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贊成大乘是佛說

2020-12-16 釋法度

論大乘即佛說

幾千年來,一直在大乘非佛說上爭論不休,這是人的爭鬥心所致,故應息爭。

應該根據依法不依人的原則來決定自己的立場,那就是中立。大乘行者對小乘不贊亦不毀;小乘行者對大乘亦不毀謗。這樣是最好的選擇,妄想以人類的考察來定論,更是貽笑大方。再一次勸請圖一時口舌之快者,妄言大乘非佛說,止止止!

勸善篇:仁者喜歡修小乘儘管去修小乘;若修大乘就一門深入大乘經典好好修學,無需在這個問題上論輸贏,因為不可能贏,也不可能輸,最後只有謗法罪業纏身。切切謹記!

大乘即佛說有根據如下:

先以大乘小乘之共同推崇的基礎經典《增壹阿含經》為依據,在《增壹阿含經卷第一》的序品中,有多處提及大乘,這就是說,大乘於早期原始佛教經典中已經提出來,絕非是後期的產物,這是息爭的第一要素。現摘錄如下:

序品第一

……

梵天下降及帝釋,  護世四王及諸天,

彌勒兜術尋來集,  菩薩數億不可計。

彌勒梵釋及四王,  皆悉叉手而啟白:

一切諸法佛所印,  阿難是我法之器。

若使不欲法存者,  便為壞敗如來教;

願存本要為眾生,  得濟危厄度眾難!

(諸天賢聖眾及無量菩薩均來集會祈請讚嘆阿難尊者宣說如來教法,這裡提到一切諸法佛所印,詳見本文後部專門討論何為佛經的定義)

……

迦葉最尊及聖眾,  彌勒梵釋及四王,

哀請阿難時發言,  使如來教不滅盡。

……

阿難仁和四等具,  意轉入微師子吼,

顧眄四部瞻虛空,  悲泣揮淚不自勝。

便奮光明和顏色,  普照眾生如日初;

彌勒覩光及釋梵,  收舍遲聞無上法。

四部寂靜專一心,  欲得聞法意不亂;

尊長迦葉及聖眾,  直視覩顏目不眴。

時阿難說經無量,  誰能備具為一聚?

我今當為作三分,  造立十經為一偈。

契經一分律二分,  阿毘曇經復三分;

過去三佛皆三分:  契經律法為三藏。

……

更有諸法宜分部,  世尊所說各各異;

菩薩發意趣大乘,  如來說此種種別。

人尊說六度無極:  布施、持戒、忍、精進、

禪、智慧力如月初, 逮度無極覩諸法。

(此處點出菩薩發意趣大乘,緊接著提到大乘六波羅蜜)

……

彌勒稱善快哉說,  發趣大乘意甚廣;

或有諸法斷結使,  或有諸法成道果。

(此處已經直接說出發趣大乘意甚廣)

……

如是阿含增一法,  三乘教化無差別。

佛經微妙極甚深,  能除結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  能淨三眼除三垢。

(此處提出三乘教化)

……

契經一藏律二藏,  阿毘曇經為三藏;

方等大乘義玄邃,  及諸契經為雜藏。

(此處又直接點出方等大乘義玄邃)

補充說明一:

1、在小乘經典中有明顯記載:《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中說:「契經一藏律二藏,阿毗曇經為三藏,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又《序品》卷初說:「是時,彌勒大士告賢劫中諸菩薩等,卿等勸勵諸族姓子,諷誦受持增一尊法,廣演流布,使天人奉行。」《增一阿含經》乃小乘四部阿含經之一,此經已明顯提及大乘,也有彌勒大士及賢劫中諸菩薩等大乘聖眾在場,可見小乘早已承認大乘經典是佛說,並贊「方等大乘義玄邃」!

2、律藏中的:《四分律》中亦云:「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如是集為雜藏。」可見大乘經典是與小乘經典同行的,並非象有些人所說是後代人編造的。因為律藏只有佛親口宣說,其餘任何人沒有資格宣說律藏的,顯然方等經在律藏中已經出現,即為佛親口宣說。這是息爭的第二要素。

3、佛並沒有對大乘非佛說有絲毫懸記。佛對佛法的流傳情況在許多經典中都有懸記,唯不見對此有什麼懸記留下來。大乘在漢地、西藏、臺灣、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地區弘揚上千年,此事不可不大。如此大事若有誤傳,而佛不作懸記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息爭的第三要素。

補充說明二:無著菩薩的說法。

無著菩薩《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的注釋以八因成立大乘是佛說。

第一不記者,先法已盡後佛正出,若此大乘非是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記(授記)耶?譬如未來有異世尊即記,此不記故知是佛說。

第二同行者,聲聞乘與大乘,非先非後,一時同行,汝云何知此大乘獨非佛說?

