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市、疫情期逆增長後,小熊電器又再次成為了市場和行業的焦點。
雖然同樣是增長,這次卻與股價相關。最近,小熊電器股價一路飄高,從2月4日最低的52.22元/股一路上漲,甚至漲到128.88/股,創下近2個月新高,市值最高達150億元,且還有持續升高的態勢,增長速度讓市場為之一振,大呼「沒想到錯過了一隻潛力股」。
小熊電器頻被關注已不是稀罕事,早在各大企業紛紛公布2019年全年財報與2020年一季度財報時,在營收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小熊電器就以逆勢上漲姿態,交出了一張不錯的成績單,可在逆勢增長背後,仍存在部分爭議。撥開這「創意小家電第一股」表面的層層迷霧,試試透視小熊電器。
佛山順德,這裡擁有完整的製造業上下遊產業鏈,是無可爭議的中國家電研發和製造中心,2006年小熊電器在這裡誕生,背靠順德的產業優勢、入局當時還相對較冷門的小家電領域。地域優勢、產業優勢、細分領域幾個關鍵詞,在外界看來,小熊電器仿佛處在一個「黃金地段」,這條路應該不難走。
世界家電看中國,中國家電看順德,且不談順德是家電巨頭的聚集地,大名鼎鼎的美的和格蘭仕,仿佛參天大樹佇立在此,早在上世紀末,中國的家電產業也已發展成熟,海爾、美的、格力三巨頭瓜分天下,蘇泊爾、九陽虎視眈眈,到了小熊電器創立之時,早已過了家電行業的「暴漲」風口期,行業紅利可以說已被瓜分殆盡。
但任何一個生態系統中都不只有大樹,還遍布眾多小草,大樹高大遮天,但肯定有覆蓋不到的地方,家電行業還有很多被「忽視」的市場機會。所以,要想在「大而全」的剛需大家電密林中萌芽,小熊電器必須找到足夠的差異點來切入市場。
這個差異點就是:挖掘用戶的細分需求,專注細分產品。但和外界想的不一樣,這條路其實並不好走。
創立初期,小熊電器就面臨著「什麼產品」「賣給誰」「怎麼賣」的問題。產品研發不可能拋開用戶空談市場,所以,小熊電器瞄準當時還是「非主流人群」的80後年輕人,這一群體和上一代消費者有些「不同」,除了產品的功能性和耐用性外,他們還更強調產品的「優質度」,有意願為「生活小確幸」付費,小熊系的產品正好滿足「好用不貴」的條件,憑藉著有鮮明品牌氣質的創意小家電產品,早期就已在目標用戶群中形成了品牌認知。
當時大部分的家電企業仍在堅守線下陣地,小熊電器則敏銳的察覺到,線上電商正成長為一股新興力量,顛覆之勢已悄然掀起。然而嘗試一條巨頭還未涉足的路,藍海中的未知風險往往比已知的競爭更考驗企業的功力。
於是,小熊電器做了一個看似「大膽」的舉動:布局線上渠道。2008年,小熊電器與淘寶正式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搶先構建線上銷售網絡,並利用網際網路快速捕捉目標用戶需求,讓市場真正的「動」起來,品牌逐漸「活」起來。
小熊電器不斷成長壯大的背後,市場也在傳遞著危險信號。小熊電器在市場以及資本市場的成功,引來了眾多新興小家電品牌、傳統品牌的跟隨,紛紛切入市場期待分得一杯羹。小家電行業競爭越演越烈,對品牌而言無疑在面臨一場優勝劣汰的「慢性洗牌」。大浪淘沙,除了自帶「創意小家電」的光環,小熊電器如何與其他品牌抗衡,完成自我升級,是其不得不直面的一大問題。
實際上,每個行業都有新選手,競爭並不可怕,良性的競爭反而可以說明行業極具前景,企業尚存進步的空間,只不過要看行業內的資深選手如何「變」。小熊應變的第一步,就是優化研發與營銷的比重。2019年財報顯示,小熊電器全年研發投入76,515,242.55元,同比增長61.45%,研發人員數量也從2018年的138人增至241人,且人數還在持續增加。通過引進高素質人才,加大在研發創新投入上的比重,小熊的創新力和產品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
