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價崩盤迴憶:當年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如何?

2021-01-10 騰訊網

「承擔風險無可指責,但同時記住千萬不能孤注一擲!」

——喬治·索羅斯

盲目的投資會帶來不可控的風險,尤其是對於住房這樣原本不帶有投資職能的「需求物」。一旦將其貼上投資品的標籤,那麼風險將會急速膨脹,以至於未來某個時刻會掀起滔天大浪。

就如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日本,其房地產行業因為過度「炒作」而經歷了一輪「奇蹟」般的高速增長和下跌。其後果便是給整個日本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不僅僅是房地產行業,就連裝修、電器等其他行業也出現了大批的倒閉潮。一連串打擊,讓整個日本經濟陷入了長達十年的寒冬期。

那麼,當年日本的房價是如何崩盤的呢?

說起來,日本房價之所以崩盤,跟1985年日美之間的《廣場協議》籤訂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一、崩盤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的高出生率造就了所謂的嬰兒潮。此外,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在《日本列島改造論》當中指出,要以工業區域比較發達的地方重新規劃高速公路和新幹線,將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行到日本全境。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製造業開始蓬勃發展。同時,為了應對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而導致的經濟惡化,日本政府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這種情況下,日本整個房屋信貸市場出現了大幅度擴張的現象。在當時,因日本央行實行低貼現率的緣故,使得居民住宅貸款額同比增長了130%以上。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日本國內的基礎建設已經基本完成。但日本政府在財政政策方面仍然比較寬鬆。因此,湧入製造業的熱錢逐漸開始解放,投入到了房地產行業,促使房價大幅度上漲。不過,真正瘋漲的時間,還是日本和美國籤訂了《廣場協議》以後。

《廣場協議》籤訂以後,日元被迫升值。在這種情況下,海外熱錢大量開始湧入日本。此時,日本製造業已經由盛轉衰,但為了維持製造業景氣的狀況,日本央行一直維持這低利率。於是,從1985年開始到1990年前後,整個日本從股市到房價,從海外收購到融資房貸,都陷入了超級瘋狂的狀態。

整個日本因所謂的「收入倍增」計劃而成為一流的發達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更是超過美國達到了世界第一。《廣場協議》籤訂之後的第一年,平均股價大約在一萬兩千七百多日元。但是兩年之後,平均股價已經攀升到了兩萬日元。

四年之後,平均股價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三萬八千多日元。而東京證券交易市場當年份額佔據全世界將近一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

因為房地產行業大熱的緣故,使得無數公司開始變得「不務正業」起來,紛紛開始炒房,將資金投入其中。沒有錢的公司或個人,甚至會去銀行貸款投資房產。而一些銀行更是瘋狂,他們甚至不惜違反巴塞爾協議,將持股人的未實現的利潤當作資本出借出去。結果,1990年,整個日本房地產開始「崩潰」了。

因為日本政府一開始設立的地價稅,使得湧入房地產行業的熱錢放緩。等到日本政府有意識戳破這個房地產泡沫的時候,才發現能夠接盤的人太少了。於是,日本房價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結果,不僅整個房地產行業崩盤,無數公司倒閉,無數人失業,就連與之不相干的餐飲業也受到牽連,以至於整個日本出現了失業潮。此後,整個日本陷入了長達十年的經濟寒冬期。恐怖的是,即便到了2003年,整個日本經濟開始回暖,但日本七家大型銀行仍有將近六萬億日元的壞帳需要核銷。

其中,無數買房的人,因還不起貸款而被迫跟妻子離婚淨身出戶。再加上失業潮的緣故,不得不成為流浪漢。那一段時期,是日本離婚率、自殺率最高的時期。可以說,整個日本哀鴻遍野。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好奇,那就是當年沒有「買房」的那些人,後來過得如何呢?