第三不行者,大乘深廣,非忖度人之所能信。況復能行外道制諸論,彼種不可得,是故不行,由彼不行故是佛說。

第四成就者,若汝言餘得菩提者(其他佛)說有大乘,非是今佛(釋迦佛)說有大乘,若作此執則反成我義,彼得菩提亦即是佛如是說故……」

補充說明三:

《顯揚聖教論》以十因、《成唯識論》以七因成立大乘是佛說。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律唯佛說,經論通五種人說(佛、菩薩、聲聞、天、人)。

《大智度論》:「如是等無量無邊阿僧祇經,或佛說,或化佛說,或大菩薩說,或聲聞說,或諸得道天說,是事和合皆名摩訶衍。」可知大乘經典並非必定由佛陀親口所說,只要由佛加持所說,或聲聞等憶持而誦出等後,經佛陀印可,皆可成立是大乘清淨正法。

另外,佛陀具有三身,許多大乘經典就是佛以化身在人間宣講的(如《金剛經》、《楞嚴經》等),也有經典是佛陀不離人間而上升天界,以法身宣講的(如《華嚴經》等),我們怎麼能以普通凡夫很狹窄的考證等見聞而測度佛境呢?

補充說明四:太虛大師《佛法建立在果證上》的說法。

佛陀的教法,非是平常的語言文字,心理思維所能推測的。……倘若沒有佛果與聖果的自證智力,而以普通的思想來觀察、判斷,當然有很多疑難之處。這是因為普通的思想,太幼稚的緣故!

法相宗的《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應無著菩薩之所祈請,從兜率天降下到人間的瑜遮那講堂為無著等人講說的。有因緣成熟者,能睹彌勒的光明或聞法者,如果沒有因緣的眾生則光無所睹,法亦無從聞了。

又如大乘律《梵網經》裡面的記載,由於華臺上盧舍那佛傳千釋迦,再傳之千百億之釋迦,這些更非是普通人的心理所可以證明了……」以考證等方法而揚言「大乘非佛說」,因此造下極可怕的謗法罪業的人,聞大師此語,當應猛醒!

補充說明五:深圳弘法寺與泰國佛教的因緣片段。

當年,本煥老和尚(以下稱本老)在世時,泰國國王母親去世,停放過程中一直臉色蒼白,沒有顯現瑞相,經泰國佛教界推舉,經由國家外交部交涉,禮請本老前去泰國為王太后作佛事。當時本老年事已高,不宜遠行,就選派弟子印順大和尚(現在為弘法寺方丈)前往泰國曼谷為王太后順利開了超度法會。王太后即時臉色紅潤,外面出現了百花盛開,百鳥爭鳴的祥瑞景象。泰國國王非常高興,當時對弘法寺金扇銀扇獎勵為證,並得到泰國佛教界邀請與泰國朱拉隆功佛教大學(世界佛教大學中排名第一)結為友好寺院。這是其一。

其二:是2011年,泰國洪水泛濫成災,幾個月不退,於是又想起本老。又是通過國家外交部交涉,邀請本老。如上一樣,還是印順大和尚前往,泰國總理親自迎接,然後又一同乘坐直升飛機飛往各個災區慰問,每到一處,災難消除,不久洪水退去。事情確實非常神奇,令泰國上下大眾非常震驚,同時非常感恩,當時以泰國國家名義獎勵弘法寺一個小島和其它貴重物品。弘法寺將泰國獎勵的小島用來建立觀音菩薩道場(已經建好了)。

這些都是事實,可以去泰國或弘法寺親自了解。從此,大乘佛教在泰國得到承認。小乘佛教國家竟然允許在泰國建立觀音菩薩道場,以往是絕對不敢想像的事情。從這幾次弘法寺與泰國結下的殊勝法緣,也消除了南傳佛教對大乘佛教的種種誤區,是幾千年來的不同認知最該息爭的機緣已經成熟。大乘佛教的許多殊勝公案,實際上是數不勝數,只是沒有得到廣泛弘揚,不為人所知而已,故令大眾不能正確認知。