招股書也顯示,小熊電器將投入3000多萬元建設小熊電器研發中心,而今年深圳研發中心也已經成立,這對小熊電器獲取前沿技術信息,順應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實現產品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有著重要影響;總投資10億元的三大智能化工廠已經在建設中,產能將極大放量,進一步提升企業的造血功能。
現今,小熊系的小家電已不是一家獨有,而是品牌「百花齊放」,這背後有一個普遍現象是,一個品類的興起往往會給生產製造端帶來紅利,但風口過去後,只能製造而無法通過品牌形成話語權的玩家不得不遺憾退場。
而留下來的玩家,雖然品類產品已被復刻的,但品牌優勢和思維已經建立,當用戶選擇某一款產品,面對多個品牌時,基於對品牌的認可,會給予其線下產品更多的信任。
但不得不談的是,小熊電器無疑是市場的培育者,其成功培育了眾多如養生壺、切碎機、電熱飯盒等細分品類,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先行者,用戶圈已經形成思維定式,當說到創意小家電品類時,自然而然便想起了小熊電器。
小熊在「品牌力」上的表現肉眼可見,儘管市場現在已出現了眾多同類產品,小熊電器在其核心品類如養生壺、加溼器、電燉盅等產品上仍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這些產品還在不斷進行更新、迭代,有著深厚且龐大的用戶基礎。
另外,小熊是單品牌、多品類、多型號策略,不斷挖掘用戶的細分需求,不斷拓展產品線,用多元化產品來適應消費者多元需求,這說明小熊在產品開發上是極具活力和創新性的,在產品上有很大的延展空間。
這一延展優勢小熊在今年又再次展現出來。年初,小熊電器宣布宣布進軍孕嬰童市場,並上市調奶器、奶瓶消毒鍋、嬰兒輔食料理機等多款嬰童小家電,專攻年輕群體到孕嬰童,這個跨度讓外界有點「摸不著頭腦」。實際上,小熊的主要目標用戶是80、90後人群,他們都已進入了「為人父母」的階段,孕嬰童品類正是基於用戶生命軌跡變化下的延展產物,這側面反映了小熊的「延展」是靈活的,品類延伸具有科學性和可持續性,這一方面的市場潛力十分值得期待一番。
隨著電商發展進入成熟期,與中國電子商務一同成長起來的小熊電器已在14年間構建了完善而成熟的線上銷售網絡,在天貓商城、京東商城、唯品會、蘇寧易購等主流電商平臺已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此外,小熊電器也拓展新電商、新媒體渠道,與拼多多、平安好醫生、雲集、貝店、盒馬等新興電商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入駐小紅書等社交電商平臺,根據平臺市場份額、平臺用戶畫像等方面的差異,投入也有所側重。
小熊電器目前線下渠道建設已日趨完善,與蘇寧、京東、國美、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卜蜂蓮花、永旺、永輝、華潤萬家、盒馬鮮生等各大連鎖終端系統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並且逐步開拓線下及海外銷售渠道,發展線下經銷商和海外經銷商,這種線上線下的聯動,是適應新零售時代背景下的融合。
歸根結底,世界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也沒有兩家一模一樣的企業,對於系統能力的不同配比組合會打造不同的企業,一家企業的成功模式是難以被復刻的,從在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小家電行業是一個系統能力的競爭,產品力、製造力、渠道力、品牌力四個方面協同才能走在行業前列,而這四力非一朝一夕可磨鍊成,小熊電器尚且花了14年,市場又有幾個「小熊電器」呢?
「預測下雨無濟於事,建造方舟才能以防萬一。」股神巴菲特的這句名言在小熊電器身上同樣適用,方舟正在建設,只不過小熊電器這艘方舟將駛向何方,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探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