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現在一直都是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房奴」這個詞也成為了更多的關注點,所謂的房奴就是房子的奴隸,工作的賺得錢,不是為了養老婆、養孩子,而是養房子。
那麼到底高房價的背後是什麼,日本曾經的教訓值得深思。
80年代開始,日本房地產市場由於外資行業的進入以及國民的瘋狂熱炒,價格飛速上漲。
從1980年到1990年,在這短短的十年內,日本的房價,普遍上漲了五、六倍。
日本的房地產商們無比自豪,號稱一個東京的地價就可以買下一個半美國。
房地產行業繁榮,也讓更多的企業放棄了主業,轉為投機,普通員工的工資也飛漲。
暴富的日本人買了美國金融帝國的象徵——洛克菲勒大廈
買了美國電影的象徵——哥倫亞電影公司
買了加拿大的森林、澳洲的鐵礦、香港的豪宅,日本女性賣掉全世界70%的LV手袋,日本男性則成群結隊飛去泰國打高爾夫。
東京樓市頂峰時,平均能到272萬日元每平米,而東京市區更是高達1450萬每平米,按現在的匯率算,相當於人民幣93萬一平!
但到90年代初期,大家都買不起房了,達到了無力承受的地步。
日本政府也看到了房地產市場的巨大泡沫,如果任其繼續下去,後果不堪設想。為了促使本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他們於是順應民意開徵房產稅,另外提高利率。
此時的美國資本已經嗅到時機,巨額資金爭相出逃,大肆賣空股市,日本股市一路狂跌,東京房價三個月狂跌65%。
隨著股價、房價的暴跌,很多企業資金鍊斷裂,紛紛破產倒閉,很多員工失業,導致日本各大銀行不良資產大幅增長,形成了很多壞帳,炒房客損失慘重,那些普通的買房者,也不得不手握一套不斷貶值的房子,卻依舊要背負著高額的貸款。大批日本人被套死在樓市中,一輩子給銀行打工償還債務。就像當初買房貸款200萬元,現在的房子只值80萬元。無奈,如果選擇斷供,房子會被銀行收走,被法院拍賣。
一時間,日本全國哀鴻遍地,數萬日本人憤然自殺!
1990年還能買一個半美國的東京,1993年竟然連一個紐約都買不起。
於是,日本人急忙從海外抽錢回國救急,不僅把洛克菲勒大樓打五折賣回給美國人,還把日本好幾個大銀行和保險公司也賣給了外國人。
至此,日本把全國10年勞動所創造的財富拱手送給了美國。
很多日本人一直不死心,仍然抱著房價會回升的信心進場抄底,但是,不管你在什麼時候抄底,都抄在了半山腰,根本就沒有到底。
從1991年開始,一直到2006年,日本的房價,下跌了整整十五年的時間。即使到30年後的今天,房價才緩慢回歸到巔峰時期的一半左右。
如今雖然日本房價已經回歸平穩,但是日本人的購房意願並沒有因此上漲。經過這次事件,日本民眾得出了一個血淚教訓,那就是只有大力發展實業經濟,才能促使經濟平穩發展,國家才能真正立足。
日本當年的樓市崩盤的教訓對全世界都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
「雪崩之後,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房價的崩盤,受傷最深的還是社會普通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