事實上,相對來說比較有錢的那部分人生活的還不錯,但租房的普通大眾可能會過得更慘一點。

二、泡沫過後

倘若日本經濟崩盤之後只是房價暴跌的話,那也不算什麼。因為日本老百姓該上班的就上班,該還房貸依然可以繼續還房貸,一切都不過是紙面上的身價縮水而已。

然而,房價暴跌引起了一連串的負面效應。首先就是跟房地產有直接關聯的鋼鐵、水泥等原材料企業和工廠倒閉,其次就是跟房地產間接有關的裝修、家具、電器等企業破產倒閉。如此一來,牽一髮而動全身,以至於整個日本幾乎所有行業都出現了失業潮。

失業的人多了,自然會因為沒有工資而還不上銀行的貸款。這樣一來,到最後銀行也開始倒閉。銀行倒閉之後,一些處在艱難時刻的企業就沒辦法拿到貸款,結果企業繼續倒閉,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很多人以為在經濟崩盤之後,買了很多房的人最慘。其實,這些人還好過一些。因為有多套房的緣故,他們還可以通過租房收取租金來進行度日。最慘的就是當年那些沒買房的人。因為通貨膨脹和失業潮的現象,導致那些沒買房的人連租房的租金都付不起,這樣一來,一家人只能帶著孩子全家流浪。

當然了,相當一部分沒買房的人過的極其悽慘,但也有一部分有點積蓄的人,可能會過得稍微好一點。因為他們只要在房價暴跌之後,稍微抄底買上幾套房,就可以「輕鬆」度日了。

當然了,因為沒買房的普通人本身都是比較窮的緣故,即便他們被迫舉家流浪,但相對來說應該也是損失最小的一批。

那麼,經過了房價崩盤的日本,後來他們的買房觀念是否發生了變化呢?

事實上,現如今的日本年輕人,通常絕大多數人都是沒有「買房」觀念的。

三、觀念

跟全世界都當房子是投資品的態度不同,日本經歷了房地產泡沫之後,似乎不再追求投資住房了。因為他們覺得,房子這種東西購買之後就會有所損耗,既然有損耗,那當然就不值得投資了。

因此,在日本的大多數年輕人基本上都是租房來住。即便未來結婚之後,夫妻倆也是租房。除非未來有了孩子之後,擁有自己的住房成為剛需,否則他們一般是不會考慮買房的。

說起來,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當年經歷了房地產泡沫。另外一部分原因是,日本的經濟回暖之後,物價和租金都趨於平穩的緣故。譬如說,十年前住房租金是七萬日元,十年之後仍然是這個價格。

如此一來,它並不像包括我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住房租金逐年上漲,以至於人們都考慮直接購房來保值增值。對於日本人來說,住房租金趨於平穩,就意味著沒有購房的必要。

因此,現如今的日本人,之所以沒有主動買房這的觀念,還是跟整個日本的經濟環境有關。

結語:

當然,說到房地產泡沫,筆者覺得中國應當不會出現類似日本那樣的情況。因為國人擁有太過濃厚的「房子情結」了。對於任何國人來說,擁有一個完整的家,才能擁有一個圓滿的人生。而要擁有一個完整的家,房子則是必需品。

