相助,所以孫悟空人離開了隊伍,但是心還在。

相比之下,身體在取經隊伍中的豬八戒卻時時刻刻想要回高老莊,豬八戒的心始終在高翠蘭身上,無法割捨紅塵痴纏。這也是如來點明,豬八戒頑心未滅的根本原因。

佛家有雲,信身世無常,幻緣虛假。信身佛一體,心佛無二。信自性清淨,能生萬法。修行者無信心,不得門而入……

豬八戒的心就不在取經路上,哪怕他是唐僧的二徒弟,排名還在沙僧之上,法力修為也在沙僧之上。可是到了最後,豬八戒不但沒有成佛,就連職稱等級也在沙僧之下。

沙僧和唐僧、孫悟空一樣,都是評了大職正果,豬八戒只能和小白龍一起評了汝職正果,職稱要低了一級。

這樣去看,已經痛改前非,一心向佛,全始全終的孫悟空就是豬八戒人生的最好榜樣。

如果有朝一日,成為淨壇使者的豬八戒來到鬥戰勝佛孫悟空面前時,孫悟空會不會手指拈花,微微一笑,笑豬八戒的痴迷不悟呢?

這個世界上,成佛是這樣,做人做事也是如此,你用不用心,能騙別人,騙不了自己,時間會給你應得的獎勵。


相關焦點

  • 豬八戒沙僧為何沒能成佛?唐僧是在什麼時候死的?凌雲渡說明啥?
    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寇員外在被孫悟空救活之後,為何還要故伎重演的事情!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西遊記》的故事! 之前,蟲子天下曾經和大家一起探討過,關於唐僧師徒四人一起完成了取經大任,為何只有唐僧和孫悟空能成佛,而豬八戒和沙僧不能成佛的事情。當時,蟲子天下曾說過,答案就在玉華州。
  • 難怪豬八戒最後沒有成佛,你看他私藏了什麼寶貝?連如來都忌憚
    04:29:51 來源: 三晉風雲客 舉報   按功論賞的話,白龍馬一路下來除了馱著行李和唐僧
  • 連起來是一句話,是孫悟空能成佛的原因
    有境界之人絕不會說孫悟空是最強大的,而有境界的人又絕對會承認猴子是這一路上最努力最賣力,最被人看好也最值得表揚的。看看,成佛前後的孫悟空,變化了多少啊?就拿孫悟空棒殺六毛賊來看,無疑證明猴子是真的努力了,也能證明他之所以成佛,全然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第十四回標題:《心猿歸正,六賊無蹤》,這是什麼意思呢?那次,是孫悟空初入佛門的第一次劫難。
  • 《西遊記》五聖成真,為什麼豬八戒未能成佛?
    《西遊記》五聖成真,為什麼豬八戒未能成佛?唐僧師徒四人並白龍馬一匹跋山涉水,走了十萬八千裡之遠,從貞觀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到貞觀二十七年經歷了一十四遍寒暑,終於到得西天,求取了真經。重返天庭,如來佛祖按功封賞:「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
  • 為何西遊記中只有二人成佛?只因為他們二人的前世是靈山的大能!
    為何西遊記中只有二人成佛?只因為他們二人的前世是靈山的大能!其實看過《西遊記》的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唐僧一行人同樣是取經,但是最後成佛的卻只有孫悟空和唐僧這兩個人呢?拋開豬八戒不說,沙僧和白龍馬都是任勞任怨,為啥就沒能成佛呢?
  • 孫悟空成佛後才知曉真相!
    說到緊箍圈,或許西天取經路上的孫悟空,不止一次後悔過那樣一個瞬間,那個瞬間便是他結果唐僧手裡的帽子,非常隨意戴在頭上之時,也正是從那時起,緊箍圈就出現在了他的頭上,用金箍棒撬、施展變身術、把頭換掉,都不能把緊箍圈取下來。
  • 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曾經都是吃人的妖怪,但為何卻不吃唐僧?