以上簡單論證及少許事實也足以說明,大乘是佛說。大家應該可以息爭了。

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淨旻法師:論「大乘是佛說」的基本理念
    《法華經》卷五云:「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九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獨為我說種種義」,可為明證。
  •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觀自在菩薩福德無量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 卷第一宋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制譯本經是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的,會眾有:大苾芻千二百五十人金剛手、虛空藏、寶手佛說,觀自在菩薩救度有情沒有間息,大威力過於如來。除蓋障菩薩問,觀自在菩薩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威神之力呢?佛又告訴他,過去有佛,叫尾缽屍如來,我在那個時候,是一長者子,叫妙香口,我在尾缽屍如來那裡聽說過觀自在菩薩的威神功德。
  • 又有人宣揚「大乘非佛說」?早就已被玄奘法師、彌勒菩薩駁斥過了
    第二個理由是說,大小乘佛法在佛滅度後,是一直同時流傳的,不能單獨攻擊大乘佛法是假的,如果非要懷疑大乘佛法,那麼小乘佛法又如何保證自己是真的呢?大乘佛經內容非常浩瀚,不可能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小乘人非要說是偽造,但是又說不出來是何時何地由何人偽造出來的,這種指控完全站不住腳。三非餘境故。
  • 《金剛經》如是我聞、比丘與世尊,諸佛大乘相,以證心安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的教典,所謂大乘佛家,就是信奉世間有萬般佛,包容萬物的信仰,具有普世情懷。在《金剛經》裡就以宏觀的「佛陀」作為表現,以「如是我聞」的話語轉述佛陀的話。「如是我聞」最初是釋尊對阿難尊者說,他一生所有經書、典藏都要在卷首處加上「如是我聞」的字眼,以表示這是從佛陀那親聞的。其首見與《涅槃經》之中。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用48大願會更好
    在許多寺廟都會看到免費結緣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本佛經主要是說淨土信仰的佛經,很多人還以為這本經典是"無量壽經"呢。夏老居士會集的原譯佛經是:1,後漢支婁迦讖譯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2,吳支謙譯的"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該經一名《無量壽經》 一名《阿彌陀經》 3,曹魏康僧鎧譯的"無量壽經" 4,
  • 大乘、小乘、密乘
    但是,大乘經典雖然說佛不想在人間說法,卻說佛呢在天上、在其他世界為大菩薩們說法,這個在小乘經典卻沒有記載。因為這樣的記載上流傳,種種差別說法,就造成了小乘不同意大乘是佛說的原因。那麼,我們先說小乘和大乘一些見解上的不同。再來看這個密乘。為什麼先學《阿含經》就不能相信大乘了呢?因為《阿含經》是由「阿羅漢」們結集出來的經典。佛陀在人間說法的對象是人並不是菩薩或者菩薩摩訶薩,他的整個對象是針對人。
  • 佛學文化9:大乘佛教密宗、大乘與小乘、念佛與持咒
    修佛不僅是為了祈禱,也不指望可以普度眾生,只為渡己,可使自己活得更加的超然。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佛學:大乘佛教密宗、大乘與小乘和念佛與持咒,這些文化不妨一看:大乘佛教密宗密宗是佛教的支派之一,而不是與佛教並立的宗教。
  • 《法華經》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
    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智,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世尊說:舍利弗!你應善自聽好,我要給你們說的是,諸佛所得之妙法,具有無量多的「方便力」,可隨緣施教而為眾生宣說。
  • 佛說:一切眾生皆是佛,可是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圓教的時代因緣,這張「地圖」不是我說的,是佛說的,我也沒完全搞清楚,但是我覺得這個修行的方法真是非常光明燦爛,是一種藝術的修行生活,我們當下就有受用。特別這個時代的人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如果在古代講圓教,時機不成熟,人類都不會相信飛機能飛上天,給他講圓教,他一定說你有點癲狂。
  • 廣東小佛子寫信感恩大乘佛法-因果教育環城繞佛請法人劉玉珍老師
