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明了,自網際網路普及以來,人們接觸到的新鮮事物就越來越多了,「潮流」一詞,雖然嘴上不說,但其實時時刻刻都刻印在腦海中,畢竟沒有人願意落伍。就連農村人也在進步,唯恐落後,這些年來,越來越與時俱進。近十年來,村子裡興起了不少潮流。
打工潮是農村興起的眾多潮流中的一個,為了改變落後的生活狀況,農民們毅然決然地背井離鄉,進城裡去尋找謀生之道。進城工作之後,他們就成了城裡人眼中的農民工,不辭辛苦地為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經年累月後,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市的安穩運行,美麗潔淨,農民工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然而,對於農民工們來說,現實是殘酷的,他們參與城市的構建,卻不能在城市裡有個安身的家,在他們年老之後,還是得回到農村老家。這兩年,在農民工群體中興起了一種新的潮流,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這種潮流就是在小縣城買房。農村的自建房蓋得好好的,但鮮有人去住,之前是因為在城市裡打工,現在都回來了,為啥還是不願意住進去,而要去買房子呢?況且小縣城,離農村老家沒有多遠。其實,這是農村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必然現象,這種事情,在農民眼裡,已經見怪不怪了。一位老農說出了他的幾點看法,很有道理。
一是農村自建房的成本過高,還是買房划算。現在的農村,想要在村子裡蓋個房子,成本可不低,很少人會去蓋了,除非是家裡特別有錢的那種,城裡有房,農村也不落下。建築材料的花費,裝修費,給工人的工錢,加在一起,可不是一筆小的數目。工人幹一天活,工錢低於300塊錢,都沒人願意來幹,同時還得好酒,好煙供著。村裡的自建房下來,也得花個20萬靠上,用這錢,去買房也是綽綽有餘了。
二是房價低,還能滿足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農民一輩子的積蓄,都很難擁有城市裡的一套房子,所以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了,去買家鄉縣城的房子。這些地方的房價不像城市裡的,高得很離譜,在外邊打工回來的農民,差不多都能買得起,在這生活與在農村相比,有很多優勢,比如環境潔淨,交通發達,孩子上學也方便,房價不高,但能滿足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讓人覺得很舒心,所以是很不錯的選擇。
在小縣城買房子的這種潮流,是農民工群體真實生活的一個縮影,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隨大流。社會在發展,人人都在奮勇前行,咱農民工兄弟也要走在時代的前沿,不掉隊。你是如何看待這種潮流的呢?歡迎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