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將嚴查代持炒房
新華社痛批深圳萬人搶房,眾籌打新,建議硬核調控後,引發媒體輿論關注,深圳開始坐不住了。
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接受深圳衛視採訪回應:
1、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對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正在調查處理中,一旦發現存在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2、深圳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決落實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格執行7月15日出臺的「新深八條」規定。
3、針對當前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以及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政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4、同時進一步加大住房供應與保障力度,加快構建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努力讓市場進一步回歸理性,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要查其實是很簡單的,就看代持人的資金來源和流水就知道,但不知道會怎麼處理呢?
本來今年715新政,確實是導致了很多人失去購房名額,我當時還預測深圳房價會因此下跌10-15%。
但我都沒想到這些投資者腦子太靈活了,不愧是房產投資鼻祖,深圳新房因為倒掛明顯,誘惑巨大,沒有名額也完全攔不倒這些投資者,代持!合夥買房!想盡了各種辦法!風險完全不怕,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深圳還會進一步加大調控嗎?
調控升級確實有可能,政府也說了正在綜合研究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比如限售升級到5年完全可能,連青島蘇州都是限售5年吧。還有可能像北京一樣進一步縮小槓桿,比如加大首付比例。
不過還有很多人搞代持買房,是因為有一個問題導致,就是二套房改善型需求的根本就沒有機會去搖號,因為倒掛的樓盤都規定無房優先,所以他們被迫找親戚朋友先代持搖號,搖到了以後再想辦法過戶。
你也許會說,你可以賣掉手中的房子去搖啊,那不就是無房戶了嗎?但是你知道,這個風險有多大嗎?因為新房很可能搖不到,而賣掉第一套房,小孩有可能沒書讀了,所以他們沒得選,很多人第一套房子確實沒法賣。
所以除了純粹買來投資賺差價的,對改善型需求來說,我覺得還是有挺多無奈的。
深圳的問題其實始終還是供不應求,本身住房自有率就低,每年還「深愛人才,圳等你來」,門檻這麼低,大量人口湧入,很多都是要買房的,政府說加大供給,但還需要時間,反正我認為想要投資客馬上退出市場,最好的辦法那就是直接取消限價,否則只要有利可圖,怎樣都有人投資。
房地產稅報送中央住建局?
今天還看到各個群裡都在轉這張截圖,還問真假,把我逗笑了。
其實我之前都寫過了,但當時倒是沒認真看,今天定睛一看報送中央住建局審批,真的把我肚子都笑疼了!北京司機要是看到這文件會笑死去,估計一眼就能分辨出真假來吧,深圳人離帝都太遠,捏造方案水平還是太差了點。
哪來的中央住建局?
中央只有住建部,省級是住建廳,地方才有住建局。
而且稅的問題也不是住建部就有權利審批,這需要國務院審批的,具體的部門也不是住建部審核,而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來管,胡說八道沒底線。
房地產稅的問題,媒體採訪深圳稅務局,回到是「目前暫未接到通知,一切以官方公示為準」。
然後很多人就以為既然沒說不開徵也沒說開徵,那就有可能開徵了?
我只能說這完全嚇不到深圳投資客!
萬科在前海的樓盤因為過兩天也要開盤了,因為明顯倒掛估計也會被爆槍,所以今天還發了公示,倡議房住不炒。
哈哈還明確提醒代持購房的風險,這很明顯是對前兩天新華社的文章引起了重視。
因為現在深圳代持購房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投資客基本上自己都沒有名額,必須找親戚朋友員工的名額買房。
還嚇唬個人房產稅可能增加,所以今天我看群裡都在說,投資客趕快投降吧,別買了,房產稅要來了,你看,開發商都在提醒大家。
我不知道是不是什麼有政府部門提醒了開發商,需要龍頭房企出來引導市場正確買房。
但倡議真的有用嗎?
如果沒有進一步的調控措施來抑制投資者,這種倡議只是形勢而已。
所以想要控制市場的瘋狂,還是需要真槍實彈的調控才行。
另外,近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表文章《完善現金金融監管體系》指出,要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其實從中央來說,我看郭主席一直把房地產視為最大的灰犀牛,對房地產的融資也是越來越緊,今年又有三道紅線出來。
但說實話,你們看到地方把房地產往死裡打了嗎?今年疫情發生,各種救房企的措施就出來了,生怕樓盤不開工,房企不買地。
這麼多年的調控,松鬆緊緊,緊緊松松,不斷輪迴,我感覺大部分開發商都已經鍛鍊出來如何應對市場了。
而聰明的購房者也知道,只要是貨幣寬鬆,錢就會越來越不值錢,調控再嚴也只能按住一時,倒掛買了反正遲早都是賺,好的不動產才是保值增值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