    感恩兩尊佛祖聯和下發的大乘佛法-因果教育環城繞佛!感恩瀋陽因果教育教學講堂創始人、大乘佛法-因果教育環城繞佛請法人、弘傳人劉玉珍老師!向尊敬的劉玉珍老師頂禮!我叫蒙加銘,我來自廣西省都安縣。今年13歲,讀五年級。感恩劉玉珍您在2020年3月4日幫我們挺過這場災難,如果不是您及時和盤古老人談判,那麼我真的不敢想像,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同時也要感恩我們的主席,他一直用無我的狀態為我們中國人民在奮鬥著。還要感恩劉玉珍老師在2011年遠赴印度靈鷲山迎請的大乘佛法-因果教育環城繞佛落座中華!大乘佛法化解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災難,大乘佛法多麼偉大!多麼慈悲呀!
  • 通過大乘經論中的〈七覺支〉看「大乘禪法」與「小乘禪法」不同?
    撰文:提舍作為一個菩薩,就要學習用佛的智慧,來看所有的人事物,能夠如此,雖然自己還不是佛,但是心量與佛是相應的。小乘修七覺支的目的,是令行者自己能從煩惱得解脫,其他的人是否解脫,端賴各人的因緣善根。但對大乘的菩薩行者而言,是以成就國土、利益眾生為目的。
  • 仁清法師:如果發了菩提心 就是大乘佛教的行者
    在這部經典上,釋迦牟尼佛講完了十二因緣法以後,就是看著顛倒女她能接受了十二因緣法了,然後「我當為汝說一實道」,又開始引她到一實道上來,就是更進一步了。接下來就是經文,「汝當思維。守護一念」,在這裡說,「一念者。謂菩提心。菩提心者。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原文全文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原文全文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 廣東普寧民眾真誠感恩大乘佛法-因果教育環城繞佛劉玉珍老師!
    我是慚愧弟子陳某,來自於廣東省普寧市流沙一名佛子,非常感恩佛菩薩慈悲,給我一個學習參學的機會!一直都想向劉玉珍老師表達自己內心最深摯的感謝,只因母親生病住院而遲遲未去行動,在這裡我向我們敬愛的恩師慈母劉玉珍老師說聲對不起,表示我深深的歉意,感恩老師的慈悲!
  • 佛教聖僧鳩摩羅什的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
    高僧聽後便為耆婆是否認識佛圖舌彌,耆婆吃驚的說認識,佛圖舌彌便是她於羅什的師父。又趕忙問高僧名諱,高僧說:「貧道槃頭達多,佛圖舌彌是我的師弟。」這之後耆婆與槃頭達多聊了很久,槃頭達多收羅什為弟子。因為在當時槃頭達多對於佛學的造詣高深,量局寬宏,羅什的這一次拜師,為他日後的佛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佛教故事:弟弟誹謗大乘欲自殺被哥哥及時勸阻
    世親無著兄弟(圖片來源:資料圖) 再過了下來,佛過世以後,七、八百年之間,出來兩位大菩薩,一位叫無著,一位叫天親,也叫世親菩薩,這是中文的翻譯,我們不講梵文,他原來叫什麼名字都有的,所以無著、天親是兩弟兄,天親菩薩就是世親菩薩
  • 《大乘起信論》講解二:皈依一體三寶即皈依當下一念心的無上清淨
    你見到果地佛也不是一個因緣,一世一因來見的,所以說無量相、無量音聲、無量差別、其實都是佛法。在《楞嚴經》裡邊講到,我們看到山川草木,包括石頭,這些是什麼呢?它是佛的清淨真體。禪宗裡邊說,擔一捆柴,咕咚掉下來,哦,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那是什麼東西呀?這是需要我們真正去參悟的地方。所以他的體相之海,是像大海一樣無窮無盡的,廣博的,變幻多姿的體相。
  • 佛教中小乘、中乘、大乘、一乘是什麼意思?
    一般大家都知道佛教中有大乘、小乘之說,但具體什麼意思,不一定都很明白。其實佛教不僅有小乘和大乘,還有中乘和一乘,但大家可能見到的不多。今天末學就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看看一乘、大乘、中乘、小乘都有什麼意義。乘。
  • 佛說阿彌陀經析.167 佛菩薩的境界是如何獲得的,我要如何能獲得
    所以不要感慨沒有佛菩薩住世,而要感慨我修行不力,不能招感佛菩薩住世;而要懺悔自己業力深重,無法和他們相聚同歡;而要慚愧自己根性太愚鈍,無法獲得來自他們的直接幫助。說到這大家想一想:要呈現一切事物究竟義理要多難啊?不是這些事情不好說,不是這些道理講不了,而是要有多少大菩薩根性巨利,才能在彼佛座下,聽聞彼佛彰顯一切事物的究竟實相?這太難,這群眾基礎太難圓滿了。
  • 塑佛之人說佛之罪與罰 文、圖/ 高雨冬
    塑佛之人說佛之罪與罰文、圖/ 高雨冬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你講解佛在心中。小朋友在院子裡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把半碗米飯打翻在了地上,爺爺看在眼裡疼在心上。爺爺說,以後一定要小心了,糟蹋糧食是犯罪。請注意,爺爺說的是「犯罪」而不是「犯法」。我外婆是上海人,大米在他們那代人眼裡就是生命。我小時候幾乎每次去外婆家吃飯的時候都會被她的「一粒米粒八擔水」灌輸一遍,其實那就是民間最簡單的「鋤禾日當午」的版本。無非是教育人們告訴後代要珍惜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