當然,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在住房和商品房之間區分開來,在投資住房的時候,應當謹慎一點。無論如何,房子都是用來住的,而並非是用來投資炒作的。只有吸取日本曾經的教訓,才能夠更好的應對未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日本房價崩盤迴憶:當年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很多曾經借錢買房的人就像嫦娥一樣後悔不已,高額的房貸以及生活的壓力已經讓他們很難維持正常的生活。然而那些沒有買房,躲了過房價崩盤的日本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呢?日本的房地產崩盤到底有多可怕呢?在崩盤以前,一套房子價值上億,然而現在幾百萬就行。看著這個數據都覺得有很大的差距了,別說是那些已經買了的人,現在心不痛。就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綺秋》中的:&34;這樣的跌幅讓那些投機買房的日本人日夜發愁。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樓市最繁榮時期,日本的房價嚴重虛高到讓人咂舌。一套70平米的房子要價70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是500萬。須知,當時的中國「萬元戶」都是極少的,彼時我國的大城市房價也不過一兩千元一平。一套房子500萬,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字。
  •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日本出現了泡沫經濟。在那段時間,房價飆升,但這種繁榮經濟只是表象,沒過多久泡沫經濟粉碎,日本的房價也開始崩盤。對於當時已經買房的人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那麼那些沒有買房子的人,現在生活如何呢?
  •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在那段時間,房價飆升,但這種繁榮經濟只是表象,沒過多久泡沫經濟粉碎,日本的房價也開始崩盤。對於當時已經買房的人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那麼那些沒有買房子的人,現在生活如何呢?當時有人稱日本人在全國各地買房買地,歐洲百分之七十的奢侈品都是被日本女人買走的。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國內的房價也開始瘋漲。當時資本家們為了刺激民眾買房,不斷鼓吹房價會漲的言論。被言論刺激到的日本人開始瘋狂的購買行動,當時房價奇高,並不是一般家庭能夠負擔得起的,於是一些人開始貸款。
  • 回憶日本房價崩盤: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政府針對這一情況,沒有給日本國民減輕一絲的壓力。 房價暴跌前買房的人血虧,那些在股市暴跌後買房的人相比起來就十分的幸運了。崩盤前房價是15億日元,崩盤後直降到700萬日元。折合成人民幣,相當於幾千萬一套的房子直接變成幾十萬一套。房價的下降真是太可怕了。
  • 日本房價「崩盤」:當年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如今怎麼樣了?
    =都說日本房價低,實際上在上世紀90代末的時候,日本曾經經歷了一場房價崩盤,當年在這場房價崩盤當中有很多人沒能買上房子於是,有人就開始好奇了,當年那些「沒買房子」的日本人,如今怎麼樣了?一部分房子被銀行收回的人,只能露宿街頭,蓬頭垢面,成為流浪漢,撿垃圾為生。那麼那些當時沒買房子的日本人如何了?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90年代初,日本爆發了「房地產泡沫破裂」事件,這一度讓日本經濟出現衰退,進入了經濟大蕭條時期。其實,在日本房價還沒有「崩盤」之前,不少日本老百姓也是把自己所有錢都投入到了房地產行業。
  • 回憶日本房價崩盤:當年那些選擇「租房」的人,後來過得如何?
    一時之間,日本人成為了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外匯儲備超過4000億美金,他們買了加拿大的森林、澳洲的礦場、香港最貴的房子,日本女人買了LV百分之七十的手袋、日本男人坐飛機去國外打高爾夫,在當時的日本,甚至這樣一句戲言,他們認為日本自己完全有實力把整個美國買下來。
  •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當初「沒買」房子的人,後來生活得如何?
    家庭的根本是房屋,一個遮風避雨的房子是所有家庭的基礎,而房價則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是在為給自己和家人買房而奮鬥。而國內房價前些年一直在漲,也讓許多年輕人叫苦不迭,幸好這兩年有關部門開始調控房價,整體價格變得穩定,這才讓情況好了些。我們的鄰居日本同樣十分重視家庭,他們也希望能夠買到新房安家,上世紀末期日本處於經濟泡沫階段,房價更是坐火箭般飆升,不少人傾家蕩產買了房子,後來泡沫破滅對這些買房的人自然是毀滅性打擊。那麼當初那些沒買房子的日本人後來生活得怎麼樣呢?
  • 泡沫經濟下日本房價崩盤,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日本當年的房價崩盤,許多瘋狂投資房產的人滿盤皆輸,甚至有人因背負不起沉重的貸款自殺了,那當年「沒有」瘋狂買房子的人,如今怎麼樣了呢?資本家也告訴日本的民眾,房價還會再上漲的,許多民眾在資本家的慫恿下,開始大量地購買房屋,沒有錢的民眾開始進行了貸款買房子。
  • 日本房價崩盤迴憶:當年那些「無房者」,後來過得如何?
