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人生百態 03
文丨心猿
紅塵起伏,總有人覺得隨心所欲,放任自流,不需付出就有回報。
然而,當混日子的豬八戒和師父唐僧、師兄孫悟空一起到靈山之後才傻了眼。如來佛祖金口玉言,靈山寶殿佛國菩薩,羅漢為證,豬八戒最後只能成為淨壇使者,為他的糊塗過往交出學費。
為何如來佛祖在任命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鬥戰勝佛之後,卻沒有順理成章的讓豬八戒成佛呢?
我們來看看如來佛祖怎麼說:「貶汝下界投胎,……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簡單來說,如來佛認為豬八戒哪怕在取經路上,沒有放棄享受,沒有約束自己,因而無法領悟佛法的真諦,這九九八十一難中,苦沒少吃,但是『心』卻沒有修。
這叫白吃苦。
就像世界上總有人覺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吃了苦頭就自我安慰,等到花開結果時,卻發現自己的果子比別人少,又覺得老天爺不公平。
根本原因就在於,同樣的一件事,用心和不用心,看起來都是從開始,到過程,再到結果的相似長度。可是,你到底有沒有用心去做事情呢?
自欺欺人的自我感動只是掩耳盜鈴,結果從來不會騙人。
就像同樣西天取經的唐僧,作為師徒四人中最弱的一個,唐僧取經過程中即打不過法力高強的妖怪,也不能騰雲駕霧,快速到達靈山。
唐僧在九九八十一難中,被妖怪抓走,心驚膽戰,不論美女畫皮,還是妖怪兇神惡煞的恫嚇,都沒有放棄。唐僧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目標,時刻記得要往西去,
凡人的苦,修有法力的豬八戒怎麼能夠感受到?所以這唐僧的苦,唐僧沒辦法告訴豬八戒。
同樣前往西天,孫悟空的態度又截然不同,如來都誇孫悟空:「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
和豬八戒相比,孫悟空法力更加高強,甚至在取經路上幾次脫離團隊,返回花果山,為何如來還說孫悟空全始全終呢?
因為回到花果山的孫悟空還是念念不忘取經路上唐僧的安全,只要唐僧有難,孫悟空必定出手相助,所以孫悟空人離開了隊伍,但是心還在。
相比之下,身體在取經隊伍中的豬八戒卻時時刻刻想要回高老莊,豬八戒的心始終在高翠蘭身上,無法割捨紅塵痴纏。這也是如來點明,豬八戒頑心未滅的根本原因。
佛家有雲,信身世無常,幻緣虛假。信身佛一體,心佛無二。信自性清淨,能生萬法。修行者無信心,不得門而入……
豬八戒的心就不在取經路上,哪怕他是唐僧的二徒弟,排名還在沙僧之上,法力修為也在沙僧之上。可是到了最後,豬八戒不但沒有成佛,就連職稱等級也在沙僧之下。
沙僧和唐僧、孫悟空一樣,都是評了大職正果,豬八戒只能和小白龍一起評了汝職正果,職稱要低了一級。
這樣去看,已經痛改前非,一心向佛,全始全終的孫悟空就是豬八戒人生的最好榜樣。
如果有朝一日,成為淨壇使者的豬八戒來到鬥戰勝佛孫悟空面前時,孫悟空會不會手指拈花,微微一笑,笑豬八戒的痴迷不悟呢?
這個世界上,成佛是這樣,做人做事也是如此,你用不用心,能騙別人,騙不了自己,時間會給你應得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