    那就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這三個人,曾經都是吃人肉的妖怪,可是他們卻為何沒在取經路上把唐僧分著吃了呢!對於唐僧這三個徒弟中,孫悟空其實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吃素的動物,是不可能吃人的。實際上,他們之所以不吃唐僧肉,是因為有著兩層不為人知的原因。第一層原因,是因為孫悟空是取經團隊裡,唯一一個和如來佛祖交過手的人,他深知如來的手段。如果孫悟空一旦把唐僧給烤了,如來佛祖又豈能善罷甘休。所以說孫悟空是真的被如來給打怕了,否則以孫悟空的性格,取經路上恐怕是不可能與唐僧和睦相處的。
  • 《西遊記》結局為何只有唐僧、悟空成佛?八戒沙僧只是使者羅漢?
    西遊記》大結局為何只有唐僧、悟空成佛?八戒、沙僧只是使者、羅漢?撇開三界六道輪迴這些晦澀的宗教世界,我們來用世俗的眼光看看,唐僧他們取經後為何待遇不同。無論你六根如何清淨,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首先,我們要清楚,佛、使者、羅漢,這幾個佛教執事在世俗中究竟是什麼樣的位置。
  • 孫悟空成佛後最應該感激的人是誰?不是菩提,更不是如來
    孫悟空成佛後最應該感激的人是誰?不是菩提,更不是如來說起孫悟空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五百年前他名聲大震,上打天兵天將,下鬧陰曹地府,別管神仙還是妖怪都對他十分忌憚。五百一十四年的時間使他邂逅了許多貴人,那麼孫悟空成佛後最應該感激的人是誰呢?看到這裡,有人會說是菩提祖師。因為菩提祖師過渡了悟空至關重要的前半生,教會了他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還給了猴哥安家立命的本事。不僅如此,祖師更在靈臺方寸山一手塑造了「齊天大聖」的英雄形象。
  • 怪不得孫悟空沒有被封為菩薩?你看真假美猴王時如來說的啥?
    而作為取經當事人的唐僧師徒,自然也就是如來眼中最大的功臣,於是在傳經東土一事完畢後,師徒五人再次回到了靈山,開始接受靈山主管如來的封賞。最後師徒五人一一被如來加封,唐僧被封為了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了鬥戰勝佛,到了豬八戒這裡就開始變得慘了一點,只被封了一個淨壇使者,而沙僧被封為了金身羅漢,而白龍馬被封為了八部天龍。
  • 為何豬八戒被封為「菩薩」還很憤怒?看看他的職務是什麼就知道了
    在小說《西遊記》的最後,唐僧師徒終於在歷經磨難後到達了西天極樂世界,完成了取經的任務;既然是完成了任務,當然是要有獎勵的對不對?如來佛祖作為一方大佬,而且此次取經任務又是那麼重要,獎勵肯定不會太次。如來佛祖一共拿出了兩個佛位和三個菩薩位,這獎勵不可謂不高了。
  • 鎮元子與孫悟空結拜原來另有企圖?看看孫悟空成佛後能幹什麼
    鎮元子與孫悟空結拜,到底是為了什麼?是如表面所言,鎮元子口無遮攔,有口無心說出一句話「你若有本事,救活了我的果樹,我便與你結為兄弟」,還是鎮元子畏懼孫悟空之人脈資源——畢竟孫悟空可是把南海觀世音都搬了過來的,或者說,當中另有隱情? 其實,筆者認為,鎮元子與孫悟空結拜,遠非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看看孫悟空成佛後,能幹什麼便知道了。
  • 原著一細節揭開真相,他連豬八戒都不如?
    從這話上看,似乎地藏王菩薩早就可以成佛,只不過他眼見地域亂象,三界尚未太平,不忍心成佛,決心舍己度人。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奉獻精神!   事實上,《西遊記》中的地藏王菩薩(注意:本文所說的地藏王菩薩,都僅僅只是《西遊記》中的形象)或許有舍己度人的奉獻精神,但絕對不是所謂的「早就可以成佛,不想成佛罷了」。