    只是愈發泡沫的房產真的不會迎來崩盤?等到繁華褪去,身陷其中的人們又該何去何從? 從困境走出卻跌落癲狂深淵中國的房產會否有一天迎來崩盤,眾說紛紜裡從來沒個定論。只是幾十年前的日本確實地上演了一場房產崩盤的悲歌。 經歷二戰徹底失敗打擊的日本滿目瘡痍,毫無生機。不過天下局勢總是變幻莫測,親手將日本拉下雲端的美國。為了制約日益強大的蘇聯,又竭盡全力支持日本經濟復甦。 日本雖是戰敗國,但手上的生產技術還是牢牢把控著的,加上美國資金的強力注入與政策扶持, 日本的經濟只用了不到10年的功夫便徹底恢復了。
  • 日本房價崩盤迴憶:當年那些高位接盤俠和炒房人,後來都咋樣了?
    印家觀樓市作者:辣條日本從「二戰」失敗後,整個國家的經濟是支離破碎的。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從1955年開始到1967年,日本僅用了十年,就成為了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所謂成了美國,敗也美國,太過依賴美國支持的日本,在1985年籤署 了五國「廣場協議」後,導致日元不斷升值,導致內不能出,外不敢進,工業受阻。
  • 日本當年房價崩盤,那時沒有辦法買房子的人,現在這樣生活著
    近幾年國內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雖然這中間政府採取了措施進行宏觀調控,但也沒有改變什麼,房價的整體趨勢依然是比較高。其實在國外,也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就是對房子的購買慾。島國日本的居民也是對房價十分的看重。還記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日本曾經出現過一個經濟危機,專業術語叫做泡沫經濟。
  •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當年的炒房者,後來都過得咋樣了?
    在發展之初,日本定下貿易立國的口號,積極從事出口貿易,當時日本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美國GDP的70%。為了遏制日本經濟的過快發展,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與日本籤訂了廣場協議,就是想要讓日元的升值,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來削弱日本商品的對外出口的競爭力。廣場協議籤訂之後,日元快速升值,從1美元兌換240日元,升值到1美元兌換120日元。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貸款買房的人,最後結局如何了?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國土面積非常小的國家,而且日本的地理位置又處在地震帶之上,經常會遭受地震的突襲,日本人民對於地震已經是習慣了,地震是不可控的,地震隨時都有可能讓日本消失,這讓很多有錢的日本人都去其他國家購買房產,以備不時之需。房子就是一個家的象徵,有了房子可以讓人覺得心神安定,更加有歸屬感,因此,在日本,大多數的日本人也是希望擁有自己的房子的。
  • 日本房產泡沫過後,當年那些沒有沒房子的人,過得如何?
    當年浩浩蕩蕩的日本房地產市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這場財富浩劫受損失最大的就是日本的普通民眾,很多日本人直到現在談起當年也是戰戰兢兢。在當年的日本瘋狂的地產泡沫時期,幾乎是一夜之間,房產商打折大促銷,炒房者大幅拋售房子,普通購房者不得不賣掉自己的房子來償還貸款,市場房價跌了65%左右,當時的情況可見一斑。日本當年沒有買房的普通民眾現在怎麼樣?
  • 曾經日本房價「崩盤」,那些貸款「買房」的人,後來結局咋樣
    人這一生傾盡所有,從原生家庭掙脫束縛,又在組建自己的家庭的路上馳騁,儘管結果不一,卻依然對人有著十足的吸引力。而「家」的概念除去人間煙火氣,最基礎的讓人聯想到的就是房子。對普通人而言,有房就意味著有庇護風雨的港灣,人對房子有著特殊的執念,或建或買,在不同國家都有著相似的情況。只不過有人買房為有家可住,有人買房為一夜暴富。
  • 30年前日本樓市崩盤,那些沒人買的房子,現在價值多少錢?
    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五年前縣城的房價只有兩三千,但是現在的房價已經近萬了,是房價漲得這麼快,讓很多人買房的理想都化為泡沫了。在日本的泡沫時期很多人很多日本人認為房子不會貶值,而當泡沫經濟破滅時,許多日本人心裡的買房之夢就變成了虛無,那個時候很多人搶著去買房,但是突然間房價崩盤,那麼30年前的房價崩盤那些沒有買房的人,最後他們都怎麼樣了呢?
  • 日本房價崩盤後,那些傾盡所有買房的日本人,後來如何了?
    但其實,有這樣觀念的並不只是我們中國人,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在為了擁有一套寫著自己名字的房產而努力。隨著前幾年房價的突然上漲,很多人選擇了將自己現有的全部資金投房產,來讓自己的房子升值,換句話說,讓「錢生錢」。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很多人對房產可以升值的美夢,就破裂了。我們都知道,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日本的房價曾一度以一個非常誇張的趨勢上漲著。有多誇張?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貸款「買房」的人們,最後結局如何?
    房價的日益高漲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了所謂的「房奴」,為了一套房子辛辛苦苦大半生省吃儉用只為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 有些人期待擁有一套房,有的人卻靠著多家房產成功發財。而當年在日本的房價「崩盤」的時候,一些人想到趁機買房好等之後的升值,那麼那些貸款買房的人,最後結局如何呢?