鱤魚體型大,很兇猛性,魚鱗卻細小,眼很細稍微有些鼓,體側扁而長,腹白背深灰,嘴長尖而大,臉頰及各鰭淺黃色。生長迅速,為大型魚類,大的有一百多斤一條,常見的一條有數十斤重,活動在水的中上層,遊速快,掠食迅猛,專捕食魚類,有「水老虎」之稱,是魚類大害,提倡大家釣它。本文談談水庫冬季釣鱤魚的方法。
釣具
1 手竿
對付10斤以下的「小」傢伙,可以用手竿。竿長5米多,中硬調,以碳素竿為好。主線用粗的6號線,較竿長30釐米;子線稍細,長14釐米上下。鉤上大鉤,11號左右,用伊勢尼、小磯等都可以。墜上15克的。鱤魚掠食咬住轉身就走,漂用反應鈍些的筒漂等都可以。
2 海竿
釣10斤以上的大傢伙就非海竿不可了。竿長2米多的均可,中硬調。漁輪貯線百米。線用粗的8號線。因其嘴大,鉤用12~16號的皆可,視情況上單鉤或爆炸鉤。墜用50克的,浮釣加大漂。用車盤釣也可以,車盤大,貯線多,遛魚遊刃有餘。另外要準備搭鉤以鉤取大魚。
釣餌
鱤魚主食葷腥,素餌也吃。
葷餌:大青蟲、大蚯蚓、小魚、蝦等它都愛吃,不過餌要鮮活,活餌更容易引起它的注意。
素餌主要用混合餌,針對其嗜腥特性側重加入蝦粉或鰻魚飼料,效果挺好。配方:花生麩50%、蝦粉或鰻魚飼料20%、雜魚料30%以玉米黏粉黏合。這是手竿用餌,海竿用適當添加些花生麩就可以了。
也可以使用擬餌,擬餌入水搖頭擺尾,銀光熠熠,老遠就能見到,比真的活餌還要吸引鱤魚,有時效果比真餌還要好,上魚更快。
出釣時間
冬釣要根據氣溫而定:
仲冬以前還不冷,可釣;進入嚴冬,天氣太冷就釣不到了。通常氣溫在23℃時能釣到,在26℃上下時較好釣,近30℃時更好釣。氣溫適宜時,上午下午都可以釣,如果氣溫偏低,就適合在中午出釣,因為這時氣溫已經升高,魚有胃口,容易上鉤。只要掌握好了氣溫變化進行垂釣,就容易釣到大魚。
釣點
鱤魚喜歡在離人較遠的水庫中心遊弋,所以靠近水庫中心的地方可以做為釣點,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小溪、河流匯入庫的位置也是不錯的釣點,因為上邊衝下食物多,小魚、小蝦更多,鱤魚經常在這些地方覓食。
還有垃圾漂浮物處,也是很好的釣點,因為此處各種食物都有,先引來小魚、蝦在此覓食,鱤魚會在一旁看準了機會突然竄上咬住魚。
鱤魚常在水面或水邊掠食小魚,釣者可以在遠處悄悄觀察,當發現它的蹤影時,以海竿將餌遙擲過去,餌遞魚前,魚往往很快上鉤。
釣法
1 手竿釣
因為用手竿釣,人距離魚比較近,浮釣的話鱤魚很少咬鉤,所以適合底釣。先打窩,以誘來魚。鱤魚吃食兇猛,調鈍釣鈍即可。竿柄應扣上失手繩,以防碰到大魚把竿拖走,同時也可以利用失手繩的彈性遛魚。鱤魚咬鉤的漂相大多是猝沉,所以隨時都要盯著漂,等漂一沉就可以提竿。
2 海竿釣
底釣。爆炸鉤上糟食(也可以單鉤上陣),但必須掛泥鰍。泥鰍較有活力,把墜固定(線來回在墜眼穿三次再拉緊即可)在距餌一米左右的位置,留有泥鰍活動的餘地。如此泥鰍在水下忽上忽下四方亂竄,十分招惹鱤魚,老遠就能看到,一定來咬鉤。投餌後架牢竿,同時檢查曳力器鬆緊是否適度,太緊太松都要調合適,魚外衝時可以自動放線,才不致繃斷鉤線。等到魚把竿拖彎,就可以提竿遛魚。
浮釣。可以借用釣鰱鱅的釣具,掛小魚或泥鰍(從其背鰭後側皮下帶肉處掛入,露出鉤尖無妨),把漂調至距餌50釐米左右處,投餌後一看到魚把漂拖入水,揚竿可中魚。釣到的鱤魚通常就是大傢伙,釣上一條後動靜搞大了,其它魚都會被嚇跑,這時就不要再守釣了,應該更換釣點。
3 擬餌釣
擬餌本身有一定的重量,有必要的話可去掉墜或上輕些的墜。具體釣法是:將擬餌投至遠處,慢慢往回收線,沒有魚咬鉤的話,隔幾米再將餌投出,再緩緩往回收,以此類推。當往回收的過程中感覺到有魚追餌(碰觸鉤餌),應馬上停止收線,待魚把餌咬人(有沉重的動感),即可提竿中魚。
魚大一定要耐心把它遛翻了,再下大抄網兜抄;如果魚特別大,就用搭鉤。注意,一定要把它遛翻了,才好下手擒拿,否則它作垂死掙扎,會連搭鉤帶人一下子拖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