  • 孫悟空成佛後,地位已超過觀音?其實菩薩有個身份連如來也要下跪
    孫悟空成佛後,地位已超過觀音?其實菩薩有個身份連如來也要下跪很多人都知道,在西遊記的世界中,其實都喜歡論資排輩,比如在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時候,請的名單都是按三清、四御、五方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等等來邀請,這是天庭的說法,而在西天靈山又有三十五佛的說法。
  • 孫悟空成佛後在西天地位如何?情況不樂觀,好多菩薩都要欺負他!
    (蝸牛看西遊第757期)文/牽著蝸牛散步一孫悟空從五行山下出來,一路降妖除魔,終於保護唐僧到了西天,如來也兌現承諾,給了他一個鬥戰勝佛的稱號。而觀音才是菩薩,看起來孫悟空的地位比觀音還高。很多人認為,孫悟空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
  • 原來如來與菩提實力差距很大,孫悟空在成佛後,如來道出兩者差距
    正如開篇所言,西遊世界高手云云,本文就來談一談大家都喜聞樂見的兩人之間的戰鬥力比對——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兩者實力孰強孰弱,咱們現在就來見分曉!   菩提祖師,是孫悟空的第一任師傅,賜予孫悟空名姓,教會孫悟空法術。孫悟空之所以能有後來的成就,以及後來的鬥戰勝佛,與菩提祖師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從一塊頑石到涅槃成佛,孫悟空的性格經歷了怎樣的艱難轉變?
    ,反下天宮)—與天兵交戰(被封「齊天大聖」)—齊天大聖(閒來無事與神仙稱兄道弟)—蟠桃會(偷桃偷丹,大鬧天宮,與天兵交戰)—被二郎神擒(琵琶骨被穿,不能變化)—上斬妖臺(刀砍斧剁無用,雷打火燒不行)—進八卦爐(藏在風口,被燻火眼金睛)—推到八卦爐(再次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500年監禁,吃鐵丸,喝銅汁)。
  • 豬八戒一直隱藏實力?十個孫悟空不是對手,將他封號拆開讀就懂了
    還記得唐僧師徒五人到達靈山,接受封賞之後,喜的喜,怒的怒之場景嗎?唐僧悟空是喜的,畢竟成佛,開開心心;沙僧白龍馬尚且不知;但豬八戒是怒的,他表現出來了,跳起來同如來爭論道:為何他倆成佛,我卻不可以?而如來卻面帶微笑地說了一句: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受用?」淨壇使者真的受用嗎?真的符合豬八戒嗎?豬八戒打妖怪沒幾人知道,——事實上他在取經路上也是打死了幾個妖怪的,但八戒好色貪吃懶惰,卻是盡人皆知。
  • 原著中這些細節表明,唐僧在見佛祖前就死了,真實原因太殘酷!
    原著中的這些細節告訴你真相。唐僧受到觀音菩薩的指點,並且在唐太宗的支持下,踏上了西天取經之路。他剛開始的時候只帶著兩個小僧和一匹白馬上路,遇上西天取經的第一難,在雙叉嶺遇到了虎精、牛精和熊精三個妖怪。當時這個三個妖怪頃刻間就將兩個小僧吃掉了,唐僧見到此景,面如土色,心想:吾命休矣!
  • 如來和菩提誰更厲害?二者差距很大,如來在悟空成佛後才說出答案
    二者差距很大,如來在悟空成佛後才說出答案文/歷史手術刀說起這《西遊記》,想必大家都已經是十分熟悉了,這部小說之所以能夠成為名著,除了精彩紛呈的劇情,還有就是富有教育意義,那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借著自己的著作,來批判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